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朝三个字的姓氏】,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清朝三个字的姓氏:满清八大姓氏,如今改成什么了?了解之后,原来自己也是八旗子弟
- 2、清朝三个字的姓氏,如果你是这几个姓氏
1、清朝三个字的姓氏:满清八大姓氏,如今改成什么了?了解之后,原来自己也是八旗子弟
对于满清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过对于清朝给人印象最深而且最迷惑的当属八旗子弟到底是哪一类人的归属?随着清朝的灭亡,很多满族的姓氏都改为汉姓,融入到了我们现在这个多民族团结的大家庭里,那么他们现在都改成什么姓氏了呢?相信你在了解了这篇文章的内容之后会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家族是由满清八大姓氏中的一个分裂出来的。
八旗制度的建立
由于清朝是由满族建立起来的,而且他们在最初是狩猎民族,所以为了避免在狩猎时期发生族人之间的碰撞,努尔哈赤就规定了四大旗: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期间有过调整,最初是正黑旗,后改为正蓝旗)。每一个旗最初只有7500人,而后来随着军事制度的改革和人数的增加,四旗就慢慢的扩张为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八旗了,又加入了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
其实想想努尔哈赤建立的八旗制度也是很符合满族生活环境的,在围猎的时候从四面八方更容易形成一个包围圈,这对于狩猎民族建立起来的清朝人来说是很合适的,当然对于努尔哈赤建立的八旗制度很大程度上还是参考于五行八卦,按照金木水火土来分布的。
按照当时的规定:北方为两黄旗的驻扎地,因为黄色表土,而水又在北方,所以有“水来土掩”之意;东方为两白旗驻扎地,东为木,白色代表金,金可抗木;南方为两蓝旗驻扎地,南方代表火,而蓝代表水,水亦能灭火;西方为两红旗驻扎地,西方代表金,红色表火,火能克金。所以这也是在努尔哈赤的建立之下八旗最初的制度,其按照阴阳相生相克之理,达到顺应自然,顺应天理。当然这种做法在现在有些过于迷信,我们应该相信的是科学技术和真正的实力。
另外大家对于八旗子弟可能有一个误解,以为他们全是满族百姓,其实在最初也是有很多其他民族的百姓加入的,就比如汉族,蒙族等,只不过里面的满族人占有着优先特权,对于一些福利政策优先供给。而且在清军入关建立大清朝后,很多满族子弟都被封为贝勒,王爷之类的,而且还为他们圈地,赏赐金银财宝,有些特殊贵族可以世袭爵位等。而且八旗从某种意义上说来,也可以称之为二十四旗。因为在经皇太极改革以后,八旗当中是分为满旗,汉旗,还有蒙古旗的,所以这二十四旗当中的所有人后来被通称为旗人,最早的满清子弟被称为“满洲旗”。
在设立八旗之初,八旗当中的正黄和镶黄两旗主要是由皇帝统领,所以对于八旗当中地位最高的也应该以这两旗为主,而对于其它的六旗则由皇帝的亲属统领,直至后来摄政王多尔衮去世,顺治皇帝收回正白旗的统治权,才形成了上三旗与下五旗的区分。
其实八旗制度的确立,从最开始确实是为清军入关提供了很大的胜利基础,但是也正是由于八旗制度的确立,导致八旗子弟的善于骑射技能都处于荒废,甚至后来只顾贪图享乐,每天不是遛鸟,就是斗蛐蛐,或者坐茶馆看戏,一天到晚只顾着吃喝玩乐,在这样的统治下,不灭亡是不可能的。所以八旗制度的延续也成为了清朝灭亡的一项因素。
满清八大姓氏
满清八旗子弟众多,所以姓氏也是有不同的,我们主要了解地位最显赫的八大姓氏。由于民间对于满清八大姓氏的排列方式有多种版本,所以以下面这一种为例作介绍。
佟佳氏 - 瓜尔佳氏 - 马佳氏 - 索绰罗氏(或赫舍里氏) - 觉罗氏 - 富察氏 - 那木都鲁氏(或那拉氏) - 钮祜禄氏。对应的姓:佟关马索金富那郎。
根据清朝的八大姓氏我们可以看看在辛亥革命以后他们都改成了什么样的汉姓,查查自家的家谱,也许你就是八旗的后人呢。
