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委书记高建军:加快建设郑开同城化示范区】#开封头条#2月18日,开封市委书记高建军到省发改委,与省发改委党组书记马健等座谈,双方就深入实施郑开同城化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建设郑开同城化示范区,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事项开展工作对接。详情:开封市委书记高建军:加快建设郑开同城化示范区
#开封头条# 围绕推进郑州与开封同城化,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定位,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层面的创新和各种要素的有序高效衔接,探索建设郑开同城化先行试验区,强化顶层设计、分工合作、错位发展,探索一条区域优势互补、体制机制创新、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城化发展新路子。现阶段重点做好“五个同城”:
(一)规划同城。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刚性约束强,迫切需要两市打破地理和行政边界阻碍,选取顶级规划团队,编制郑开同城化先行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统一编制、共同实施。科学划定郑汴港核心引擎区“三区三线”,统筹平衡郑州、港区、开封中心城区国土开发强度,共谋国土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统筹考虑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资源配置,促进郑开两市错位发展、互补发展,引导开封成为大都市区新增产业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空间,实现规划一张图、要素供给同城化。配合省发展改革委统筹编制郑开同城化发展规划,深化细化郑开科创走廊、开港经济带、郑开汽车产业带、郑开文旅协同发展带等专项规划内容。
(二)交通同城。适度超前谋划郑开同城交通基础设施,扩容轨道交通、加密路网、建设快速通道、推进公交同城化。加快推进郑开城际铁路改造和市域铁路S2线规划建设,优化班次和站点实施公交化运营,并衔接郑州地铁网络,谋划建设开港间城际铁路,加快形成便捷畅达的轨道交通路网;加快推进S312(沿黄大道)、G310南移、G107东移、S317、S224、科学大道、平安大道、龙中公路东延等郑开间主干路网贯通;规划建设半小时交通圈高架快速路,郑开北部建设复兴大道对接郑州科学大道高架快速路,中部加快郑开大道高架快速化改造,南部建设陇海高架快速路,南北向贯通开港大道对接航空港区迎宾大道快速路;探讨郑开间高速免费通行方案;增加郑开城际铁路车次和郑开、开港等城际公交线路及运力,推动城际公交与轨道交通、市内公交无缝衔接;实现郑开交通一体、深度联通。
(三)产业同城。重点发展郑开之间已经成形的四个较为清晰的产业承载带,沿黄生态带坚持规划、风格、标识三统一,整合沿线自然景观、文化遗产、人文地景,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样板;郑开科创走廊带加快中原科技城、白沙科学谷、中原数据湖等建设,联动推进郑州高新区、金水科教园区、龙子湖高校园区、开封职教园区发展,形成百里创新创业长廊,打造支撑全省、服务全国的创新策源地;开港经济带加快高端制造、电子信息、智慧物流、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申建郑开内陆自由贸易港,建设全省重要的高端产业集聚高地;大运河文化带加快宋都古城、朱仙古镇等保护修缮,加快推进郑开旅游通航等大运河标志性工程建设,谋划建设朱仙镇科教城,统筹郑开间文旅业态布局,着力打造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在此基础上,当前重点抓好四个核心区域建设,官渡运粮河区域作为现代城市发展核,打造郑开同城化发展的桥头堡;航空港区域作为新兴产业发展核,打造对外开放产业融合发展高地;宋都古城区域作为文化核,打造上承汉唐、下启明清、最能体现华夏历史文明高峰的宋文化高地;朱仙镇区域作为人力核,谋建开放式科教城,招引国内外名校和科创资源集聚,为郑开同城化发展提供多层次人力支撑。
(四)生态同城。围绕黄河生态屏障、郑汴港生态绿心、河湖水系连通和生态廊道建设,统筹生态保护、垃圾处理、污染防治,构建郑开多层次、密网络、功能复合的生态空间格局。加快打造集防洪治理、滩区整治、湿地保护、防护林带为一体的沿黄复合型生态屏障,建设郑汴港区域生态绿心,构筑沿贾鲁河水系生态带和沿隋唐大运河文化生态带,围绕河流、铁路、公路建设滨水绿道和交通生态廊道,加快郑开沿黄湿地公园建设,推进郑开现有的龙子湖、象湖、雁鸣湖、黑岗口引黄调蓄水库及宋都古城“四河五湖”水系贯通,加快推进赵口灌区二期、贾鲁河、运粮河综合治理和郑开同城东部供水工程等建设,构建跨区域共享的垃圾处置体系,加强区域环保联动,形成一体化的区域环保网络。
(五)公共服务同城。以均衡普惠为导向,加快推进优质教育共享、医疗机构协作、文化体育联动、智慧大脑共建、区域社保统筹、要素自由流动,提高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鼓励优质中小学校开展跨区域合作,实现郑开基础教育同城,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和高等院校在开封布局;支持郑州六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医疗机构在开封设立分支机构,推动异地就医并探索医疗保险统筹机制,实现医保同城;推动大型体育赛事联合举办、文艺互演交流合作,优化文化旅游资源协同布局,加快推进旅游年卡发行,实现旅游同城;统筹建设郑州大都市区智慧城市大数据运营中心,实现数据信息同城;建立企业自由迁移、公共信用联合奖惩机制,打破户籍、身份、人事关系等限制,推动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等互认互准。
