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宋徽宗赵佶生平】,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宋徽宗赵佶生平:宋徽宗赵佶:捡来皇位,毁了江山
- 2、宋徽宗赵佶生平,除了治世不行干啥啥都行的
1、宋徽宗赵佶生平:宋徽宗赵佶:捡来皇位,毁了江山
文:徐飞 读史特约作家
公元1127年,东京开封城破,金军掳走徽、钦二帝,还掳走几乎全部赵姓宗室、后宫嫔妃以及技艺百工、娼优僧道等几万人。
庞大的俘虏队伍分乘八百多辆敞篷牛车,从东京赶赴冰天雪地的金国上京会宁府。
一路上徽、钦二帝裹着脏得已看不出颜色的皮袄,腰间系着麻绳,那里还像皇帝?活脱脱的“盲流”,真是饱受磨难、无限可怜。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徽宗即位时,大宋国GDP占全世界的80%左右,在位二十五年,就把祖宗留下的朗朗乾坤给糟蹋了。
说起来徽宗能当上皇帝,纯属“彩票中奖”。
皇兄哲宗死时无子,向太后隔着帘子问大臣:“诸位爱卿,谁来继统?”
宰相章惇答:“立先帝同母弟简王。”
向太后听了脸色大变,因为哲宗皇帝系庶出,是朱太妃所生。如果再立简王为帝,朱太妃就有两个儿子当了皇帝,太后的地位就受到挑战。向太后自然不同意章惇的提议。
哲宗五个弟弟中申王年龄最长,章惇又提议申王。但申王有目疾,是个准盲人,连奏章都看不了,群臣一致否定了申王。
按年龄,下面就要数端王赵佶了。
向太后便提出要立端王。可端王整天就是踢球、赏花、写字、画画,跟名妓勾勾搭搭,这种人哪里能做皇帝?
章惇顾不得君臣礼仪,大声道:“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向太后听了很生气,心想我赵家的事究竟是谁说了算?你说不行,我偏要立他。最后,向太后意气用事,亲自拍板,召端王入宫继位。
风流俊逸、洒脱不群的端王摇身一变,当上了皇帝,是为徽宗,他的继任为北宋亡国埋下了祸根。
徽宗上任后,依旧整日流连美景、吟诗作画、玩物丧志,还重用了三个奸相。蔡京、王黼、李邦彦一个比一个更荒奢无道,闹得国势衰落,民不聊生,最终葬送了祖宗传下来的江山。
1126年,形势所迫的徽宗当上了太上皇,钦宗即位一年多,金人就长驱直入,横扫东京,帝国崩溃。
且说徽、钦二帝一路流浪,皇室成员走一路死一路。还没走出宋境,徽宗的儿子燕王赵俣就饿死了,金国人随便找个马槽就给埋了。
徽宗看到儿子下葬时脚还露在外面,十分可怜,他说,儿啊,你好歹还死在大宋国的土地上,我最后只能死在异国他乡,做孤魂野鬼了……闻者无不落泪。
在途中,徽宗看到路边桑树上有桑椹,便去摘来充饥,吃得太急,差点噎死。侍从赶忙拍打后背,徽宗才喘过气来。
他哭泣着说道,我以前做王爷时,看见乳娘吃桑椹,我也跟着吃。刚吃几个就被乳娘劈手抢了过去,她说这东西是下人吃的,王爷吃不得。过去这么多年了,我早忘了是什么味道,没想到今天吃起来竞如此鲜美。听者皆潸然泪下。
金军怕北宋地方部队来“勤王”,白天把徽、钦二帝捆扎得象个粽子,晚上把这些皇室、大臣用绳子串成“糖葫芦”。
无道的徽宗早已失去民心,沿途之中竞没有一支部队前来“勤王”营救。
徽宗不仅无道,还很无耻。大队人马经过中山府(今河北定州)时,主将陈遘坚守孤城,金人久攻无果。
金人于是让徽宗去劝降,他居然欣然前往。陈遘虽涕泪满襟,但义正词严拒绝投降,令徽宗无地自容。
经过一年多的长途跋涉,徽、钦二帝终于到达了金国的都城上京会宁府。金太宗先让徽、钦二帝去给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谒陵。
金人现场杀了两只羊,将血淋淋的羊皮扒下来披在他们身上,逼着他们绕陵墓一步一磕头。
金人强迫宋国所有大臣袒胸露背,跪在一旁。金国君臣一片哄堂大笑,宋国大臣只有放声大哭的份。
徽、钦二帝被囚禁在五国城,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皇帝变成了农夫,生计主要靠耕种金人赏赐的一点土地。
王公贵族幸存者大多也是垦田荒外,种莳自给。至于妃子、宫女,早已被金军瓜分侮辱。
金国皇帝有时也会可怜他们,赏点食品、衣服什么的。徽宗还得具表称谢,自封的“瘦金体”这时也写得不那么潇洒飘逸了,写着写着就走样了。