瓜尔佳氏(关)
作为满族的第一大姓瓜尔佳氏,在清朝统治期间,这一氏族也是为官人数最多的,甚至有一种说法是“关满朝”,从这三个字也足以证明,瓜尔佳氏被称为第一大姓氏是实至名归。而且就连满清第一勇士鳌拜,清末重臣文祥,荣禄等都是出自这一姓氏,所以瓜尔佳氏在满清是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的。而且从瓜尔佳氏改姓出来的后人在现在也是有很多的,就比如香港的关之琳,以及现在比较火的关晓彤等都是这一氏族的后人。
钮钴禄氏(郎)
在大八大姓氏当中出皇后最多的一个姓氏也就是钮钴禄氏了,这一姓氏当中曾经出过六位皇后,顺治,乾隆的母后都是出自这一姓氏。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清朝的皇帝们有一大半都是来自于钮钴禄氏。贪官和珅,还有后来四大辅臣之一的遏必隆等,都是出自这一氏族,到了现代,他们的汉姓主要以郎,钮,刘等为主。
富察氏(富)
对于富察这个姓氏最早是在金元时期都已经开始出现,不过那个时期主要是以蒲察为姓氏,在近代是当时女真族的一大姓氏,也是当时的名门望族,后来经过历史的发展之后,经由蒲察变为富察,进而转化为现在的富氏(傅)。
赫舍里氏(赫)
赫舍里氏是从金代延续下来的一个大氏族,而且在大清朝出现过索额图,索尼等重臣,对清朝的发展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就连康熙的孝诚仁皇后都是出自这个家族。在民国以后他们氏族在现在的汉姓主要是以郝、赫、何,佟、高、英、康等为主,就连现在的著名导演英达都是出自这个氏族。
马佳氏(马)
对于八大姓氏之中的马佳氏,也是有很悠久的历史了,在清代前期他们的氏族名称是主要以马佳氏为主,而又经过八旗的改革之后又加入了一部分马姓的汉人,所以在经过历史的演变之后,这一部分人已经不能够具体的分清谁才是真正的满族人。所以对于后世所使用的马佳氏有一些可能是后来加入的汉人,在经过满姓改汉姓的过程中,马佳氏逐渐演变为以马为主的姓氏。
觉罗氏(金)
大清皇帝的爱新觉罗氏想必大家不陌生,无论是爱新觉罗玄烨还是弘历都是出自这个姓氏,所以在当时这一个姓可是不得了的,出皇帝的姓。不过在实际当中觉罗氏并不是属于满族的第一大姓氏,主要是由于他是天子之姓,所以才会归入了满族的八大姓之一。而且觉罗氏也分出了很多的分支,就连爱新觉罗也只是其中的一个,对于很多的皇觉罗和民觉罗来说,都是从这一大氏族分裂出来的,只不过为了和国姓区别,就有了皇和民之分。在融入多民族以后,他们的汉姓多以金、赵为主,比如现在的影星金巧巧等都是出自这一姓氏。
佟佳氏(佟)
在满清时期,佟佳氏也是属于满族重要的姓氏,在后金和清朝的建立之初都是付出了很大的贡献的,比如后来的清初重臣佟养真,隆科多,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等,都是出自这一姓氏,所以在康熙时期由于她生母皇后位置显赫,也甚至被称为“佟半朝”。民国之后,佟佳氏都以佟、童、董、赵等为汉姓。
那拉氏(那)
对于最后一个姓氏那拉氏,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慈禧太后,她把持朝政达40多年,而且在那拉氏当中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末时期的女真族的纳懒氏,所以这一姓氏也是满族姓氏最悠久的一个。后来的多尔衮,纳兰性德,纳兰明珠,慈禧等都是出自这一大家族,所以这一古老姓氏带来的名臣名相也是有很多的。对于那拉氏在改为汉姓以后主要是以那、叶、南、白、姚、佟等为主要姓氏,并且现在的歌手那英也是出自这一姓氏。
现在你是不是了解了满清时期的八旗子弟以及八大姓氏到底是怎么的划分的了,如果觉得自己和八旗子弟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也可以去查一查自己家的家谱,也许自己的家族真的是由满清八大姓氏当中的一个分支出来的。另外对于满族百姓改为汉姓,也是在清朝中期就已经开始出现的一种个人行为,所以对于满族同胞融入到多民族的大家庭当中也是对社会稳定的一种促进,让我们这个大家庭变的更繁荣昌盛。
