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奥园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奥园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

【独家|山东某国企或入股中国奥园 已完成初步尽调】财联社1月29日电,记者独家获悉,中国奥园引进战投已有进展,山东某康养地产国企或有意成为中国奥园控股股东,目前该国企已完成对中国奥园的初步尽调,预计年后启动实质性尽调及商务接洽。另据记者了解,广东粤海置地、越秀地产等企业也已在实质考察中国奥园广州、珠海等地房地产项目。(财联社记者 陈业)

#中国奥园宣布美元债违约# 又有房企爆雷比恒大更惨,房企路在何方!

1月19日,总部位于广州,在香港上市,年销售额1200亿的知名房企中国奥园,公开表示:不兑付即将到期的6.88亿美元债务和利息,不支付2023年和2024年到期的4亿美元债务的利息。

奥园不仅不还这10.88亿美元债,其他境外金融负债,都会发生违约。奥园比恒大更惨,干脆就不还钱了,反正没有钱了,只有不还钱这一条路了。

恒大和奥园这两家在广州起家的房地产公司,如今成了难兄难弟;恒大已经躺平,奥园紧随其后,成为第二个躺平的房地产企业。去年12月,奥园理财暴雷后,中国奥园的创始人郭梓文,还豪言壮言地说:奥园从始至终绝都没有躺平,未来也绝无躺平之意。为了自救,奥园把旗下的优质资产,摆上了货架。2021年12月,奥园以9亿港元的价格,出售香港罗便臣道的物业;奥园位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项目,也都在洽谈出售。

但是,经济寒冬之下,现金为王,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去购买这些资产。要将资产变为现金,谈何容易。挣扎了几下,奥园便顺势躺倒,公然宣告债务违约了。

除了奥园与恒大,现在房企业爆雷就像当年P2P爆雷一样,你听说那个房企业爆雷大家都觉得正常,如果房企业不爆雷反而大家觉得不正常。真是风水轮流转,当年牛气的地产大佬们,现在都沦落成为了互相比惨的老板。

前几年“捡漏”万达资产的大佬们,现在也是一个比一个惨。

富力因为购买万达的77家酒店而陷入困局,富力只不过是购买万达资产而陷入困境的一个大佬,另外两个购买万达资产的大佬更惨。融创的孙宏斌,因为购买万达的资产而后悔,现在也陷入困境。

苏宁的张近东,购买万达的资产,现在实际上已经破产了。

为什么购买万达资产的大佬们都深陷困局呢?

原因是时代变了,做生意的方式变了。早在2014年我给万达培训时,王健林告诉我说:宏皓老师,万达有几千亿的酒店文旅等资产,我问王健林,我说王总你这几千亿资产一年能产生多少利润,王健林半天没有反映过来,过了一会才说,一年亏损一二百亿。我说,这不是资产是负担,尽快卖掉。王健林当时没有听明白,2015年我给万达融资时再次提醒王健林卖掉赔钱的资产,王健林还是没有听懂。只到2017年万达面临股债双杀时,这时王健林才想明白我说的话,不能产生利润的资产是负担。王健林确实是位优秀的企业家,想明白后,果断出手卖掉不能产生利润的资产还债,最后成为了房地产行唯一能保住胜利果实的房地产公司。

2017年和2018年,我在头条上多次写文章,让所有的地产公司卖光房子跟着我一起转型升级,可惜所有的房地产公司都没有听懂,现在所有的房地产公司都深陷困境。

房地产公司的老板们发家于中国经济简单粗放的时代,那个时代赚钱的模式简单粗暴。现在那个简单粗放的时代已经结束,无论多大的房地产公司,现在凭自已的能力根本无法完成转型升级,只有我能拯救他们,可惜他们大部分都听不懂,叫不醒。现在的房地产公司只有跟着我一起转型升级才有出路,未来10年大部分叫不醒的房地产公司,都会被时代淘汰。

房地产行业陈旧的商业模式结束了,只有运用我创建的金融地产的新商业模式才能生存发展。

金融地产是通过帮助地方政府打造产业集群,向金融地产转型升级,以帮助地方政府打造产业集群交换低价的土地,以及获得当地的资金和资源,并在全国主要城市进行复制。

时代的快速变革逼着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打造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的商业模式是金融学家宏皓创建的,产业集群与资本运作平台模式也是金融学家宏皓创建的,这种全新的经济模式是企业通向未来的船票,是我国企业抓住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必经之路。金融地产的核心是打造地区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与资本运作平台与地方政府合作。

案例:招商蛇口

2016年,招商局集团与吉布提,就建设吉布提新自贸区签署了投资协议,复制开发蛇口经验,探讨“前港、中区、后城”的综合开发模式,再造“非洲蛇口”。

从被誉为“东非蛇口”的吉布提,到正在探索推进的白俄罗斯、多哥、坦桑尼亚、斯里兰卡,招商蛇口的金融地产模式现在光是地价升值就是几十倍,未来会有几百倍的升值空间。

房地产形式是产业,本质却是金融。金融深刻改变房地产。如今普通的拿地方式也越来越困难,成本越来越高,通过帮地方政府打造产业集群的模式与地方政府合作,降低拿地成本,提高利润。

