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楼市前瞻,政策加码&复苏无疑】继续2023年楼市前景展望的下半部分。
二、展望2023年楼市中大家关注的几个问题。
1、 经济恢复,疫情影响逐渐消退,楼市将获得更好的基本面支持。11月30日从广州开始,全国全面放宽疫情防控政策,复工复产全面在路上。年底的几场重要会议,管理层一致释放了2023年工作重点在经济复苏上;岁末,各大境内外研究机构也全线发表了看好2023年中国经济有明显的复苏预判……相信随着社会复常,经济复苏,就业回暖,全社会的消费意愿,投资意愿,市场信心都将逐渐恢复。一切都需要一个逐步复苏的过程,但这方面前景是比较明朗的。
需要强调一点,有人强调放开防疫限制之后,大家反而不敢出门消费,比如近期几个大城市。我认为这种情况过2、3个月就会缓解。例如国外,放开较早的国家和地区,服务业基本恢复。另外,短期不出门消费可以,但绝大多数人都不能长期坚持,时间一长,抗疫疲劳症就会出现。再有,感染后有抗体的群体至少可以“自由”一段时间。
2、 松绑政策会继续加码,重磅支持楼市政策可期。年底,管理层再次强调房地产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强调要确保房地产市场要平稳发展;要支持刚需和改善型住房需求……这和过去几年总是关注房价上涨过快问题有重大差别。相信2023年仍将有一批支持房地产的相关政策出台。此前我曾预测过政策或开四个“脑洞”,分别是:1、一线城市限购政策调整,或再祭人才购房政策,以释放更多购买力;2、二线城市全面或基本全面放开限购(佛山已推行);3、二套房贷利率下调,首付下调,缩小与首套的差距;4、重启三套房贷。今天再补充一点,一线城市放宽二手房交易限制性政策,包括禁售年限,税费等。
3、 楼市可望走出量价齐涨局面,但市场分化将继续。预计202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较2022年回升10%—15%。(发稿时尚未公布2022年销售总额,预计为13万亿,峰值为2021年的18万亿)其中一二线城市回升更为明显,三四线城市回升较少;经济发达城市群回升更多,欠发达及人口流出地区持续低迷。当前,城市能级差异所造成的房地产市场规模分化已经不可逆,未来10年大概率不会改变这个趋势。
4、 房价已经见底,何时反转?较难测准。一则要看重磅的刺激需求政策何时推出,二则要看经济明显复苏的时间,三则要看宽松货币政策效应何时能传导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但我比较有信心2024年,一线及强二线城市房价有望比当前高出不少,有可能高出10%左右。这和几个因素有关,一是这轮下行多个板块下调幅度较大,以广深为例,部分板块回撤幅度超过20%—30%,前值基数较低。二是新增货币供应量持续提高,预计未来两年通胀水平的2.5%左右,也支持资产价格。三是疫情后,一二线城市人口流入的基本面逐渐重新恢复。四是今年全国各大城市土地出让量明显减少,后续新房供应也将减少,市场供求关系逐渐改变。
2023年楼价何时反弹存在不确定性。关于价格趋势,我的判断是:2022年12月这波降价促销潮,可能是最后的,规模最大的,幅度最深的一波。之后各大房企降价促销的次数减少,范围缩小,幅度降低。所以,当前可能是最好也是最准确的市场底部。
5、 行业洗牌结束,重构开始。以国企央企背景的房企城市房地产的主力,以稳健的民营房企为补充,加上一批地方城投为代表的新生力量将购房房地产业的全新格局。这个新格局中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地方平台企业这股新生力量。他们将参与到服务商的甄选当中,这将造就市场的新机遇。他们的专业性和资源优势那方面的影响更具有决定性?中央禁止地方国企拿地后,又会对他们的发展路径产生怎么的影响。以上都要拭目以待。
总的来说,房价、地价下跌到目前这个水平,不但投机投资客户承受不了,连刚需客户也承受不了,甚至地方政府也承受不了。所以,这次的转向的态度也是坚决的。房地产业的至暗时刻已经过去,或许目前正是黎明前最寒冷的时间,但大家已经看到了曙光。
说得好,房价涨,看来希望不大,略有点涨就不错了,迭是大趋势只是快漫问题,现在供大于求空房多城里人一般都有几套缺房人那是没钱,进城多年的农民工都買了房。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对比一下各个国家房贷利率,才发现,老百姓工资上涨的速度是真的跑不过房价上涨的速度的!
