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平房,保值,宜居,出国,想法太多,平衡自己的能力和欲望,能力支持自己的欲望会比较舒服。
章哥说买房优质房产领域创作者我在北京远郊区有一套大平层,六年前820w入手,装修花了100。现在想出手置换到东城,中介告知顶多800出,不算这几年还的月供利息也干赔200w。去年在安交片区买了一个上车房,一间十多平米的平房。我的困惑是:1、现在转学,平房没办法住,需要租房,安交三居室要15000,而且房子特别老旧有的还没燃气,租过来恨不得从新装修,郊区的房子闲置还要还着贷款,两重压力。
5月份北京的楼市一共卖出了2万多套二手房,2万多套二手房呢,就想想是多么夸张的一个数据。
数据更让我不敢相信的是,居然有接近1万套的二手房,成交价格不到200万,也就是从侧面说明了购房者可接受的绝大部分能力范围内都是在200万左右的房子。
还有一个更关键的数据是,5月份北京60万以下的二手房成交了2000多套,关键是北京还有60万以下的二手房吗?而且成交了2000多套。
我一直在想,做这些数据是不是都是阴阳合同,只不过是为了逃避部分税费而已,毕竟在北京这座城市60万以下的二手房想想有多想又或者想想有多破旧。
60万左右的房子可能真实成交价在100万 200万的左右的房子,真实成交价可能300万,毕竟成交价低了,交的税费自然而然也在下跌,200万的房子交税基本上在5万元左右徘徊,那么如果价格雪地给的税费自然而然就减少。
请说说你的看法,北京60万以下的房子是怎么样的?#北京#
京户,两娃,上学是明后年高峰期。目前顺义有商住房价值170万,朝阳大屯有20年买的两居室(可改为三居室),市值大概650万,还掉贷款只剩380万。请问我有必要趁着这两年换房税费优惠置换吗?可能首付只能添30万左右。如果两套换一套,请问有推荐的区域或小区吗?如果是仅卖掉商住,换一个东西海占坑房有戏吗?是否有推荐呢?
回答:
1、是否换房我可没建议,这没有标准,看自己的需求。
2、首付只添30万,那二套贷款最多只能187万,那能买到的总价合适吗?换房前是170+650=830,换房后是170+380+30+187=767万,越换越少不划算吧,这还没减去中介费和契税呢。
这还是先自己定吧,然后再说换到哪儿。700多万在所有学区都能买到房子了,但各个区的教育模式不一样,得看自己适合哪里,最后才是选房子。
3、仅卖掉商住,170万,二套资格,能买300万之内的房子。没戏,全北京哪个区的学区房基本都是400万左右起,东城和朝阳有300多万的,但不好贷款。东西城有平房300万左右,但也不让贷款。没推荐的。
4、而且明后年入学,如果是明年的话可得快点儿决定了,5月份之前就得完成房子和落户。
仅供参考。
如有问题,请点击头像,加关注后点“私信”即可。
北京一套房500万,即便能按揭350万,且你的信誉好到银行给到你最低利率,30年利息也得近320万,本息820万,合计各项税费,装修,物业取暖等各项费用,均摊70年,年持有成本必然不止12万…
但事实上,70年产权,是土地使用权的概念,即便买新房,你也不可能真实享受到70年产权,或许房子盖好,你实际最多只能住60~65年,如果是二手房,剩余二三十年产权的,这样再计算一下年持有成本,必然是不止12万的…
按照北京普遍的1:800,1:1000及以上的租售比来计算,一套显性价格500万房产的租金,租金也就5000,6500左右…
实际上,北京一套500万的房产,全装全配,真实月租金大概4500~8000,还得包物业取暖及各项税费…
如果房屋本身,以及租金收益不升值,或升值幅度不足以支撑价差,必然都是净亏损,房屋每年得升值多少,才能赢亏平衡,是个问题…
所谓商品房,既然是商品,就天然需要计算盈利能力,撇开贷款利率,通货膨胀,房屋每年不升值个10%以上,能实现得了盈亏平衡吗?
普通人买楼,大概率都会掏空六个钱包,在此之前,要不要先考虑一个问题:购买居民楼,还有可能性实现如前些年那般的投资增幅不了?买房的必要性,是什么?如果有人非得把你和你的小家庭往火坑里推,你何以坚持觉得那是有意义的赴死?你见识过如此这般的赌徒?还是你比不要命的赌徒还不要命?
上海很多楼盘被指导价打六折的,万科天空之城、盘龙天地等。除了房产税,上海还有个远超北京深圳的限购大杀器,就是外地人单身不能购房,这一点杀伤力巨大, 你可以想想如果深圳也是这样,等于有购房资格的人一下子打了三折。另外上海还有豪宅税,外环外300万的二手房,税费乱七八糟加起来四十多万,深圳是政府出面主动减税的,之前那一波房价怎么起来的,不就是深圳提高非普通住宅标准,变相取消豪宅税?
