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玻璃期货价格出现连日上涨,甚至出现一周累计涨幅接近7%。玻璃需求与房地产竣工端具有较强关联性,这又重新打开了大家的想象空间。光伏玻璃作为光伏组件的盖板材料,直接影响着光伏组件的寿命和发电效率。未来五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12%,到了三年后市场规模有望超过350亿元。上个月开始,随着硅料价格的崩塌,行业需求有了改善,光伏玻璃价格才有了一定上涨。去库存,增利润,或许将成为明年玻璃行业的大势所趋。
房地产之后,中国即将进入下一个创富时代,一个人也可以赚大钱!#离婚后还能不能复合# #你的梦想是什么# #什么习惯会让人长寿#森林聊商业的视频
#北辰实业2021年收入增长22.8%#2021年年中,北辰实业将以低成本扩张,轻资产运营,新经济支撑,高端服务业发展为方向,力争打造国际一流的会展品牌企业和国内领先的复合地产牌企业。会展第一名片,低成本扩张,未来发展策略,将科学研判土地信息,聚焦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中部城市群,强化深耕策略,优化城市一选择布局。
不喜欢人云亦云,大概率都能预测的事件体现不了诸君的谋断,谏在哪里?说房价下跌有待商榷,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经济规律,不要买房,不要投资?放在历史的长河里,这段时间地价房价的回稳回调,只是发展过程中的调整而已。几千年来,地产发展的过程也是城市发展的过程,土地房产都是社会财富精英阶层投资重点,之所以出现很多人有几十套房,有的人几年十几年如一日连一套房也买不起,就是因为每次价格调整回稳时,很多人总是人云亦云,底层逻辑人士不知信服谁,价格调整期不买房,不投资,价格上去了开始骂娘,反反复复。房住不炒是政策,改善投资是刚性需求,是两码事。以后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商业门面房投资热度会降低,住宅改善投资会趋于理性,工业地产,旅游地产,复合地产投资会热起来。
被极力看好的5只热点概念主升浪龙头股,值得收藏研究!!!
1、半导体:【万业企业】
题材:中标半导体项目+离子注入机+房地产
备注:公司是上海本地颇具实力的房地产企业,主营集成电路核心装备、房地产。
2、压铸一体化:【合力科技】
题材:汽车轻量化+汽车零部件+一体化压铸
备注:公司是国内规模较大的专业铸造模具生产企业之一,主营汽车用铸造模具、热冲压模具和铝合金部品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
3、顺酐酸酐:【濮阳惠成】
题材:OLED概念+光伏+芯片
备注:公司是顺酐酸酐衍生物国内龙头,主营顺酐酸酐衍生物等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4、水冷板:【华峰铝业】
题材:铝电极箔+水冷板材料+热铝传输材料+新能源车+光伏
备注:公司是国内知名的铝热传输复合材料的生产企业之一,主营铝板带箔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5、储能:【科信技术】
题材:储能+数据中心+ICT+锂电池+5G+通信设备
备注:公司专注于提供FTTX接入网、无线接入和传输网之高新企业,主营提供FTTX接入网、无线接入网和传输网中通信网络物理连接设备、应用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
转大土豆:我说一下未来10年,投资房地产的预期收益。
房地产投资的年化收益=房价的年复合增长率+租金年回报率-物业取暖房产税等持有成本
我个人的判断,未来10年,可以大致分为这么几档:
第一档,年化收益小于3%
中国80%以上的地区,都属于这一档,随着人口红利的消逝,婚育人口的大幅减少,未来的中国人,会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什么是“不动产”,卖不掉,不好租。尤其是人口净流出的地区,更是如此。地方zf为了保持财政收入,会让新房和二手房之间越来越割裂,想尽办法让你买新房,想尽办法让你卖不掉二手房,说白了,这些地区的房子就是一个坑,除了自住,没有任何投资价值,甚至有可能长期收益率是负的,现在很多地方已经这样了。
第二档,年化收益3-5%
有人口净流入的好点的城市里面好点的地段,差不多可以有这么个收益率,其实跟稳健的银行理财差不多,这种房子,买了不亏,但不买,也不亏,有自住需求可以买,投资就很鸡肋,典型的房住不炒。这些房子,最大的功能不是增值,而是保值。以后,能保值的房子,就可以PK掉全国80%的房子了。
第三档,年化收益5-8%
这得是有大量优质人口流入的城市里的核心地段的房子才可以达到,你别小瞧这个收益率,放眼十年去看,长期跑赢银行的稳健理财,已经实属不易了,基本可以跟的上通胀速度了,这个收益率可以保证你的资产不缩水,而且具有良好的流通性和金融属性。你的目标,就是长期持有这种房子,这种房子如果不是家道中落或者升级置换,一般是不会卖掉的,堪称传世精品。
第四档,年化收益8%以上
未来十年,能达到年化8%以上的房子,连千分之一的比例都不到,买到这种房子,除了眼光,更要靠运气,因为这种超高的收益率,一定伴随着政策面的突然的巨大利好,具有完全不可前瞻性,买到就等于中了彩票。
------------------------
总的来说,过去20年那种动辄年化10%以上的高增长率回报,以后想都不要想了,未来房地产会重新洗牌,分化加剧,你要做的就是在格局转型完成之前,抢先一步,优化手里的配置。
#恒泰地产:破产重整言论失实#地产行业虽然没有进入寒冬,但是在销售放缓和融资受阻下,不少公司出现了资金链紧张,危及到项目的顺利完工,带来的风险还是很大的,房地产企业加杠杆过度扩张的风险不应该由买房人负担。
焦点财经讯 盼盼11月3日,安徽恒泰地产官微发布声明:网络上近日出现的有关恒泰集团及其下属公司开发的项目破产重整的言论完全失实。
恒泰地产称,公司目前确实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公司坚决履行企业主体责任,全力以赴复工复产,保交楼,想尽一切办法恢复正常经营,全力保障客户的合法权益。
这一声明看起来并没有瑕疵,但是公司承认“确实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这个困难究竟有多大,有多少项目波机而出现停工或者是施工延缓,公司并没有详细说明,只是笼统的说全力以赴复工复和保交楼。
一个企业陷入资金紧张,就会有各种传言出现,据多家媒体报道,被称为“安徽第一房企”的恒泰地产近期在青岛、昆明、无锡、合肥等城市的项目出现逾期交房、房屋质量差、工程停工的问题。
公司澄清有点太简单了。
30倍成长空间,市值不足26亿的地产链细分龙头价值低估!
