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嵊州,古称嵊县或者剡县,也就是中学课本上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所写的:“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千年前晋朝王子猷雪夜到此,拜访名士,不遇而归,然而,这位子猷却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千年之后的我们也沿着古人诗句夜访至此。
车过剡溪江,灯火突然亮了起来,嵊州城在宽阔的马路边依次展开,大街上宾馆林立,灯火酒绿,人来车往,刚到嵊州时的,那一番诗意转眼就被冲散的无影无踪。大家都没有想到,嵊州市区如此繁华。当地的朋友告诉我,如今的剡溪实在是有负唐诗的吹捧,多少年来的建房修路挖黄沙,筑坝蓄水造电站,加上当地蓬勃而起的纺织业,早已完全改变了剡溪的,古风旧貌,唐人的水路也以为今人发达的陆道代替,城里段剡溪也已经不复清冽,让人疑心它早已载不动唐朝的舟舸。
少说话,多吃菜,当晚的朋友为我们摆的夜宴上,朋友不停地用热情的酒帮我们驱赶一时的失落。杯箸之间,服务生端上,当地最著名的小吃“豆腐馒头”,说是馒头皮子,比上海的汤包还薄,比小笼略大。透明的皮子里嫩白的碎豆腐或者肉冻,拌着虾脑,一屉8个,端上来时的香味缭绕了整个铺子,久久不去。朋友示范给我看。在小碟里倒上醋,舀一勺鲜红的辣椒酱,拌匀了,蘸上馒头,一口一个。不吃不知道,一入口,下车时的那种不快也就烟消云散了。
清晨出发,游山玩水,一路车行于山野乡间,油菜花黄,桑茶遍地,小村庄里黄狗追逐,老屋墙角的竹匾里晒着做药材的桔梗,洗净的新鲜雪里蕻排排晾着,八十老妪翻捡着自做的笋干,摆在村口,希望不多的游客能买走一些。山水相望、风过竹舞,这里听不到人声鼎沸,也看不见人头攒动。唯一打破这山野,静谧的就是藏在会稽山里的百丈瀑布。蜿蜒一公里的百丈峡谷,一共藏着九条瀑布:移步换景,逍遥瀑、一线瀑、燕尾瀑、三瀑聚首、龙潭飞溅煞是热闹;球帘瀑、戏珠瀑、珠联璧合;汇龙瀑、五叠泉、坐落翻滚;抬头,百丈飞瀑于百仞山崖间猛然跃出,飞流直下66米,真实瀑不惊人人自惊;最后鸳鸯瀑轻流缓过,回复越女之温柔。“江南第一瀑布群”真的是名副其实。
相比百丈飞瀑,嵊州,南山湖水库和大龙谷,就显得冷清了许多,虽然有雄伟高大的水库大坝和静如明镜的深潭大湖,虽然大龙谷内也有飞瀑可观,然而,真的来此的游客却少之又少,人少却多了几分难得的清静:瀑落深潭,山树青郁,纷纷露着春的嫩芽,岩头上缀满白色小花,山杜鹃吐珠露丹,杂缀其间的玉兰树一身雪白,幽谷传香。独钓于湖边的渔人,仿佛和这山这水一起出神入定了一般。一到这里,我们真的很后悔没有带渔具。
更可人的是一汪静若处子般的湖水,在这里租船,只要50块钱一位,却没有任何时间的限制,船夫当然也要自己来当,自由自在地荡舟碧波与山影之间,你会感觉完全远离了城市的喧嚣,相忘于江湖。
看完瀑也看山,看山也看人,一天野趣盎然的漫游,重新回到嵊州城里时,天已黄昏。停车在嵊州文化广场,偶然又聆听了一番嵊州,这个越剧之乡的清音:“侬今葬花人笑痴,它年葬侬知是谁?”细腻悲切的女声分明是潇湘馆主林黛玉花锄葬花的情景。
昏暗中围满的人群面目不清,冬青树丛影绰绰,惟见被路灯打亮的唱戏女子的脸,这里,似乎人人都会唱越剧,男女老幼,二胡一拉,嵊州人唱腔落地,越音婉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