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自己一朵花][比心]资本作妖的效果案例血淋淋[笑哭]//@麻麻好物推荐:特斯拉的滞销现象和我国楼市现状如出一辙,二手车有利润,新车好卖,资本大量涌入汽车市场;二手车利润下滑,新车没市场,滞销、大甩卖,恶性循环,股价跳水!楼市不就这样吗,普惠大众的政策势必牺牲开发商、投资客、二手房东利益,没买房的沾沾自喜,刚需客边买边偷着乐,供着房的有苦难言
瓦肯财经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市值暴跌六万亿,马斯克失去首富宝座,特斯拉为何跌落神坛?
尽管近几个月楼市支持措施密集出台,但当前政策实际效果甚微。中国的房屋销售12月继续下滑,更凸显疫情肆虐下扭转房地产市场低迷所遭遇的重重挑战。以新房价格为例,中指院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百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为2015年以来首次年度下跌。
决策层计划加大支持力度,助力一批被视为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开发商度过流动性危机,以避免行业整体出现硬着陆风险。
彭博社报道,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称,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上周指导证券业和银行业监管机构,就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支持计划,抓紧落实具体举措。优质房企的界定标准包括审计师连续三年对财报出具无保留意见、无包括公开市场违约在内的重大不良记录和属于“系统重要性”房企等。
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可根据监管指引和自身合规要求制定新的优质房企白名单。从过往经验看,进入支持名单的开发商有望在债权及股权融资等多方面获得支持。证监会主席易会满11月曾提出对房企合理债券融资、并购重组和配套融资以及有一定比例涉房业务的企业的股权融资提供支持。
上述最新计划凸显在楼市创纪录低迷和严峻的资金压力下,决策层对房地产领域政策立场的转变。金融监管部门自11月来已经出台包括16条金融举措等一系列政策支持。管理层上月还公开表示,房地产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努力改善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
现在最可悲的就是体制外背负房贷的人,他们没有住房公积金,他们靠闯市场求生存,在持续三年的疫情折磨下,现在生存状况堪忧,囊中羞涩!
房地产市场本身就是资本操盘的陷阱,很深的陷阱,人们不得不为自己观念上的房价做出无谓的牺牲,但人生无常,谁能保证自己持续的有稳定收入呢?
为还房贷而活着,你的生活会越来越难,社会发展本身生活成本会越来越高,你相对挣钱的能力会越来越弱,什么样的生活就可想而知了!不要听专家的忽悠,不要听银行给你什么好处,他们只不过是想把那堆水泥沙子怪物压在你的身上,再慢慢割你的肉啊!
看相关房地产文的思考:
目前房地产行业现状简言之,有钱人不缺房,有很多钱的人不缺好房。
想把房子做为投资,后续谁买呀?
有一点钱的人不想再买房,没钱人想买房却困难。
#聊聊买房这件事# 如果真是刚需购房,现在各地的购房政策,恐怕已经是相当的给力了。地方政府为了卖房,可以说已经使出了吃奶的劲。
但是楼市还是难以提振,这背后的原因,恐怕还是大多数人手里紧。而社会面的经济状况,大家到街上走一走,看一看,也就明白了。
转让的铺面,休假的商店,尚未热闹起来的街道。所有人都感觉到一阵阵的凉意。当然那些身穿好几件羽绒服的人可能是感觉不到的。但是普罗大众谁冷谁知道。
因此,如果不是身穿好几件羽绒服,现有住房还能勉强凑合;买房这事儿还是少掺和吧。
中概股为何逆势大涨?市场释放出的这两个信号很关键!
中概股本周逆势大涨,原因是有关部门批准了蚂蚁集团的增资计划,这或是当局放松监管整顿的信号,未来或采取更为宽柔的政策,以及有传闻称为了提振经济,有关部门将扶持部分房地产开发商。
周四盘中,中国搜索引擎和人工智能公司百度Baidu(NASDAQ:BIDU)的股价上涨超过15%,中国电动车制造商小鹏汽车XPeng(NYSE:XPEV)的股价上涨约20%,中国电子烟公司雾芯科技RLX Technology(NYSE:RLX)上涨17%。
本周早些时候,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CBIRC)批准蚂蚁集团旗下消费金融子公司的增资计划,该子公司将得以融资$15亿并且蚂蚁的持股依然为50%。
2020年,蚂蚁曾寻求规模高达$345亿的两地首次公开发行(IPO),但随后被中国监管机构叫停。中国人民银行(PBOC)要求蚂蚁集团对该公司进行重整,包括创设消费金融子公司以及将业务线更大程度地剥离。
纽约大学副教授Winston Ma表示,这是蚂蚁金服在中国银保监会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监督下推进重整进程中有必要迈出的积极的起步。一般来说,增资获批说明该公司跟监管机构处于一个良好的关系中。此外,考虑到蚂蚁的规模,投资者认为此举也说明监管机构的政策也开始积极转向。
同样是在本周,市场传闻称中国政府为了保证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准备为符合条件的开发商提供各种扶持政策,这大大提振了投资者的信心。由于过度举债,中国房地产行业陷入困境,这也给这一重要的资产类别以沉重的打击。
这些扶持政策将有助于改善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财务状况,助力这些公司的股权和债权融资。据彭博报道,中国政策还再次允许私募股权公司为住宅地产提供融资,希望以此提振住房销售和房价。过去几年来,中国房地产量价齐跌。
中国经济前景的向好,叠加中国政府将放松监管整顿力度的乐观期待,中概股本周集体受益并逆势大涨。
随着经济转好,消费者消费能力提升,这无疑将有助于类似小鹏这样的公司。而对于类似百度这样的大型科技公司,监管力度的减轻将有助于公司开展日常业务,被处罚的可能性也将大大降低。而雾芯科技依然是监管的重点,比如说中国最近对电子烟的生产和进口征收36%的税收。
