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头条# 新上海人认为老上海人就因为多缴了些年社保,动不动满分,把房产过户给子女后又可以买,显然不公平。
可以买二手房,这明显是要快速套利,因为越是积分高的新盘,一二手房倒挂更高。多缴社保代表了对城市的贡献和积累,有啥不对的?[微笑][微笑]
#上海二手房1小时跳价40万元#
南有深圳楼市新政策落地,
中有上海二手房暴增,暗示新政策不远。
再观北方,京津冀全线飘红,继续保持阴跌,
南方优势还是显而易见的,
不过在市场刺激下,北方应该也能得到部分缓解,
房子是用来住的,还是平稳一点好。
#深圳楼市新政:暂停夫妻婚内更名#
【许老师分享】
【浦西部分楼盘挂牌指导价[奋斗]】
目前上海存量市场交易流程:挂牌核准—核准通过—签约—办理贷款—审税过户—缴税领证—放款[奋斗]。
交易中心挂牌指导价格是一个范围值、范围值是交易中心内部价格上下幅度20%左右[奋斗]。
#上海头条# #上海爆料# #房价# #上海身边事#
私下成交,产权证是假的,连网签合同都是假的!
虽少了中介费,但却赔了几十年的积蓄!
二手房过户共有32个环节,切勿因小失大!专业的事儿找专业的人办,安心放心顺心才是硬道理。#上海买房# #上海头条# #房产微盘点# #上海身边事# #房地产# #上海#
刚看了下上海的楼市新政,把免征增值税的年限提高到了五年。
根据上海之前的二手房交易税收政策,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增值税。从2021年1月22日起,把这2年期限改成了5年。
也就是说,你这房子买来后必须拿5年后再卖出去才能免征增值税。这对炒房客来说,加大了套利的时间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房价的理性回归。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确定这5年时间期限?也就是怎么确定持有房产的起止时间。持有时间止很好确定,就是你去税务局办理二手房过户交税的时间。
关键是持有时间起怎么算,按不动产证取得时间没有错,但很多时候,开发商办证的时效性可能会比较差,你房子都住了几年了,这证可能都还没办好,如果再按这个期间计算你取得房屋的起始时间明显不合理。
这个时候就看你购房契税缴纳时间了,如果你契税缴纳时间到到你税务办过户交税的时间满了五年,就可以享受免增值税优惠了。
所以,老周提个醒,大家买房子的时候,尽量早点去把契税交了,这样你在卖房子的时候,有可能就正好符合免增值税时限了,出手就更容易些。
税收筹划
我是上海郊区土著,已婚。
2020年年初女儿出生,年底想着以后要考虑上学的问题了,家里的老房子学区不行,准备换了。
2020年12月卖了房子,但是还没过户,慢慢周走流程。
2021年1月初,签约了二手房准备买了,当时是440到手价,付了定金80,然后出了政策,因为现在买房都是下家负责税费,一下子多了将近20万的税费和中介费(不满五的),无奈只能解约,估计房东想着自己也要卖个高价就和平解约了,转头房东挂了500。
之后就开始看新房,新房不开盘啊,接连不断的政策发布了,果然是精准打击刚需。
好不容易熬到第四批开盘的了,由于等了快一年了,都是操作之后的高分户,无法入围了,之后也能看清楚了,本辖区内的火爆新楼盘,我们这种工作几年的小青年是没戏了,除非你愿意继续等下去。
但是你等的同时,那些比你工龄长的人,他们在卖房子,继续扩充这高积分的队伍,我也不是道什么时候是个头,看了一下政府拍地情况,未来3年内,还剩三个楼盘吧,感觉自己也是没戏了,很绝望。
更绝望的是,政策来了个二手房三价制度,一个房子,zf允许你卖5万一个平方,但是贷款只能按照3万一个平方给你算,100平的房子里外里差了多少现金,真不知道,年轻刚需之后还能怎么买房。
来自一位网友的分享。
@龙教授看世界 卖房买房属于置换,要快刀斩乱麻。要买新房需要提前蹲盘,要耐心等。如果犹豫不决,可能被政策耽误,买房成本增加,有房户变成无房户。
#上海# #上海楼市# #上海头条# #上海身边事#
根据我们从交易中心得到的信息,8月6日开始,上海的房子过户时所产生的契税、增值税、个税等,按照网签价、涉税评估价、最低核税价三者取高进行缴税。
也就是说,需要贷款的,网签价一般都比其他两者高,按照网签价来交税;
不需要贷款的,涉税评估价反正也不用查,那么一般能写多低写多低,就按最低核税价缴税。
但由于涉税评估价很低,所以需要贷款的,也应该写低点,避免既不能正常贷款,还要平白无故多缴税。
最惨买方:
房子没买成 倒赔490W,但是,她一定都不冤!
网上一片倒的声音都说卖家设圈套,专坑小女孩。
我觉得,大家还是天真了。
以为拿到钱的就是赢家,事实上,在二手房纠纷里,不管胜诉败诉,
往往都是输家。
我们理一下时间轴吧!
