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气象!新区住房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日前,兰州新区印发《兰州新区配租型保障房建设管理办法(试行)》(下称《办法》),于1月1日起正式试行。《办法》涵盖了新区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的规划建设、资格管理、配租管理、租金管理等内容,明确了新区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发展支持政策、房源筹集渠道、准入条件、申请审核流程、租金分档标准、使用规定等。
随着《办法》的试行,兰州新区住房保障发展制度和住房保障范围得到进一步规范和扩大,“统筹房源”“梯度保障”“分类配租”等举措,让兰州新区新市民、青年人、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等住房困难群体实现住有所居。
政策解读
1
配租型住房包括“公租房”和“保租房”
《办法》明确,配租型保障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引导多主体投资、多渠道供给,限定面积、供应对象和租金标准的配租型住房,包括公共租赁住房(简称“公租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简称“保租房”)。兰州新区配租型保障房实行以实物配租为主、租赁补贴为辅的保障方式,即政府或其他投资主体提供住房,出租给符合条件的保障家庭、单位或个人(简称“承租人”),承租人依据租金标准、租赁面积承担租金或者给予租赁补贴。配租型保障房管理遵循“统筹房源、梯度保障、并轨运行”的原则,实行房源统一、统筹分配,按照承租人申请条件、保障范围分类实施保障并收取租金。

2
新建配租型保障房以小户型为主
《办法》明确,配租型保障房以满足基本居住需求为原则,新建的成套配租型保障房,以建筑面积不超过70㎡的小户型为主,最大不超过90㎡;以集体宿舍形式建设的,应执行国家宿舍建筑设计规范,住房建筑面积控制在40㎡左右;新建配租型保障房项目,机动车位及非机动车位配备标准按照国家、省、市和新区有关规定执行;配租型保障房交付使用时应简装修并配备必要家具,具备基本居住条件;配租型保障房实行“谁投资、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原则,未经管委会同意,不得整体抵押、整体转让,非政府投资建设的保租房项目运营期不低于8年;配租型保障房可享受国家、省、市相应土地、金融、税费等优惠政策和水电气暖执行民用住宅标准。
3
配租型保障房实行轮候配租制度
《办法》明确了配租型保障房申请条件,主要以年龄、收入、户口、房产等为条件,其中:公租房收入限制为申请人或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兰州市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倍,住房限制为申请人或家庭在新区无房产或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8平方米,未享受过新区优惠购房政策且在新区无房屋交易记录。保租房将自主创业、企业、灵活就业等群体纳入保障范围,申请条件较公租房宽松,收入限制为申请人或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兰州市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倍;申请人及配偶在新区无住房(或购买期房暂未交付)或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20平方米,未享受过新区优惠购房政策且在新区五年内无房屋交易记录。配租型保障房申请人资格审核按照“三级审核、两级公示”程序,即社区受理公示、中心社区复审、园区终审公示。

4
承租人可在配租型保障房上落户
《办法》明确,配租型保障房实行轮候配租制度。对符合公租房保障条件的,要做到应保尽保,若房源不足时,可按照基础租金的40%、每人20㎡给予租赁补贴;配租型保障房按照公告、配租、签约、入住的程序配租管理;将符合条件的残疾军人、城镇低保对象、孤老病残、引进人才等特殊群体纳入优先保障范围;配租型保障房租赁合同期限最长为5年,最短为1年,每年需审核一次;承租人可在配租型保障房上落户。
配租型保障房租金实行差别化管理。配租型保障房的基础租金按照同地段、同品质商品住房市场租金确定,基础租金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每2年向社会公布一次;公租房租金标准按照基础租金的60%执行,保租房租金标准按照基础租金的80%执行;各类企业和机构投资建设的配租型保障房租金不得高于市场平均租金;承租保租房累计满五年的,每超过一年租金标准增加基础租金的2%;五级以上(含)残疾军人、烈士遗属等符合保障条件的,按租金标准的80%收取。

5
不符合保障条件将及时核查清退
配租型保障房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至少全覆盖检查一次,对于不符合保障条件及相关管理规定的,应及时核查清退,暂时无法清退的给予6个月过渡期,租金分情况按标准执行。对于购买期房过渡期满仍无法腾退的,经新区住房保障部门核查,可签订租赁合同并按市场价格缴纳租金,但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配租型保障房未经管委会同意不得上市销售或变相销售,并明确了主管部门监督管理职责、承租人具体违规行为及处理方式。
文:兰州新区报全媒体记者 祁瑞龙
【新年新气象!新区住房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日前,兰州新区印发《兰州新区配租型保障房建设管理办法(试行)》(下称《办法》),于1月1日起正式试行。《办法》涵盖了新区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的规划建设、资格管理、配租管理、租金管理等内容,明确了新区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发展支持政策、房源筹集渠道、准入条件、申请审核流程、租金分档标准、使用规定等。

随着《办法》的试行,兰州新区住房保障发展制度和住房保障范围得到进一步规范和扩大,“统筹房源”“梯度保障”“分类配租”等举措,让兰州新区新市民、青年人、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等住房困难群体实现住有所居。戳链接查看:网页链接
亟待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很多:如何解决就医难就业难就学难养老难殡葬乱像等问题;如何解决医疗商业化教育产业化问题;如何解决高房价问题,如何切实增加保障房建设投入解决低收入群众住房问题;如何防止“我不是药神”的悲剧重演;如何增加平民百姓的收入;如何切实加强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加大反腐防腐力度;如何切实注重解决民生问题,防止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应肯定成绩,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实事求是,务实求真,不粉饰不浮夸……
网页链接 - 教授专家以“伟大抗疫精神”为名吃人血馒头,得逞了吗? - 今日头条

#三门峡头条##2022年三门峡市十大新闻#
深入实施“民生福市”工程,保障房建设、市中医院迁建项目开工、打通“断头路”、青龙涧河特色文化商业街区建设等“民生大礼包”,件件暖民心
三门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保障房建设、解决看病难、出行便捷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在保障房建设方面,截至2022年年底,完成公共租赁住房建设22677套,其中已分配完成22276套;投入8.54亿元,新建棚户区改造房8231套,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9万户。实施旧城改造、新建商务中心区20余平方公里,惠及群众14.2万人,城市框架拉大60平方公里,打通20余条“断头路”,东环路(路线长约11.4公里)、苍龙路、崤函大道等重点公路项目加快实施,畅通优化城市交通路网,“护佑生命、拆违治乱”专项行动取得突出成果,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名列全省第一。

2022年5月21日,三门峡市中医院迁建项目开工,标志着我市在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医疗中心、特色诊疗中心、休闲康养中心方面迈出关键而坚实的一步。我市还注重广大市民生活品质,精心谋划重点民生工程——青龙涧河特色文化商业街区项目,该项目以“最能凸显黄河支流生态修复成效的安全廊道,最能体验天鹅城内山水诗意生活的人文水岸,最能吸引未来新业态新经济聚集的服务轴带”为目标,主要从“优化道路断面,完善交通体系”“突出文化引领,升级公共设施”“打造商业街区,推动经济繁荣”“引入智能系统,强化市场运作”等方面,提高青龙涧河及其两岸的空间活力。2022年12月29日,青龙涧河特色文化商业街区二期上阳游园开园。
在保就业、稳就业方面,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职业技能培训11.3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4.05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应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
定调!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释放重磅信号定调!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释放重磅信号 - 今日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