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抗疫策略,打破了澳洲老年人悠闲的老年生活。
我所在的州,西澳大利亚,过去24小时的新增,突破8000例,有4.8万例活跃病例,而全州的人口,只有230万。我住的这条街,16户人,已经有一户人感染。
昨天跟对面的邻居Judy聊天,她今年72岁,我们谈到一个话题,就是澳洲的老年人帮不帮子女带孩子?她说,疫情以前肯定不用啊,一个家庭,一般只要老公有全职工作,老婆做做兼职,照顾一两个甚至两三个孩子,问题都不大,用不着老人带。疫情之后就不行了,因为澳洲的“躺平”政策,让普通人的收入压力大了很多。
病毒传播很快,所以得病的人多,得了又要隔离,加上国外进来的劳动力减少了,所以各行业各都很缺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被拖慢。我对面那个房子,从拆除到现在,都八个月了,才建了那么点,完全建好,还要一年,需要花正常情况下两倍的时间。
很多公司,就被拖倒闭了,于是就带来了裁员。家里面全职工作那个人,会担心随时没了工作,另外一个人,也被迫去找一份全职工作。
老百姓收入没有增加,工作稳定性降低也就罢了,房价和租金还涨了。大多数有房的家庭,也不可能把房卖了,因为还要有个地方住,所以涨上去的那部分,只能是纸面富贵。澳洲还有不少一辈子租房的家庭,房租涨了,生活成本又上去了。
再加上最近食品和油价也疯涨,很多家庭就觉得有点喘不过气来,夫妻俩只能更加努力地工作,缓解收入压力。
澳洲的老人们呢,上了60或者65岁,就已经退休了,看到子女为了生计奔忙顾不了孙辈,袖手旁观的话,也不大说的过去,所以这两年我看到的澳洲老年人隔代带娃的情况明显增多。
澳洲老人的“潇洒”,是建立在子女家庭收入足够且稳定的前提下,疫情打破了这个大前提,于是澳洲的老年人,就迅速切换到和中国大多数老人一样的“带娃模式”。
在疫情之下,没有一个国家应对策略是完美的,各有各的道理,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疫情已经在或大或小的方面,永远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只能一边努力营造出生活该有的样子,一遍憧憬疫情结束的那一天。
朋友家的孩子上幼儿园时学习小学的课程做小学的练习册,小学就学中学的课程,现在已是初中,学习平平,家长很不理解,和我叙说自己付出了多少精力和金钱,可是孩子看起来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的样子,看到他我就想起自己的女儿,现我以我的亲身经历告诫一下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我成为一个母亲曾经对自己的孩子也有这样的渴望,希望她长大有所作为,那时还在胎中就开始胎教,生下来就开始教认字,那时时兴零岁教育,我也邮购零岁教育的书籍,学习实践,那时年轻觉得自己做的很对,现在觉得很可笑。就这样孩子慢慢长大,认字确实认得多,上小学后,也没让我操心,学习一直名列前茅,我也一直放养状态,但我发现孩子做数学题反映慢,智商不够高,但孩子做题认真仔细,所以分数还不错,上了中学,学校开始排大榜,发现孩子在学校大榜成绩中数中上等成绩,有些恐慌,于是开始抓孩子成绩,那时剥夺了孩子很多娱乐时间,现在想来很后悔,但很有效,毕竟初中知识不算难,孩子以全市第13名的成绩考上全州重点高中,当时很兴奋,以为孩子一定会考上好大学,上了高中更不能松懈,给她创造优越的环境,为了她多睡会,在学校旁边租房子,让姥姥姥爷给她做饭,所有的时间用在学习上了,可是高中课程太难了,她跟头把式的拼命学,成绩也只在中上等左右,后来考了600分,学习成绩还可以,但其他的能力无,感觉像个巨婴,大学基本没后劲,考研不成功,毕业之后奔波找工作,曾经的成龙成凤已成笑话,现在普普通通,所以我的经历说明什么,首先对孩子的期待不要太高,你自己本身不是龙不要强求孩子是龙,我指的是大多数,第二孩子只要健康成长就好,不要拔苗助长,小时拔苗了看起来不错,但长大没后劲,毕业之后都是普通人,第三多培养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及非智力因素不要只关注学习成绩。
#文山# #文山头条# 5月2日,文山市信访局就“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待遇问题进行了回复。
领导,您好!
“规培”是国家医疗行业的政策方针,是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一项政策!各个医院应该积极响应与执行国家政策!虽然我们医院同意、鼓励我们积极参加国家规范化培训。但是待遇方面能否得到改善,我咨询了一些州级医院单位,她们都是全额工资待遇进行规培,但是轮到我们,就只剩事业单位体制内的60%,原本想着毕业了可以分担父母家庭的压力,但是每个月只有原单位的基本工资2400左右(扣完五险一金),一个月租房都需要1000左右,再加上读大学时候的欠还的生源地贷款!基本生活费所剩无几!如果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很难满足,那么如何去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文山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呢?
