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餐饮业逐渐回暖!
有的店人气爆棚,再现拿号等位
北京日报消息
【采取更有力措施促进消费回暖】近两日,北京一些路段出现“中度拥堵”,人们出行、消费、商务等活动迅速活跃起来。此外,有关平台上跨省游预订量增长超三成,线下场景消费逐步升温。
但客观来说,社会消费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要采取积极措施稳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振消费信心。受疫情影响,不少中小微企业经营状况不佳,这对于就业有不小的影响。应当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救助,稳定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
其次,要创新更多消费场景。除了传统的衣食住行,还应当扩大新型消费场景,促进线下线上消费相互融合。充分发挥平台企业优势,开拓新消费场景。网页链接
周末多个一线城市北京广州消费面明显回暖,回暖之风已经吹到了资本市场,上证指数高开高走,上午上涨0.71%,旅游酒店板块涨幅居前,商品指数涨幅更大,达到1.5%。后续看,因放开后经济复苏关键性制约解除,政策促发展,居民忙提高收入,资本和实体信心都能进一步提升,元旦到春节之间又是我国传统消费旺季,反馈到资本信心增强持续性可一直到春节前后,实体方面,只要经济复苏信心逐步增强,消费和投资恢复也会接踵而来。
展望2023年,最大不确定性还是来自外围,欧美滞胀还是通胀下行,欧美利率高位横还是转向降息周期,欧美轻度衰退还是重度衰退,地缘风险是增强还是转弱。
总结: 2023年国内经济复苏确定性增强,外围的矛盾反而相比2022年是增强过程
欢迎点赞关注,关注后将获得更多连贯性观点和逻辑!
哎,终于相对自由一点的活着了。ztm的难。
黄日涵副教授数字经济智库执行院长北京餐饮业逐渐回暖!有的店人气爆棚,再现拿号等位北京日报消息
央视新闻今晚报道:北京、兰州、成都等地,复工复产加快,商超消费明显回暖,北京的餐饮业增长200%以上,旅游也迎来小高潮,刚需消费估计元旦后迎来大爆发!我们即墨的消费回暖,估计也快到来了吧[灵光一闪]
午后指数继续震荡,继北京率先达到感染高峰之后,餐饮客流持续回暖,部分店面客流已经恢复到七成左右。餐饮、旅游这些后疫情方向,过去三年的压制,估值已经处于非常低的水平。有一些观点认为这些行情的估值比三年前要高,说是高估了。大家不要忘记,这些行业这几年的业绩可是历史上最差的,未来业绩翻个3/4倍,估值还高吗?我是不认同这些观点的。困境翻转的公司,怎么能够拿现在的估值去衡量呢
#创建文明城市 共筑首善北京# 【京城度过一个加速回暖的周末】商场里是花样翻新的特色促销和老少消费者的好奇目光;餐饮门店不仅重现大桌满座,一些店面甚至出现了排队等位的情况;在室内外大小冰场,飞速奔驰的老手和小心翼翼的初学者,一起构成了冬日里的灵动图景……随着市民纷纷走出家门,京城商业消费加速回暖,大家度过了一个暌违已久的热闹生动的周末。(来源 北京日报)
楼市回暖已成定局!
机构监测数据显示,3月以来,楼市整体成交上行,一二线代表城市环比均有所回升。一线城市整体环比上升12%,其中北京升幅最大,为80.4%;广州升幅34.0%,位居第二。
专家认为,二季度核心城市楼市成交有望继续回暖,并带动重点区域三四线城市完成筑底,年中或实现全国企稳。
生活如常
新京报新京报官方账号北京多家商场销量客流双增长,花样活动、多元促销刺激消费回暖
一线城市楼市数据继续回暖,呈相对强势的格局。(图:一线)2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上涨0.6%、0.5%、0.6%和0.4%;一线城市二手住宅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和广州分别上涨0.7%、0.9%和0.6%,深圳下降0.2%。我们在一线的感觉是,许多楼盘在进入2022年后,都陆续取消了去年底的一波优惠促销政策,所以房价显得出现了上涨的情况。当然,在楼市整体依然偏弱的态势下,这种“涨价”是难以持续的。比如大湾区几个核心城市,1、2月份成交套数仅为正常市场下的70%左右,没量的支撑,价格上去了也会回来。
二三线城市楼市低迷仍在加剧。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1%转为持平;二手住宅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