对2023年1月6日乌鲁木齐房地产政策的点评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智库总监严跃进
1月5日,乌鲁木齐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的22条措施》。此次政策充分说明,各地1月份已积极谋划新一年的房地产发展工作。
1、政策要点
此次乌鲁木齐政策从购房端、企业端等角度落实了宽松的政策。1)购房端方面,政策提及了降低房贷利率、购房契税补贴、个税减免、交房即交证、公积金贷款支持、增加房屋使用面积等做法,内容非常全面。其中,政策提及,对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产生的公证费、评估费及抵押登记费予以减免。类似操作值得全国学习。近期央行明确,房价疲软城市的房贷利率允许突破下限。在各地房贷政策放松的过程中,也可以学习乌鲁木齐的减费政策,更好地降低房贷方面的成本。2)企业端方面,政策提及了净地供地出让、容缺办理前期手续、压缩审批时限、容缺办理现房销售备案、优化预售资金监管等政策。此类政策体现了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导向。其中,此次政策提及,允许楼盘预售节点提前40天、公租房配建比例下调。此类规定,有助于实实在在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也有助于更好改善企业资金状况。
2、政策意义
此次乌鲁木齐政策具有非常好的信号意义。1)乌鲁木齐属于2022年受疫情冲击较大的城市,此次出台政策,体现了其对于房地产方面的重视程度。此次房地产政策共有22条,内容完备、体系清晰,说明2023年房地产发展必须要提速和稳健。此类做法对于全国其他城市也有积极的借鉴作用。2)此次乌鲁木齐也提出了一些创新内容,尤其是在预售许可证发放方面有创新,这是值得各地学习的。要更好改善企业资金状况,除了输血机制外,更要强调造血机制。而预售审批节点的提前,有助于房企更好销售和回笼资金,这个资金越是多,房企越会踏实和稳健。3)乌鲁木齐的政策,也说明2023年房地产政策出台的节奏是在加快的。2022年的时候稳楼市政策实际上是在2月份开始的,而2023年明显在1月份就提前了。这说明各地主动意识到位,快马加鞭刺激楼市的心态非常明显。
请消除偏见,正确看待房地产。
20多年前,亚洲金融风暴前夕,我国的经济学者们坐在一起讨论我的经济发展现状,会上大家一致认为,我国在钢铁,汽车,高科技等领域还不具备产业优势,那么,我国的经济发展要靠什么来带动?后来大家一致认为,房地产是一个可以带动众多行业的产业,因为当时许多家庭都是,一家兄弟姐妹几个几居住在一起,挤在几十平米的平房内,房子有巨大的需求,又可以拉动上下有众多行业。于是,取消了福利分房,发展发展商品房,把房地产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后来,事实证明这一决策是对正确,房地产红火这20年,我国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我国在军事和重大科学技术等领域均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所以,有一点你不可以否认,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这20年,房地产功不可没,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我国科技的发展。
凡事有利皆有弊,我国经济高速的发展也透资了几代人的未来,越来越高的房价已经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幸福感。有人可能会说,最早一批买房的人已经享受到了房价上涨的红利,但是你想过没有,这批人已经从当年的风华正茂变成了中年大叔,他们节衣缩食了20几年才换来了今天的红利,可以说,很多人奋斗了一生,只是为了一套房子。
这就是对房地产发展这20年的一个简要回顾。
那么再说说现在,现在虽然比20年前好了很多,但还是有几分的相似。相似的是我们,在国际竞争中仍没有一个可以占据优势的产业,我们也有出口,但都是一些低端产品,挣不到世界的钱,还要发展经济,我们更多的还要靠内需。不同的是随着经济的转型,房地产在经济占比中已经开始减退。
说到内需,内需靠什么拉动?钢铁,汽车,手机,蔬菜水果,恐怕这些还不具备规模效应。只有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巨大,带动的行业广泛,因此房地产暂时还不能被舍弃。如果现在舍弃房地产经济虽然不至于垮,但至少会丧失一大部分动能,对经济发展是不利的。
这几年大家都觉得钱难挣,除了疫情的因素,恐怕跟房地产有相当大的关系。
所以,未来将是一个去房地产的过程,房地产在经济比重中逐步减少,新能源汽车就是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一个代表。但这个过程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房地产在一段时间内还要扮演重要角色。
回顾过往出台的一些政策,会使你在宏观层面正确的面对如今的房地产行业。
现在社会上对大环境的感慨和评论很多,作为一个普通的地产人来说,也到了尴尬35岁的门槛,随着工作、生活环境的周围环境的影响。也确实感受到这次疫情,行业的冲击。
生活、工作、家庭问题时而也焦虑、时而迷茫,也时刻在调整自己的心态,来学会自己和自己和解,继续前行。
因为是80后,从农村出来,来深圳也有10年了,家也安在了这边、因为是做项目的管理工作,平时压力也有不小。工作的范围也集中区域在、深圳、东莞、惠州。
当心情不好的时候,或是中间有小长假的时候,父母原来在深,后来也回老家了。就会回农村看看,每次回老家的时候也能莫名的给你一些力量和无形的东西。一直也关注俄乌冲突,也关注到战前和战后乌克兰的情况变化,个人偏向感觉农村安全、战争来临,城市一旦基础设施破坏,断水、断电、断燃气,人口又过于密集,心里向着以后回老家的念头越来越重。感觉随着时间的越来越长,以后可能战争难免,只能想着在这边尽量的多积累财富。以后安心回老家、马上快春节了。思家、思念父母,对于老家的父母,看着时间久了又烦,不见嘛,又想,就是这种状态。不知各位小伙伴,有没有同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