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生活打卡季# 福州市又一处文化旅游式的网红打卡点——“康桥里”建设完成。
康桥里它是集吃、喝、玩、乐与一体的综合景点,它是生态花园特色综合体休闲街区,打造福州首个漫步长廊,福州旅游的新名片。
新福道总长400多米,打造成福州特色的茉莉花步道,夜晚在灯光照亮下太美了。(上)
#金华头条#金华婺城小学学区范围发布,万固西江月不在其中但仍享受婺城小学、婺城中学双学区待遇!
浙中在线网友航行天下、哟哟喂爆料:
今年婺城小学学区范围公布:
东到开发区界,西到白沙溪,北到婺江。
学区内村6个:
金竹园村,黄堰头村(渎龙村),东俞村(东俞+东下),高桥村(下村+邵家埠+季家+高桥),怡村社区(怡村+沙溪),筱溪村,三联社区(益塘+潘家+塔水桥)
学区内有建成小区13个:
金奥花园,康桥漫步,文景苑(华龙南街201号),新悦润居(华龙南街577号),蓝湾国际(华龙南街1008号),常青新城(桑田街1000号),阳光香榭(新洲路199号),华鼎公馆(华龙南街1153号),金御花园(紫金南街1333号),紫金玉澜(宾虹西路2899号),聚贤庭(新洲路202号),星河湾1期(玉龙社区)通江路188号,星河湾2期(玉龙社区)东堰街999号,星河湾3期(金奥花园社区)金江南街1600号,红星中央公园(目前无详细地址,今年无新生入学)
万固西江月已确定为金华十中和虹路小学,不过有业主爆料仍享受婺城小学、婺城中学双学区待遇!#金华身边事#
1923年,梁思成出车祸,一个月内做了5次手术。19岁的林徽因前去照顾,用毛巾帮他擦洗身子。梁思成母亲看见后,当场怒骂:“你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怎可如此?” 林徽因觉得委屈,便向梁思成提出分手。
梁思成的母亲叫李蕙仙,23岁那年嫁给19岁的梁启超。
虽然年长四岁,但她爱慕强启超的才华,为他操持家务,孝敬公婆,贤惠之名传遍乡里。
她无怨无悔地付出,却还是阻止不了梁启超的出.轨。
1899年,梁启超在美国认识了20岁的女翻译——何蕙珍。
何蕙珍接受过西方教育,思想开放,且对梁启超十分仰慕,明里暗里展开追求。
梁启超也被她的见识和能力所吸引,渐渐对她产生了感情。
他不愿瞒着妻子,于是写了一封家书,把自己和何蕙珍的事情和盘托出。
李蕙仙看完信后大发雷霆,想了很久才写了回信:
“男人爱慕淑女,自古皆有,你既然喜欢那个女子,就带回家吧。不过这种大事,你还是要问征询一下父亲的意见。”
李蕙仙这封信看似平平无奇,言语间充满大度和包容,却让梁启超感到后背发凉。
当时梁启超的父亲正病重,如果这时告诉父亲自己要娶妾,很可能会惹怒他,从而加重病情。
因为梁思超的父亲很满意李蕙仙这个儿媳,自然会站在她这边。李蕙仙深知这一点,才会搬出公公来“治”丈夫。
为了不背上不忠不孝的骂名,梁启超断绝了和何蕙珍的感情。
虽然李蕙仙最终保住了自己的婚姻,但她从此讨厌那些插足别人家庭的女子。
因此,她讨厌林徽因。在她看来,那场著名的“康桥之恋”,不过是林徽因插足了徐志摩和张幼仪的婚姻。
1920年春天,16岁的林徽因赴英国留学,遇见了23岁的徐志摩。
林徽因出生于浙江杭州,徐志摩是浙江海宁人,他乡遇故知,两人颇有亲近之感。
他们经常一起漫步在康桥,谈论文学,吟诵诗歌……渐渐地,徐志摩不可自拔地爱上了林徽因。
那时候,徐志摩结婚6年,而且是两岁孩子的父亲。
但他不爱妻子张幼仪,娶她不过是遵从家人的意愿。他心中追求的,是林徽因这般典雅高贵的女子。
于是,他不顾世俗眼光,对林徽因展开热烈追求。
可林徽因怕了,她不愿背负任何污名,于是不告而别,回国去了。
徐志摩以为只要自己离婚恢复自由,就有机会重新追求林徽因,便向刚生下次子的张幼仪提出离婚。
他如愿以偿恢复单身,急匆匆赶到国内,却发现林徽因和梁思成在一起了。
徐志摩仍不肯死心,不顾尊严频繁出入梁府,跟随林徽因和梁思成。
他对林徽因说:“如果有一天我获得了你的爱,那么我飘零的生命就有了归宿……让我在你的身边停留一小会吧。”
梁思成和梁启超都不曾说什么,唯独李蕙仙把对林徽因的厌恶写在脸上。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更让她对林徽因忍无可忍。
1923年,梁思成不幸遭遇车祸,在医院住了几个月。林徽因每天都到医院看望。
当时恰逢初夏时节,梁思成经常汗水沾身,自己又不方便擦洗,林徽因便时常用毛巾帮他擦拭。
当时他们已经恋爱了挺长一段时间,彼此早已亲密,并不需要避讳什么。
然而,传统守旧的李蕙仙却气得发抖,当场怒斥林徽因:“未出阁的姑娘,岂可如此!”
