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国际城】水电验收现场打卡☑️
1️⃣所有插座必须使用2.5mm双色线作为地线,公司规定火线为红色,零线为蓝色;
2️⃣底盒安装必须水平,未特别用途的,普通插座、开关必须统一高度;
3️⃣地面线槽拐角处留斜口,避免线管划伤;
4️⃣强弱电线平行间距≥300;交叉处弱电线管使用金属弯过桥,不容易损坏,避免信号干扰。
5️⃣线管固定使用排卡,固定点间距≤600mm,转弯处≤200mm。
#厦门头条# 厦门东边楼盘对比,中新融创国际城、中建锦绣天地、融创文旅城、龙湖龙誉城、鲁商金茂国际城优劣?
有网友国庆节去看房,看了这几个盘,纠结中?看学区的话,目前雪山片区签的学校是历城二,龙誉城和金茂这边签的是稼轩学校,据说是私立学校比历城二好点?看环境龙誉城靠近旅游路,环境好点,雪山片区还有个炼油厂?看容积率,龙誉城这边还是十一层洋房+别墅,雪山这边刚需房多,人多。
文旅城也是签的历城二,位置最优,配套也最好,不仅有旅游路还有韩沧河流过,环境很不错,唯一的缺点就是楼有点密集!
总结来说,比较看好文旅城,虽然现在价格比雪山那边贵个2000左右,但总体还是要优于雪山和神武片区。当然龙誉城也可以,现在虽然周围都是一片荒地,发展潜力规划是有,但就是得等个十年八年的!
让你们选你们会选哪里呢?
在厦门买房的经历是怎么样的?
外地人安家厦门,20年8月买房,工作地点汉峪金谷,看房也主要在东边。受资金约束,当时看过文旅城、中新国际城中新锦绣天地(雪山)、鲁能泰山7号(唐冶)、中粮祥云(新东站),中建蔚蓝之城(张马屯)……
先说结论,最终选择了张马屯。
再说思路。
1.首套房,自住需求大。
2.低总价,满足三室的同时面积尽量小,相比南方城市,厦门的楼盘户型面积普遍较大。
3.离工作单位距离可以远,但是公共交通要发达,通勤要相对便利。
4.有一定生活娱乐需求,距离商场超市不要太远。
5.期望选的楼盘具备一定升值潜力,方便在将来置换的时候容易出手。
那么最终选择的理由也就随之而出,
1.不到100平的三室,总价不到140万,首付40余万即可上车。
2.距离已开通地铁口直线距离300米左右,将来到单位全程地铁通勤仅需半个多小时左右。
3.周边商场不少,龙湖天街,万虹广场都不算远。
4.区域内地铁口较少,正地铁房,具备一定升值潜力。
5.距离CBD地铁里程20分钟,将来无论租售都有市场。
当然,张马屯片区也有很多缺点。第一,目前片区刚开发不久,整体成熟可能还需要五年;第二,教育配套不占优势;第三,片区住宅集中,路上交通压力较大………
不过做选择就要抓主要矛盾,自己对于买房的选择一直挺满意的。今年就要交房了,接下来就是好好装修一下,早点入住。
【厦门2021年十大火爆楼盘出炉了,东城楼盘霸榜!】
来自厦门克尔瑞的统计信息显示,2021年度厦门房地产项目成交面积榜单出炉,在十大名单中,东城楼盘占了8席。
在这份榜单中,超级大盘中海华山珑城占据第一位,销售面积逼近66万㎡,排在第二位的是厦门融创文旅城,成交面积也突破60万㎡。“大城”雪山万科城排在第三位,不过,成交面积下滑至20多万㎡,与前两名不可匹敌。
从前十榜单中可以看出,厦门东城楼盘占据了其中8个席位。除了前三名外,中新国际城、银丰玖玺城、中新锦绣天地、天鸿万象东方和中建蔚蓝之城等东部楼盘均在前十榜单中。
此外,鲁能领秀城和华润置地公园九里两个南部楼盘也挤进前十榜单中。
2021年,你在厦门买房了吗?#打卡美好生活#
2022年,准备买哪个楼盘?#厦门头条#
#厦门头条# #厦门#
目前厦门东部在售100平左右新房小三室
厦门二环东路以东,绕城高速以西
