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头条# 2022年11月25日0时至24时 沧州市新华区新增高风险区7个。
1、禧福荷塘C区2号楼、
2、禧福荷塘C区11号楼、
3、丽水花庭15号楼1单元、
4、维康家园1号楼1单元、
5、鼓楼上城2号楼、
6、鼓楼上城16号楼、
7、西村划为高风险区
数据来源于“沧州新华卫生健康”公众号
武汉昨天发现27个阳性,其中社会面出现5例,都分布在主城区。具体是汉阳区1例,住在七里铁路鹭港家园,洪山区天丰花园1例,武昌欧景苑1例,硚口韩家墩街丽水康城2例。这样看来,汉口同济医院此次就好比一个放大镜,不禁让人想到两年前的那次,虽然那时的同济,门诊医生已经穿起了全套防护服,但社会面还是懵懂的,在还没有任何防备的时候,同济协和以及中心医院等几大名院,他们的放大作用绝对惊人。#武汉头条# #武汉生活#
向下沉党组织,下沉党员,以及志愿组织和志愿者们致敬,你们为了居民的生命健康,为了小区的防疫安全,不辞辛劳,你们辛苦了!正是因为有你们的辛苦工作才有了,我们才能取得屡次抗疫的节节胜利!
4月19号夜晚,金银湖街道丽水社区通过网格员社交网络发布“我的小区我守护”志愿者招募公告
亲爱的党员和居民朋友们:
江城四月尽芳菲,社区忙到快起飞。当前武汉的防疫形势到了继2020年后的又一最危急关头。悄无声息的感染,防不胜防的暴露令本想安心过好小日子的人们过上了开启红黄灰绿码的盲盒时代。而我们社区工作者连续奋战一个多月,每天披星戴月,早出晚不归地投身在紧张的防疫工作中,除统筹、组织全员核酸,电话排查大量中高风险的返汉人员外,还肩负着隔离密接,接送发热病人等重大工作任务,人手严重不足。我们在用全部的精力和时间与疫情赛跑,争夺宝贵的时间差。想想当初的武汉,正是因为有无数的下沉党组织,下沉党员,以及志愿组织和志愿者,才在那场败不起的战疫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现在社区再次向您们发出呼唤,亲爱的下沉觉组织、党员、居民朋友们!阻击疫情你我他,社区防疫靠大家!请伸出您坚强有力的臂膀,与社区工作者一起并肩作战,为全体居民筑起防疫的铜墙铁壁。“涓涓细流汇成海,点点纤尘积就山”,让我们携手并肩,同心战 “疫”,共同保护我们的美丽家园。社区防疫志愿队诚邀您的加入,报名电话:18871885141
中共金银湖街道丽水社区是委员会
2022年4月19日#武汉头条#
丽水街---
水如棋局分街柏
山似屏帏绕画楼
浙江温州楠溪江的古村群是中国四大民居之一,共有大大小小200余座古村落,被誉为中国乡土文化的史书库。这些村落至今仍保持着比较完整的历史风貌和许多传统文化遗迹,不但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社会耕读文化、宗族文化演变情况,而且可以感受到村寨建筑艺术的动人魅力,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
坐落于永嘉县岩头镇东缘蓄水堤上的丽水街,又名丽水长廊,是楠溪江流域唯一以综合水利设施布局的古村。始建于五代末年,为金氏聚居之地。丽水街的水利设施始于元代,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完成。一个家族几代人,用最原始的工具加上肩挑手扛,硬是在古镇中挖出了五个人工湖和一条长达10千米的水渠。水系从水质优良、水源丰富的山涧溪水取水,通过网络状的明渠、暗渠与村东南的蓄水湖相连,构架了一个“主渠双绕村,小渠穿巷过”的江南水乡。齐全的水利设施融饮用、灌溉、洗涤、养殖、消防、造景于一体,为后世子孙营造了一个天人合一的生存空间。
走进丽水街,立即被壮美的景象所震撼,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在高山河流的护卫中,坐西朝东、背山面河的园林化村落扑始、沧桑。古街构思规划严谨鹭港,建筑布局错落有致: “护城河中载荷花,绿树丛中隐古塔,杨柳紫薇满河堤,上下花园红间绿。横巷直街行方便,三进两院大住宅。房前屋后清泉水,亭台楼阁巧安排。”
迎东南门,一颗千年古树浓萌蔽日,丽水桥(图)从树旁跨越丽水湖。该桥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为三孔拱卷式石板桥,桥长12米,宽3.80米,桥面分为三段,每段九条石板,桥墩每缝立方柱4根,共 48根条石,暗含地属“四十八都”。桥面两侧分别刻有“丽水桥”和“嘉靖戊午仲秋吉旦建”题记。丽水桥古朴美观,与自然融为一体,虽已历经400多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仍坚固如初。门边高阶上有数座古亭,其中最有名的是接官亭(又名花亭)。 “接官”,有学子赴考中榜荣归之意,小小的一座亭寄托着古代乡村文人的山水情怀和耕读理想。这座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的花亭,平面呈方形,四角重檐,分内四柱,外四柱。亭中用五层斗拱叠成八角藻井,隐喻五行八卦。古亭重檐攒顶,结构严密,朴素庄重,古韵犹存。
进门右侧,一长串悬挂着红灯笼的廓檐倒映在一湾圆弧形的绿水之中。这一湾绿水叫丽水湖,河水清澄见底,水面平静如镜,远处险峰奇岩,近处村屋古树皆成水中画影。
屋檐下悬挂红灯笼的弧形长廊就是丽水街(图),长约300米,排列着90多间两层楼的店铺,每间店铺宽约3米,进深10米。一字排列的商店门前,是一条2.5米宽、鹅卵石铺就的道路,古韵、雅致。整条街有廊棚披盖,便于行人客商遮阳避雨,廊檐边设有美人靠,供游客歇息和观景。
被一湾绿水环绕着的水中半岛是古村中最有风情地方,鹅卵石路面与古老的水渠并列,蜿蜒曲折地延伸到家家户户,其间建有湖、岛、山、堤、桥、庙、楼、阁、轩、塔、树木、花草等,涵盖了长堤春晓、丽桥观荷、水亭秋月等以丽水河园林为主题的“金山十景”。
古村中央街南端,有座水亭祠,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为楠溪江流域规模最大的一座书院--琴山书院。尚存正堂一座,正堂前有一个大水池,原池中央有亭,现仅剩石板基座(图)。
漫步古村,被“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帏绕画楼”的美感所包裹,置身田园风光、诗意山水,犹如融入人间仙境之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