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年轻人上车其实比大陆二线城市还容易,类似将军澳、沙田片区的次新房,两房50平大概800多万港币可以买到,首付只要一成,也就是说加上税费一百万不到就可以上车,月供,大概2.5-3万(受加息影响),如果自己不住租出去,每月还能有1.6万的租金。这么算真的蛮划算的,每个月几千元的月供,对于一般月薪几万香港年轻人来说压力也没有那么大……
在大城市的你会选择买房还是租房?
我和我未婚夫两人都在深圳上班,租住在城中村,每月2000。19年在东莞沙田买了套三居室,20年4月交付至今一直空置。今年国庆准备结婚,有打算把东莞沙田的房子好好装修下(房子精装修交付,但是要置办家具等),深圳东莞两城通勤。通勤方式有两种:一是坐城轨,每天单程一个小时候东莞港到机场转11号线再到南山,预估单程要1个小时40分钟,单程花费30元+7元=37元,两个人每天来回就是148元!22个工作日来算就是3256元。比我们深圳租房还贵,关键还费时。pass!
二是买个代步车,但是暂时未摇到深圳牌车,外地车限时。如果摇到车的情况下,每天来回高速(不走高速就别想每天来回了,东莞路况是哪哪都堵堵堵),记得单程高速费应该30多,算35吧具体忘了多少,双程就是70元,停车费真不知道咋算,因为我们暂时没车,一天算20吧,油费一天30应该差不多,一天就是120,一个月就是2640元。比方式一便宜了600,但是也比深圳租房贵,还费时。
我们结婚后会面临生娃,然后就是读书,学位等各方面的考虑[流泪]我们城中村的小朋友晚上12点还在村里玩耍(没有qishi任何人的意思,只是确实这习惯不好,环境很重要)想想我娃在城中村出生的话心里确实会很难受。
这就是深漂,买不上深圳的房,万千灯火中没有自己的一盏。到了谈婚论嫁育儿的年龄,要综合考虑的太多,现实也给了很多的无奈。但是梦想还是要有的,在大环境国家繁荣富强的大背景下,我们咬咬牙努力往前走,未来面包会有的,爱情也都会一直保鲜[心]
我是香港新移民,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下咱们不知道的几个香港冷知识。希望小伙伴能够了解一下港人生活是怎样的。
其一 租房
在香港租房是真的贵,而且是巨贵,在香港有个朋友阿曾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就搬出来自己住,每个月拿到1.3万~1.5万元的港币工资,折合人民币1万元左右(港币与人民币的汇率0.86)
她每个月是8000元左右的生活费,谈不上什么存钱的事情,也就是生活过得比较憋屈。
在香港租房是分公屋、居屋、私楼、唐楼、村屋等等。
公屋大家都知道是公家房,如果人口多一点可以分到一个比较大的三房一厅,月租大约5000元港币左右,香港现有的公租房就会提供给需要的人去申请,必须要申请通过了才有机会分到房屋。
比如:我们家住的公家房是老公排队6年才拿到房间锁匙,那时候还好没有疫情出现,我是在深圳工作,我们都是住在深圳,老公每天早上5.30出门搭车去罗湖口岸,然后再转火车去香港上班。
居屋其实与公屋差不多,只不过有一点香港提出居屋者自居,你可以用比较低价的钱把它买下来。
就像我老公有个同学陈生就是这样,他们一家4口人在香港沙田那边开始住的是公屋,在10年前花了50万把他们的两房一厅的公屋单位买下来现在就是属于自己的居屋了。
私楼就像咱们内地的开发商盖的住宅,有小区、有会所比较漂亮的住宅楼,香港人叫做私楼。
唐楼就是以前的老旧房子没有电梯,一般是6层到9层高的楼层,以前香港有位朋友就租过一个唐楼,是在一楼月租8000元港币,当时她感觉在香港可以租到8000元的房子已经很舒服了。
然而她现在回到咱们内地来每个月8000元可以租到一套宽敞明亮的大别墅了!而且地方还不错,她只呼:在咱们内地花同样的钱可以住超大的房子,真是太“香”了。
村屋相对来说比较偏远了,就像大家口中的农村,在偏远市区价格也比较低,空间也比市区的大一些。
比如香港的上水、元朗、粉岭、屯门这一带租一套大约在1.1万~1.3万元港币。
其二 电话费
在香港电话费是上台与充钱两种形式:上台就是咱们与电话公司签约,也就是说12个月或者24个月他会给一个Plan,你要多少分钟电话与多少GB的流量,要4G还是5G等。
另外一种就是充钱的,买一个电话卡每次需要冲多少自己可以选择。
像我的电话就是每个月老公帮我充值,他买了好多张电话卡放在家里,到我的电话流量用完了他就帮我续充话费。
其实在香港选择电话充值比上台要划算一些,如果你到了内地的话,香港卡号保留,到需要的时候可以继续使用,假如你不在香港就不用付月费。
其三 在香港没有退休金只有强基金
什么是强基金呢?
