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三国时曹丕简历,曹丕:那个背了千年骂名的男人

关于【三国时曹丕简历】,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三国时曹丕简历:曹丕:那个背了千年骂名的男人,我们真的了解他吗?
  • 2、三国时曹丕简历,魏国开国皇帝曹丕是贤明君主吗

1、三国时曹丕简历:曹丕:那个背了千年骂名的男人,我们真的了解他吗?

公元226年,大魏皇帝曹丕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回望他短短四十载的人生,既没有父亲曹操的雄才大略,也没有弟弟曹植的惊世之才。

“七步成诗”的故事把一个阴险毒辣的他推到世人面前,让他背上千年骂名,而他隐忍坚强、细腻多才的那一面却被历史的面纱遮蔽了。

多年后,当我们怀着公允的态度看待曹丕,会发现他的人生堪称一部励志片。

三国时曹丕简历,曹丕:那个背了千年骂名的男人

越是不被看好,越要沉住气

曹丕,字子桓,是曹操和卞夫人的第一个孩子。

他天资聪颖,博览群书,少年时代就通读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言。

生在动荡的战争时代,曹丕从小就被曹操带上前线,他六岁会射箭,八岁能骑马,从十岁起,就随军征战南北。

曹操一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曹昂既是长子,又有仁孝之名,是合法的立嗣人选。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建安初年,曹操南征张绣,曹昂在这场战斗中不幸丧命。

曹昂死后,其养母丁氏悲痛欲绝,与曹操情断义绝。卞夫人由此成为曹操的正室,曹丕也阴差阳错地成了嫡长子,这成为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但身份的改变并没有帮他赢得父亲的宠爱,曹昂死后,曹操把关注的目光投在了另一个儿子身上,那就是曹冲。

《三国志》记载,曹冲五六岁时“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曹操也曾多次对群臣称赞曹冲的早慧和贤能。

公元208年,年仅十三岁的曹冲得了一种怪病,曹操遍试医方也没能挽回爱子的性命。

曹丕前去宽慰父亲,得到的却是一句冷冰冰的回答——“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继曹昂、曹冲之后,弟弟曹植又成为父亲的心头好。

他才高八斗,深得曹操青睐,一时间,成了储君候选人中最有潜力的竞争者。

曹丕仿佛生来就是配角的命,任凭他怎么努力,都讨不了父亲的欢心。

他就像读书时那个很努力但就是不被老师喜欢的小孩一样,在幽暗的角落里,孤独地成长着。

曹丕自然也能感受到父亲对他的淡漠,可是,不被看好,就要自我放弃吗?

当然不!

他知道,一个人越是不被看好,越是要沉住气,只要自己不认输,就没人能让他倒下。

三国时曹丕简历,曹丕:那个背了千年骂名的男人

父亲带着曹植征讨四方时,他被留在邺城处理日常事务。哪里有反叛,他就带兵去镇压,这样的经历锻炼了他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除此之外,他还恭敬地对待士大夫,积极扩大自己的盟友圈。很快身边就聚集了一帮谋士,史书称之为“天下向慕,宾客如云”。

身处低谷,曹丕暗自砥砺,在隐忍中默默地积攒着力量,只等时机成熟的那一天。

公元217年的一天,曹植无视法令,借着酒兴,私自乘坐王室车马,擅开司马门,在禁道上纵情驰骋。

曹操一怒之下处死了掌管王室车马的公车令,这一次,他内心的天平终于动摇了,他开始怀疑,性格外露、任性狂放的曹植,是否适合做帝王。

建安二十二年,在曹丕与曹植中间,曹操终于做出选择:立曹丕为魏王太子。

那是曹丕人生中的高光时刻,他笑得像个孩子,抱着大臣辛毗的脖子激动说道:“辛君啊辛君,你可知我有多高兴?”

