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头条#
太忻VS太榆(上)
昨天晚上直播间的热点话题之二!
第一个问题:太原的经济密度是忻州的几倍?
第二个问题:迎泽区的人口密度是榆次区的几倍?
我的直播间高手如云,500位粉丝大部分都比较客观理性!
马上有人给了准确的答案:忻州的经济密度是太原的7%,太原是忻州的15倍左右!
也就是说:太原每平方公里创造的价值大概是忻州的15倍,大城市“虹吸效应”成为必然。
第二个答案:迎泽区是太原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区,其人口密度大约是榆次的10倍!
所以榆次新楼盘可以10年如一日地源源不断供应,这也是我个人从来不推荐太原人去买榆次楼盘的原因之一!
太忻经济区主要带动阳曲“大盂片区”,但以工业园区为主,阳曲楼盘如“万科金域”等只能吸引阳曲、忻州购买力,基本跟太原主城区没什么关系!
太榆一体化发展主要带动了小店“南站片区”,“万科城”明显享受了这个红利,同时太原东南方向人口外溢带动了榆次北部、太榆路新兴文教城…但高光时刻已过!
#秋日买房攻略# 大家怎么看?
五台县人口人口缘何流失得如此严重?
最近,忻州市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出炉,五台县常住人口21万人,全市人口数排名第4,居然被繁峙县反超了。十年前,也就是全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时,五台县常住人口有31万人,全市人口总数排名第3。十年间,五台县缘何流失了10万余人,流失率达30%左右,远远超出了全省、全市的平均水平。这是值得每一个五台人深思的事情。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缺少就业,全县发展没有像样的产业,仍以第一产业种地为主,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即使找到了工资也不太高,月工资2k左右。
二是房价太高了,县城房价不比忻州市低多少,与其在县城买房还不如到忻州买房。
三是毕业大学生不愿意回乡发展,因为家乡提供不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多的愿意在外面飘着,也比回乡强。
四是县里教育、医疗资源不够强,导致了生源及家长的外流,更多的人流向外地去看病。
五是离忻州、太原近,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导致了五台县更多成功人士的外流。
人是社会发展中最关键、决定性的因素。人口的流失会带来一大堆的问题,会对五台明天的发展带来不可想象的影响,或者如马太效应一般,走向了人口流失的恶性循环。
早上一睁眼,手机上弹出了太原又有大发展的新闻弹窗。
转眼一看手机,销售们又在鼓吹太原北部房区的房价有飙升的可能,号召大家赶紧买房。
这一次甩出来的“一群两区三圈计划”,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多的亮点。#点亮真知计划#
“一群”:山西中部城市群(包括太原、晋中、忻州、阳泉、吕梁)
“两区”:太忻经济区、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
“三圈”:晋北(大同、朔州)、晋南(临汾、运城)、晋东南(长治、晋城)
整个山西,一直以来都是人口外流型的城市,北部大同往北京、呼市、包头走;中部阳泉往石家庄走;南部长治、晋城往郑州走,南部临汾、运城往西安走。
太原这种经济体量太小的城市想要带动晋北、晋南、晋东南形成三圈,尚还不具有挑大梁的能力。
这项计划真正具有实际意义的也就是关于两区的建设和发展规划,关于“一群”(一群喊了几十年,不仅没有实现,几乎已经被大家遗忘了,只不过近些年实在没有什么口号,又重新抬了出来)、“三圈”这种规划,大家也就听听,并没有太大的价值。
为啥两区才是亮点,因为山西注意到了北京雄安地区的建设,并且有铁路延伸到了忻州境内,看到了经济发展的少许潜力。#太原身边事#
还有一点是,山西在小店区搞综改区已经多年,这其实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而且太原想要取得未来良性的发展,只能对标山西综改区,无论是经济的延伸方向,还是经济圈的打造,只能是向北以小店、榆次、清徐方向发展,除了这两个方向,其余一切方向的发展都是胡扯。