就是咱们打工的时候都有雇主也就是老板了,雇主在雇员的工资里面每个月要扣5%的份额抽出来放进强基金的户口里面。
老板强制帮你存钱,当然老板也会每个月付给同样的5%的钱。在香港有这个玩法,可能这个钱在你的强积金里面利滚利,久而久之你的强积金账户里面变得更多钱。
这些钱到咱们65岁的时候可以全部取出来使用,你也可以利用这笔钱来投资。
其四 交通
在香港有小巴、大巴、轻铁、C铁是比较主流常见的,网约车在香港是不普及,不是没有,出门搭地铁比较多方便又安全。
在香港小巴有个特点就是你在下车的时候要大喊一声:“司机落车,木乖”声音要响亮一些,不然的话你就错过了站台,因为香港小巴司机开车是超级快的。
其五 生活费
如果在咱们内地2个人一起去餐厅吃饭一顿也就是100+元,而在香港可能要高2倍,想吃好一点两个人一顿饭也就是500~600元都是很常见的事情。
其实在香港100元俩人也能够吃饱,只不过你要去找那些比较偏僻茶餐厅里面的套餐。
其六 学费
香港有12年的免费教育,上学不用交学费。
在香港报读学校的话,都是按照成绩,在幼儿园如果成绩好的话可以上比较好的小学,小学考试成绩不错的话可以上好的中学学校,中学是六年制,高中与初中一起的。
到了大学就要自己付钱了,大学的学费一年4万~5万元左右,不同的科系就不同的价钱。
其七 结婚登记费
香港登记结婚的费用一般是1000元~1400元。在咱们内地可能9.9元就可以办理结婚是证超级便宜的。
香港身份的人办理结婚需要单身证明。
我的香港丽莎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留言讨论
香港公屋住户移民外国留公屋作后路,两次强检无人应门被揭发,最终被政府没收公屋,获网民叫好。
香港最近疫情再次反覆,港府连日公布一连串强制检测大厦名单,要求曾到访涉事处所的人士必须接受强检。不过,有网民发文透露其居住沙田区公屋的朋友,于3个月前举家移民,故最近两次均无依照强检公告规定接受检测,最终被政府查出他们已移民离港,要求收回其公屋单位,并勒令须在9月前迁出单位。
发文网民引述朋友指因两名孩子年纪少,担心他们未必习惯当地生活,故留下公屋作后路,没想到因无强检「连条后路都没了」,事件遭大批网民炮轰事主滥用公屋单位行为自私,支持政府收回单位,再分配予其他有需要人士上楼。
该网民透露,朋友现时只能靠其他在港的亲戚协助清理家私物品,直言其实他朋友在国外也是租房子,料短期内应该不会回来。老实说,霸着房子是不对的。帖文一出,随即引来大批网民热议,大部份人支持政府做法,认为是正常安排。
根据香港房屋委员会网页,假若租户「丢空单位 (或逾三个月非经常持续居于单位)」属于滥用公屋行为;如租户被证实滥用公屋,房屋署有权不给予警告,直接终止其租约。
事实上,房屋局局长何永贤曾于上月回应立法会议员提问时,表示今年首6个月,政府在房委会辖下公共屋邨已进行了约250次围封强检行动,当中约120次行动由房屋署统筹。如有单位在围封当晚无住户应门,政府会跟进及即场派发通知书,提醒他们必须在解封后按强检公告的指定时间进行检测。
截至今年6月底,在行动中,没有应门的住户数目佔需检测住户总数约一成。在完成强检行动后,政府会在执法行动中向无进行检测的住户发出强检令及或定额罚款通知书。
对于在围封强检行动时段内未能接触的住户。何永贤解释指,由于住户有不同原因未能应门,包括围封时住户在外工作并不在单位中,围封时段后才回家等。若房委会发现怀疑有滥用公屋单位的个案,例如长期无人居住或单位被丢空,房委会将会严肃跟进及进行调查。一旦证实住户违反租约,将会採取适当的租约管理行动,包括收回其公屋单位。
何永贤又补充,除透过日常管理措施、两年一度家访调查时侦察怀疑滥用个案外,房委会辖下中央专责小组亦会深入调查随机抽选及公众举报的个案。房委会亦已成立由资深的前线管理人员组成中央专责队伍和特遣队,加强侦查滥用公屋的工作,并在办公时间以外的侦察行动。
有人没房子住,有人霸着房子不住,清理一下,让出来给真正有需要的人,支持政府的做法。
#香港# #香港生活# #我要上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