三国时曹丕简历,曹丕:那个背了千年骂名的男人

看透生死后,

依然相信努力的意义

人生一世,总与得失相伴。

就在曹丕成为魏王太子的那年,邺城瘟疫肆虐,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嚎泣之哀。

这一年,那些陪伴过曹丕的文友们,徐幹、陈琳、应炀、刘桢等相继离世。

他们个个才华横溢,是赫赫有名的“建安七子”成员,也是曹丕生命中最珍惜的文友。

在苦闷的日子里,是他们陪伴曹丕吟诗作赋,将生活的刁难远远地甩在身后。

可如今,他们却都不在了。

这对曹丕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他给王朗写信说:“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言辞之中,满溢苍凉。

三国时曹丕简历,曹丕:那个背了千年骂名的男人

魏晋时期,方术兴盛,许多皇帝都幻想长生不老,可曹丕却说:“礼,国君即位为椑,存不忘亡也”。

他清楚地知道:人死之后除了一抔黄土之外,一无所有。所以,对于死亡,他从不抱有浪漫的幻想。

在那个渴望成仙的时代,曹丕简直是少有的“人间清醒”。

他甚至清醒地意识到曹魏必然有灭亡的一天,在帝国肇始的第三年,他就写下这样一句话:“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

历代君王对于墓葬都十分重视,巴不得用天下所有宝物陪葬。

而曹丕却不以为然。

他反对厚葬,并嘱咐大臣:“我的棺材里不要放苇炭,不要放金玉宝物,也不要效仿那些愚蠢的世俗之所为,因为保持尸体不朽是没有用处的”。

难能可贵的是,他在看透人终有一死后,并没有否定努力的意义。

他明白:虽然所有人的结局是一样的,但每个人的人生体验却截然不同。

正因为有了死亡,生命才显得珍贵。而这只有一次的人生,一定要做点想做的事,才算不虚此生。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经历了漫长的立嗣斗争后,34岁的曹丕走上了受禅坛,此时的他虽正值壮年,却已历经沧桑,有华发之叹。

即位后,他下了息兵诏,薄税诏,轻刑诏等一系列惠民政令。在他统治期间,北方地区重现安定繁荣的局面,曹魏国力进一步增强。

旁人看来,他应该算实现了人生的最高理想,但只有他自己清楚:政治只是他生命的一隅,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使命等着他去完成。

三国时曹丕简历,曹丕:那个背了千年骂名的男人

即使活在别人的阴影下,

也要奋力向上

做世子时,曹丕心中就有一个文学梦,希冀将来有一天能“立言来传名于世”。

他在《典论》中提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为此,他很努力地作诗写文,可是,天赋这种东西很玄妙。弟弟曹植可以在父亲建造的铜雀台上一气呵成,创作出《登台赋》,这让他望尘莫及。

世人也总是拿他和曹植对比,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他不如曹植。

三国时曹丕简历,曹丕:那个背了千年骂名的男人

南朝文学评论家钟嵘在《诗品》中评价曹丕的诗“率皆鄙直如偶语”,言语之间是满满的嫌弃。

对于曹植,钟嵘则不吝赞美:“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粲溢古今……”,似乎这些词语都不足以形容曹植那令人惊叹的文学天赋。

至于曹丕,人们记得最清楚的从来不是他在文学方面的造诣,而是他的阴险毒辣:为夺嗣位不惜残害手足,逼迫亲弟弟七步作诗。

但人们不知道的是,七步诗仅为《世说新语》记载,在《曹子建》集中,根本没有收录。

承受着众人的唾骂,曹丕在文学之路上默然前行。他热爱诗歌,即使有人比他强一百倍,也没关系。

对人生感到失望时,他就把诗歌当做情绪的树洞——“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

他花费大量的精力为建安诸子编订文集,并对他们的作品做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徐干怀文抱质,恬淡寡欲;阮瑀书记翩翩,知足乐也……

在文学批评史上,以文学家身份评论同时代其他文学家群体的先河,正是由曹丕开创。

他的《典论》是中国最早的文学评论著作,对后世影响巨大;他写的《燕歌行》情致委婉,缠绵悱恻,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七言诗。

既然不甘平庸,那就让自己在热爱的事情中寻找生命的意义。毕竟,比起得过且过的生活,他更喜欢滚烫的人生。

时隔千年,终于有人读懂了他,清朝初年的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曹子建之于子桓,有仙凡之隔,而人称子建,不知有子桓,俗论大抵如此”。

叶嘉莹先生称赞他是一位“天然的诗人”,说他的诗不事雕琢,亦能动人心魄。

曹丕如果地下有灵,一定会感到欣慰吧,毕竟,他这辈子受过的否定远远多于赞美。

生来就不是头顶光环的那一个,刻在骨子里的自卑造就了他的善感寡欢,也使他很早就懂得:如果想要什么东西,只能靠自己去争取。

他就像一个在生活的泥淖中苦苦挣扎的平凡人,时常被别人碾压,运气也不怎么好,但他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不认命。

正是这份敢于和命运叫板的执拗,帮助他在沮丧时自我克制,从痛苦中借力,在隐忍中坚强。

三国时曹丕简历,曹丕:那个背了千年骂名的男人

正如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所说的那样:“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面对生活的种种刁难,我们不必慌张,更无须绝望,扛过了那些艰难的时光,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到那一天,你会发现,你酝酿的所有改变,都会在时间的喂养下得以实现!