房子标的:上海黄浦区180平商业大平层,总价1550W。
2020年5月17日,签订买卖合同,买方支付了100万定金和400万购房款。
5月30日,补充协议:卖方提前交房,买方需在6月30号之前完成745万首付。
6月30日:买方未能给在6月30日补上245万剩余首付,甚至没有跟卖家沟通,先给一部分或者其他协商。但是买方却把卖家价值180w的装修全部敲了,计划重新装修。
7月2日,双方约定了惩罚条款:从7月1日起剩余的245万首付要按日收利息损失。
并约定8月30日前支付尾款并完成过户,逾期超过10个工作日的,视为买方违约,需向卖方赔偿20%的违约金,310W。
以及房屋装修损失180万。
7月13日,买方缴清了剩余首付245万并支付了利息。
结果8月30日,本该卖方收到全款的日子,却连同贷书都没下。
9月15日,卖方发律师函,要求3日内付清尾款,否则解除合同并按合同赔偿。
10月29日,同贷书出来,买方要求继续履行合同,但卖方不愿意出售,并将买方告上法庭。今年6月,法院判决该转让协议解除,买方需要赔偿1000每天的房屋占有使用费,违约金300万,装修费180万,和案件受理费。
这个小姑娘绝对是最惨买房人本人了,但光是从赔偿就一边倒的认为买方是受害人似乎有点草率。
第一,买方赔偿的180W装修,本不需要赔偿,因为收楼约定俗成是卖方收到尾款,买方拿到新房产证以后。买方太心急了!一下把卖方的装修砸烂。
第二,买家两次违约,如果觉得自己不能达成合同约定,后面的补充条款可以不签,就按最初的约定来。
第三,这是商业性质的交易,因为这类产品买家少,按理都是买家主导的,买方可能是法律意识浅薄或者盲目自信,才导致失去合同主动权。
第四,法院的判决主要依从依合同办理的逻辑。
最后说一下,为什么我觉得卖方也不一定是赢家呢。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卖房,你是出于什么目的?
好,给你三秒钟,记住你心中最肯定的答案。
3 2 1
卖房一般是为了置换(小换大、郊区换市区、东莞换深圳,国内换国外)、生意周转、家人看病,
这三个目的,几乎占了99%的卖房理由!
卖房去旅游的,我就见过一个,因为太特殊,可能你们也听说过。
不管是三者中的哪一种,都是急用钱的。
置换,如果卖方给了定金,那必须也面临违约。
而且可能是金额更大的违约金!
如果卖方还没给定金,那么2020年下半年的上海行情,想必已经踏空了巨额的机会成本!
至于后面的生意周转,家人看病,是什么样的生意和病情,才要用一千多万?
想想这是多么紧急的事。
至于买家支付的745万首付,因为二手涉及到资金监管保证交易安全,
不一定卖方已经拿到首付。
如果是安全的二手房交易,一般是资金托管到过户后24小时,首付才会解冻,卖方才能真正支配这745万。
所以我说,卖方也不见得是赢家。
网上一边倒的仇富心理和被害妄想,我觉得实在刺眼!
当然谁对谁错不是三言两语说的清的,小君姐要提醒大家的有三点
1.都是成年人了,合同要仔细看的,签字就要负责任!别拿社会当自己家,被人吃的骨头都不剩。
2.按揭尾款,绝对不能约定,一般只约定银行办理的时间,以银行放款进度为准。
你说卖方一定要约定,那咱们不买他家的房子行不行?
3.遇到突发情况不能履行合同时,一定要及时主动善意的找对方沟通,因为你的主动,不仅仅是帮了自己,有时候也是帮卖家。
我知道买卖双方往往针锋相对,其实很正常的,因为这是博弈。
最后,请二手房的中介们,帮忙多规避风险,在这里,我也吐槽一下国内的中介体系。
基本上国内中介99%都是双边代理,既收卖方钱也收买方的钱,看哪个柿子软就挑哪个捏。
我建议大家,一定要选择单边代理,不管是买房还是卖房,一个专业的单边代理,能帮你省下后面好多事。
上海的房价确实魔幻,但税费更魔幻。
十年前原价1,000万购入的,现在卖出的市场价在4000~5,000万之间。
在不符合上海本地购房条件的情况下,有的房产是有人通过注册公司购买的。现在要变现,问题来了。如果直接出售给个人,那么税费就高达一两千万。如果是通过股权转让或者融资的方式,这房产不变更过户的情况下,同样也能变现,但是税费就少了一千万。
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差别是很大的,而房产买卖还涉及到契税和营业税等其他税费。
#上海楼市新政# 【传言之后 上海楼市新政成真 离婚和结婚买房都将行不通】前几天,大家有没有听说过疯狂的上海楼市?新房20万一平千人摇,二手房一月提价200万难抢到。与此同时,昨日市场传言上海要出台楼市新政,但随即被辟谣。
不过,辟谣之后似乎总有成真的。这不,上海楼市新政果然来了,说实话,很严格,因为就算离婚买房,好像都行不通了。
新政有几点划重点:
1、夫妻离异3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
2、个人将购买不足5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增值税;
3、个人将购买5年以上(含5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其销售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增值税;个人将购买5年以上(含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增值税。
上海楼市新政之前,深圳刚刚传言取消夫妻婚内更名的规定,看来楼市抑制作用力又来了。其实,这还是延续“房住不炒”的主基调。
“十四五”期间,我们的住房发展,是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通过加大租赁住房发展力度,增加租赁住房有效供应,完善长租房政策,稳定供应保障性住房,多渠道满足市民居住需求等。
所以,炒房还是需要谨慎,而企图各种办法炒房的,也需要谨慎。毕竟,无论是借结婚还是借离婚购房,貌似都有风险了!头条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