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复兴门外大街1号院(复兴门外东大街一号院)

新六栋、上坡儿和甲楼的孩子们

 

我小时候住在北京复兴门外的铁道部大院,说是“铁道大院”,其实没有院,也没有围墙,就是一大片住宅区而已。在外人眼里,这就是许许多多不同样式、不同颜色的楼房,但这个大院里的人却是属于铁路系统不同的单位,等级也是不一样的。

铁道部大院分为很多不同的宿舍区,有铁道部的(部级),有北京铁路局的(局级),有北京铁路分局的(处级),还有铁路专业设计院等等其他部门,也不知道是什么级。

除了所属部门不同,级别也有不同。在我的记忆里,最牛的是离我家只有二百多米的那栋小楼,那是属于高级干部居住的甲级楼,档次比我们高多了,我们都习惯叫它“甲楼儿”。再有就是地处铁路大院西北角的那个大院,级别也不低,因为它建在一个较高的坡上,我们习惯叫它“上坡儿”。至于我们家所在的“新六栋”,住的都是科以下干部,大概属于这个大住宅区的最底层吧。

说起来有意思,那时候小孩子打架之前都要像古代的武士一样自报家门的。

问:你丫哪儿的?

答:平房的。

呵呵,平房的,对方没啥靠山,开打!于是砖头、板儿带就轮将上去。

如果问:你丫哪儿的?

对方答曰是“甲楼儿的”或是“上坡儿的”。

那完蛋了,对方太牛,惹不起,于是呼啸一声,我方将士顿时作鸟兽散。

上学了,我们都是好孩子,我们不打架。不管是住在哪个住宅小区,作为同学,大家都是很平等、很友善的。那是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不管是局长的孩子还是工人的孩子,都要穿带补丁的衣服,口袋里都没有零花钱。有时候两个孩子凑钱买一根冰棍,还要在中间刻上记号,防止先吃的孩子多吃多占。我们基本不知道同学的父母是干什么的,也不想知道,那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同学之间处的好就行了呗。

一九六六年夏天,我们新六栋住宅区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位原来的老局长因为某种原因全家人搬到我们院来了。老局长是个老干部,级别挺高,听说原来在城里住着一个独门独院,十几间房子,现在被赶到我们这个“科级小区”,只有三个小房间,一大家子人怎么住得下呢?

我们新六栋的原住民都好奇地观察着他们的到来。后来,他们平静地来了,平静地住下了,然后和我们一样开始了普通人的生活。什么特别的事情也没发生。

看来等级啊、身份啊什么的,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的。

#石景山人走长安街#

一个王府走出俩皇帝

走到复兴门,今天我带大家去的地方在百度地图上叫金融街。

金融街少年宫,其实以前是醇亲王府的一部分。醇亲王府分成南院儿和北院儿,南院儿就在复兴门这边儿,北院儿在后海边上,现在的宋庆龄故居其实就是原来醇亲王府的后花园儿。

醇亲王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清朝最后两个皇帝都是从他们醇亲王家出来的。

醇亲王没有做过皇帝,但是他是皇帝的爸爸,还是皇帝的爷爷。这个醇亲王是光绪皇帝的爸爸,溥仪皇帝的爷爷。这两个皇帝中光绪皇帝是从南院儿出来的,就是复兴门这边,溥仪皇帝是从北院儿走出来的,就是后海的那个院。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说你不是皇帝,但是你的儿子是皇帝,这个当了皇帝的儿子没有儿子的时候,还要从你的孙子里再选一个皇帝,作为下一任皇帝。

大清朝你说这是怎么了?好像那么多亲王只有醇亲王家会生出皇帝,所以这个醇亲王府你一定要去。这是一个帝王气非常重的地方。

其实这事说来话长,咱们简单地说说吧。咸丰皇帝是一个有很多兄弟,但是只有一个儿子的皇帝。这是做皇帝最悲催的一种情况。

做皇帝最好是什么情况呢?做皇帝最好是没有兄弟,而有一大堆儿子,历史上不乏说那种皇帝杀光了自己的兄弟,只是为了保护自己这独生儿子的情况。皇帝的兄弟多了就不容易踏实,比兄弟多更悲催的事情就是就是儿子太少。当然这两个加在一起,这就算是灾难了,就是既兄弟多,还没儿子。