主要基于以下理由:
1、国内目前产品市场渗透率不足1%,对标欧洲市场,具备30倍的成长空间。
2、公司技术领先,为国内细分市场唯一上市公司。
3、公司盈利能力出色,近3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29%。、
4、地产链近期将迎来一轮估值修复行情,公司技术面股价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主力资金收集筹码完毕,天时、地利、人和一波行情箭在弦上。
当前市场整体上处于明显的右侧交易机会,板块良性轮动明显,高景气赛道中低估值高成长上市公司将长期跑赢指数。
本案例我们在最新专博风口系列十一月刊中做了详细分析,欢迎订阅,另外专栏还分析了一家技术领先业绩高速增长的精细化工细分龙头;一家业绩爆发的锂电新材料龙头等等。
#师董会#【师董资讯】2021中国产城融合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 论坛圆桌对话!
在以《城市基因与产业活力》为主题的圆桌对话中,住建部专家娄立平、中智科博产业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黄永刚、盈石集团副总裁黄林志、术客设计联盟创始人蒋大、碧桂园鲁北区域总裁姜军、日本东京大学高龄社会综合研究院研究员寿冠男、华尔梁行董事长张磊、沃土农旅董事长、北京青年人力资源服务商会会长徐建军、国信优易执行总裁、中科点击创始人兼总裁彭作文共九位嘉宾分别从城市聚焦发展、产业园区深耕、区域空间规划、智能技术城市赋能、文化IP、地产项目立项及运营、复合地产经营、城市与产业数字化等方面进行了精彩阐述。对话嘉宾分别结合自身的产业智慧,对影响城市发展的诸多产业因素提出了宝贵的观点和建议。
在《产城共筑淄博活力》为主题的圆桌对话中,淄博市住建局局长周洪刚,张店区副区长王晓丹,周村区住建局局长鲍滨,临淄区副区长谭祁友,高青县副县长孙秀娟,淄博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聚宝,淄博经开区重大项目专员王峰,文昌湖区工委委员会主席陈辉,中国铁建淄博筹备组组长铁铮,师董会董事长胡海平十位嘉宾共同参加了对话。淄博市各位领导分别介绍了自己主管地区的区域环境、发展状况、产业特色等内容,以及对区域发展方向与思路的观点。铁铮组长与胡海平董事长分别从城市的年轻化吸引力和营商环境等角度,对淄博市给予了建议和高度评价。#找大咖就上师董会#
中国当前经济到底怎么样?今天明确的信号出炉了,7月经济数据有这么几个新情况:
信号一:房地产在快速降温。#7月商品住宅价格涨幅回落#
去年至今,房地产投资一直是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两年复合增速始终维持在7%-10%的高位区间,但是7月掉到了6.3%,且是连续三个月下滑。
同样的,在需求端,房地产销售也在降温,销售面积的增速从5月的15.8%掉到7月的4.1%。
说明“三条红线”“两集中供地”、“学区房制度改革”“调高购房门槛”等等,去年以来在融资和需求两端的调控效果,正越来越明显,预计下半年会进一步收缩。
这种“壮士断腕”是一件好事,否则疫情下的宽货币,可能又会流向房地产泡沫。
信号二:当前经济似乎矛盾更甚了。
通胀还是在往上走,但是消费却仍旧低迷。
7月的CPI/PPI均高于预期,其中PPI同比上涨9.0%,而社会零售消费增速回落到2月的水平,仅3.6%。
社会融资整体很弱。7月新增社融1.06万亿,同比少增6362亿元,回落到2020年2月(10.7%)的起点水平;新增人民币贷款中,企业贷款同比少增,且结构趋于短期化,说明长期的资本开支意愿减弱。
明明今年以来资金面超预期宽松,为什么社融整体不行?
个人觉得还是疫情反复+汛期,导致经济活跃度下行,货币乘数下降。
结论:预计接下来会有更多刺激消费的政策出来。
考虑到政策意志坚决,可以预测房地产投资在这一轮经济复苏中,发力会越来越弱。
三驾马车中的出口,也会因为发达国家的复苏,使得中国的出口替代进入瓶颈期,增速难再往上。
个人认为,未来政策鼓励仍会集中在消费上。虽然前段时间以教育、游戏等为代表的领域受到监管,但那是规范而非打压。7月,商务部启动5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设,接下来可能会看到更多细则。
因此,今天的A股消费板块仍然走出了独立行情,表现与7月经济数据背离。截至下午两点。休闲服务、家用电器、纺织服装几大消费指数涨幅在1%-3%之间,凸显资金对未来政策的预期。
毕竟,消费起来,意味着通胀率和失业率的改善,而这两个是政策非常关心的两大指标。
#财经##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