林徽因委屈至极,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位未来的婆婆。
好在,梁思成出院后,他们决定一同赴美国深造,可以暂时避开李蕙仙的“刁难”。
出国不久后,李蕙仙病重,病榻上说出至死不接受林徽因的话语。
骄傲的林徽因怎能忍受这般侮辱?她向梁思成提出分手。
此后,林徽因大病了一场,高烧不退,梁思成则不离不弃照顾她。
最终,林徽因深受感动,同意继续在一起。
1924年9月,李蕙仙病逝。也许,这位与林徽因“八字不合”的老太天的离世,是对他们爱情的成全。
1928年,梁思成和林徽因携手步入婚姻殿堂。
后来的故事证明了,李蕙仙的偏见,是完全错误的。
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后一起走遍中国,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相扶相持,相濡以沫。
尽管他们结婚后,徐志摩仍经常出现在林徽因身边,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夫妻情深。
结婚之前,梁思成曾问林徽因:“为什么是我?”
她微微一笑,说道:“答案很长,我需要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了吗?
林徽因说到做到,她用一生最美的光阴,与梁思成相伴同行,直到51岁时病逝。
【ST的流浪心情】
在世人眼中,也许诗情温婉的林徽因,和浪漫洒脱的徐志摩更加般配。
可林徽因为什么选择的是梁思成?
其实道理很简单。
世间女子所追求的,终究还是安稳的烟火幸福,不浓郁,但经久。风华绝代的林徽因也不例外。
徐志摩浪漫风流,却给不了烟火幸福。梁思成儒雅稳重,则能保林徽因一生安稳。
事实证明,林徽因的选择是非常明智的。
她和梁思成携手婚姻27年,相濡以沫,写下一段流传至今的爱情佳话。
如果李惠仙泉下有知,恐怕也会后悔当初的坚持。
#头条创作挑战赛#
周杰倫 #最伟大的作品# 听了之后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送心]奉上歌词以及MV出现的艺术名人人物~
曲: 周杰倫
詞: 黃俊郎/謝迪
導演: 周杰倫
哥穿著復古西裝 拿著手杖 彈著魔法樂章
漫步走在 莎瑪麗丹 被歲月 翻新的時光
望不到邊界的帝國 用音符築成的王座
我用琴鍵穿梭 1920錯過的不朽
啊 偏執是那馬格利特 被我變出的蘋果
超現實的是我 還是他原本想畫的小丑
不是煙斗的煙斗 臉上的鴿子沒有飛走
請你記得 他是個畫家 不是 什麼調酒
達利翹鬍是誰給他的思索 彎了湯匙借你靈感不用還我
融化的是牆上時鐘還是乳酪 龍蝦電話那頭你都不回我
浪蕩是世俗畫作裡最自由不拘的水墨
花都優雅的雙腿是這宇宙筆下的一抹
飄洋過海的鄉愁種在一無所有的溫柔
寂寞的枝頭才能長出 常玉要的花朵
小船靜靜往返 馬諦斯的海岸
星空下的夜晚 交給梵谷點燃
夢美的太短暫 孟克橋上吶喊
這世上的熱鬧 出自孤單
花園流淌的陽光 空氣搖晃著花香
我請莫內幫個忙 能不能來張自畫像
大師眺望著遠方 研究色彩的形狀
突然回頭要我說說我對我自己的印象
世代的狂 音樂的王 萬物臣服在我樂章
路還在闖 我還在創 指尖的旋律在渴望
世代的狂 音樂的王 我想我不需要畫框
它框不住 琴鍵的速度 我的音符 全部是未來藝術
日出在印象的港口來回 光線喚醒了睡著的花葉
草地正為一場小雨歡悅 我們彼此深愛這個世界
停在康橋上的那隻蝴蝶 飛往午夜河畔的翡冷翠