1、中国大陆:4.9%-6.37% 中国香港:2.02% 中国台湾:1.92%
2、美国:3.69%
3、日本:1.41%
4、瑞土:1.61%
5、法国:1.53%
6、德国:1.88%
7、比利时:1.87%
8、意大利:1.79%
通常是由货币政策决定,不知道0利率什么时候来,但整体经济放缓后,利率是会呈下降趋势的。
房价走势谁说的都不好使,看国家政策![呲牙][呲牙][祈祷][祈祷]
缤纷沙滩Gz房价即将开始下跌,先直跌10年,然后崩盘,到处皆是空房,分文不值。
#中央财办:住房消费潜力要予以释放# 这个信号释放得非常明显了,那就是要刺激房地产业的发展。前几年的房价下降趋势,是不是又要终止了呢?值得仔细观察。但起起码一点,就是房地产价格应该不会下降了,很可能要回升,只是回升到什么程度,会不会又疯狂地涨上一波,现在看还是未知数。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房地产不会无序地发展。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会变。这次释放的是对房地产的正常需求,也就是住房刚需,不是为了抬高房价而刺激房地产市场。也就是说主要满足的是无房或者房小者改善住宿条件,不是让把房子囤起来炒作。
现在很多地方的财政压力较大,一些地方欠债较多。现在一放开,估计又有不少地方开始要卖地了。就看土地的供应量如何了,如果供应量足够大,那房价还不是快速上涨。现在情况还不明朗,值得好好地观察一下。
我劝大家不要误判了接下来的房价走势,作为一个从业者呢,本来不想捅破这个,但是今天呢,就良心一把,建议大家先点赞保存下来。第一点呢,今年政策出了那么多,如果真的能向好的话,开发商为什么要降价卖房子呢?为什么政策会一波一波的出呢?出一个政策收一波,其实呢,还是尽量想保证在高位成交,也算是保证了房地产的利益最大化。开发商啊,对政策市场比你消息。轻松多了,这一年回暖这个词耳朵都听起炮了吧。第二点呢,逆城市化呀,了解一下人口出生率降低啊,包括外来人口减少,其实城市已经开始往里收缩了,这两年你也发现了,越靠外,之前涨价越狠啊,现在越没人买,即使在和心里越边缘的产品啊,就是教育属性和居住属性弱的越没人买,接下来可能还会真的越来越小,核心城市。的核心资源啊,才是YYDS,不要局限在临沂啊,这个说的对吗?
房地产何时再回暖?
《太公六韬》有云“鸷鸟将击,卑飞敛翼;”即使是今日疫情防控的“放开”也历经了三年的动态清零,三年的动态清零无疑就是为了今时的顺利放开。房产经济即房价也许同理,即房产经济的回暖,或许需要在政策落地和房价双双落地之后才会再次腾飞,“卑飞”未必不是立足现实,“敛翼“或者是积蓄能量的最佳方法,同理,房价顺其自然回到“正负零”或者才会是再次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必须条件。“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疫情防控与房价看似联系不大,但从“疫情”似乎可以看到房价的必须趋势!
显然,房地产经济的希望或在“弭耳俯伏“之后的明天!
【降低商品房销售税费、促进一二线房价回暖#国内宏观#】第20届《财经》年会上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认为下一阶段国家应从需求侧积极发力,促进地产基本面的修复。从三个方面做起:1、应当强化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采取多种方式集中购买收储合格的商品房,用于解决中低收入,特别是进城农民工和一些体制内住房条件相对差职工的住房需要;2、应当降低商品房销售领域的各类税费水平;3、应当降低城市土地出售价格,促进房价适当下降。顺应着陆换挡转型的发展趋势,抵消市场机遇期快速下行的惯性,防范和化解风险,必须加大政策力度,力争房地产实现弹跳式软着陆,让市场机遇期出现反转。
2022年11月,西安市12个区域中8区房价环比上涨,涨幅最高62%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11月西安市房价整体呈上涨趋势。
12个区域中,城东房价以62%的环比涨幅位居第一位,均价19049元/㎡,究其原因是11月区域内有几个高价盘(如,中京坊、唐618)集中成交;紧随其后的是经开,房价环比上涨27%,均价15803元/㎡;港务区房价环比上涨22%,位居涨幅第三位,均价15729元/㎡。
对重庆楼市 你说了4点,但最重要的一点,只字未提。我给你补偿这一点,就是,重庆人的收入,在全国来讲,都是偏低的。如果再像其他一线城市 一样,房价那么高,重庆的楼市更惨。所以,别再想着重庆楼市涨价了,更应该想想,怎么才能把重庆人的收入大幅提高。这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