中粮祥云100平 小高 毛坯 14500左右
中建蔚蓝之城99平 高层 毛坯 15000左右
龙湖天曜97平 小高 毛坯 16300左右
碧桂园凤凰壹品103平 小高 精装 17000左右
远洋凤栖翰林103平 小高 毛坯 15600左右
雪山万科城97平 高层 精装 15500左右
中新国际城107平 高层 毛坯 13500左右
绿城春来晓园99平 高层 毛坯 售价未知
您更钟意哪个项目?欢迎各位大佬补充~
我们看下厦门部分楼盘年前、现在价格对比:
刚需盘:
万象新天、中粮祥云,11500元/平→14000元/平;
中建蔚蓝之城,12500元/平→15000元/平;
海信翰墨府,14500元/平→17000元/平;
中新国际城,12000元/平→14000元/平;
保利和唐悦色,13000元/平→14500元/平;
龙湖龙誉城,13500元/平→15500元/平;
融创文旅城,14000元/平→14000元/平。
改善盘:
海信君和,20000元/平(毛坯)→25500元/平(精装)
济高珑悦府,23500元/平→28500元/平;
绿地IFC,23500元/平(毛坯)→27500元/平;
复星国际中心,26000元/平→33000元/平;
金科东方博翠,23000元/平→24500元/平;
银丰玖玺城,23000元/平→26000元/平;
仁恒奥体公园世纪,24000元/平→32000元/平。
以上是厦门东部部分热点楼盘的涨幅情况,当然也有一些地段差、品质差、口碑差的楼盘,价格十分的稳定或有降,如中铁城、鑫都紫宸府、海尔产城创铂悦澜庭之流。#厦门房价##厦门##厦门头条#
2022年10月第四周长沙6个楼盘开盘
金九银十貌似真的铝九铁十啦,信心比黄金更珍贵!
10月进入下半场,本周长沙6个楼盘拿证认筹开盘,红橡春园一年之后再次带来毛坯大平层,辉煌国际城这个超12年的老盘再次加推,嘉臣道春新盘来袭,长沙北中心保利时代保持每月一次开盘的节奏,深业沙河城老盘带来大平层,龙湖舜山府带来全装修房,轨道中建麓江府这个网红盘再次来袭,麓谷山湖郡本月第二次加推。
以上楼盘有你喜欢的吗?
大家今年准备入手吗?#长沙买房##开盘#
虾米购房望闻切诊,什么时候买房最合适?
虽然科技迅猛发展,时间来到2021年,虾米发现很多购房者的心里,还存在着狭隘地域购房主义,比如早期的住南不住北,再到现在的新城派老城派,东城西城,南城北城,夸大吹嘘自己的片区,贬低别的区域,考虑问题受限于自己的眼界,依然生活在天圆地方的井口当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体差异性,都喜欢居住生活习惯的区域,对陌生环境,新鲜事物存在天然抵触,这样左右了购房导向,这也可以总结为地缘性需求,比如历城区七里河的金科集美天悦,经十一路的远洋万和府,解放路的中建国熙台,你说他真的值这个钱吗?虾米觉得如果没有地缘性需求,可以跳出这些圈子去寻找更好的选择,然而对地缘性的依赖,让自己无法离开,无限的缩小选择范围,这也是这些楼盘存在的价值,所谓存在即合理。
基于以上购房个体差异性,虾米购房一般是通过望闻切诊,首先三板斧,通过总价预算,工作地点,年龄段,建立分析模型(此处调侃),再次聊天,提供可选择楼盘范围,通过职业,夫妻双方通勤距离,这实际是一个心理咨询过程,了解购房者最需要什么样的房子,比如有的人关注教育,有的关注容积率,有的关心位置,最后继续缩小选择范围,同时通过优缺点展示,让购房者割舍掉十全十美的向往,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
