我家孩子今年九月上小学。我五年前已买了德胜老破小,对口育翔,因为买的早且第一顺位,确定能上育翔。但面临困难:1、居住问题:老破小无法居住,我得租房(需3居);2、接送问题:育翔小学三个校区,我两个孩子相差一年,面临同一时间送俩不同校区,老人接送压力大;3、上班问题:夫妻双方国贸上班,开车/地铁通勤都较困难。我在考虑是否换成珠江帝景。好处:解决居住、上班近和陈经纶九年一贯制。坏处:西城牛校换朝阳。
回答:
1. 今年上学,都这会儿了换学区,考虑好吧。理论上换房没什么难的,卖了就能买。但实际上都是卖房容易,而不太好买到符合心意的。万一因为点儿什么事儿耽误了呢,德胜的卖了,帝景的还没买到,那就只能是在西城派位了,那买你们房子的能干吗?反正时间够紧的,这会儿买学区房的都得严格控制时间,无论你们还是买你们房的都是,都挺紧张的。
2. 再一点,你们德胜买的早,没什么可担心的。但朝阳可说不好,去年就又闹腾了一阵子多校,今年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再来一次。至少政策在2017年就公布了,只是没真正实行而已。可如果多校,那落户晚的可就未必能进入帝景了,还没地方说理去。也考虑好。
3. 一般没这么换的。从海淀换到朝阳的相对较多,从德胜换来的少。学校没优势,无非是变成了直升。可帝景的作业量全北京知名,未必比在西城压力小。就算顺利进入小学初中,朝阳的好高中数量是不能和西城比的,至少现在还差得远。所以一般转朝阳的都是父母的期望值不是太高,但孩子的天资较好,至少能排到前30%的,甚至得更好些才稳妥。考虑好。
4. 总之换房不算难,一般帝景的三居1500万起,别太挑剔控制好时间就行。但多校的政策最好问问搞教育的和教委,两个孩子,别到了这边也不同学校就白折腾了。仅供参考。
如有问题,请点击头像,加关注后点“私信”即可。
想不通,真的想不通,我的朋友竟然买房了!
一个网友昨天说,他的朋友今年31岁了,一直非常着急找到一个合适的对象。就在几个月前,经人介绍,他和一个女孩相处起来,你侬我侬,就开始讨论结婚了。朋友认为,这个女孩非常适合结婚,就毫不犹豫把房子买了下来。
朋友买的是武汉三环内的一个毛坯,两室一厅,每月贷款要还4000多,首付款也是东拼西凑出来的。他现在每月工资不到1万,还完贷款和生活开支,基本没剩下啥了。
网友一直劝朋友再等等,武汉90%楼盘有折扣,这个楼盘也降到了13000多,等两年,房价也许会更低。
可朋友说,买不到最高点,买不到最低点,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房价会最低。降价还好,要是涨价,房款要得更多。
另外,自己要结婚,结婚不等人,早买早享受。再说,租房也需要钱,每月还贷,只当是租房了,租房30年,钱没了,房也没有;买房,30年后,钱没了,至少落下一套房子。
至于房贷,只要继续努力,一切都会好起来。
他的朋友想得挺通透的。是啊,快跑的未必能赢,力战的未必得胜,人一生中最困难的,莫过于选择。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美景难再,莫待凋零萎谢,落入尘埃,才想起错过了美丽的春天。
#武汉头条# #在幸福里敲门看测评#
真的太惨了!武汉药店工资好低呀!这点工资在武汉租房吃饭交通费电话费,有点不够啊!#武汉头条# #武汉爆料# #武汉身边事#
为啥我们国家多数地区的房价长期一直在涨,其实道理很简单,根本不像多数经济学家分析的那样,我的总结原因就两点:第一我国的房子和太多事物关联,具有不可取代性,第二就是老百姓的财富还是可以支撑房价,说白了就是这两点的相互作用导致房价长期走牛,至于什么人口红利、农村城镇化、各种货币政策等等那都是次要的,第一点老百姓都会有体会,贯穿一生太多事与房产硬相关,不可取代,不是说你租房可以解决的,除非你没有追求能放下一切,第二点有的人会骂街,现在房价都涨到这程度了,还说老百姓能买的起,拿大连来讲好点的人气社区房价都三四万一平起步,其实正因为有第一点的无奈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促成第二点,现在买房子有多少家庭是六个口袋甚至是十多个口袋掏钱,有的祖父母辈的都会帮忙,那是一大家子省下一切不必要的消费团结一致向房看,所以我和各位说大连的房价即便三四万一平,普通的百姓群体至少也有百分三十以上有这个承担能力,不能说消费能力用承担这个词更准确些,以上两点相互作用推高房价,有一点不成立,房价都涨不起来,如果说的再深些这两点的形成也是高层意志,更何况时至今日很多地区的房子已经形成资金的蓄水池效应,所以房价高位横盘也好,继续上涨也好都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