文山市信访局回复:
一、信访人基本情况
姓名:谢XX 性别:男 联系电话:159…。
二、信访人反映主要诉求
“规培”是国家医疗行业的政策方针,是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一项政策,通过咨询了解一些州级医院单位,她们都是全额工资待遇进行规培,同样是规培为什么我们的待遇就只领取事业单位体制内的60%而不是全额工资。
三、调查情况
(一)规培情况
根据《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文山州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文政办发〔2018〕295号)文件精神,一是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的本科医学生毕业后全部纳入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二是到2020年,全州所有新进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临床医生,须全部接受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目前,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的本科医学生毕业后全部参加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020年新进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临床医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通过考试培训基地录取的人员已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二)待遇问题
1.规培期间的相关待遇:根据文山州卫生健康委 中共文山州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文山州发展改革委员会 文山州教育体育局 文山州财政局 文山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关于进一步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文卫健发〔2019〕87号)文件精神,规培期间的相关待遇:一是培训对象培训期间,原人事(劳动)、工资关系不变,工资由派出单位和培训基地共同承担。其中与培训对象绩效考核无关的工资津贴由派出单位发放,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基础性绩效工资、改革性补贴、独子费、回族补贴、奖励性补贴等,乡镇工作岗位补贴、特殊岗位津贴按原有相关规定执行;与培训对象绩效考核相关的绩效工资由培训基地发放。二是培训对象培训期间,其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年金、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各项社会保险按单位同类人员缴费基数确定。三是培训对象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范化培训、没有取得培训合格证书、需要延长培训期限的,由个人承担相关费用,派出单位不再给予补助。对单位委派参加培训的人员,委派单位应与其签订协议,约定培训期间待遇、培训后服务年限、违约处理等事项。进一步加强全科医生师资培养,积极选派人员参加上级组织的师资培训。
2.国家及省级补助。为推动规培工作开展,国家给予每名住院医师规培生每月补助1800元,云南省给予每名规培生每月补助833元,共计2633元/月/人,补助由规培基地发放。
四、答复意见
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待遇问题信访的答复。
(一)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的本科医学毕业生规培期间的待遇。送培单位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文卫健发〔2019〕87)号文件精神中规培待遇发放。
(二)市人民医院送培的住培生待遇:培训对象在规培期间,市人民医院发放培训对象应发工资总额的60%(财政拨款部分),社会保险金,应由个人缴纳部分,从工资总额的60%中扣减缴纳,其余部份由医院缴纳,约2656元/月/人。2021年4月15日市卫生健康局转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文卫健发〔2019〕87号)文件,要求市人民医院严格按文件精神发放住院医师规培待遇,对规培对象补发未发放的工资。!
北漂的小梅回来了,彻底结束漂泊生活,回到了北方偏远县城,考上公务员每天上班,名校才女返乡成了爆炸新闻,闹不明白京城待得好好的干嘛回来?
当初小梅远近有名,学霸级成绩遥遥领先,顶尖男孩也甘拜下风,不情不愿屈居第二,始终稳居年级第一,校园里没人不知道她,学弟学妹崇拜的眼神仰视,浑然不觉一心只在书本上,一身校服马尾刷没啥特别的,学习好到让人羡慕嫉妒恨。
小学、初中一路领先,谁也撼动不了第一宝座,她的小学、初中老师无不感怀自豪,女孩父母人人羡慕,家长经验交流座谈会上,简单朴实的语言和活生生事例,让家长们敛声屏气肃然起敬,小梅给务农的父母长了脸,都问咋生得这么聪明。
才女无疑是学校的种子选手,参加各种竞赛榜上有名,成了学校年级部重点保护对象,进教室目光先投向小梅的座位,看到埋头钻研学习的熟悉身影,紧绷的心立刻放松下来,小梅每天都在关爱视线范围内,要知道,一座普通的县城高中,能把中考全州第一的小梅留下来,亲自上门费尽心力做工作的结果,多少双眼睛盯着想挖墙脚,小梅是学校的荣光和声誉资本。
苍天不负有心人,农家女考上清华大学,学校敲锣打鼓送喜报,左邻右舍奔走相告喜笑颜开,都说风水宝地出了女状元,小梅给乡亲们脸上增了光,大家张罗摆酒席庆祝表心意,小梅成了众乡亲的女儿。
大学生活繁重紧张,昔日风光不复存在,人才济济高手云集,小梅淹没于众多精英里,上本校研究生依然刻板单调,几乎很少迈出过学校大门,毕业留校深感自己不适应与学生打交道,于是辞职另谋出路。
走出校园大门才知道,真正的江湖水深复杂,书本知识用不上,后悔来不及硬着头皮闯吧,运气好兴许能好过点,投简历找工作痛苦煎熬,自己不满意或是人家看不上,清醒名校牌子并不最吃香,看重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为了生存去了一家外企,待遇不低加班加点很辛苦,暂时安定下来再找合适的。
跳来跳去换了好几家,没有满意的心里痛苦,为了眼前的苟且丢掉了诗和远方,每天为吃饭交通住房水电费操心,一天下来累得像死狗喘不过气,回到租屋精疲力尽倒头便睡,还没睡醒又该起床上班了,这样的生活何时是个头,有时悲从中来不能自已,混到这地步难道自己差吗?
北京能否待下去小梅有了忧虑: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再强大的心也经不起折腾!
节衣缩食工资存到老都买不起房,北京户口无期心始终飘着,想找个本地对象难度更大,年龄不等人三十过了,租房住路途远上班像打仗,为了生存起早贪黑奔波劳累,身体报警处于亚健康状态,失眠想到未来希望渺茫,思念父母家人泪流满面。
小梅终于下定决心回家,漂泊多年累了倦了也烦了,举目无亲思乡心切很痛苦,无根浮萍飘来荡去没着落,不如回到家乡考取公务员,朝九晚五工作稳定,找对象成家过普通人的生活,安静过日子孝敬父母,这样生活一辈子也挺好。
冬天过去,春天来临,小梅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