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房产过户税(房产过户税费怎么算的)

是已经不需交过户税了还是没定且征求我意见,是吗?否则就是费话!!!!

转给微信朋友

2022新规过户给子女要交多少税?-大家都在问

最高法院判例:法院是否可以在拍卖成交后对税费承担再进行调整?

@裁判观点集成

裁判要旨

本案执行法院在拍卖案涉房产及土地时,公告拍卖成交后办理产权登记过户所涉相关税费均由买受人承担,竞买人没有就拍卖公告关于税费承担的内容提出异议,反而继续参与竞买并支付了全部价款,说明其认可拍卖公告设置的相关税费均由买受人承担这一竞买条件。其在竞买成功后再就该竞买条件提出异议,不愿承担相关税费,显然有违诚信原则。如果在拍卖成交之后再对税费承担条件进行调整,则意味着竞买人在拍卖中可能获得不当利益,对潜在竞买者也是不公平的,危害司法拍卖公平公正秩序。

案例索引

《郑岭华、潘树余等借款合同纠纷执行案》【(2021)最高法执监440号】‍

房产转让个人所得税热点问题解答

海口税务  2021.4.17

问:个人转让房产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呢?

答:个人转让房产涉及的个人所得税有核实征收和核定征收两种方式。

首先,在核实征收的方式下,应缴个税=(财产转让收入额-财产原值-转让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合理费用)×20%

第二,在核定征收的方式下,应缴个税=转让收入×征收率。

目前,我市的征收率一般为2%,如果是拍卖转让,则征收率为3%。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和规范个人取得拍卖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7〕38号)

问:个人如何判断是否应按核实方式征收个人所得税?

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转让房屋有关税收征管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7〕33号)第四条规定,凡纳税人能提供房屋购买合同、发票或建造成本、费用支出的有效凭证,或契税征管档案中有上次交易价格或建造成本、费用支出金额等记录的,均应按照核实征收方式计征个人所得税。

问:核实征收方式下合理费用包括哪些?

答:纳税人按照规定实际支付的装修费用、贷款利息、手续费、公证费等费用。纳税人可凭原购房合同、发票等有效凭证,经税务机关审核后,允许从其转让收入中减除房屋原值、转让房产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有关合理费用。合理费用的凭证要求和扣除上限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住房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08号)、《海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个人转让非住房类不动产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公告》(琼地税公告〔2011〕13号)等规定执行。

问:个人转让住房个人所得税方面有什么优惠政策吗?

答: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1994)财税字第20号 )第二条的规定,个人转让自用达五年以上、并且是唯一的家庭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问:个人转让住房计征个人所得税时,计税价格如何确定?

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住房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08号)文件第一条规定,对住房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时,以实际成交价格为转让收入。纳税人申报的住房成交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且无正当理由的,征收机关依法有权根据有关信息核定其转让收入,但必须保证各税种计税价格一致。

纳税人申报的房屋销售价格高于确定的最低计税价格的,应按纳税人申报的销售价格计算征税;纳税人申报的房屋销售价格低于确定的最低计税价格的,应按最低计税价格计算征税。

问:个人转让住房计征个人所得税时,原购买发票丢失,该如何确定房屋原值?

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转让房屋有关税收征管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7〕33号)第四条规定,凡纳税人能提供房屋购买合同、发票或建造成本、费用支出的有效凭证,或契税征管档案中有上次交易价格或建造成本、费用支出金额等记录的,均应按照核实征收方式计征个人所得税。

纳税人购房发票丢失的,税务机关将为纳税人查询契税征管档案,如果征管档案中有上次交易价格或建造成本、费用支出金额等记录的,则按记录确定房屋原值;如果征管档案中没有记录的,按核定方式征收个人所得税。

案例:崔先生于2021年6月15日向王女士转让一套购入已超过5年,建筑面积为45平方米的普通住宅,出售价为400000元。出售时崔先生名下另有其他住宅,所售住房的购置价为290000元,购置时缴纳了契税2900元,交易手续费85元,提供实际支付装修费用的税务统一发票8万元,出售时崔先生缴纳了公证费900元,问崔先生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出售价 = 400000 元

税务机关计税价格=500000元

房屋原值=290000 +2900+ 85 = 292985 元

商品房及其他住房装修费用最高扣除限额为房屋原值的10%,因此崔先生可扣除装修费用29298.5元(292985*10%=29298.5元)

合理费用=900+29298.5=30198.5元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税金额 - 房屋原值- 合理费用)x 20%= (500000 – 292985 –30198.5) x 20%= 35363.3元

崔先生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35363.3元。

房屋转售一定要走走正规渠道,通过房产交易中心过户!转让,千万别为了省税费,少几个钱到头来得不偿失!!!