遺憾被偶然藏在了詩頁 是微笑都透不進的世界
巴黎的鱗爪 感傷的文法 要用音樂翻閱
晚風的燈下 旅人的花茶 我換成了咖啡
之後他就 愛上了苦澀這個複雜詞彙
因為這才是揮手 向雲彩道別的滋味
小船靜靜往返 馬諦斯的海岸
星空下的夜晚 交給梵谷點燃
夢美的太短暫 孟克橋上吶喊
這世上的熱鬧 出自孤單
被粉丝催更了6年,周杰伦终于带着他的《最伟大的作品》新专辑来了!7月6日中午该歌曲先行曲mv上线,短短1个小时内点赞量就突破百万,8个小时后播放量突破1.5亿!
要知道,周董的歌曲是要花钱听的,有网友就说“周杰伦是唯一一个能让我掏钱听歌的人”,引起了很多真爱粉的共鸣,大呼“我们的青春回来了”。
但有一位网友的评论收获了更多的赞,那就是“没文化都追不了星了”,为什么呢?
原来,在这首《最伟大的作品》歌词里,隐藏了很多世界名画的故事:
这首歌一开始,说“漫步在莎玛丽丹”,“1920年错过的不朽”,莎玛丽丹是巴黎著名的百货店,而接下来提到的艺术家,大都于1920年代在巴黎生活过。
“偏执的玛格利特,被我变出的苹果”,指的是超现实主义画家雷内·玛格利特,“变出的苹果”“不是烟斗的烟斗”“脸上的鸽子没有飞走”指的都是他的作品。
接着是画家达利,歌词中描述了他的经典形象“翘须”,还有他的经典作品“弯了汤匙”“融化的墙上时钟是奶酪”。
然后是中国画家常玉,在世界画坛有着极高的声誉。“漂洋过海的乡愁”大概是指常玉当年勤工俭学到法国的经历,“寂寞的枝头才能长出常玉要的花朵”也说的是他的画作。
“小船静静往返,马谛斯的海岸,星空下的夜晚,交给梵谷点燃,梦美的太短暂,孟克桥上呐喊”,这几句歌词一口气提到马蒂斯、梵高、孟克三位艺术家和他们的人作品。
“花园里流淌的阳光,空气摇晃着花香,我请莫内帮个忙,能不能来张自画像”,说的自然是画家莫奈了。
除了这些画家,歌词中似乎还提到了徐志摩,“停在康桥上的那只蝴蝶,飞往午夜河畔的翡冷翠”,徐志摩的人诗歌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这等深厚文化底蕴的歌词,难怪称之为《最伟大的作品》了。你还发现了其他歌曲里的彩蛋吗?一切来讨论讨论。
#周杰伦新歌里有哪些伟大的作品#
林徽因去世的第7年,61岁的梁思成,不顾女儿反对,娶了小自己27岁的林洙。林洙暗喜自己成为梁家女主人,临终却只得了梁思成八个字。
林徽因著名的女建筑师,曾参与货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是民国最受争议的才女,他一生被三个男人环绕,分别是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
16岁的林徽因,在欧洲游历时与徐志摩相识,林徽因的倩影投映在徐志摩的心湖,成了他心中的那道“天上虹”。
两人在康河边,如痴如醉地讨论雪莱、济慈、拜伦的诗歌,漫步在多雨的伦敦仿佛回到了江南,两人沉浸在梦幻的爱情中。
然而,当得知徐志摩早已成婚,并打算为了她而离婚时,林徽因吓坏了,她清醒并决绝地离开了徐志摩。
她很理智,而且有自己的底线。
她与他之间只是《偶然》的遇见。“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失了踪影。”
从此,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也成了绝唱。
林徽因回国后,梁启超为儿子觅得佳媳,并送两人一起前往美国进修建筑学。两人在学习过程中,不但找到了一生热爱的事业,而且彼此也深深爱上了对方。
