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郑州建筑工程学校(郑州建筑工程学校招收初中生吗)

【郑州大学本科生连续11年荣获宝钢教育奖优秀学生特等奖】

2022年度宝钢教育奖评审结果近日揭晓。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75所高校、中国冶金教育学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宝钢教育基金会秘书处参加评选。郑州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本科生姚俊豪获得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这也是郑大学子连续11年获得该奖项特等奖。

此外,该校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方宏远、化工学院教授张亚涛、基础医学院教授李沛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本科生肖志轩、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本科生张天骏、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周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吕鸿获得宝钢优秀学生奖。

郑大学子连续11年荣获宝钢教育奖优秀学生特等奖,充分彰显了学校的本科生培养质量。近年来,郑州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围绕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实施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连年开办郑州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学校,培育创新拔尖人才;创建培育“优良学风课堂”,塑造良好学风;制定《郑州大学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奖励暂行办法》,完善激励措施,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对学生创新创业获奖成果进行表彰奖励,营造浓厚的学生科技创新氛围。

宝钢教育奖是全国最具知名度的教育奖项之一,该奖项评审顾问委员包括尹伟伦院士、厉以宁教授、顾秉林教授、路甬祥院士等知名专家学者,评委会主任黄达人教授,评委会由75所高校、2家评审单位和宝钢教育基金会秘书处各1名评委组成。该奖项每年评选出不超过10名优秀教师特等奖、25名优秀学生特等奖。

作者:张利军

郑州建筑工程学校。

位于郑州市中原路199号。

创办于1956年,直属建工部管理。1958年下放由河南省管理,曾升格为河南建筑工程学院,后改为建筑专科学校。1961年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停办,1964年恢复为中专学校,1969年再度停办,1978年复校,现隶属于河南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领导。

学校主要培养城乡建设系统需要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面向社会招收高、初中毕业生,学制分为二年和四年。

学校占地120亩。建筑总面积41200平方米。

设置工业与民用建筑、城乡建设规划、建筑学等专业。

教学仪器、设备340件,价值约70万元;图书资料11万册。

1987年底,教职工总数201人,其中专任教师98人,有中、高级职称聘任资格的47人。

教师参加省内外各种学术活动约100余人次,发表论文20余篇。共培养大中专毕业生3000多名。

#我的初秋故事# #郑州头条#

徐国通筹建郑州建筑工程学校

1956年1月,建工部决定,调 徐国通同志到河南郑州市筹建部属郑州建筑工程学校,而且要求紧迫,当年必须招生500人,为此,就必须在八月以前完成教学大楼、实习工厂、饭厅等基本建设任务,以保证九月一日正式开学。其它基本建设包括学校宿舍、教工宿舍、办公室、试验室等则利用干部文化补习学校的房舍。

    任务是非常艰巨的,除基本建设外还要筹建教师队伍、干部队伍、教学设备等。为此,一月初, 徐国通专程到建工部教育局请示、汇报,决定了如下问题:(1)投资总额及来源(由建工部拨款)。(2)干部来源(决定由苏州建校、武昌、上海、哈尔滨建校抽调)。(3)教师队伍的来源(主要从武昌、上海建校和文化补习学校抽调,决定文补校本期毕业后,不再在郑州办,该校所有教职工均交由建校支配)。(4)决定调武昌建校办公室主任刘明德同志任建校副校长(是由我提名,建工部党组决定的);调上海建校薛益之、苏州建校孙立全任学校办公室正、副主任;调上海建校顾汝城任总务处长;调苏州医师学校李桂兰任文补校办公室第二主任兼人事科长;调武昌建校马禄荷(讲师)任教务科长;调苏州建校许瑞生为总务科长、团委书记。上述同志在二月初以前全部到位并按职守进行工作。

徐国通当时工作重点放在两件事上,第一件事是建立班子和教师队伍,第二件事是基本建设。刘明德同志来到后由他和李桂兰、马禄荷主抓第一项,我的主要精力放在与顾汝城同志抓基本建设上。八月底以前完不成基本建设任务,就无法招生和开学,所以说,基本建设任务很是艰难曲折。所谓艰难曲折是指时间紧迫,八月底以前教学大楼、实习工厂、饭厅等从勘探设计到施工都必须完成。设计任务是由驻武汉市的中南设计院负责,审查图纸由建筑工程部负责。为此,由顾汝城同志跑回武汉, 徐国通则跑北京,有时两个人接力或由我从北京买直通武汉的火车票,背上图纸到郑州下车,顾汝城买站台票上车替我,或由顾汝城从武汉买直通北京的火车票,背上图纸到郑州下车我买站台票替他。