咸丰皇帝大概有八九个兄弟,只有一个儿子,就是同治皇帝。

同治皇帝的母亲就是咱们近代史上大名鼎鼎的西太后,慈禧老佛爷,同治皇帝也死得很早,十九岁就死了。

于是大清朝出现了一个皇帝的继承人的问题,因为同治皇帝是独子,又没有儿子,所以继承人就得要在同治皇帝的堂兄弟中选,就是在咸丰皇帝的兄弟中选一个兄弟的小孩儿当皇帝。

在这种情况下,慈禧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她选择了自己妹妹的孩子。慈禧家有姐妹两个人进入了皇室,姐姐慈禧嫁给了咸丰皇帝,她妹妹就嫁给了这醇亲王。

醇亲王是咸丰皇帝的弟弟,咸丰皇帝是家里的老四,醇亲王是老七,这就是兄弟俩娶了姐妹俩。慈禧的亲生儿子同治死了以后,他就把她妹妹的儿子,她的既是侄子也是外甥的光绪当作了义子。

光绪皇帝就是在复兴门边儿上的这个醇亲王府出生的,因为这里后来成了皇帝的潜邸,所以醇亲王就以后就不能是这里的户主了。这里的户主必须是醇亲王的儿子光绪皇帝,于是醇亲王就被安排到另一个府邸去居住,这才有了后海边儿上的那个醇亲王府的北院儿。

光绪皇帝死了以后也没有儿子。于是不得不再次在光绪皇帝的堂兄弟中选择。选择的结果就是光绪皇帝同父异母的弟弟的儿子。

于是这北院醇亲王府再次成为前帝潜邸。

这次醇亲王府里走出来的皇帝,就是宣统皇帝溥仪。大清朝到了的溥仪就算到溥仪这儿,就算是亡国了。

现在的金融街少年宫就是以前醇亲王府中的一部分。

现在大门到二门之间是被中央音乐学院占据着,前院的房子已经基本都没有了。现在是两座宿舍楼,六层小楼占据了王府的以前的正房。现在有一个类似于小操场的建筑,那是原来醇亲王府的正门。

醇亲王府的后花园儿现在也没有了,就剩下王府中间这一段儿了。

在明清两代,复兴门这一带曾经有大片的水面,叫太平湖,后来逐渐缩小了,变成陆地了,后来由于干旱,太平湖就消失了。

现在少年宫的北墙,以前是没有的,因为这里原来曾经是一大片水面。现在那里边儿还砌着一块石碑呢,在北墙里砌着一块石碑。这应该是当年醇亲王府的那个码头。

据说现在还可以见到看到光绪皇帝的出生地,这是一间非常小的房子,十平方米不到,是长条儿的,还是西屋,就说从哪个角度,这都和我们想象的历史不符。这不是一个地位显赫的人,受到丈夫宠爱的人应该在王府中居住的地方。可是问过很多就在这里的工作人员,得到的答复“就是这里”。

国际班作为中考升学途径之一,备受考生和家长的关注,2022年北京四中等6所学校国际部招生报名开始,有意向的家长可提前了解!北京中考改革,国际班发生哪些重大变化?一起来看!

ZHENGCE原文

[玫瑰]普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统一招生阶段录取。

[玫瑰]主要面向办学所在区招生,可适量编制跨区招生计划并适度压缩。

[玫瑰]学校在初中学考成绩公布后,考生填报志愿之前,组织进行外语能力方面的资格性测试,按照不超过招生计划1:5的比例确定合格名单,报北京教育考试院备案。

综上,2022年及以后,想要通过国际班升学的考生,一定要多多注意。

截止目前,已有6所学校国际部招生报名通知出炉,一起来看。

1.北京四中(复兴门)国际校区

咨询电话:66539987。

2.一零一中学国际部

3.北师大附中国际部AP项目

4.北京市八一学校

5.世青国际学校

6.北师大实验中学国际部

本文仅列举了北师大实验,北京四中,一零一中学国际部招生录取数据,其他学校国际部录取数据暂未收集到,本文未列举。

上述3所学校国际部录取分数线来源于考生分享,仅供参考。

对于国际班发生变化,你怎么看?

你想通过国际班升学吗?

留言区欢迎留下您的看法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111510/
1
上一篇马鞍山二手(马鞍山二手旧货市场在哪里)
下一篇 韩城二手房网(韩城二手房价)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