现实改变了一切,徽宗从一个异想天开的艺术家还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甘心万里为降虏,故国悲凉玉殿秋”。悔悟、无奈、悲苦是他血泪心境的真实写照。
被俘八年后,徽宗郁郁而终,享年五十四岁。
徽宗死后,金人挖了一个坑火化他,当烧到半焦时,金人往尸体里注水,尸体里的油就漂起来了,金人就用这种油点灯。
钦宗在一旁看了哭着要和父亲一起死。金人拉住钦宗,说不许你跳,你跳下去这油就点不了灯了,还等你死了拿你熬油呢。
钦宗没死成,又在金国苦熬了26年。
赵构当上南宋开国皇帝后,与秦桧合谋残害岳飞,屈辱地与金国和议成功,高宗生母韦太后得以迎回南宋。
临行时,钦宗痛哭流涕地拉着韦太后的衣服不放,央求传话,请高宗赵构出面让金人放他回去,做一个道观的观主就心满意足了。
钦宗幻想着弟弟高宗能拯救自己于水火之中,直到最后无人问津的事实彻底打破了他的美梦。
徽、钦二帝悲惨地死于五国城,据说现在的赫哲族,就是他们的后人。
2、宋徽宗赵佶生平,除了治世不行干啥啥都行的
一,引子
朔风、古道、寒山、碧空。
一队人马行进在苍茫古道中,奔驰的骏马扬起的灰尘经久不散,马上壮硕的汉子虽经长途跋涉,但毫无疲态。在马上不时高声呼啸,引得山林中回声阵阵。
这些粗犷豪放的异声,对坐在马阵车队里的男人来说,真是呕哑难为听。他无奈地闭上了眼睛。
虽然宰相章惇认为赵佶为人轻佻、处事不够稳重,不足以担当皇帝之重任。但向太后用逝去宋神宗的话予以严厉驳斥:“先皇说过,端王赵佶有福寿之相,况且又懂事孝顺,这样的好孩子就该继承皇位!”于是18岁的赵佶就这样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赵佶继位第二年,向太后病亡。赵佶彻底成了无人能够牵制、大权独揽的皇帝了。干嘛呢?一个字“撒开了玩吧”。
四,琴棋书画无所不能,独独玩输了天下
赵佶兴趣爱好广泛,绘画、书法、园林、石艺、金石、蹴鞠,就是最古老的足球运动。《水浒传》中高俅就是凭借高超的蹴鞠技艺当上太尉的。对了,赵佶还迷信。
说到迷信,赵佶是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他原本是1082年农历五月初五生人,但他认为双五的日子不吉利,于是把生日改成了十月初十。那时候他不知道双十一是个好日子,否则估计会把生日改成十一月十一。
赵佶喜欢造型别致的石头,代表作就是集举国之力,大兴土木修建的皇家园林艮岳。为了满足自己的这一雅好,他派人四处搜刮奇石异木。
为了运载一块造型奇特的巨大太湖石,不惜动用上千民夫,巨舰运载。因为石头过大,运载过程只能见桥拆桥,甚至还为此拆过城墙。
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提到的花石纲就由此而来。北宋末年方腊起义、和梁山造反都是赵佶的穷奢极欲导致的。
赵佶喜欢绘画,花鸟画自成“院体”。他在位期间,利用皇权推动绘画艺术发展,使宋代的绘画艺术达到了巅峰。
他钟爱书法,自创一种书法字体,字至瘦而颇具筋力。运笔直来直往,劲逸快捷,似行如草,流畅飘忽。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
赵佶多才多艺,聪慧灵透,艺术造诣非常高,是天赋极高的艺术人才。但作为帝王,他的这些爱好并不能助益他的统治。赵佶在位26年,在位期间,生活奢靡,疏于政事,统治腐败,外交不力,以致民怨四起,内部矛盾风起云涌,加速了北宋王朝的灭亡。
靖康元年(1126年),北方崛起的少数民族金国大兵南下,进犯北宋,无力抵抗的宋徽宗匆匆禅让给太子赵桓。
第二年三月,宋徽宗和宋钦宗赵桓被金人掳掠,北宋灭亡。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历经三年的颠沛流离,于1130年7月被金人押解至今黑龙江省依兰县的五国城,做了绝无仅有、坐井观天的千古一帝。
五,结语
宋徽宗赵佶艺术成就空前绝后,但治世无能,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本文关键词:宋徽宗 赵佶,宋徽宗赵佶哪个朝代,宋徽宗赵佶生平介绍,赵佶宋徽宗真实下场,宋徽宗赵佶的生平。这就是关于《宋徽宗赵佶生平,宋徽宗赵佶:捡来皇位》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