金融地产的核心是:与地方政府合作,通过市场化的产业基金,帮地方政府打造产业集群,让房地产公司拿到大量的房地产总开发, 通过产业基金打造产业链,量身定制生产各类房地产项目,将房地产商业模式升级。

金融地产打造的产业集群平台,产业集群平台是向金融控股集团转型,通过金融控股集团整合上下游资源,通过产业整合与资本运作获得巨大的财富。这种金融地产模式在一个地区成功后,就可以在全国复制,将来在全世界复制。

#沈阳头条#

中国奥园地产{暴雷躺平},比恒大更劲爆!网友表示:果然欠钱的才是大爷…

公告称:将不会支付2022年1月下旬起至2024年6月间到期的合计10.86亿美元巨债!

中国奥园集团2022年2月22日下午发文称:

将稳步推进促复工保交付,全国90个项目复工。

位于沈阳苏家屯地区的奥园项目:

奥园繁华里及沈阳奥园5万平商业广场将临严重挑战。

希望不要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带有连锁反应…中国房产真的经不起折腾了[笑哭][祈祷]

中国奥园地产宣布暴雷!有息负债合计1121亿元,霸气官宣所有境外债集团违约

近期,中国股市楼市一片惨叫哀鸿遍野!

菊花残,满地伤![流泪][流泪][流泪]

2022年还有哪家房企会出现爆雷?

#分享新生活#

30强房企之一的奥园地产的霸气暴雷

欠欧美投资机构的钱,本金,利息

暂时不付了

等危机度过后再支付

因为奥园目前的现金流非常紧张,

如果付了欧美机构的欠款

对国内投资者就不公平了

目前奥园地产的负债是2500多亿

总资产是3162亿

这个总资产是按照2021年6月份算的

当时房地产行业还没出现危机

各地的土地,房子都按照较高的价格计算的

现在土地价格打折,

房价也打折

账面上显示的3162亿

不够还负债的2500多亿

2500多亿,其中欧美机构才70多亿

主要还是国内的负债

最近五年

各地开发商都从员工,业主那边融资

融资利率较高

在房地产繁荣的时候,大家一起赚大钱

现在房地产不景气了,

员工,业主投资的本金暂时也还不了了。

奥园地产会成为下一个恒大吗?

奥园地产还有个核心资产就是奥园物业

价值30亿,如果成功卖掉的话,现金流能熬一段时间

等待房地产市场的复苏

上月宣布荣列“2021中国房企产品价值体系TOP10” 的中国奥园突然宣布:不会支付1月20日到期美元债剩余本金和利息。即,欠的钱老子不还了,现在的地产商,还真够强横的。

理由是保留其有限现金资源及对所有债权人保持公平以待整体债务重组,奥园如今就是要冲着债务重组去了。中国奥园2007年赴香港挂牌上市,在近年粤港澳大湾区的打造中加速崛起,被誉为地产界的粤港澳四小龙,如今走到了这般“无赖”的一步,只能说房地产行业如今真到了考验“内功”的时刻,如今投资地产股要密切关注企业的资金链问题,比如三道红线标准,否则很容易踩雷。

#中国奥园集团#年关难过,中国奥园(03883.HK)1月19日宣布债务违约,进行债务重组。继佳兆业之后,又一家宣布债务重组的地产巨头。年关真的难过啊!!!

11月14日,中国奥园公告称,以现金9亿港元向独立第三方伍登辉出售集团位于香港罗便臣道多项物业,以及集团持物业的附属公司结欠集团的所有款项。

中国奥园暴雷躺平了,它可比恒大劲爆多了,称它们将“不会支付”于2022年1月下旬起至2024年6月到期的合计10.86亿美元巨债。

我记得奥园在广东、青岛房产开发了不少,不知为啥那么嚣张,不还钱还敢出这样的公告?不过如能直接债务重组,那么可能问题不大……

哎!真应了那句:凭本事借的,为什么要还!看来好多银行行长又要睡不着觉了,谁家没地产商的贷款啊,一个接一个躺倒,那后面呢……

估计是使劲炒房的后遗症开始发作了,最近发现融创也问题百出,除了债券暴雷,融创很多地方停工了。这边融创房都在搞特价,价格是挺吸引人的,但是现在谁敢去赌。

就怕这个只是开始!后面还有一大堆要暴雷的!太可怕了,钱到底去哪了不还?

#奥园集团上半年交付近1.3万套房# 自从三道红线出台之后,恒大,新力,奥园等多个房企出现财务危机,不少项目停工,业主出现抱团停贷。根据目前的信息来看,房企联合ZF都在积极想办法保交付,确保项目能够顺利交付,房地产企业也积极承担应尽的责任,没有选择躺平。如果仅仅是推迟交付,项目没有烂尾,这也是地产行业在改善的信号,起码不会出现停工潮,不会出现大范围风险,而且也可以提振楼市信息,加油,楼市,早日熬住这段艰苦岁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107776/
1
上一篇花都房屋出租(花都区出租房屋)
下一篇 旧宫租房(旧宫租房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