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固态硬盘不能超过多少度】,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固态硬盘不能超过多少度:固态硬盘接口有哪些,他们之间都有什么区别,该如何选择
- 2、固态硬盘不能超过多少度,为什么有的固态硬盘温度突破80
1、固态硬盘不能超过多少度:固态硬盘接口有哪些,他们之间都有什么区别,该如何选择
固态驱动器(Solid State Drive),俗称固态硬盘,固态硬盘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因为台湾英语里把固体电容称之为Solid而得名。SSD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FLASH芯片、DRAM芯片)组成。固态硬盘在接口的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的完全相同。被广泛应用于家用,商用,企业。
固态硬盘的工作温度不能超过70度,在0-70度之间就属于正常情况。当超过70度时,这样很容易破坏固态硬盘的运用寿命。如果固态硬盘的温度到100度时,这样会破坏数据,数据一旦遗失的话,是不能恢复的,这是在平时一定要注意的。
由于固态硬盘技术与传统硬盘技术不同,所以产生了不少新兴的存储器厂商。厂商只需购买NAND存储器,再配合适当的控制芯片,就可以制造固态硬盘了。
新一代的固态硬盘普遍采用SATA-2接口、SATA-3接口、MSATA接口、PCI-E接口、NGFF接口、CFast接口、SFF-8639接口和M.2NVME/SATA协议。
固态硬盘接口:
SATA接口
SATA是Serial AT Attachment的缩写,即串行ATA接口,是将主机总线适配器连接到大容量存储设备(如硬盘驱动器,光驱和固态驱动器)的计算机总线接口。
作为目前应用最多的硬盘接口,SATA 3.0接口最大的优势就是成熟。普通2.5英寸SSD以及HDD硬盘都使用这种接口,理论传输带宽6Gbps,虽然比起新接口的10Gbps甚至32Gbps带宽差多了,但普通2.5英寸SSD也没这么高的需求,500MB/s多的读写速度也够用。
mSATA接口
mSATA接口,全称迷你版SATA接口(mini-SATA)。是早期为了更适应于超级本这类超薄设备的使用环境,针对便携设备开发的mSATA接口应运而生。可以把它看作标准SATA接口的mini版,而在物理接口上(也就是接口类型)是跟mini PCI-E接口是一样的。
mSATA接口是SSD小型化的一个重要过程,不过mSATA依然没有摆脱SATA接口的一些缺陷,比如依然是SATA通道,速度也还是6Gbps。诸多原因没能让mSATA接口火起来,反而被更具升级潜力的M.2 SSD所取代。
M.2接口
M.2接口是Intel推出的一种替代mSATA的新的接口规范,也就是我们以前经常提到的NGFF,即Next Generation Form Factor。
M.2接口的固态硬盘宽度22mm,单面厚度2.75mm,双面闪存布局也不过3.85mm厚,但M.2具有丰富的可扩展性,最长可以做到110mm,可以提高SSD容量。M.2 SSD与mSATA类似,也是不带金属外壳的,常见的规格有主要有2242、2260、2280三种,宽度都为22mm,长度则各不相同。
不仅仅是长度,M.2的接口也有两种不同的规格,分别是“socket2”和”socket3”
看似都是M.2接口,但其支持的协议不同,对其速度的影响可以说是千差万别,M.2接口目前支持两种通道总线,一个是SATA总线,一个是PCI-E总线。当然,SATA通道由于理论带宽的限制(6Gb/s),极限传输速度也只能到600MB/s,但PCI-E通道就不一样了,带宽可以达到10Gb/s,所以看似都为M.2接口,但走的“道儿”不一样,速度自然也就有了差别。
谢谢阅读
2、固态硬盘不能超过多少度,为什么有的固态硬盘温度突破80
