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分享你家乡的美景照吗# 30年前,这片田地是一片苹果园,父母靠着这片苹果园,让我们姐弟三个顺利的读完了高中和大学。每次回老家对这片田地都有说不出的感情。
先出一对,中间来个王炸,现在又来个三带一[泪奔]#深圳疫情核酸检测# 得亏上昨天没去打球[泣不成声]
居民群众:
因疫情再度升级,现紧急号召大家进行第二轮核酸检测(10号之前为第一轮),请立即到以下两个点进行核酸采集。
【免费核酸检测点】①请各位居民朋友按时间到绿景香颂北广场; ②龙胜路苹果园两个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
全民核酸,不漏一人,请您主动参与。
五月三日步行老家探亲游记:
这么多年从城里上高速到镇上下高速回老家开车十几分钟就到老家了,今天有机会计划步行走回老家,让我勾想起小时候走这条的时候是土跑,遇到天阴下雨走这条乡村路泥泞艰行,现在虽然变成了水泥路面,还是让我回忆起来小时候背着馍馍走了多少年的上学路!
穿过的第一个村庄叫王家,在村里巧遇三十多年没有见过面的老同学,当年的黑发少年,如今已经是两鬓白发的老头了,彼此都好激动,同学邀请去家里坐坐喝水,免不了聊起了家常,院子里跑着个五六岁叫我爷爷的小男孩,老同学说他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都结婚了,儿子结婚后儿媳妇生了在院子跑的男孩子不到半岁就仍下孩子就走了,再也没有同来看过孩子,说到这老同学心里很难受,他老两口子既要管八十多高龄的老母亲,还要管没有妈妈的孙子,他儿子在外地打工,他自已种有几亩苹果园,儿媳妇这五六年也没有回来看望过自己身上掉下的亲骨肉,我感叹这女人也够狠的,听说儿媳是跑到西安去了,老同学女儿嫁到西安了,听他说也有孩子了,过得还好。我们还聊了一些其他同学,因今天雨过见晴,老同学两口子还急着去苹果园干活呢,我们互留了联系方式,我就起身告辞了,我边走边想每个家庭都不容易啊,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祈祷][祈祷][祈祷]
镇上距我老家七公里右的路程,我继续往前走,路过的第二村庄是魏家,想起了这个村子的战友,也许是年龄大了恋旧的原因,我在村子里打听到了战友的家,当我推门进去的时候,院子里有一个大小伙,和一个估摸着是战友老婆,我自我介绍后,虽然未见过面但战友媳妇说战友常常在她跟前提到我,热情让座沏水,在和战友老婆聊天中了解到战友在深圳干了十几年保安回来,给家里盖了点房子,又去西安当保安干了几年了,前段时间回来了,逢年过节干保安也忙很少回来,进家门我见到的小伙子就是战友的儿子,仔细看和我战友二十岁的时候长得特像,战友老婆絮叨孩子90年的三十出头了还没结婚,现在农村风气也不好,在县城没房没车找个媳妇也不容易,聊了一会我急着赶路就告辞了。
我继续步行在在回家的路上,离家越来越近,路过第三个村庄,我想起了去世怏一年的老父亲在这个村子的叔叔去看望一下,还是东西打听找到了近八十的老叔老姨,耳聋眼花说了半天才认识到我,两个老人有两儿两女都成家立业,儿孙满堂,两个老人还是单独自立生活在一间房间,老人认出来我后握着我的手眼泪都出来了,我也一样几十年没有这样步行在乡间的路上,都是开车来去匆匆啊!有人看望他老俩口,有人陪她们聊天,显得特别开心,我的内心也感到一种久违的安慰,老人聊着儿孙们在省城混得多好多好,从不聊自己内心孤单和不愉快的事,临别时老人恋恋不舍的送我到沟边,我没有走大路,还是想体验一下小时候的记忆中的弯道山路,在山沟里的小路我是迷路了,竞然找不到山沟对面的路,有点迷路伤感,小时候多少熟悉的山沟小路,奔六的我竟然迷路了,看到远处有个放羊的老人,当我仔细问路时老人看了一会儿竞然喊出了我的小名,我莫名的激动,递了一支烟给老乡,沿着老乡指的路我在西落的太阳下回到了老家,继续陪伴老娘过五一[祈祷][祈祷][祈祷]
下的图片是我和战友儿子和我看望的老叔老姨,还有小时候走过的山沟小路[作揖][作揖][作揖]
#人生感悟# 我的老哥哥,你都58 岁了,还在折腾啥?这就是我的心里话。老哥个头不高,估计有一米六,瘦小身材,饭量大,能干活。家里有两个女儿,都在银行上班。
他经营了一个农资门市部。所在的乡镇种花生、水稻面积不小,还有茶园、有苹果园、桃树园,葡萄园,还有不少苗木园林。用肥用药量很大。他这个人耿直,不拐弯。一开始就定下来只做大品牌,不能坑农害农。这些年主要经营了国内名牌化肥,有深圳芭田、河北撒可富、南京红三角等。在他的努力推广下,名声在外,周围村子的客户越来越多,生意蒸蒸日上。没有好的品牌和效果你都不敢过去向他推销。
