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头条# 裕丰花市作为合肥市区里规模最大的花鸟市场,1998年建成开业到现在已经陪伴合肥人二十多年的时间了。
合肥的花市也去过几个,比如说海卉花市现在已经渐渐的没落了,卖花鸟鱼虫的慢慢的少了很多,现在海卉花市虽然有着不错的人气差不多是美食城了!
只有裕丰花市还是一直比较热闹,品种多,花鸟鱼虫都有;拥有高雅别致的徽派建筑,和扑面而来的自然气息。
下午走在花市里给人感觉很不一样,一进入口便听见商家笼子里的鸟儿叫声,顺着路继续往里走两边都是各种各样的花卉植物,也能看见客人在那挑选花草,以及商家在修剪植物和浇花。
其实裕丰花市里面不光只有花鸟鱼虫,还有奇石、古玩、字画等。
陪伴合肥人二十多年的裕丰花市不知道见证过多少人来人往,留下多少人的记忆!
新春的合肥裕丰花市
#合肥身边事# 裕丰花市半日游,人少物件好,可比去那些景点看人头惬意多了[呲牙]
裕丰花市满满市井气息,让我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的包公园狗市。狗市后来搬去了花冲公园,就很少去了,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
下午去清溪小镇买花,真是人山人海,车都堵上了
花市很大,分好几个区,以前只知道裕丰花市,因为离得比较远,现在清溪小镇这边花市渐成规模,离市区也比较近,所以去的人也比较多。
有许多漂亮,高大的花花草草,春节买一些摆家里很是应景。一般好看的花买下来都不便宜,不过现在过年大家也都比较舍得。看每个人都是收获满满#我上头条# #合肥头条#
现在疫情又升级了,合肥的管控措施又严了起来。裕丰花市太远,就去了家附近的花市转了转,买了2盆植物,给家里添一抹绿,也净化一下空气。[比心]
下午没事去了合肥的裕丰花市转了转,这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路边一百米不到的距离居然有十几家渔具店,诧异不已,挑了一家有几个人在买东西的进去看了看,同样一只鱼竿网上只要499,实体店报价850,那到底在这电商霸屏的时代,实体店究竟是怎么活下去的?
都是套路!
有人有酒瘾,有人有烟瘾,而我却是有养花瘾。在自己不大的小院子里,种了玫瑰、月季、蔷薇、栀子花、米兰、茉莉、海棠花、凌霄花等等。但是我还是没来由的每天就想买花,就想种植养花。前不久我去了裕丰花市,看到盛开的三角梅,甚是喜欢。我向老板娘咨询三角梅怎么养?老板娘满脸堆笑花枝乱颤热情洋溢满嘴跑火车的向我信口开河,她说这里的三角梅是肥西的品种而不是南方的三角梅,也就是说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我相信了她的信口开河,断然买了两盆三角梅。然后我又看上了白兰花,我一直以来也是非常的喜欢白兰花的香味。虽然我知道白兰花的花季已过,但还是经不住老板娘的诱惑。我说白兰花的花季已经过去了,那老板娘又是满嘴放炮的指着白兰花的小枝丫说是花苞,她信口开河的说“你看看,这么多花苞,一个星期就会开了”,我也就信以为真了又买了一盆白兰花。
接下来的结果大家一定可以猜到,自打花儿买回来后,我只要去中庙,就呆在花盆边傻呆呆的看着,恨不能一天看十回。几个星期过去了,白兰花没见着开一朵,倒是长出了许多新叶来。罢了,罢了!谁让你爱听人家满嘴跑火车呢。倒是那两盆三角梅开的那个灿烂。每次看着三角梅,我的心情都是无限好,觉得咱肥西的品种就是好!不怕热不怕冷,既耐水又耐旱,真是太好啦,适合我这个懒人养的花。
秋天,就这么不期而至。被炎热的夏天热的昏昏沉沉,自己在心里每天的祈祷夏天早点过去,我在初秋的日子里等风也等雨。结果是,最近秋风阵阵大雨瓢泼。本月十三日下午去中庙,看到了我最喜欢的两盆三角梅花瓣全部被风吹落。那落地的花瓣依然娇艳欲滴,嫣红朵朵。看着眼前一地落红,心有些隐隐作痛。没来由的想起林妹妹的花锄可还在?林妹妹是怜花惜花的,因为她是护花使者,每一片花瓣的飘零都会让她心疼不已,为之落泪。在这样的秋季,秋雨依然的下着,我似乎听见了那湿漉漉的花径上花儿飘落时的呜咽……
我怎么了?我不是一直以来是喜欢秋天的?此刻怎么就看着一地花红就秋愁了?不应该啊,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花儿不是也应该有花开花落么!