在温度尚不高的5月底我们曾对几款NVMe SSD做过一次测试,除了突出的性能,我们也发现这几款NVMe SSD热成了这样:三星970 EVO的最高温度达到84.2℃,主流产品台电幻影系列NP800 240GB的温度更高达89℃。即便是配有散热模块的浦科特M9PeY 512GB,其工作温度也不算很低,最高温度也达到了68.2℃。
▲三星970 EVO 500GB工作温度高达84.2℃
▲台电幻影系列NP800 240GB的温度更高达89℃
▲尽管加装有大型散热模块,但浦科特M9PeY 512GB的工作温度其实也不算很低,最高温度也达到了68.2℃。
显然,如此高的工作温度很难让用户用得舒心、畅快,毕竟对于电子芯片来说,工作温度越高,它的寿命就越短,对于可能存储有重要数据的存储产品来说,产品的工作温度、寿命显然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指标。
就在我们深深感概NVMe SSD高温不退的问题时,近期我们却发现有款SSD的工作温度与其他产品完全不同——这就是来自影驰的铁甲战将PCIe AIC 240GB。这是一款定位入门级的产品,但其外观设计却堪比那些高端极致产品。
首先,它采用了半高PCIe板型设计,就像一块独立显卡一般,配备了经阳极氧化处理的大型金色散热器,散热器表面还使用了喷砂工艺,印有影驰品牌与将系列LOGO,显得非常精致细腻。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散热器内部设计有大量散热鳍片,并利用舱压式流体力学原理,将冷空气引入散热鳍片,并通过SSD另一面的开孔位置快速带走SSD的热量。
▲铁甲战将PCIe AIC 240GB配备了做工精致的金色散热器。
▲散热器内部配备有大量散热鳍片,可以借助气流快速地带走SSD的热量。
规格方面,这款铁甲战将PCIe AIC 240GB采用了来自群联科技的PS5008-E8主控芯片。该主控采用4通道读写设计,最大支持32CE,同时它还支持NVMe 1.2标准,支持端到端数据路径保护、StrongECC、SmartECC纠错等技术,支持AES-256加密技术。而作为入门级产品,这款主控的带宽设计为PCIe 3.0 x2,理论带宽为2GB/s。
▲铁甲战将PCIe AIC 240GB采用群联PS5008-E8主控芯片。
颗粒方面,这款SSD搭配的是来自东芝的64层3D NAND TLC颗粒,单die容量为512Gb(64GB),同时它还配备了一颗容量为256MB的南亚DDR3缓存颗粒用于存放闪存FTL映射表。
▲搭配东芝64层3D NAND TLC。
总体来看,这款产品的技术规格虽然不是非常突出,但其发热量却是非常的低。首先在读写《使命召唤:二战》游戏安装文件(容量:41.8GB)、51.7GB电影文件即总计100GB以内的数据时,从FLIR热成像仪侦测SSD正反两面的最高温度只有32.1℃。同时用手触摸SSD正反两面也非常冰凉,丝毫没有发热的现象。是不是因为散热器过于厚实,热像仪无法进行有效侦测呢?为此我们同时还开启CrystalDiskInfo软件进行辅助侦测,而软件的侦测结果也非常类似,SSD的最高发热量只有33℃。可以说铁甲战将PCIe AIC 240GB的发热量远低于我们前面看到的这几款产品。
▲在100GB以内的数据传输时,铁甲战将PCIe AIC 240GB的最高侦测温度只有33℃。
那么如果加大负载,SSD的发热量是否会增大呢?为此我们还使用专业的PASSMARK BurnInTest对固态硬盘进行了连续15分钟读写的烤机测试(注:与CPU类似,一般固态硬盘在满载工作5~10分钟即可达到最高温度,并趋于稳定)。而测试结果是铁甲战将PCIe AIC 240GB的发热量仍然很低,从软件来看,其最高温度只小幅上升到35℃左右。同时从我们在测试时拍的这段小视频也可以验证这一结果。此外从实拍热成像图的展示也是如此,在满载工作15分钟时,SSD正反面最高温度在35℃左右。
▲在对铁甲战将PCIe AIC 240GB烤机约13分钟时拍摄的小视频,软件侦测温度仍只有35℃。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作时,SSD顶部镶入的LED导光条会闪烁发出金色的光芒,看起来更加炫酷。