大概是前年吧,也不知道听谁说承包土地能挣不少钱。他就有了这个心思,那时候他有钱了,也想另外找个利润增长点。村里正好有五十亩土地对外承包,这片土地比较平整,旁边还有一个小水库。一亩地一年承包费一千元。说干就干,他立马和村里签了合同,把土地承包下来了,那年冬天就出去周边城市打听好品种桃树苗子,买回来就开始平整、规划土地,定植树苗。我估计前期投资少不了十万块钱吧。当时我们闲谈的时候,我的老哥信心满满的。家庭农场国家每年补贴一万多,水库养鱼每年也能卖个一万块钱吧?先栽上小树苗,有两年时间地里再种上玉米花生之类,一年也能收入三万块钱吧?园子里再养公鸡也能卖钱吧?这样一算,还真不错。
做农业投资,心里想的和实际操作就不会一样了。当时日本果园正推广果园生草技术,他的周围都是做农资生意的伙伴,新技术容易接受。他就想当然的在自己的园子里搞了起来。其实我估计果园生草技术他也是只是学了个皮毛。到夏天去他的园子里看看,直接没法看了,全部都是青草,种的玉米花生都被草罩住了,见不到了。那些小树苗也是长的不理想。俺嫂子说话他也不听,说多了他把眼一瞪吓死个人。
就这样过了三年时间。按说桃树到了结果期,应该有收入了。可是他的呢?一年收入了了啊!果园里到处青草,把桃树都逼成了‘小老树’,他买的树苗都是高档果,结果他按低档果的水平来管理高档果树。想都能想出来果园的利润了。这几年也就是靠他销售农资的利润来维持着。他的老岳父也是个抗美援朝的老战士,说起他来,跳脚的骂。本身俺嫂子就不愿意他去做这个果园,在他家我也没法说他,一说都生气。他有一个雇工,一年干三百天,一天130元工资。五十亩园子雇工一个人也干不过来,没法,他一有空就去了。俺嫂子在门市销售也没空过去园子,他还要给客户送化肥农药,以及指导客户农业技术,就这样每天忙的团团转,连一点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人生感悟#
今天我过去他的果园的时候,他在忙着给果树整枝条。看着他瘦小的身材,满头白发,满身汗水,忙忙碌碌的在园子里奔波,我的眼泪就不争气了。
老哥哥啊!你都58岁了,两个女儿都结婚了,还折腾个啥?
北京真的不适合长期驻扎甚至与安居乐业。网红考研老师张雪峰从北京南下苏州的安营扎寨,可以看出,现阶段北京真的不允许外地人作长期扎根的条件。最后绝大部分北漂都得无奈的离开。
或许北京承载的东西太多了。就高校来说北京聚集了清华、北大、人大、北京航空航天、中戏、北影、外交学院,中央民族、中央美院、中国政法、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起码不低于120所高校在北京安营扎寨。
除了高校以外、还有科研院所、各部委、央企国企、各协会的总部大多在北京,说实话北京确实背负了太承重的包袱,北京越来越不堪重负了。能否对北京某些方面的东西进行适当分流,减少北京的压力,也能提高别处的发展,而不是无限的扩张。
其实阻碍外地人在北京长期扎根甚至安居乐业的最大障碍除了北京户口特别严苛以外通勤成本也是非常的大。有的人可能在朝阳CBD上班,但是为了节省租房成本可能居住在苹果园、房山甚至更远的地方。有的人为了在北京能扎根,甚至在廊坊、香河这些地方买房置业。
虽然有的人在北京周边买了房,虽然在北京工作生活了很多年,虽然为北京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很多年,依旧在户籍、孩子上学等诸多方面无法真正融入到北京,也无法享受到北京是的诸多福利。这就是为什么连收入还不错的张雪峰老师也逃离了北京。甚至个别人卖掉千万房产也要离开北京。
单论租房租房条件,北京远不及广州,广州的白云区、起码还有300/500的单间,条件再次也不至于住地下室。
广州的花都或南沙坐地铁到中心城区天河区最快也得要一个半小时,都够让人难以忍受了,北京的通勤成本可想而知了。
最后想说,要想在某个城市长期扎根并安居乐业,北京最不适合,上海深圳次之,广州、佛山、珠海、杭州、成都、东莞、武汉、重庆都还行。
小时候我们大多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哪怕今日累的筋疲力尽睡一觉又满血复活又感觉自己能量大大的;等长大了才发觉有的东西真不是有钱就能轻易解决的,比如北京的户口就是如此。得认命,得早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