也别怪人家老板娘啦,人家做生意,也不容易,不满嘴跑火车你会去买花吗?这都是套路懂么?关键是自己傻!不过我相信,这几盆花经过我静心养护着,来年定不会辜负我。
今日小寒。霸都气温骤降,很冷。
我绕着自己的小花园转了一圈,昔日花色明艳、香气盈鼻的月季统统成了“光杆司令”;几棵百日草也早已枯萎;因为最近琐事缠身,几棵球兰被遗忘在外面没收,叶子全部被冻成了“果冻”,也不知是死是活……
惟有角落里放着的一丛虎耳草,绿绿地,毛茸茸地,虎头虎脑地,在一片荒芜中显得很是憨厚。要知道,在众芳争相斗艳的时候,她从来只默默地躲在一角,沉默而卑微。
我细细地在回忆里搜索了一番,只约略记得它是我从裕丰花市所得。那年我陪着老父亲逛花市,乱花丛中,我瞧见她藏在一处水景边,柔弱的模样甚是惹人怜爱,于是便花了五元钱将她买了来。
许多年过去了,别的花死的死,送人的送人,只有她,还在。
看着眼前翠绿的虎耳草,莫名地就想起了《边城》里的翠翠。
翠翠是《边城》的女主人公,自小由爷爷抚养,被青山绿水滋养得一派天真。
当爱情在懵懂中来临时,她做了一个梦:
“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的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悬崖半腰——去作什么呢?摘虎耳草!白日里拉船时,她仰头望着崖上那些肥大虎耳草已极熟习。崖壁三五丈高,平时攀折不到手,这时节却可以选顶大的叶子作伞。”
所以每次看到这虎耳草,我总会在脑海中复习一遍《边城》里那段纯美的爱情故事。也因此,虎耳草在我心中多了几分独特的寓意。
如今,写这篇故事的沈从文先生早已离开人世,而故事里的人却借着一丛小小的虎耳草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根。
#读书跨年季#
陪女儿学钢琴(二)
5岁时激烈地抗争,达成目标,终止学钢琴。6岁多自己又主动要求重新学钢琴。
女儿5岁多时,通过激烈的抗争,让我们放弃了逼迫她学钢琴。然后她轻松地度过了幼儿园大班。一年后,背起小书包成为小学生。
这一年我们搬到了新家,住在5楼,每天晚上,她都要妈妈为她读一本书(字大行稀且薄的),不经意间认识了不少字,6岁的她已经可以自己阅读简单的读物。
刚上小学时,每天爸爸接女儿放学。他们一起走到一楼时,会听到二年级的鹏鹏的练琴声,本来有说有笑的爸爸就会不再说话。
他们爬到三楼,就会听到四年级的琳琳在弹《梁祝》,琴声如泣如诉,甚是好听。爸爸会不自禁地叹口气,脸色有点难看。
晚上7点,吃完晚饭,女儿开始写作业,六楼二年级的琪琪开始练琴,一遍又一遍。一首曲子,从生疏到熟练。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个多月。这天晚饭前,女儿到书房呆了好一会,摸了又摸她的钢琴。然后她在饭桌上宣布,想重新学钢琴。
我们非常吃惊,回想起一年前,她上演的罢琴风波(见《陪女儿学钢琴(一)》),至今心有余悸。
我停下筷子,没有立即答应她。
平静地问:“你真的想好了吗?”
“想好了!”女儿坚定地点点头。
“嗯,你再慎重考虑一个礼拜。下周五,如果你的想法还没有改变,我们再谈细节,好吗?”我理性地回答。
过了一个礼拜的同一时间,女儿告诉我们,她想好了。
我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妈妈不想再为你练琴的事儿,天天吵架,那样的日子太煎熬。”
“我每天自觉练琴,不要妈妈陪。”她表决心。
于是我们就达成了协议,讨论了细节,为了不跟楼上的琪琪互相干扰,时间定在7:00—7:30,女儿的承诺每天准时练琴。我用打印机将时间表打印出来,贴在钢琴的上方,以示承诺的庄重性。
从此以后,每周六的上午九点,我送女儿到钢琴老师刘老师家楼下,她自己去二楼敲门学琴。我确认她进了老师的房门后,就去逛裕丰花市,一个小时后到楼下接她回家。
每天的晚上7:00—7:30, 我和她爸爸在客厅里看新闻联播,女儿在书房练琴,跟6楼的琪琪的练琴声琴声此起彼伏,遥相呼应。
当时才6岁多的女儿,其实内心并不喜爱弹琴弹,但她遵守自己的承诺。
故每当7:30新闻联播结束,即便是一支曲子未弹完,她也会立即从琴键上抬起手腕,收拾琴谱,合上琴盖。
我们真得再未因为练琴而争吵。如果我们想听她弹琴,需要申请,可以欣赏,但不可以评判和提过分的要求。考级也是她自己决定,不可以强迫。
在学琴的事上,真的做到了相安无事。
青鸟悦读空间领读老师 宋青
#金粉社区# #父母陪伴#
作为土生土长的合肥人,小时候在庐阳区上学,记得政务滨湖当初还不知是个啥,只知道合肥的庐阳区是市中心,有逍遥津步行街,瑶海区有和平广场,包河区有包公园,蜀山区有大蜀山。
生态公园是小时候最喜欢的公园,当时有小学同学家搬新家住到那边别提多羡慕(现在瑶海区已经被诋毁的一钱不值了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瑶海区成了脏乱差,庐阳区成了老破小,政务区滨湖区成了“高贵”的象征。
看到考编群里一堆人说不愿意考瑶海区,又脏又乱,环境真差,连本地人都不愿意去,心里愤怒又无奈。我在老城区长大,逍遥津对面的四湾菜市是我小学每天上学放学必经之路,从小吃到大的早餐摊也变成了网红,安纺总厂和平广场裕丰花市是我初中的记忆,我实在不能理解,我也不愿相信,在网络上拼命诋毁老城区,为了自己的利益毫无下限的人,是真心爱这座城市的合肥人。
对我来说,在合肥其实住哪里都一样,在一个地方住久了也不想离开原来的地方,在这呆了20多年,论吃喝玩乐也逛的差不多了,其实合肥好像很大,其实也真没啥可玩可逛的,更用不着区域歧视…#合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