作者| 张晚晚, 一个有所热爱有所期待的90后姑娘

图片 | 《三国演义》剧照

2、三国时曹丕简历,魏国开国皇帝曹丕是贤明君主吗

魏文帝曹丕是一个贤明的皇帝吗?

因为阵营不同,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当时可能有天壤之别。而现如今,因为立场不同,这个问题也永远不可能有统一答案。

但《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作为三国历史的亲历者,且被誉为“良史之才”,肯定有一个更为公允的答案。

在《三国志·魏书·文帝纪》的末尾,陈寿如此评价魏文帝:

三国时曹丕简历,曹丕:那个背了千年骂名的男人

第一,前半句,陈寿首先肯定了曹丕是个一流的文学家

其实,论及文学素养,后世的李后主、宋徽宗,只能算是玩票,曹丕才是真正的文学家。

首先,曹丕是当时邺下文人集团的领袖,由此形成的“建安风骨”对后世影响很深;

其次,曹丕的理论功力十分深厚,他写作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著作;

再次,虽然曹丕的诗歌作品被认为不如曹操和曹植,但他的一些作品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多个“第一”。比如“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燕歌行》”、“现存最早的一部志怪小说《列异传》”。

不过,如果曹丕是曹魏的“作协主席”,那么这些评语倒还没什么。

三国时曹丕简历,曹丕:那个背了千年骂名的男人

但曹丕是皇帝,而且还是曹魏的开国皇帝!这种评价,显然听起来有些怪怪的。

第二,后半句,陈寿使用了“若”(假如)这个词,说曹丕如果达到这些条件,那么他距离“古之贤主”也就不远了。

这半句话翻译过来是这样的:假如(曹丕)大度,有宽广的胸怀,讲求公平公正和诚信,能志存高远,克服内心的不利因素,使自己内心善良,那么距离古代贤明的君主,就没有什么距离了。

由于写作《三国志》时,历史已进入西晋,陈寿也必须尊曹魏为正统。所以,他对曹丕的这句评语,完全可以理解为对他的批评:你小肚鸡肠,暴戾阴狠,孤僻多疑,距离“古之贤主”,真是差得远呐!

在史书中,也记载了这样两件事,将曹丕以上这些缺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国时曹丕简历,曹丕:那个背了千年骂名的男人

一、曹丕的小肚鸡肠与暴戾阴狠

1、杀害鲍勋

曹丕还是太子的时候,他的宠妃郭夫人的弟弟犯了罪,一个叫鲍勋的官员负责处理这件案子。

为了哄郭夫人高兴,曹丕亲自出面为自己的小舅子求情。但是,鲍勋却坚持秉公办案,没给曹丕面子。

其实,鲍勋的背景也不简单,他的父亲鲍信曾经救过曹操的命。

于是,有苦难言的曹丕怀恨在心。等到他做了曹魏皇帝,便开始找茬处理鲍勋。

有一次,曹丕南征东吴回来,驻军在陈留。鲍勋正好在此治书执法。

当地的太守孙邕由于没有按照规定的路线出行,军营的令史想要追究他的责任。但鲍勋觉得此时军营的堡垒还未完工,孙邕情有可原,于是没有解决这件事情。

曹丕听说这件事后,马上下令说:“鲍勋指鹿为马,混淆是非,马上捉拿交给廷尉审判。”

三国时曹丕简历,曹丕:那个背了千年骂名的男人

结果,廷尉们按照法令,判了他五年刑期,罚金两斤。曹丕大怒,认为鲍勋该杀,而廷尉们是徇私枉法。于是,曹丕又把廷尉们都抓了起来,要求有关部门再审。

这时,钟繇、华歆等一帮老臣也联手向曹丕上书,恳求看在鲍勋之父鲍信有功于曹氏的面上,饶鲍勋一命。

但曹丕还是不依不饶,硬是绕过了审判环节,派自己的使者到廷尉大牢里将鲍勋杀害,这才心满意足。

2、报复曹洪

曹洪是曹操的堂弟,他早年追随曹操起兵,从军几十年,为曹魏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且,与鲍信一样,曹洪也曾救过曹操的命。讨伐董卓时,曹操曾经被董卓部将徐荣打得大败亏输,逃跑的路上还把自己的坐骑给丢了。