此次喊出来的两区计划中的太忻经济区其实也就是空头支票,太原和忻州想要形成经济区,着实比登天还难,太原的地形有着巨大的弊端,北部说白了就像葫芦口,太原这种经济体量压根没有经济向北和忻州完成经济圈的建立,甚至想要有所联动都很难。
以前,太原想着向北发展,彻底打通和晋中榆次的经济联系,甚至动用大学城计划推动经济联动,可仍旧步履维艰。
不是因为太原不行,是因为目前太原这种城市的经济体量,想要挑起大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榆次如此短的距离,多年来尚且吃不下整个榆次,甚至连基本的经济联动效应都无法达到,忻州那么远,更何况太原的北部还是个葫芦口,更不用想什么所谓的经济联动,那些销售口中所说的北部房区房价大上涨也就听听而已。
忻州方面,虽然有北京方面的雄安新区所连接的雄忻高铁和108国道,这两条路,明眼人都知道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几乎微乎其微。
忻州这地方,你想招商引资几乎是痴人说梦,正儿八经的互联网企业不会选择去忻州,正儿八经的实体企业更不会选择去忻州,所以我们看官方公布的太忻经济圈也能看到一个词。
---“突出制造业的先进地位”。
啥是制造业,在山西地区,具有突出地位的制造业就是电子厂,电子厂这种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都被视为低端行业,没啥技术含量,更没有什么助推经济的大作用,大多数情况只能是解决一部分小区域的就业问题。
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其他的优点,除了工业污染,就是水资源污染。
近些年大型城市的工业外迁,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未来太原的发展方向就是太原小店区的综改区,说什么太忻经济圈也就是说说而已。我们说改革开放四十年,真正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到了如今这个时代,也早已经冲出了赛道脱颖而出,发展不起来,就是真的永远发展不起来。
在一个投资盛行的时代,你尚且把握不住机会发展,现在国家推行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下,想要拿到有效且具有发展前景,还得是大规模的投资,无异于华山立剑,不切实际。太原所做的规划,如今也就是试探性的尝试发展,并非指明未来经济发展方向,也并非指向未来的房价市场。
山西为什么只有朔州房价这么低?居然能排到全国前十名。朔州是一个被低估的一个新兴地级市,人口只有178万人,由于境内煤资源丰富,老百姓收入并不低,人均GDP山西第二,比晋城还富裕。朔州房价低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气候,城区位于风口上,冬天寒冷程度直逼大同,加上城区小产业少,难以留住本地人。别小看南边邻居忻州,紧挨太原,气候温和,下面县里的老百姓去忻州买房的挺多,优势是比太原房价低。北面邻居大同,怎么也是山西第二大城市,政治、文化、经济影响力大,比朔州更有人口吸引力,各种综合因素叠加,导致朔州这个地级市最为尴尬。
太原这两年最火的应该就是综改区与太忻区了。以前太原人自嘲“北有不锈钢,南有富士康”。现在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容,向南的综改区已经连接了晋中市榆次区,向北的太忻经济区也准备对接忻州市忻府区。北太忻,南综改,到底哪个拽?
我觉得应该是南边的综改区。从各种因素看,北边的太忻与南边的综改区差距不小。不说忻府区难敌榆次区,从融合发展看太原、榆次是可以同城化的,而太原、忻州最多就是一体化。同城化往往是一体化的升级版本,所以太榆的将来要好过太忻。在太原买房一定要记住:买南不买北,肯定不后悔。
#太原头条#
3条主路:向外拓展
2022年太原最重要的三条主路:太忻大道、滨河东路和龙城大街东延!
太忻大道南起阳兴大道,北至阳曲县大盂镇石岭关,全长24.5公里。这条主路主要是太原东北方向往外拓展,连接忻州,助力太忻经济区!
滨河东路南延北起迎宾路,南至清徐县文源路,全长15.8公里,等级为城市快速路,双向10车道!继滨河西路之后,滨河东路也打通到了清徐,主要连接主城区和太原南部地区!
龙城大街东延,从太行路至太榆交界处,太原段全长2公里,规划红线宽56.5米。榆次段该路名为“龙城中央大道”,全长11.8公里,所以太原往东南方向属于自己的仅2公里!
#秋日买房攻略# 2022这三条“外向型”主路即将全面打通,你最看好哪条沿线的楼盘?