#开封头条#同城网友爆料: 开封东京大道与五大街交叉口处,发生交通事故,现场一片狼藉非常惨烈。事故正在处理中,各位从这里经过请注意避让。#交通事故#
对于郑开同城化,开封有着怎样的思考?河南商报记者采访了省人大代表、开封市委书记高建军。
郑开同城化,能有效助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省人大代表、开封市委书记高建军表示,加快推进郑开同城化发展,是我省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之一,拥有宝贵机遇和扎实基础。他说,首先是重大战略机遇叠加。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期间,在郑州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明确要推进郑州与开封同城化、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为郑开同城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提出地,我们肩负着更大的使命、责任和担当。”
其次是顺应城镇化发展规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在新发展格局中,加快推进郑州与开封同城化,更有利于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开封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都,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再者,郑开两地同城化基础扎实。十多年来,郑州和开封两市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郑汴一体化优先发展战略,两市“五同城一共享”基本实现,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框架和产业互补共赢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郑汴一体化区域整体呈现出要素聚集、内外联动、合作共赢、加速崛起的良好态势。
推进郑开同城化发展,需要更加注重整体谋划、推动错位协同发展
高建军介绍,作为一体化发展的更高级阶段,推进郑开同城化发展,需要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层面的创新和各类生产要素的有序高效衔接;需要更加注重整体谋划、推动错位协同发展;需要更加注重试点先行,选择具备条件的区域和领域率先开展探索,以点位突破带动全面发展。
“开封将深入贯彻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服务全国全省大局,自觉担当、积极作为,以实际行动、创新举措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要求贯彻好落实好。”高建军说。郑开同城化,开封想咋做?省人大代表、开封市委书记高建军这样说-大河网
#郑州头条# 最近这两天一直在流传,郑州市要将郑开大道快速化改造,而且写得有板有眼的,说什么要取消21个平交路口。这些都是些自媒体作者发出的,始终没有见到官方的任何消息。#开封头条#
旅途在线查询了郑州市发改委的官方网站,没有查到任何郑开大道快速化改造的消息。#郑州开封同城#
#开封头条#郑开同城的基本指标:
1,商事办理。即无论在郑州、开封或是中牟办理的执业许可,均应具有同等的执业效力,且具有同等的居民待遇。
2,就医、上学、社会统筹、就业、购房,郑州、中牟、开封不再有限制条件,一视同仁。
3,工资水平因地区差别,不能强求统一。
4,中牟境内属于同城区域乡镇可以享受开封西区的水电暖供应。开封同城区域的西区也可在中牟的境内享受同等的社会福利。
5、投资、公考、乘车、入园游览等,不再受户籍限制。
6、两地组团招商,依类别差异落地。
7、两地共同实施区域规划,协调发展。
欢迎补充!
#开封头条# 1月29日,上午十点左右,开封市郑开大道由西往东方向,进入开封防疫卡点时,大量的车在此排队,拥堵的一塌糊涂,拥堵长度约有300米左右。
旅途在线是在上午的10点10分开始排队进入这个卡点的,截止到目前已经是10点40分左右,也就是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还没有到达卡点,前方具体的情况还不太清楚。#郑州开封同城#
#开封头条# 郑开同城之交通同城规划:加快推进S312(沿黄大道)、G310南移、G107东移、S317、S224、科学大道、平安大道、龙中公路东延等郑开间主干路网贯通;规划建设半小时交通圈高架快速路,郑开北部建设复兴大道对接郑州科学大道高架快速路,中部加快郑开大道高架快速化改造,南部建设陇海高架快速路,南北向贯通开港大道对接航空港区迎宾大道快速路;探讨郑开间高速免费通行方案
#开封头条#温馨提醒:同城网友分享目前开封郑开大道卡口已暂时封闭;
杞县客运站班车已停运,龙宇化工附近卡口已暂时封闭,车辆禁止进出。
请各位朋友提前规划好出行路线,没有特别紧急的事情尽量不要外出。如果还有其他相关开封路况信息,欢迎各位及时评论区分享。[作揖][作揖][作揖]
#开封头条#不得不知道的重磅规划,刚刚公布!投资14.6亿! 19条市政道路,扎堆在开封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自贸区,这里有大发展![赞][赞][赞]#本地达人计划#
要发展郑开同城化,基础设施的硬件一定要跟上。才公布的郑开同城化开封片区基础设施短板强化建设主要都集中在了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自贸区。这里,可能会迎来重磅的新规划。
看公布的消息,光郑开同城开封片区基础建设的一期投资就有14.6亿,这笔钱主要是用在19条市政道路的建设,建设长度30公里,具体的19条路看图片,一目了然。这些道路竣工之后,肯定会继续优化开封的交通环境,使市民出行更加便利。
但是落地时间这个事就不好把握?很多老乡都在问啥时候落地,项目工期说是5年,但是还会调整,这个调整应该只会慢,不会快。[捂脸][捂脸][捂脸][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