眼看敌人的追兵将至,曹洪把自己的马让给了曹操,并且说:“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在曹洪的帮助下,曹操最后得以脱险。

三国时曹丕简历,曹丕:那个背了千年骂名的男人

但是,曹洪身上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虽然腰缠万贯却吝啬无比。曹丕当太子时,因为花销较大,便向曹洪开口借钱,结果却遭到了他的拒绝。因此,曹丕便对曹洪怀恨在心。

当曹丕称帝后,便利用曹洪门客犯法的机会,对曹洪进行连坐,也要治他的死罪。

许多大臣都跑来为曹洪求情,可曹丕一概不同意,仍然坚持要取曹洪的性命。

最后,还是曹丕的老妈卞太后出面,找到郭皇后说:“如果今天曹洪死了,我明天就让皇帝废了你这个皇后。”

于是,郭皇后跑到曹丕那里又哭又闹,这才让曹丕免了曹洪的死罪,只将他削去官职和封地了事。

在常人的印象里,大文人多是感性、情感丰富的,为何曹丕作为一代文豪,却有着小肚鸡肠、阴狠暴戾的性格呢?其实,这与曹丕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

三国时曹丕简历,曹丕:那个背了千年骂名的男人

二、家庭原因造成了曹丕的性格悲剧

曹丕的母亲卞氏,起初并不是曹操的正妻。所以,曹丕并没有成为太子的可能。

直到公元197年,曹操攻打张绣失败,这一仗也彻底改变了曹丕的命运。

首先,曹操的长子曹昂阵亡;其次,曹操原来的正妻丁夫人愤而与其离婚。

这样一来,卞氏就被扶正,而曹丕的地位也得以攀升。但是,曹丕虽成为事实上的嫡长子,可他在曹操心目中,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地位。

公元208年,曹操的爱子曹冲夭折,曹丕过来宽慰父亲。可曹操却给了他当头一棒:“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三国时曹丕简历,曹丕:那个背了千年骂名的男人

言下之意,如果曹冲还活着,是很有可能取曹丕而代之的。

公元213年,曹操被封为魏公,立嗣问题被摆上了议事日程。而作为嫡长子的曹丕,却不能理所应当的得到这个位子。因为在曹操的心目中,曹植无疑是更加优秀的一个儿子。

曹植在文学上造诣很高,南朝大诗人谢灵运就曾评价说:

“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而且,曹植也并非淡泊名利之辈。在他的身边,围绕着杨修、丁仪、贾逵等一批能臣,为其鞍前马后,争夺储位。

如果曹植不是嗜酒任性、放浪形骸,如果曹丕的综合素质没有高出那么一点点,如果曹丕身边的司马懿、贾诩不是那么给力,那么世子之位,恐怕就要落在曹植头上了。

三国时曹丕简历,曹丕:那个背了千年骂名的男人

更让曹丕感到心寒的是,他另外一个弟弟曹彰,也不站在自己身边。

曹操死后,曹彰带兵前来奔丧,头一句话就是问曹操的玺印何在,而且他还对曹植说:“先王召我者,欲立汝也。”

这也难怪曹丕最后与自己的两个亲兄弟反目成仇。作为报复,他逼曹植七步成诗,还毒杀了对其威胁更大的曹彰。

曹丕就是在父亲的轻视、兄弟们的排挤中,一路走来,最后逆袭成为一国之君的。

而受这种家庭环境的影响,他养成这种小肚鸡肠、阴狠暴戾的个性,也就不足为奇了。

本文关键词:三国时期曹丕,三国时期的曹丕活了多少岁,三国时期的曹丕,三国人物曹丕,三国时曹丕简历是哪里人。这就是关于《三国时曹丕简历,曹丕:那个背了千年骂名的男人》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101896/
1
上一篇 tcl罗格朗开关插座官方旗舰店,tcl墙壁开关插座怎么样
下一篇 杰诺鱼竿怎么样,韧逍遥3.9鱼竿评测(写了这篇百元鱼竿对比)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