2、清朝三个字的姓氏,如果你是这几个姓氏
前几天阿族和大家聊到了许多姓氏的来源与发展。
在姓氏由来这里,绝大多数中华姓氏都是由原始氏族部落的、分封制的封国封地、居住地名等发源而来,其实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除了这类主要源流之外,少数民族汉化融合,也给中华姓氏文化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
今天,阿族就从年代最近的清朝满族的民族姓氏和乾隆皇帝的姓氏,跟大家聊一下。
一、爱新觉罗氏(改金姓、启姓)
这个姓氏想必大家即使不了解也应该听过。爱新觉罗氏作为满清皇族姓氏,知名度还是很高的。本来发源地在宁古塔旧城东门外三里。
但也像我们提到的姓氏源流一样,清朝灭亡后为避祸,这一少数民族姓氏改姓为“金”姓、“启”姓。
原因可能是,“爱新”对应满语中“黄金”的意思。常见说法中,“觉罗”可能是“姓”的意思。
二、钮钴禄氏(改钮姓、郎姓)
前几年大火甚至现在还在火的《甄嬛传》里,钮钴禄·甄嬛的形象可是刻画得入木三分。
《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钮钴禄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
而出名的权臣和珅,也是钮钴禄氏,本名善保。
清亡后,后人有取第一个字为姓的钮姓,也有将钮钴禄满语niohe,汉译为狼而演变为郎姓的。
三、富察氏(改付、富、傅姓)
作为女真最古老的姓氏,金朝时曾冠姓李。富察氏中最显赫的分支就是世居沙济地的富察氏。
唐末及金朝,旧称“蒲察”(待考)。清朝衰亡后,改成了富姓、付姓和傅姓等。
四、赫舍里氏(改赫姓)
是中国在清朝时最重要及拥有最大权力的满洲人家族之一。一般认为唐末女真的“纥石烈”即赫舍里氏。
如今的赫舍里氏早已简化改成了普通的「赫」姓或「何」姓,也有部分后裔改姓「李」「康」等。
其他的姓氏改为汉姓还有“佟佳氏”改“佟”姓,“瓜尔佳氏”改“关”姓等等。篇幅有限,不再展开,欢迎大家留言补充哦~
哪些姓少数民族血统多?说完了常见的满族改为的汉姓,那么哪些姓少数民族血统最多呢?
阿族这里搜集了4个与大家分享。
一、刘姓
有点意外的,平时闲聊也好,电视剧电影也好,一提到刘姓第一反应是汉室正统,纯纯的汉姓。
但其实,刘姓是少数民族首领最喜欢改的汉姓。
无他,因为刘是汉朝的国姓。汉朝强大,常有一汉敌五胡的说法。是说汉军利用装备和军阵的优势,每每以少胜多,一个汉军打得过五个胡人。
胡人素来佩服强者,谁强就听谁的,就崇拜谁。改姓往往会考虑刘姓。
二、李姓
李姓的来源有28支,其中14支都带有胡族血统,历史上曾有27个胡族改姓李。李姓也因此成为大姓中少数民族血统最多、来源最丰富的一个。
李姓是唐朝的国姓。李世民当上皇帝后,就把16位追随他的有功之臣赐姓李。这16个姓氏是:徐,邴,安,杜,胡,弘,郭,麻,张,董,鲜于,阿布,阿跌,舍利,朱邪,罗诸氏。
徐就是《隋唐演义》中的徐茂功,后来叫李绩。而其中的鲜于,阿布,阿跌,舍利,朱邪,罗诸氏等姓氏,显然就是少数民族。
改姓李与慕强心理也分不开!
三、元姓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为推行汉化改革,命王族改姓汉姓元。之后的北朝及隋唐两代,拓跋氏还改用长孙、李、王等姓氏。
此外,周、孙、杨、赵等汉族大姓,也有一部分是从匈奴、鲜卑、羌族、氐族、突厥等少数民族融合而来。
还有一些汉姓则是完全来自少数民族。如罗姓是由北魏叱罗氏、斛瑟罗氏、破多罗氏改姓而来;贺姓是由北魏贺兰氏、贺拔氏、贺赖氏、贺敦氏等改姓而来。
如此众多少数民族在北魏时改为汉姓,可见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
本文关键词:清朝名门姓氏,清朝三个字的姓氏是什么,清朝三个字的姓氏大全,清朝三个字的名人,清朝三个字的姓氏有哪些。这就是关于《清朝三个字的姓氏,原来自己也是八旗子弟》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