    在施工过程中,曾发生了麻烦,承担施工任务的中南四公司,坚持用竹筋代替钢筋制造楼板,我们坚决反对,四公司的理由是缺少钢材,以竹代钢是一个创新,是做过实验的,我们则强调在教学大楼用竹筋混凝土楼板万一倒塌,人命关天,是要犯罪的!在双方争执不下的情况下,我们专程请建工部副部长周荣鑫同志到校决断。周荣鑫同志非常认真负责,他带领苏联专家克拉夫楚克和翻译到校,召集学校和公司领导到会听取意见,学校由我和总务副校长于恩华同志(于恩华二月底到校)、顾汝城同志参加,四公司由经理和党委书记参加。在听取了双方意见后,周部长请苏联专家发表意见。专家说:“我同意创新,但不同意在教学大楼这样的人员集中的建筑上试验”,并说:“你们(指公司)的拉力和压力试验不可靠,没有包括年轻的学生跑跑跳跳等,另外也未经过几年或几十年的考验,目前所作的试验不能证明是成功的”。听了专家的意见后我非常高兴,但还不知部长是什么意见,周部长接着微笑着说:“就按专家的意见办!”这一句话,让我们踏实了。但四公司的同志又提出了一个问题:“钢筋不够怎么办?”周部长说:“由中南建工部帮助解决,而且要保证按时竣工”。这个难题就这样解决了。

    建筑工程按时竣工了,教师队伍、建设、招生、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也都按时完成了,保证了九月一日正式开学。1956年是任务繁重、工作艰苦的一年,又是事业成功和精神愉悦的一年。#河南#

#风华郑茂#【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概述】

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起始于1981年河南省委组织部干部培训班,简称“干训部”;1985年成立郑州工学院管理工程系;1995年与经贸系合并,成立郑州工学院工商学院;1996年更名为郑州工业大学工商学院;2000年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合并为新郑州大学,成立管理工程系;2013年更名为管理工程学院。

学院现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1个;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1个,交通运输工程领域服务管理二级专业博士点1个;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企业管理3个科学学位硕士点,工程管理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含工程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物流工程与管理3个方向);电子商务(国家一流专业)、工业工程(河南省一流专业、河南省省级特色专业)、物流管理(河南省一流专业)和工程管理等4个本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为河南省第九批重点学科1个,工程管理硕士(MEM)获得首批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IPMP)。

学院现有教职工9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1人、教授14人、副教授31人、博士生导师12人。曾培养了一批国家教学名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现有河南省高层次人才(B类-领军人才1名)、河南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1名、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3名、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河南省技术标兵1名、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2名、河南省教学标兵6名、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5名,教育部、河南省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8人,国外期刊同行评审专家7人,国际期刊编委3人,另外还聘请了近30名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担任兼职教授。

学院人才培养体系涵盖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和双学位本科生。学院承办郑州大学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等赛事的校级组织工作,学生获得美国数学建模大赛最优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铜奖等奖励100余个,培养的各层次人才综合素质突出,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学院现有互联网医药电子商务与主动健康服务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创新方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平台,河南电子商务与物流协同发展研究院、郑州大学跨境电子商务培训孵化基地等智库,还建设有河南省高校煤矿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市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郑州市技术创新方法与实施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市厅级科技平台和管理工程研究所、管理科学与决策研究所、技术经济与科技政策研究所、物流与供应链研究中心等校批科研机构,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共建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移动医疗技术与服务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科研平台与支撑体系日渐完善。现有“煤矿物流工程”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和“医疗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两个高水平科研团队。

“十三五”期间,学院累计科研经费近4000万元。科研项目方面,共获得国家及地方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项目2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8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7项,主持省部级纵向及重大横向项目100余项。发表SCI、SSCI、EI、CSCD、CSSCI检索的学术论文19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23部,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成果二等奖及其他各类奖项20余项。

学院现有一个管理科学与工程综合实验中心,配备计算机等设备1000余台(套),配套有BIM等相关教学实践软件。同时,不断升级改造工业工程实验室、物流工程实验室、建筑信息模型(BIM)、模拟仿真实验室、电子沙盘实验室、3D打印实验室等,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实验实训环境。

