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杭州二手房客户看的最多是这些板块
二手房看的比较多的主要集中在次新房板块。以新房较多、总价低的板块为主力,也可以看出刚需客户占据了当然市场大头。
而在带看增幅最大前20板块里,大部分均为次新房集中的板块。如星桥、崇贤、七堡、火车东站、桥西、钱江世纪城、萧山新城区等。
开发商疯狂抢跑!下半年楼市会更难?
眼下的楼市,几乎就是两个平行宇宙。
一个羸弱不堪,每天只管躺平后盼着新政赶紧来“扶我一把”;一个仍是风风火火,预售证接连不断,开发商在比谁能够更快“抢跑”。
跑得快,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
7月19日,月映海棠园首开320套房源,户型在95-125㎡之间,打响了勾庄供应潮的第一枪。从拿地到首开只有短短的81天,震惊四座。
只过了10天,春知海棠苑的160套房源进场,户型约160-162㎡;3天后,燕语海棠轩480套房源开始登记,户型约105-139㎡。
可以看出,每个楼盘在户型上各有侧重:
面积约95-125㎡的月映海棠园,主要针对刚需及初改;燕语海棠轩和春知海棠苑面积段分别为105-139㎡和160㎡,房源总价逐级拔高。
面积段稍有重复的月映海棠园和燕语海棠轩,在登记时间上则被拉开。如此,第一波冲击月映海棠园失败的客户,刚好可以投入到燕语海棠轩的摇号中。
无论是户型排布还是登记时间,绿城三子的排期和衔接都相当紧密。
一向“匀速行驶”的绿城突然加速,想必是想赶在供应集中爆发前,先把大批的客户抢到手里。
越来越多的项目,都在加快脚步。
比如滨江建杭·江晖府,6月28日领出第一张预售证,7月9日才选完房,7月14日就领出了第二张预售证。
其间只隔了5天。
星桥的月映星语园,几乎保持着“每月一开”的推盘节奏。整盘19幢近1900套的房源量,打算用6个月的时间全部卖完。
大江东的兴耀·岚漫之城速度更快:在4月1日加推215套房源后,分别又在4月18日和4月29日相继领出160套和86套房源。
一个月之内连开三次,不到5个月就宣告清盘。
作为岚漫之城的“姊妹篇”,湖悦岚湾完美继承了手脚麻利的特地,以平均每个月两次的节奏光速开盘,平均间隔只有15-20天。
据了解,湖悦岚湾最后一批房源就要加推了。不出意外的话,从开盘到售罄只需要3个多月。
未来科技城的杭珹未来中心,更是一区二区“左右开弓”,在4-5月里一共加推了5次......
动作快的开发商年年有,但今年似乎特别多。
事实上,每年的年中都是开发商的冲刺期之一。
目前,杭州绝大多数的开发商都是上市公司,到了年中是要公开自己的半年报的。
今年市场如此萎靡,购房者时刻要提防着开发商暴雷。这时候,半年报就成了宣传自身实力,增强市场信心的重要工具。
正因如此,各个项目都会使劲在搏一搏。
其次,今年的大环境变了。
去年下半年起,三道红线+两道红线的组合拳,几乎锤灭了房地产的半壁江山。眼瞅着今年开始慢慢复苏,突如其来的“停贷潮”再次给了行业信心一记重击。
下半年,无论是疫情还是国际形势,都没有要转好的意思,市场仍然充满了各种不确定因素。
眼下的杭州市场还较为乐观,自然要加快去化。
最后,楼市的玩法可能有所调整。
按往常来说,一般情况下每年都只有三次集中供地,而今年据说有四次,这意味着每次拿地的间隔会更短。
想一直玩下去的开发商,手里就要有一定资金预备着拿地。
对整个行业来说,一场内卷正在铺开。
以前大家排斥“高周转”,是因为大多数情况下都要牺牲品质感。但如果像滨江绿城,在能够控制品质和安全性的前提下不断加速,大量的土地和资金还会继续向头部开发商集中。
购房者的好日子,马上要来了。
一方面,此前出让的第一批和第二批集中出让的104宗地块,在三四季度基本都可以入市;去年憋着的德信桥西地块、伟星申花地块等项目,差不多也该来了。
将近1000万㎡的供应量。
与此同时,第三批集中出让的地块已经箭在弦上,预计这个月就要挂牌,这又将是一波丰盈的供应。
新房一旦变得好买,和二手房之间的倒挂差自然而然就会随之减小。
这对绝大多数的购房者,尤其是率摇不中的社保幼子们来说,是摆脱内卷的绝好时机。
唯一需要警惕的,是手握老破小的房东们。
大量的新房入市和次新房交付,会加速淘汰这批既不中看、也不中用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