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三个好朋友,面对今年深圳房价的现状做出了三种完全不同的反应。
第一个朋友手头有一套能卖2000多万的住宅,如果卖掉的话可以套出1300万现金。他的分析是,按深圳目前打压房价的政策力度,3到5年内住宅应该不会涨价。结论是持有高价住宅并不划算,所以他打算卖掉住宅,用1300万现金做首付,用杠杆贷款投资面积更大的商住物业,一部分自己住,一部分用来收租增加收入。这个方案的风险来自于,如果住宅房价在短期内继续上涨,他就亏了,因为商住物业一直以来涨价幅度慢,并且不好转手。如果深圳住宅5年不涨,他就是赚的,住了更大的房子还有租金收入。
第二个朋友手头也有一套2000多万的住宅,他的分析也是如果住宅5年不涨,持有高价住宅其实是亏损的。他打算把住宅卖了套现,按支付宝高端理财最新的数据,1000万现金放里面一年能有70万左右的收入。然后用这个收入去租深圳繁华地段的豪宅来住,比如深圳湾或者香蜜湖,一个月3万一年36万就能租到市场价卖3000多万的豪宅。他觉得这样更值,每年都可以换个喜欢的地方住。当然缺点就是,万一住宅继续涨价,他想买回来就得多付很多钱了。另外就是租房住着终究差点意思,比如家电家具和装修可能不如住自己的房子那么舍得投入,生活品质有影响。

第三个朋友很巧,手头也有一套2000多万的住宅,他和前面两位不太一样,他虽然也知道短期内深圳的房价会稳定,但是他比较担心突然哪个时期又猛涨,所以他虽然不太喜欢现在自己住的这个2000多万的住宅,但是依然不敢冒险卖掉。他打算继续持有,等哪一天涨价了再卖。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如果是你的话,你怎么选?你们觉得以上三个选择哪个更明智一点?
深圳商品房,公租房,安居房,人才房,基本问答。
【深圳楼市现状】
中介机构公布数据改用环比数据,不再采用同比数据,以此巧妙的回避成交骤降的局面。
买方市场受指导价约束导致购买力下降,严苛的政策抑制了价格上涨的冲动,一些可以接受的缺点在弱势行情中放大,并逐渐形成了以下几种状态。
1、金字塔尖的房产开始挂出,例如波托菲诺湖景别墅、深圳湾1号、双玺大平层、香蜜湖水榭...,这些曾经被誉为收藏级的资产被端上了货架,顶豪们心里的帆也终于动摇了。

2、一次性付款成了学区房买家的杀价利器,往往遇上急售房源可以杀出10%空间。
3、置换基本熄火,政策前出清手握现金的似乎也冷静了许多,挑拣毛病成为了生活乐趣。
4、刚需踮起脚尖看西落东,龙岗价格的亲和力显出了一丝善意。
5、租房的继续看热闹。
6、成交将低位运行,弱势行情无法养活6万名中介,离职潮或已开启。
预测1,随着市场成交的低位运行,价格松动也只是早晚的事,现实情况下,能保持价格稳定且跑赢贷款利率的房产不超过10%,20%横盘,70%价格回落。
预测2,学习新加坡模式的75%:25%,即3/4人才保障房体系及1/4商品房体系的格局,在下半年或出现重大调整。一旦出现土地供应结构的比例变化,关外价格下探幅度或超出想象。
预测3,抢滩小产权房是最大的坑,旧改最大的难度就是拆迁协议的签署,众口难调,小产权的交易提高了拆迁对象的基数,进一步增加旧改推进的难度。
#深圳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