绝大多数购房者预算是有限的,在有限的预算内,抓主要矛盾才是最重要的,位置,通勤距离,品牌,物业,户型,容积率,学区,地铁等等因素,想达到十全十美太难,往往都是在不断的内心矛盾中最后作出妥协,买房也很像盲人摸象,极容易被周围人的言行误导,比如评价某某楼盘,不行,不行,这里有公墓,这里有炼油厂,这里好荒啊,这里太吵,为什么不去历下,为什么不去核心位置,都是何不食肉糜的言行,只看到缺点看不到优点是不可取的,多少钱办多少钱的事,量力而行,不要超越自己的能力范围。
扯了这么多,你总该说什么时候买房合适了吧,虾米认为首先是了解自己的首付能力,月供能力,征信如何,这就是自知之明,计算出总价上限瓶颈,根据总价范围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楼盘范围,然后快速了解这些楼盘的户型位置,优缺点,进行对比。年初很多楼盘没正经,普遍都是涨价恫吓,这时候要放平心态,对于不同预算群体,虾米的建议是130万以下想留在绕城内群体,多看看尽快下手,150万左右群体,不要盲目下手,等风,出现合适价格就下手,青黄不接期不过两三个月,等到多虎竞食,狗咬狗时看能否出现合适价格,200万上下浮动群体则是要如果想留在核心区域,只能选择高密度大高层,如果去距离远区域则是可以横着走一点不着急,250预算群体只是多了几个选项,低密度还是很艰难的,300则可能陷入十全十美的纠结,地铁,位置,学区,环境统统都想,可是现实是骨感的,虾米会在后期推出各个价格区间可选择范围switch case。
2021年的阳春,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声音,开发商完成了年度报表,年初重新洗牌一点都不慌张了,年初各种涨价恫吓,媒体鼓吹,普通购房者则是被16,17年两年的暴涨吓怕了,生怕重蹈覆辙,加上年初都有积攒了不少积蓄,过年回家看到亲朋好友买了房,投资的想投资,刚需想扎根,所以每年都会出现小阳春,2021年的市场趋势,虾米认为还是稳定为主,不会出现暴涨,但是不同项目的差异会变大,比如120万楼盘难觅,150万竞争加剧,好位置高端低密度楼盘门槛300+,200到230预算成为价格真空地带,缺乏缓冲区域楼盘项目。
有人幻想投资短期暴涨,虾米这里说厦门不会出现,限购不会松绑,两年限售,你持有一个项目的周期至少有4年,目前的租售比还是很差的,租金普遍低于利息支出,贷款利率上浮依然很高,房地产犹如一座围城,进城容易出城难,劝君三思。
有人则幻想房价暴跌,虾米从目前的刚需购买力来看,还是能支撑房地产活下去,厦门开发商吃惯了大鱼大肉,目前市场只是重新让他们吃窝头喝稀饭,从最近一年的土地出让情况来看,市场供应是稳定的,暴跌可能性微乎其微,个别楼盘除外。
最后来一句,刚需随时可以上车,只要楼栋心仪,楼层可以,价格符合预算,优缺点符合需求,都可以,但是千万别恐慌性购房买了居住公寓啊,顶底啊,有特别明显不利因素的楼栋,谨慎。
这一年当中遇到很多购房需求,都可以写成故事的,比如夫妻二人工作地点遥远的,比如一个在西南,一个在龙奥,还要执迷于学校的可怜天下父母心,更有对历下区的执念,刚需想留在绕城内,有的追求非街区制,老家在王舍人以北的则是感觉王舍人是宇宙中心,魅力之城买了两套225的大佬,虾米还记得,在燕山又学区房,苦等金科集美天悦降价的,在市中区又老破小,最终远洋万和府上车,跨区改善,药山洋房的大哥,岛城搬家到厦门13k抄底星翰城顶跃现房,200万抄底玖唐府145,中新国际城精装修12800上车。。。。。。。各种各样的购房故事都存在了虾米的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