千里独行侠客能

同事两次打电话,想把最近买的一套房子60万转让给我,后来又说图个吉利58万现金就行。

我有些心动。准备把攒了十几年的钱兑出去换这套房子。老婆不愿意,说县城的房价还得降,等等。我说“已经降了,这个楼盘去年没有关系70万拿不下来。”她说:“去年是去年,房子一降价,就不会是一年两年,说不定明年就50万搞定。”“就怕只有他一家卖的。”“你放心好了,”她说,“我早打听了,去年买的没几户打算住的,都想着涨价卖出去。”“那人家为啥赔着卖?”“你懂个屁,人家小X的舅子在建设局,人家拿的内部价。五十万他也不赔钱。”我半信半疑,不知如何是好。大家有懂行的,给拿个主意。

网传中部某省份从昨天已经开始,对非满五唯一的二手房过户征收百分之二十的差额税,具体大家可以查询一下。

风起云也起

有人说,他零几年的时候买房才花30W,最高的时候涨到过180W,现在降到了150W他还是赚,就算以后再降到100W,他一样还是有得赚。这是事实,我不反驳,但既然你都有得赚,为什么还要鼓吹房价,想把房价抬得更高呢,不如让房价降下来,你赚别人也赚,实现互利共赢咯。你们说我的这个建议怎么样?

老刘有北京房产4套,有一个儿子,今年18岁,老刘一直在琢磨如何将自己房产过户给儿子最划算。

经过咨询,发现有三种方式可供选择。

第一,赠与孩子,需要缴纳房款总额3%契税。假如房子值200万元一套,每套需要缴纳6万元税费。

第二,可以卖给孩子,孩子只需缴纳房款总额1.5%契税。假如房子值200万元一套,每套需要缴纳3万元税费。

第三,百年继承,继承人儿子只需缴纳房款总额1%公证费。假如房子值200万元一套,每套需要缴纳2万元公正费。

儿子通过以上三种方式得到房产,以后升值想再卖出去,其中第一种赠与和第三种百年继承这两种方式获得房产,出售时还需缴纳房产增值部分20%个税。

比方儿子200万元获得房子,再出售价格为600万元,增值400万元,需要缴纳80万元个税每套。

可见,卖房子给儿子,儿子以后再出售,只交契税,不交个税,从税收角度来看是相对划算的。

#咸阳头条##房产##印花税##房产税#

2022年7月1日《印花税法》深度解读,看了后相信你就懂了。

买房就要缴税,我们都知道,只有签订了“印花税”才会受到法律保护,如今《印花税法》将在2022年7月1日,也就是今天正式施行,那么都做了哪些改变呢?今天就让小冰房探长带你一起来看看和此前“印花税”前后对比,帮你深度解读。

此次新《印花税法》在我看来这是加快了税收法制进程的进一步体现,从内容上来说是对1988年以来“印花税”开征的一次汇总,并且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下来,从此前暂行条例相比,在我看来,小冰房探长给大家总结了“4降”“2变”“2删”。

一、4降

“印花税”从此前的0.05%降为0.03%,以后的“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运输合同”、“商标专栏”以及“技术转让”都将少缴税。

二、2变

1、此次修改的“印花税”明确了增值税不计为计缴的依据。例如:5万元的发票,原本的有4万+1万元税,这样的组成,现在明确规定可以按照不含税金额缴纳,也就是说仅需缴纳4万元就可以了。

2、财产保险合同由投保金额的0.03%变为了投保金费的0.1%

三、2删

1、“权利”、“许可证照”这一税目被删除,这里也就是说取消了“房产证”、“土地证”、“营业执照”等,每件征收五元“印花税”规定。

2、取消了“尾数”的规定,按照实际来计税。换句话说,纳税人在计算“印花税”时不用再四舍五入了,也不用担心应缴和实缴的差异。这与现行的暂行条例相比,出现了计税依据、税率、免税范围等多种变化。

对比图放在下面图片中,关注小冰房探长,带你了解更多的房产知识。

个人股权转让要交哪些税#股权转让#财税知识#老板

国家又出台房地产扶植政策了,除了全家可以共用公积金外(无论是否交过公积金,都可以共用家人的公积金),这次又出台了减免、退还个人所得税政策。鼓励卖旧房买新房。

若新购住房的金额大于或等于现住房的转让金额,全部退还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若新购住房的金额小于现住房的转让金额,按照一定比例返还个人所得税。

如果说,共用住房公积金政策利好刚需,那么,减免个人所得税,对改善型住户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利好。

住房要回归住宅属性,鼓励买房,并不等于炒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111870/
1
上一篇兴城二手房
下一篇 限购令(限购令公共政策分析)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