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苏联军用地图之天津市区、塘沽、汉沽一带。那时候的天津港还没有填海造陆,塘沽汉沽周边还都是村镇,橘黄色色块标注的天津市区也没有现在大。也可以看到海河口向渤海湾里稍稍探出,津山铁路由北向南到塘沽,再由东向西到天津。
【补齐医疗配套短板完善教育配套资源 天津港保税区加紧重点民生项目】#云观津城# 近日,天津港保税区重点民生工程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项目施工工作。今年上半年,天津港保税区推动空港医院二期、空港第四、第五幼儿园、空港东七道学及临港医院等民生工程开展建设,各项目按照既定目标完成相应节点任务。据介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二期工程位于空港医院北侧,与防疫定点医院仅一墙之隔,项目总投资146258万元,于2021年底开工建设。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桩基施工和基坑土方开挖,正在进行地下室墙体施工,预计8月底出正负零,年底主体建设完成80%,建成后将有助于扩充空港医院床位数量、提升医院智能化水平、优化医联体联动模式。此外,作为保税区临港区域在建的综合性医院,临港医院目前已完成桩基、支护、土方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正在进行1至5层主体结构施工,预计年底前主体结构、二次结构建设完成80%。补齐医疗配套短板完善教育配套资源 天津港保税区加紧重点民生项目-津云APP

#国家会展中心天津首展亮相#【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场馆的六大特点】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场馆有几个特点:一是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国家会展中心项目坐落在天津市的东南部,在天津的中心城区和港口之间,大家如果熟悉北京的话,天津国家会展中心的项目就相当于在北京的东五环化工桥外侧的位置上,项目地址距市中心16公里,距天津港是20公里,距天津机场是10公里,距北京大兴机场99公里,距首都国际机场134公里,借京津双城周密快捷的轨道和路网体系,实现便捷的直达。
二是展馆周围的环境优美,宜展宜会。展馆坐落于天津市736平方公里生态屏障之中,周边森林覆盖,北侧是风景优美的海河,从中心城区可乘坐海河游船直达国家会展中心,欣赏海河两岸的美景。与展馆一路之隔的海河教育园区,有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众多高校,人文气息浓厚。国家会展中心还将与天津的生态屏障区建设有机的衔接,立足生态功能,打造展现天津新形象的生态会客厅,这里将成为中国北方地区举办各种展会和重要会议的理想之地。

三是绿色建筑技术展现绿色环保理念。展馆按照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进行设计,按四步节能组织实施,运用了86项低碳环保节能技术,利用展览建筑超大屋面的特点,覆盖太阳能光伏发电板,装机容量14兆瓦,全年发电量1528.8万度。地源热泵系统利用浅层地热能源给场馆进行供热和制冷,可以代替22%以上的常规能源。雨水的有效收集及再利用可实现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0%。通过材料优化、降低能耗、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措施,可实现年减少碳排放48万吨。
四是展示空间功能强大,满足多重办展需求。展馆分两期建设,总计32座展厅,每座展厅面积均为1.25万平方米,净高16米,拥有超大的展览空间。宽6米高7.7米的大型平开门,可供货车直接进出展馆。32座展厅中有重型展厅4座,荷载是每平米8吨,其余是荷载为每平米5吨的普通展厅,是举办重型展会的理想之地。

展馆将以会展结合,以会带展,以展促会;重工业题材与轻工业题材结合,轻重协调发展;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结合,打造高端服务业新引擎为发展模式;建设具有持续领先能力的国际一流会展综合体。业内评价为“中国最 好用的超大型展馆”。
五是大件路和货车轮候区方便展品运输。为保障大件展品从港口顺利通达国家会展中心,利用现有的天津港大件物运输通道,可实现净空7米,车道宽度8.5米,承重55吨的大件展品从天津港运输到会展中心。展馆还配建了11万平方米的货车轮候区,可供600台货柜车同时停候满足大型展会的展品运输和进出馆的需求。
六是打造全球顶级智慧场馆。展馆广泛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诸如互联网、5G、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应用等,以打造统一数字平台和在线服务,设立智慧安防、智慧能源管理、一站式在线服务系统、会展数据分析、线上导览、AR精准导航、智慧车辆调度等系统,确保场馆管理、会展运营和服务体验智慧化。