大川侃楼市上海人的购买力果然要比深圳人强太多了,这也不意外,细细研究你会发现,来深圳的人,想一夜暴富的屌丝居多,可上海恰恰相反,精英人士会更多一些。这也就是上海楼市和深圳楼市差别大的根本原因。有数据显示,截止到7月底,上海的二手房共计成交19224套,创过去12个月来最高,再加上周末两天的成交量,总成交量达到两万套估计没多大问题。看来,只有潮水退去,才能看到一座城市的真实价值,炒房和真的有底气是两码事。#我要上微头条#
#女子6年前120万买房 卖房后亏94万# 环京的楼市,成为了这几年楼市宏观调控下跌最大的区域。现在如果去看买房失败的案例,不论是刚需购房还是投资炒楼,只要是在环绕北京的香河、三河、大厂、固安、燕郊,这几年价格下跌的都非常厉害,而且在短时间来看已经不可能回到2017年、2018年的高点了。
所以在网上大家能看到很多环京楼市卖惨的案例。现在有一个视频被推上了热搜,其中的主角张女士在2016年12月,香河买了77.45平方米,总价120万的一套房。首付仅需10万,剩余的由开发商担保都可以贷款。张女士夫妻俩就买了一套,作为投资升值。
结果在2018年高点没有卖,现在卖出去只卖了66万,仅仅买卖之差就净亏损了54万。再加上房贷款的利息、中介费用以及过户的税费等等,结果一算整整赔了94万。卖房得到的66万归还银行剩余贷款,最终还要筹钱37.45万才能房贷结清。这一对夫妻悲叹“相当于10年白干了!”
除了环京楼市,在前10多年投资买了商铺的很多业主,现在也是后悔不已。租又租不出去,还得交着各种费用,卖也价格下跌的非常之多。所以说,在过去的十几年,海边养老房,环京的楼市,以及实体商铺投资可能都是亏本的。未来一些经济不发达县城的房产也有可能要进入到漫漫熊市之路。头条热榜
我在北京远郊区有一套大平层,六年前820w入手,装修花了100。现在想出手置换到东城,中介告知顶多800出,不算这几年还的月供利息也干赔200w。去年在安交片区买了一个上车房,一间十多平米的平房。我的困惑是:
1、现在转学,平房没办法住,需要租房,安交三居室要15000,而且房子特别老旧有的还没燃气,租过来恨不得从新装修,郊区的房子闲置还要还着贷款,两重压力。
2、卖掉郊区的平层和安交的平房,还完贷款能凑个八九百,买个老破小,这个价格安交只能买两居,俩孩子过几年大了还得折腾三居,主要担心以后随着弱化学区房概念,会不会到时候又赔200…,心理承受不了,我和队友都是体制内死工资,禁不起这么赔。
3、先用这小平房上学,再卖掉郊区平层和平房换个离安交不远,学区差一些,房龄新一些,没太多溢价的房子,不求升值,别赔就行。本人对平房有执念,就喜欢住平房,如果花八九百买个平房呢?如果孩子大了有出国打算可能还会卖房,平房是不是就更难流通?
回答:
1、把这大平层租出去能有多少租金?就是远郊的,800万估计户型小不了,不太好租,租金也不高,而且还有可能毁装修,收的那点儿租金不划算。
房子是用来住的,如果确定是这套平层不住了就卖掉呗,要不然过几年装修能回收的或许更少。而且既然是远郊的,还是大户型,升值和流动性一般不占便宜,未必能跟上大盘走势。
2、平房就是占坑儿用,刚买一年就卖,那这税费可就浪费了。过几年再折腾一次,那这税费都得大几十万了,还没算时间精力和装修成本,考虑好。如果确定是为了居住升级,那最好一步到位,置换一次就是4%的税费损失。
换的还是学区房老破小,千万总价以下的溢价率肯定是平均值,从居住的性价比上并不划算,也同样没避开过两年入学儿童减少的溢价风险,意义不是太大。
未必赔钱,学区房在高峰期过后也有可能是涨的慢点儿而已,逐步降低溢价率。台湾台北和韩国首尔都是这先例,就算咱们的人口断崖猛了点儿,也未必是直接下跌。但既然是已经有了占坑儿房了,那再折腾没什么必要,还是先算算税费成本吧。
3、对平房有执念。那这就是个人喜好问题了,是消费为主,和投资相冲突。平房的价格走势我也说不太好,尤其现在没有拆迁了,政策更不敢预测。
给个参考吧,十年前,东城平房的单价是楼房的接近两倍。比如香饵胡同,楼房6万多,平房12万,那会儿的家长们赌的就是既能上学也能等拆迁。但现在这里的楼房涨到16万吧,平房估计到不了20万吧。更典型的还有金融街,十年前的平房单价就达到20多万一平,现在我不知道多少钱,但肯定也到不了30万。
所以平房考虑好,房子是用来住的,越宜居的才越保值。如果既失去了拆迁获利的可能,居住体验也不太好,将来再降低学区功能,贷款还受限制,那流动性和升值都会受影响。
4、总之吧,如果是我,在确定远郊大平层不住的情况下会卖掉,也不折腾现在的平房了,就在附近朝阳区买个能自住的,看交通情况买在哪里。朝阳的只要不是学区房就没溢价,居住的性价比高,也没什么风险。至于现有平房,那就用完了学位再说。
仅供参考。
如有问题,请点击头像,加关注后点“私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