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的房价一言难尽!
周末两天又开始看房子了,看了保利海德公馆的新房17000-21000之间的单价,还看了花园路的二手房。
房价是降了,明显的降了,但是作为工薪族的我仍然完全买不起甸柳、胜利大街的学区房,只能在自己能力范围中给孩子提供一个差不多的学校。
去年,六层的首付,曾让我一筹莫展,担心孩子上学时还凑不起钱,买不起房子。
今年,二套房降到三层,首付的压力解决了,但房贷的压力也不容小觑。
人到中年,老人、孩子,睁眼闭眼间都是自己要负担、要保护的。
有人说,趁着年轻多奋斗,多追求,但是事业上,我真的完全没有那副斗志了,唯愿全家人平平淡淡、开开心心就好。
厦门楼市近期一片涨声,具体特点是热抄学区房,以及无底线拔高所谓豪宅。
第一是热炒老牌学区概念,主要是实验初中,育英中学,双语,燕山,甸柳等老牌名校。鼓吹育英和实验初中学区已超4w,实际上育英和实验的学区价格普遍超不过3w5,虽然也有标到5w以上的个例,但是在目前二手房成交量低迷的大行情下,总价太高肯定是不好卖的。学区房大多是老破小,居住品质低,获得学位之后多数人不会长期持有。
媳妇同事春节后出售自持的经十一路小学的房子,成交价也就30000多,这个时候多一分都不好卖。更别说十几万了,当然面积特别小的除外。(配图为网上的育英学区房,很多低于3w,超过3w5几乎无人问津)
育英实验做为厦门一直公认的顶级老学区尚且如此,其余的名校学区价格就更在3w以下了,目前历下的几所老牌学校,价格区间一直维持2w5-2w8,有些特别老旧的小区,价格更低。
第二是热抄所谓新学区,包括东城逸家,奥体中路学校,建大学区等。这些学区应该说成立时间不长,还有待检验,但是也被中介热炒。毕竟没有热点,就没法抬高房价。东城和奥体中在去年的全市排名里确实排在了一些老牌名校之前,但是东城实际毕业生只有47人,奥体中只有149人,毕业生人数少,不具备参考价值。
这两个学区的优势是建成房龄大多不超过8年,环境,绿化,户型以及城市规划都比老城区好不少,加上产业扎堆,对年轻人比较有吸引力,也为中介炒房提供了噱头。至于建大学区,虽然炒的很高,什么已经超过3w了,但据说去年中考遭遇滑铁卢,周边学区房认可度下降。所以3w的价格肯定是意淫了。
第三是无底线拔高所谓豪宅。可能大家都发现了,近期厦门忽然多了很多所谓豪宅。尤其是160平米以上,甚至140平米以上的三室或者四室都被称之为豪宅了。中介及开发商抓住放开二孩的契机,将大户型价格推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很多140以上的大户型均价明显高于100-130的户型,甚至都是按套卖,一套一价,不按均价出牌。
尤其是大平层和别墅更被标到天价了,平层具体指超过180平米的两梯两户小高以及梯户比更低的洋房。别墅具体指独栋,联排和叠拼。平层基本没有低于400w一套的了,最贵的甚至标到千万,连华山和天桥凤凰山都有900w的平层。别墅更是700-800w起,一两千万是平常价。
这样的平层和别墅已经明显超过大多数厦门市民的购买能力了。小米只想说,标价多少是你们的事,你们高兴就好。
总之,目前厦门楼市的所谓涨,很难排除中介及开发商联手调价的因素。当然,考虑到连续三年的阴跌,特别是疫情之后房地产行业的举步维艰,如果厦门的开发商和中介再不推高一下房价,恐怕买房的人就更少了。(拿准了刚需及投资客买张不买跌的心理)
在这种情况下,小米认为二手房市场仍有很多性价比极高的房源,刚需如果真的有需要,一定要沉下心,耐心看。详细对比二手房和新房之间的价格,再详细对比所看房源中价格最低的那套,仔细对比再考虑入手,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避免高位接盘。希望小米的建议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呲牙]
#厦门# #厦门头条# #厦门爆料# #厦门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