我今天来太原找儿子借2万块钱看病,没成想遭到儿媳妇嫌弃和侮辱,儿子仅仅就给了我300块钱,无奈之下我回到家中,却收到儿子发来的微信,看完后却泪流满面。
我叫刘小光,今年58岁,家是山西忻州的,我一辈子没结过婚,从小就得了小儿麻痹症,后来父母双双去世,就一个人生活。
在我35岁那年,在路边捡了一个孩子,那会这孩子也就3岁,但嘴巴有点问题,不能说话,应该是别人家不要了,我就把他捡回来了,取名叫刘学智,希望以后他能学到更多的智慧。
从此我爷俩就有伴了,我做什么事情也有干劲了,小智从小很懂事,知道心疼人,也比较勤快,在他7岁的时候,我用这几年攒的钱给他做了一个微整手术,他突然就能开口讲话了,基本和正常孩子一样了。
上学后成绩也比较好,每次都能拿第一,看着小智这么争气,我很开心,也很骄傲,把能给他的,我都给了他,终于供他读上了大学。
上了大学以后他也不问家里要钱,放假就去外面打工,我的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这些年看病也花了不少钱,每到阴天下雨就浑身疼,全身都是毛病,自己强撑着我也从来不开口和小智说。
小智后来也特别争气,大学毕业后就在太原找到了好工作,还处了一个女朋友,自己一个月能赚6000多,经过几年努力在太原和那女孩付了个首付。
去年,他和在太原认识那女孩成了家,听说那女孩家条件还比较好,当时我去参加婚礼的时候也不好意思,毕竟农村来的,也没什么钱,我就给他们拿了一袋核桃过去,怕给他们丢脸,在那边住了一晚,就回来了。
上个月腿突然疼的实在受不了,就去医院做了个检查,医生说我这小儿麻痹是老毛病了,现在必须要做手术了,不然会落下个终生残疾,得需要二万多块钱。
可我这几年看病钱都花差不多了,也没那么多钱,想来想去还是去太原找儿子,看看他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我就从地里弄了些核桃,然后坐车就去了太原,到了儿子家小区,我敲门是儿媳妇给开的,儿子上班还没有回来,儿媳妇正在做饭。
儿媳妇看见我来,一脸嫌弃的样子,把东西放在外面,先洗个脚再进来,要不然脚臭,弄的我特别没面子,进去后我把核桃给了儿媳妇,儿媳妇说,你都不知道弄个干净的袋子洗了装里面吗,怎么这么脏,说的我当时就不好意思了,坐也没敢坐,儿媳妇也没叫吃饭,我就在那干站着,不一会儿子回来了说道,爸怎么来了,站着干嘛,坐这边。
我这才和他说到,爸前几天去医院检查了,说我这腿在不做手术就残疾了,得需要2万块钱,爸想问你借用一下,等庄稼好了在还给你。
话还没说完,儿媳妇就说到,我说怎么好心来看儿子,还拿了东西呢,原来是借钱来了,我们结婚买房的时候你也就给我们拿5000块钱,现在直接找我们要2万,我们还活不活了?
这个时候小智有点生气说,我爸刚到咱家,你怎么和我爸说话呢?能不能客气点。
儿媳妇又说道,有什么好客气的啊,平时也不来,来了就找我们要钱,你也不是他亲儿子,管他干什么啊,这几年他给过你一分一文吗?
说着说着他们就吵起来了,看的我心里面特别揪心,本来是不想麻烦他们的,你说我这么大年纪了,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看着他们还在吵,我就说,孩子,你们先吃饭吧,别因为我吵了,我回去想想其他办法,你们不方便就算了。
儿媳妇立马把门打开说,我们现在也困难,房贷还没还完呢,你老慢走,下次再来穿的干净点,别穿的和要饭似的。
看到儿媳妇这么说我,我头也没回的就走了,这时小智追出来了和我说,不好意思啊爸,我这有300块钱你拿着回去坐车用吧,等忙完了这段时间,我回家看你。
我心里这个心寒,心里想着,养了你20多年,就是这样的待遇,之后坐车就回家了,回到家我越想越生气,这么多年养了一个白眼狼,这个时候突然手机响了,我打开微信一看,瞬间泪流满面。
是小智发来的微信,上面写着,
爸,您现在应该到家了吧,昨天本想留您在家里住一晚的,你也知道小美那脾气,从小就娇生惯养的,所以我就没留您,您别生气,我在你衣服兜里偷偷放了一张卡,密码是6个0,里面有5万块钱,你取出来把病看了,虽然我不是您亲生儿子,但是您的养育之恩小智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最近公司比较忙,等我忙完一定回去看您。
这时我摸了摸口袋,果然有一张卡,看到这张卡我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我的病有钱治了,小智还是比较孝顺的,是我错怪他了。
看到小光老大哥发来的稿子,小编也被感动了。
百善孝为先,小智还是比较孝顺的,老大哥给他养大的确很不容易,最后也不负所望,孝顺父母本来就是我们做儿女该做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多少金钱都换不来的。
大家觉得这个养子做的对不对?#情感# #太原# #我要上头条#
#榆林头条#
我出生并且长大在陕北最北的一个小城里,榆林市府谷县,紧挨着黄河。晋陕蒙三省交界的地方,过一座500米的桥,就是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往北80公里,就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沙圪堵镇。典型的黄土高原。 小时候这里的环境很不好,因为靠近鄂尔多斯煤田的外围,每天进进出出的拉煤车把整个天空遮蔽的黑漆嘛唔的。至于沙尘暴什么的更是家常便饭,记忆力最凶残的一次沙尘暴是99年的一个夏天,一整天都是黄乎乎的一片,能见度绝对不超过10米,吸一口气都能感觉到黄土呛进鼻腔里!
