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犁地晚上耕地,这三角地荒芜了这么多年,一晚耕到天亮
乐观的小兵呀昨天定亲,今天就来我家了,非要帮我犁地,说早晚都要来,还不如早点呢,没想到我快30岁了,还能嫁到这么好的男人
00:07安徽天长:高标准农田建设战犹酣
作者:宣金祥
隆冬时节,趁着晴好天气,安徽省天长市金集镇芦柴村正抓紧改扩建450余米灌排水干渠。同时,在村南头的坡地上,推土机正开足马力加紧作业,很快将一块块零散的“三角地”“鸡窝田”、高洼不平的坡地平整成了四角见方的大田。“今年冬季村里将建成高标准农田1580亩,占全村农田总面积的85%,种田大户们都表示来年要增加流转承包面积。”村党总支书记丁立军介绍说。
近年来,为推进“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打造一流的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天长市在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支持下,持续加大投入,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天长市农作物种植面积222.66万亩,其中麦稻主粮种植面积214.35万亩,截至目前,该市累计投入11.86亿元,已建成高标准农田98.5万亩。
“田块整治,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具体建设中,因涉及土地权属调整等问题,村民群众会提出各种不同诉求意见。”天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叶恒田介绍,该市多次召开市、镇(街道)、村社区动员会议,多途径宣传乡村振兴惠民利民政策,统一思想共识,为推进田块整治工作营造良好氛围。优先选择基层领导班子强、群众基础好积极性高、有复垦潜力的镇(街道)、村(社区)先行启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
天长市按照相对集中连片原则,通过实地走访,综合考量基地建设、产业发展、带富群众等多方面因素,确定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天长市尤其重视加强主干支渠、机耕道、万方以上水面当家塘和节水灌溉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着力解决灌排“大动脉”畅通问题,提高小麦水稻等主粮种植旱涝保收能力,提升项目区综合机械化水平。“近两年来,天长市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提高至95.5%,土地流转面积增加31.78万亩,岗坡、水洼等低质量的地块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复垦近万亩。”叶恒田说。
来源:中国妇女报
虹口区的提篮桥到三角地,从大名路到周家嘴路,这一大片早已面目全非,人口早已迁移,再过一代人,记忆全都会抹去,唯有一条黄浦江依然伴随着曾经的老虹口市井烟火气,不舍昼夜,流逝远去……
澎湃新闻澎湃新闻官方账号奔涌入海·北外滩|上海远洋宾馆脚下的烟火气
华盛顿今天雨雪交加。CGTN America办公楼下的三角地草坪上,是无家可归者的帐篷(转央视朋友江和平)。
1994年我第一次去漂亮国,在洛杉矶城市街头经常可以看到流浪汉的踪影。晚上他们露宿在马路边上,身下铺着纸箱子,有的索性就钻进纸箱子睡,洗刷就在公共洗手间。陪同我逛街的一家华人办电视台的曾先生告诉我,这里的流浪汉不乏赌徒、酒鬼及各种原因的无家可归者,政府对他们有救济,记得好像是每月三百美金(按当时的汇率合2400多人民币)。
你是上海人吗?五角场什么时候搬到曹家渡啦?三角地啥崇光成三角场啦?
吴家堂村,水稻田里也长稗子 (诗一首)
在京津唐三角地之中,京东
八县之一的宝坻县城南三华里
有一个小小的村庄一一吴家堂
吴家堂村并没有一家姓吴的
村东有一片坟莹,人们
便称之为吴家坟,可能
这里原来有个吴家祠堂
聚集这里的人家形成村落之后
村名就叫:吴家堂村
吴家坟祖坟,坟头高二丈,前有石碑
儿时,玩打仗的游戏时,就攻打坟头
按迷信说法,村子的风水不好
所以,多少年来没有出过大官
没出过,县团级以上的官员
也没出过,出人头地的名人
村里种过玉米,高粱,谷子
也种过小麦,大豆及水稻
当然水稻的畦里也会长出
稗子,掺合在稻子的秧苗中
稗草,始终在与水稻争夺
养料,并疯长着,疯长着
杭州路35号的日本专家楼。这三栋二层小楼就藏在杭州路和平安路三角地的后面,北过马路对面就是嘉兴路4号四方机厂员工宿舍,相对于那些平房来说,这三栋二层小楼的居住条件显然要好得多。
原来杭州路、平安路三角地有一栋楼,现在已经拆除了,让这三栋小楼更加显眼了。昨天发的嘉兴路4号的照片,有几位对周边环境熟悉的朋友留言,经他们指点,说这三栋楼是日本专家楼,但是我在网上没有搜索到相关资料,有熟悉的朋友可以帮忙指点一下。
这三栋楼建筑也非常有特色,用现在的话说,属于联排别墅风格建筑。不过现在看,已经分割居住了,一楼的住户从南向的院门进入,二楼的住户从北向的楼梯上楼。#青岛头条#
#长春头条#长春老城记忆——三角地
长春的三角地,它由吴凇路、青岛路、南京大街三条街路交汇而成,以前,这里是商业繁华区,因此三角地曾经是个挺出名的地标,家附近买不到的东西,就去三角地买,这儿里有个三角广场,现在已经建成一个小游园,有凉亭、座椅、健身器材等供附近居民休闲建身。
这里四通八达,站在三角广场里,西侧远处的高楼是联通青岛路营业厅,东侧是贵阳高层,北侧是长江路步行街,南侧是贵阳街,有一片建于伪满时期的小洋楼保存的比较完好,保留着老长春印记。
这里道路比较窄,多是单行线,开车来这需要留意交通标志标线,避免违章。
1979年,上海虹口三角地菜市场,4位女售货员宰杀大鹅。估计现在没有几个女孩子敢干这个活。
#沈阳头条#老沈阳人还记得有个叫“三角地”的地方吗?就是沈河区惠工广场附近那一带。
今天坐车路过那里,我心里很感慨。我小时候四岁起到十八岁,在那里生活了十多年,童年到少年,小学到高中,青葱岁月都在那里度过。
我家那时候住在团结路的一个平房大院里,如今的北站附近。我们管那里叫“东头”,当年最出名的标志性建筑是贸易中心。“三角地”那年代大部分是平房,有几栋红色的二层“旱楼”。最大的饭店是“松素斋”(哪个字我忘了,音是这个音),还有个惠工百货大楼,后来惠工广场那开了一家青年大冷面,生意火爆得中午饭店里都没地方坐,捧着碗蹲在门口吃。
现在的三角地,除了有个老式建筑还能依稀回忆起当年这里的影子以外,其他早已经面目全非了。
感叹岁月沧桑,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之间,几十年就过去了。有谁,还记得“三角地”吗?#沈阳身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