美玉璀璨 桑田丰硕——玉田县
唐初玉田为无终县,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更名玉田县。玉田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唐山市最西端,京、津、唐三角腹地,东邻唐山市丰润县,西与天津市蓟县交界,南和天津市宝坻区接壤,北接唐山市遵化市;西距北京117公里,西南距天津110公里,东距秦皇岛145公里,东南距唐山55公里;毗邻天津港、秦皇岛港、京唐港和曹妃甸四大港口。县境总面积1165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420个村,总人口67.1万人。
玉田农业条件优良、物产丰富。这里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燕山余脉,丘陵连绵;中部为山麓平原,土地肥沃;南部为洼地,土地广阔。气候适人,四季分明,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1.2℃,无霜期年平均193天。玉田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以小麦、玉米为主要农作物,素有“京东粮仓”之美誉;畜牧业以猪、牛、鸡养殖为主;“四大一小”即大白菜、大葱、大蒜、大萝卜和金丝小枣在国内享有盛誉

玉田工业门类齐全、竞争力强。初步探明煤储量为5亿吨,白云石储量为10000万吨,石灰石4000万吨,地下奥陶水系、雾迷山水系两条优质矿泉水水脉贯穿全境。经过多年发展,初步形成了以装备制造、钢铁深加工、化工为重点的骨干支撑产业,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环保设备为重点的新兴产业,及以玛钢、橡胶、造纸、水泥为重点的特色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格局。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57家。
玉田交通路网发达、优势明显。102国道、京沈高速公路横贯全境,京秦铁路、大秦铁路穿境而过,县内道路四通八达,公路通车总里程140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31公里∕百平方公里。
抗战画卷
玉田为革命老区。翻开历史的画卷,追寻往日的历程,自革命的火种播撒之日起,饱含风雪冰霜的玉田人民在苦难中抗争、醒悟,涌现出被毛泽东赞誉“是一位像松柏那样长青的革命元老”江浩、将革命火种植入玉田大地的张明远等杰出代表。在近、现代革命史上,玉田人民书写了光辉的篇章。

1926年9月,中共北方区委为了重建玉田党组织,任命从广州农民讲习所毕业的张明远(1906年出生于玉田县)为北方区委所属农民运动委员会的特派员,回玉田开展工作。1926年10月,成立中共玉田特别支部(简称玉田特支),张明远任书记。1927年1月下旬,中共玉田县委成立,张明远仍为书记。由此,革命的火种深深地植入了玉田大地,轰轰烈烈的农村革命运动广泛地开展起来。1927年10月18日,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玉田及邻县2万余农民举行玉田农民暴动,攻占了玉田县城。玉田农民暴动为京东地区农民运动和革命斗争播下了火种。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期间,英雄的玉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据不完全统计,全县仅参加抗日主力部队的就达1606人,有607人光荣牺牲,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抵御外来侵略的壮丽篇章。

1944年7月1日,冀东军分区第十区队二连行至玉田县小杨铺村时与4000多日伪军遭遇。战斗打响后,由于众寡悬殊,二连撤至双铺村。面对重重包围,连长郑辉和指导员张炳林决定一面抗击敌人一面组织突围。先后有20多名战士成功突围,未能突出重围的战士,继续坚持与敌人战斗。在子弹打光后,郑辉、张炳林和战士们聚集在一起,砸碎了所有武器,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20名指战员为国英勇捐躯,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战歌!
1945年9月20日晚8时,冀热辽军区抗日主力十四团、十五团、十七团在军区副司令员詹才芳、政治部主任李中权指挥下,向驻守玉田县城拒不投降的日伪军发动攻击,至22日下午3时结束战斗。共毙敌100余人,俘日军300余人,俘伪军1500余人,缴获迫击炮3门,重机枪8挺,轻机枪10挺,长短枪1300余支,子弹近10万发及其它军用物资。玉田县城获得解放,彻底结束了日本侵略者对玉田的殖民统治。
抗战胜利后,玉田人民积极投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进攻解放区的斗争,支援全国解放战争。这期间组织开展了减租减息、土地改革、发展生产和支援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等一系列革命斗争活动。仅1948年9月,玉田县就先后有1100多人、300多副担架组成担架团奔赴辽沈战役前线,支援辽沈战役。1948年12月间,全县筹集小米150万公斤,大米20万公斤,白面5万公斤,食油2.5万公斤,食盐5万公斤,烟叶1500公斤,烧柴600万公斤,饲料37.5万公斤,动员大车2607辆,出动担架3300副,全力支援了平津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