97年的时候被评为国家级贫困县,县报上面出现了“热烈祝贺我县被评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巨大标语,县中学一位美术老师还由此作了一幅讽刺漫画刊登在了华商报上,也是一个小趣谈。02年之前全县只有一条不足4里的小街道,街宽大概10米左右。最高的楼是11层的天桥大厦,唯一有电梯的大楼。没有红绿灯,除了主街都是土路,拉煤车从城里经过,到处是雾蒙蒙的一片。
04年的时候,煤炭黄金十年的伊始,因为煤炭价格的爆发式增长,涌现出了一大批特别有钱的土豪,是真的土豪,今天还在家里种地,明天却因为拿出仅有的5万入股了煤矿分到了100万甚至更多,穿着满是泥土芬芳的挽着裤脚的打着补丁的裤子背着麻袋拿着几百万现金买车就是那个时候。我记得一个初中同学,初一的时候他爸开着一辆二手桑塔纳送他来上学,初三的时候是他们家司机开着奔驰S600来接他毕业,等高中毕业的前夕,他用20天时间换了20辆各车价格都超过100万的车来学校里晃荡。
07年的时候修建了黄河沿岸的河滨公园,据说是国家第七的县级公园,确实丰富了小城里人们的业余生活。唯一的足球场上到处是跳舞和打扑克的人。
——————————————
读书的话,不会有除了学习之外的其他任何课余生活,没有舞蹈队,没有兴趣组,高中甚至没有体育课,一切向升学率看齐。大概唯一能算是课外小组的就是学校的国旗班,学一首国歌走遍天下。
人与人都认识,就是不认识也能扯上关系,09年人口普查全县才有26万人。高中的时候打群架,我叫一帮人他叫一帮人,正要开打的双方有人出来了,哎呀好久不见哪里发财,一般都是一笑置之。
做什么都要靠关系,是任何事。结婚了三查要走关系,去银行办卡要走关系,孩子入学要走关系,买车要走关系,买房要走关系……本来很多事按流程走就可以,但是非要靠关系,因为互相认识的人多嘛。
煤价暴涨的那几年,全县涌现出一大批娱乐场所,KTV酒店和会所,消费不起,没好几千根本不敢进门。不说叫公主的费用,就是普通包间费就让我乍舌了。
平时亲民的娱乐活动是上网和打台球,网吧全县只有七家,一个老板,最烂的机器一个小时四块,玩Dota都卡。
听到新闻里出现府谷县,无论正面负面,都很高兴。08年的时候成为全国百强县,10年成为陕西省GDP和财政收入最高的县,12年跟随神木县启动全民免费医疗和15年免费教育,真的挺自豪。
县里基本都是靠走的,公交车只有1路,随着08年开始的新城区建设才多了两路,一般也不坐,基本上走都不远。
很多父母一辈的人素质是真的低,跟受的教育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影响。不过到我们这一辈,好多了。有一次刚出家门口,一辆陆虎揽胜驾驶员往窗外扔了一个易拉罐,往前开了不到5米车停了从后面下来一个5.6岁的小屁孩,边捡那个易拉罐边教训驾驶员,“爸爸,乱扔垃圾是不对的。”他爹哈哈大笑,下车抱着孩子帮忙把易拉罐扔到了垃圾桶里。
评判一个人成功的唯一标准就是有没有钱。陕西首富高乃则在我们县里,他的公司高速发展的时候一次性就捐出12.5亿元支援家乡各种基建项目。13年煤炭黄金十年落幕,曾经的首富负债累累,他也就不在是人们心中的成功人士。很多人说捐钱也是为了商业目的,他首先是商人,其次才是慈善家。是从政府拿到了很多优惠,可是那些钱也是实打实的到了人民群众的手里的。
太原的重心早就在北面了,综改区是省里管的,太原早就在经营北面中北高新区了,现在就是省里也给北面支持太忻区主体还是两个市。北边买房除了工作生活在那边刚需以外,没必要专门去考虑北面太原往南延伸是自然的趋势。 无论是综改区还是太忻区都是产业为主的产业新区,综改区有个潇河新城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太忻区承担这个职责的是迎泽杏花岭万柏林 尖草坪是一小部分和忻州的忻府区。
#360行闪光时刻#是金子在那里都会发光,我老公在公社农机站,23岁开拖拉机,跑运输那时挣不了多少钱,到后来回到村了种地,种地也十分困难,挣不了多少钱,后来儿子快到结婚娶媳妇,没有房子,这可把他急坏了怎么办?他决定货款买铲车,自已干,买铲车时己经49岁,仅靠自己以前开拖拉机技术来开铲车一边学一边开车。,奋斗了三年后打了货款,又盖起六间现交房和娶媳妇的一切开销,原本估计和儿媳一块住,刚娶下媳妇又给我娘家姪儿又买房又娶媳妇,因为我弟弟在姪儿9岁时出车祸身亡他妈改嫁,姪儿一直跟我生活,是我把他养大成人。后来老公60岁又给我两盖起了五间房,不用和儿媳住到一块,老了老了给自己盖房不是件容易事,可老公办到了,我认为老公切实不容。
村里人都说老公是个好人特别是是对姪儿这件事做得真好。
山西省忻州市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