▲热成像仪的侦测结果与软件侦测类似,这款固态硬盘在烤机15分钟时的最高温度在35℃左右,发热点在PCB背面位置。
综合以上测试可以看到,影驰铁甲战将PCIe AIC 240GB的散热设计的确相当优秀,那么这是否是牺牲性能换来的低发热量?它的性能表现能否满足普通用户的需求呢?接下来我们还使用Core i7-8700K处理器、Z370主板对铁甲战将PCIe AIC 240GB的性能进行了详尽的测试。
首先从AS SSD基准测试来看,它的连续读取速度可以达到1456.1MB/s,已接近PCIe 3.0 x2产品的上限。要知道一些普通PCI 3.0 x2 SSD的最高传输速度也难以突破1000MB/s,同时它的连续写入速度也借助内置SLC CACHE达到了842.82MB/s。而这款SSD的随机4KB读写性能也可与主流NVMe SSD匹敌,分别达到8198IOPS、25710IOPS。当然如果把AS SSD测试文件的大小提升到10GB,写满SLC CACHE,铁甲战将PCIe AIC 240GB的写入速度也会出现下降。如在使用10GB测试容量时,尽管它的连续写入速度还保持在844.09MB/s,但随机4KB-64Thrd的写入速度则从698.69MB/s下降到421.8MB/s。
▲铁甲战将PCIe AIC 240GB AS SSD 1GB性能测试。
▲铁甲战将PCIe AIC 240GB AS SSD 10GB性能测试。
而在实际应用中,影驰铁甲战将PCIe AIC 240GB也体现出非常不错的读取性能,在从影驰铁甲战将PCIe AIC 240GB向英特尔Optane 900P传输《使命召唤:二战》游戏安装文件时,平均读取速度达到1294.2MB/s,仅需33.14秒就完成了41.8GB文件的传输。而在向影驰铁甲战将PCIe AIC 240GB写入这些安装文件时,在初始阶段,影驰铁甲战将PCIe AIC 240GB也能达到约800MB/s左右的写入速度,在SLC CACHE用尽后,写入速度则会大幅下降,最终平均写入速度在306.91MB/s。
▲铁甲战将PCIe AIC 240GB实测文件读取速度。
▲铁甲战将PCIe AIC 240GB实测文件写入速度。
程序应用方面,在PCMark 8存储性能测试上,影驰铁甲战将PCIe AIC 240GB的测试成绩轻松突破5000分大关,达到5015,各项软件应用的执行时间较SATA SSD有显著缩短。如在读写6108MB数据的PhotoShop重载任务中,影驰铁甲战将PCIe AIC 240GB的任务耗时为354.1秒,SATA固态硬盘东芝Q300的耗时则高达376秒,时间足足缩短了22秒。
▲铁甲战将PCIe AIC 240GB PCMark 8存储性能测试。
在实际游戏体验中,影驰铁甲战将PCIe AIC 240GB启动当下热门游戏《绝地求生:大逃杀》的耗时(在STEAM平台下点击游戏开始按钮到出现PUBG LOGO画面的时间,未将受网络环境影响很大的登录时间计算在内)只有12.36秒,载入《使命召唤:二战》关卡的时间只需8.41秒,其启动时间相比普通SATA固态硬盘也有一定的缩短。
综合来看,影驰铁甲战将PCIe AIC 240GB的性能达到了当前PCIe 3.0 x2 NVMe TLC SSD中的较高水准,尤其是它的读取性能非常突出,可有效缩短各种任务执行、游戏启动的时间,再加上它突出的散热设计,超低的工作温度,非常值得那些注重发热量、稳定性与性价比的用户考虑(请点击“阅读全文”了解详细信息)。我们也期望影驰能尽快把这一散热设计也应用到未来基于PCIe 3.0 x4规格的高性能产品上,让那些发热量更高的高端产品也能有效降低工作温度。
影驰铁甲战将PCIe AIC 240GB规格
接口:PCIe 3.0×2
主控:群联PS5008-E8 4通道
闪存:东芝64层3D NAND TLC
板型:插卡式
质保时间:3年
参考价格:749元
本文关键词:固态硬盘可以承受多高的温度,固态硬盘最高多少度,固态硬盘超过60度,固态硬盘一般多少温度,固态硬盘不能超过多少度保存。这就是关于《固态硬盘不能超过多少度,他们之间都有什么区别》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