梁思成发生车祸后,林徽因不离不弃,守在病床前照顾他,怕他烦闷给他读诗、讲故事,抚慰梁思成受伤的心灵。
在梁思成与林徽因的新婚之夜,面对如此风华绝代的女子,梁思成忐忑地问出埋藏在心底的话:“有一个问题我此生只问这一次,你为什么会选择我?”他深知自己的样貌、才情,都不如徐志摩。
林徽因温柔地拂过梁思成的眉眼:“我要用一生来回答你。”
执子之手,与之偕老,红烛白首,不过如此。
金岳霖与林徽因,相识于“太太的客厅”,她被那侃侃而谈的小女子所震撼,被林徽因的才情深深吸引,而不能自拔。
金岳霖一生未婚,守护着心中的女神。
当得知梁思成再婚后,金岳霖拎着一壶酒,在林徽因的墓碑前,坐了整整一个晚上。
虽然,梁思成再婚于林洙,但林徽因始终是他心中的“白月光”。
在婚后,林洙在照顾梁思成日渐衰老身体的同时,还担负着照顾林徽因母亲的职责。
但是,家里的经济大权却不在她的手中,每月的工资梁思成都是上交给林徽因的母亲在打理。林洙自己的孩子,从未被准许接入家里来一起生活。
林洙心有不平,为了彰显女主人的地位。有一次,她偷偷将林徽因的画像从墙上摘了下来,被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发现后,当场就被甩了一记耳光,梁思成只是淡淡的说了句:何必呢?!
10年婚后生活,她并没有真正成为梁思成心坎上的人。梁思成弥留之际,只留给她八个字:“这些年多亏了林洙。”
【我是阳光朵朵】
杨绛曾写道:结婚不需要太伟大的爱情,两个人互不讨厌就已经够了。可能梁思成之所以再婚,就是为了寻一个老来伴吧。
两个人结婚,希望携手一生,相互有个伴儿。但是能够一起走得却很少,当有一个人先走,另一个人孤独地留在这个世界上时,就会涉及到再婚。
再婚的男子,想要寻一个年轻一点儿的女人,能够达到养妻防老的目的,但多数不被原家庭的子女接纳;
再婚的女人,大多寻到的是年长一些的男人,要照顾年迈的男人,随他一起暮色沉沉,夕阳西下。
人生最好的结局,就是原配夫妻鹭港相处,陪伴彼此长长久久,一家人美满幸福地在一起。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1956年,36岁的张爱玲发现自己怀孕了,而这一年她的男朋友赖雅已经65岁,可就在给赖雅写信后的一个月,张爱玲一个人偷偷地去医院打掉了腹中的胎儿,放弃了做母亲的机会,导致了她晚年凄惨的客死他乡。
1956年2月,张爱玲来美国已经4个月了,此时的她寄宿在女子职业书社的宿舍里。
因为没找到合适的工作,身上的存款也不多,加上住宿时间快到了,她不得不向专门为有前途的作家提供写作环境的基金会申请帮助。
3月2日,张爱玲终于收到了一个名叫麦克道威尔文艺营的喜信。于是,她便有了一个较为稳定的栖身之所。
而正是在这个文艺营里,张爱玲遇到了她人生中的第二任丈夫:费迪南赖雅。
那天,营里召集了一场聚会,这两位来自东西方的男女,一见倾心,互生情愫。
此后他们常常见面,一起漫步在花前月下。
经过几个月的相处,张爱玲还是抵挡不住赖雅的风趣幽默和成熟稳重。
1956年8月14日,65岁的赖雅和36岁的张爱玲在纽约举行了婚礼。
虽然婚礼很简单,但他们心中却洋溢着无比的幸福和快乐。
婚后没多久,张爱玲便怀孕了。可是,她并没打算生下这个孩子,因为她认为孩子是仇恨的种子,与其生下来让他受苦,不如就让他早点离去。
所以,她不想要孩子,不想要这个仇恨的种子。
就此,张爱玲和孩子绝了缘。
当张爱玲把这件事告诉丈夫赖雅后,他非但没有生气,还时常安慰她,让她安心休息,保养好身体。
等她身体好了,赖雅还会给张爱玲当导游,带她去波士顿、华盛顿、旧金山等城市旅游。