学院历来重视国内外校际合作与交流,在国际化教学方面享有较高的声誉。通过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合作开展MBA(工商管理硕士)和MAIBA(国际商务管理硕士)教育项目、与台湾辅仁大学合作开展交换生项目、与韩国仁荷大学合作开展物流1+1+1硕士和2+2本科联合培养项目、与法国科技管理大学开展管理学1+1硕士联合培养合作项目、与印度VIT交流学生项目,输送大量本科生及研究生对外交流,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管理人才。联合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知名高校联合建设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推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合作高层次发展。

紧跟郑州大学“国家一流大学”建设的铿锵步伐,着眼于科技创新高地建设和中原大地起高峰,管理工程学院正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和高质量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两翼,主动对接数字化转型发展,坚持立德树人,坚持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一体化推进,积极为创建国际化研究型管理学院而奋斗!

#风华郑茂# 【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学科是郑州大学“双一流大学”重点建设学科之一。信息工程学院是三校合并后于2001年由原郑州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和电子工程系、原郑州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系及三校计算中心合并组建而成。郑州大学计算中心归属于信息工程学院。合并前的计算机科学系始于原郑州大学1972年成立的计算技术专业和郑州工业大学1985年成立的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电子工程系始于1964年成立的无线电技术专业。随着学院科研、教学实力的快速发展,适用国家建设的需要,2019年5月,学校新设立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与信息工程学院合署。

学院下设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工程系、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软件工程系等4个系。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工程领域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均为河南省重点学科;拥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4个本科专业,均为国家一流专业;建有1个国家级科研实验平台(国家电子材料与系统国际联合研究中心),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4个郑州市重点实验室,7个校级科研实体,6个学生创新实验室和14个本科教学实验室;通信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和河南省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软件工程为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计算机技术为国家专业硕士学位综合改革试点领域。

学院注重学生工程化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建有智能机器人、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电子设计、信息安全等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并建有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为学生创新训练提供了载体和平台。开设了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将学生创业就业引入到教学实践,营造了浓郁的学生创新实践氛围。

#风华郑茂#【郑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概述】

郑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成立于2019年9月,与信息工程学院合署。根据郑州大学一流建设需要,2021年10月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独立设置,设立中共郑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委员会,同时软件学院并入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以下简称“超算中心”)党组织关系划转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党委管理。郑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的创立是郑州大学积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河南发展急需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各级领导关心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凝结了几代郑大计算机人求是担当、负重前行、团结努力、接续奋斗的汗水和心血。

学院与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合署一体化建设、师资人才相互双聘共享。学院师资力量强大、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现有教职工302人,包括陈国良院士、邬江兴院士、王恩东院士、樊会涛院士、彭寿院士等领军科学家等各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6人(含讲席教授等柔性引进岗位),博士生导师26人、硕士生导师193人,形成了多个能够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实现“院士运筹帷幄+国家人才具体指挥+青年骨干冲锋陷阵”的有组织科研大团队。近年来,学院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防领域重点任务等国家级项目和企业委托重大横向120余项,“十三五”期间获各类科研项目经费超3亿元,取得了一批重要标志性成果,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国防效益,形成了纵向、横向、军工科研三足鼎立的良好发展态势。

学院学科力量雄厚,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软件工程(一级学科)、人工智能与高性能计算(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等3个学科,其中计算机学科ESI学科排名进入世界前1%(河南省计算机学科中唯一);具有软件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和人工智能与高性能计算交叉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交通运输的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学术学位研究生、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研究生,计算机技术为国家专业硕士学位综合改革试点领域;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工程系、人工智能系、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系等4个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2个本科专业均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专业为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

学院拥有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橡塑模具CAE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互联网医疗国家工程实验室、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参建)、海信国家城市道路交通装备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参建)等一批国家级科研平台,以及河南省大数据智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互联网医疗与健康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共建)等一批省部级平台,作为重要学科力量积极支撑嵩山实验室、黄河实验室、现代制造河南实验室等省实验室建设,并与中科曙光等行业头部企业共建一批服务产业的高水平校企联合实验室(研究院)。

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化(开放)办学,加强与海外、港澳台高校的合作交流,与莫斯科国立大学共建中俄超算研究院,建有全校唯一的国际交流与国际化人才培养专门机构—中德学院,每年出国交流学习及深造学生百余人以上,在中外合作办学及国际化教育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朝着更加数字化、智能化、元宇宙化而加速演进,在此过程中计算机、人工智能、软件等学科专业已经并将继续是全球范围顶尖人才最聚集、创新创业最活跃、科技竞争最激烈的领域,已经并将继续对人类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更为巨大和颠覆性影响。这是大势所趋,更是计算机学科群不同于传统学科而持续快速发展的最强大驱动力,学院必将大有所为!

(注:以上数据截止到2022年3月)

[报考金睛——易混学校]河南工程学院VS河南工学院

河南工程学院地处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2007年由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原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现有龙湖校区、桐柏路校区和南阳路校区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600余亩,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现有24个教学单位,开设57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六大学科门类。有国家级、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60余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学校制定了“建好示范校、创办硕士点、努力建大学”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为把学校建成开放度较高、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而不懈努力!

 

河南工学院,位于豫北名城新乡市,是河南省设置的第一所主要为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省属公办本科院校。前身是建于1975年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全国就业先进单位。占地面积1220亩,校舍建筑面积56多万平方米。形成了智能制造、新能源材料、电缆工程等特色学科,初步构建了以工学为主,工、管、经、文、艺五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不断巩固传统优势工科,持续强化新工科专业建设,构建了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汽车制造、自动化、智能终端、新材料、现代物流等主干专业群,开设了电缆工程、物联网、工业工程、金融数学等新兴特色专业。电缆工程专业为全国首创特设专业。

河南工程学院、河南工学院,都是公办本科大学,都由大专大学升格而成。河南工程学院位置优越,校区更大。相对而言,河南工学院工科特色更为突出,就业更好。

郑州市实验中学项目进展,建设工程勘察设计项目合同已经订立。工程建设项目合同订立信息公示。

 

项目名称:郑州市实验中学建设工程勘察设计项目;标段名称/。

合同双方名称

建设单位:郑州市实验中学

承包单位: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合同价款,大写:叁佰柒拾叁万陆仟元整(小写:3736000.00元)

签约时间:2022年3月22日

合同期限:从2022年3月22日始,至项目竣工验收止。

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包单位)

2022年4月14日

#郑州市# #郑州市实验中学#

2022年郑州市重点建设项目清单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22年度郑州市重点建设项目的通知 - 郑州市政务公开 #建筑# #工程#

成人高校的华丽转身之二: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河南工程学院

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曾是煤炭工业部直属院校,在划转河南省之前,以开展成人教育为主:

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原煤炭工业部创办的郑州工人技术学校。1983年经原煤炭工业部批准成立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1998年学院由原煤炭工业部划转到河南省。

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1999年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全面实施普通专科教育的院校,初步实现了办学层次的调整(成人教育→普通专科教育)。2001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学院更名为“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2年6月,郑州煤田职工地质学院(成立于1982年)并入后,学院教育资源得到了重组,学科专业实现了互补,办学实力显著增强。2002年4月,学院签订了新校区征地协议,从此新校区建设启动。

2003年8月,位于郑州市新郑龙湖镇中山北路1号的新校区的建成和启用,标志着学院的发展跨入了新的阶段,学院以普通专科教育为主,工学和管理学科并重,人文、社科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已经形成。

2007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一所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河南工程学院,这是学院发展中重要的里程碑。

从1998年煤炭工业部下放到河南省→1999年开展普通专科教育→再到2002年合并郑州煤田职工地质学院→接着2007年与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合并(与其说是合并,不如说是吞并,纺专的话语权完全丧失,纺专曾隶属于纺织工业部)为河南工程学院,再到目前为河南省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这20年间发展确实很迅速(目前在校生30000人左右),下一步先拿到硕士点,再更名河南工程大学?

办学层次的及时调整,煤炭行业的支持建设新校区(新校区当时确实漂亮),两次吞并其它高校(不管官网还是百科,讲办学历史都是把煤干院放在前面),不得不说牛逼,但是2007年升本之后,已经15年个年头了,至今还没有一个硕士点,就很尴尬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101677/
1
上一篇恒基中心国际公寓(恒基中心公寓房子能买吗)
下一篇 装修价格清单(装修价格清单明细表excel)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