不仅如此,他还每天带着张爱玲走街串巷,吃遍各地小吃,看遍各种音乐剧和舞台剧,甚至还手牵手奔跑在人来人往的街道里。
可是,这样幸福而欢乐的日子并没持续多久。
婚后第三年,赖雅就因中风住进了医院,所幸的是这次他顽强的站了起来,可他的病还是给他们的生活投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
1960年7月,张爱玲获得了美国公民的身份,本来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可是她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赖雅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张爱玲每天都要替他按摩,而且一按就要很久,这让身体本就不好的她,更加雪上加霜。
她开始无缘无故的呕吐,眼睛也出现了问题,头痛病一直断断续续……
但张爱玲并没一点怨恨,因为在她看来,和赖雅在一起便是幸福。
后来,由于经济压力的逼迫,张爱玲不得不重新提笔写剧本。于是,她回到了香港,在电懋公司写红楼梦的上下集。
可是这次重新出山并不顺利。
就在第二本剧本通过审批后不久,邵氏电影居然抢在了电懋公司前面开拍《红楼梦》。
这个举措,让张爱玲瞬间奔溃不已,她带着忧愁和悲痛,离开了这里,此后再也没有踏上这片土地。
可是,回到美国的张爱玲,并没有摆脱磨难。尽管她刚下飞机,看到康复后的赖雅在机场痴痴地等着她,但是回去后,温情的时候少之又少,更多的是繁琐不安。
赖雅中风刚好不久,又在去图书馆的途中,摔了一跤,摔断了股骨头,他的行动更加不方便。
紧接着,他又频繁中风好几次,最后瘫痪在床,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
张爱玲一边要写一些小稿子养家糊口,一边要照料病床上的赖雅。
其间,还发生了一起空难事件,直接影响了张爱玲他们的生活。
那架飞机上,乘坐着香港电影公司的老板,他的遇难,让爱玲失去了唯一稳定的经济来源。
对于爱玲来说,那无异于雪上加霜,只好再次搬家,搬到条件更加简陋的一栋小房子里去。
1967年4月,为了躲避人们同情的目光,张爱玲夫妇又从小屋搬到了康桥。
在康桥时,赖雅已是奄奄一息,整天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
他只能看着张爱玲为自己忙进忙出,喂自己吃药,帮自己擦身体。
1967年10月8日,赖雅去世,上苍带走了张爱玲于人世的最后一份牵挂。
赖雅去世后,遵照他生前曾立下遗嘱,张爱玲成了他所有作品版权版税的拥有者,同时也是他与布莱希特的信件和部分遗稿的继承人。
其实,这些所谓“版权版税”并无实际意义,赖雅的著作没有哪一家出版社愿意再版。
而所谓“遗稿”,更是毫无意义,一是因为它们往往都是半成品,即使偶尔有一两篇文章尚算完整,也没有哪家杂志愿意采用它们。
但赖雅的女儿却误认为这些都是价值连城的财富,现在被张爱玲一个人独吞了,颇有些愤愤不平。
也正因为如此,赖雅女儿一家从此也不再跟张爱玲来往了,张爱玲又变成了一座“孤岛”。
【睡前看会书】说:
遇上张爱玲,赖雅是幸运的,她给他的黄昏夕照平添了最后的温暖绚烂。
虽然很多人为张爱玲叫屈,说赖雅是她衣上的“虱子”,不但不会给她增色,相反还会让她感觉不舒服。
但张爱玲却将这件“爬了虱子”的“衣袍”整整珍藏了十一年,爱不释手。
或许,这才是真正的用时间和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