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明年我们俩口子陆续退休了,没有北京户籍,现在住房山130平米,公积金贷款80万,2015年购买,正常还款3600元/月。海淀区海淀实验小学的学区房,十几年前孩子上学时购买,56.6平米,贷款已还清,现在有个想法:
1、想把海淀的房子出售,留330万养老本金,另外200万做首付给孩子在房山再选套学区房(孩子明年具备购房资格),可行吗?
备注:我们夫妻身体都有病,我三年每年都住院,主要问题是眼部疾病有失明的危险;媳妇2020年查出脑梗和阿尔兹海默1期,现在都在治疗中,常年服药,都是每三个月去医院复查一次。330万计划购买太平洋养老保险,复利3.5%+细胞冷冻!养老保险的钱如能剩下孩子可继承。
2、在2016年初的时候,又在永清买了二套房,分别是147平米和216平米的复式带小院的房子(我的名字和孩子的名字各一套)。房产证已办理,当时是5600到6000元/平米买的,贷款余20万,下个月全部结清。原来计划退休搬到永清去,但现在疫情影响进京看病治疗有顾虑,147平米的房子计划出售,但现在有市无价。另外,复试房装修又是笔不小的投入,现在无解!
请问章哥,我们考虑的合适吗?怎么做更好呢?谢谢!补充一下,房山房贷是贷了17年,还清房贷时我69岁了,现在每月继续还贷还是明年退休时结清呢?
回答:
1、海淀的学区房可以说趁入学高峰期出手是合适的,但房山到目前为止还都谈不上学区房,就是普通房产,别听人忽悠。常规建议是首选长阳,这首付也合适,能买到不错的。
养老金的事情只能自己决定,这外人不好建议。
2、永清我不懂,好久不去了。2016年初买的挺合适,楼市上涨前夕,挺好的,怎么都不赔。但这么大面积就尽量自住吧,复式带小院是不是联排啊?是不是的都属于自住为主的,面积大,不好出手。就是自住吧,不套现也就不纠结了。装修的事儿都这样儿,大多数都超预算,这就是我们开发商设的局。没什么好办法,就是以长期自住的心态来面对吧。
3、也没什么不合适的,正常的换房,换到房山能自住就挺合适。房贷,既然不缺钱就慢慢还呗,现在提前还的话银行一般还不让,弄不好还有罚息呢。问问银行吧,我觉得不太划算。
而且说实话,感觉您这边儿心态有些焦虑。没必要,挺好的日子也什么都不缺,甭太纠结了。真要觉得该退休了也别太注重什么投资了,自己生活的好就行。
仅供参考。
如有问题,请点击头像,加关注后点“私信”即可。
大v聊学校——海淀区域三、四
海淀学区划分五大区域:
区域一:羊坊店、万寿路、永定路(海淀南片)
区域二:北太平庄、花园路、学院路
区域三:中关村、海淀
区域四:八里庄、紫竹院、四季青
区域五:西三旗、清河、上地、青龙桥、上庄西北旺、温泉苏家坨
这篇文章转载的,以备家长参考。
[比心][比心][比心]
1.八一中学/十九中:
八一:初中部很一般,这主要是生源问题,(派位+直升),不过荣臻班还可以,初三独立到北校区一年。高中部还是很不错的,在中考录取分数一直稳定在海淀区8~9名,初中部年级前五十名可以稳稳的签约本部高中,每年招640人,16个班,4个荣臻班,每班大约40人左右
十九:初中部也很一般,比八一还差点(十九中初中在海淀排名38左右,八一在30左右),高中部在海淀排名22左右吧,同样也是派位+直升,实验班的学风还行,普通班的学风就很,,,学校每年招14个班,有2个实验班,每班40人,共计560人,初一第二学期实施分层教学(数学和英语)
2.教师进修学校(南/北):
南校区生源要比北校区好,不过硬件设施就赶不上北校区了,南校区只有初中,北校区初高中都有,教进生源几乎全部都是来自直升和派位,初中部排名的话在海淀区25名左右,高中部能排在海淀区14名,南校区每年招300人,8个班,两个寄宿班,每个班40人左右/北校区每年会招12个班,每个班40人,共计480人左右,虽然号称不分班,但是初二会分层(数学,英语)
3.首师大二附中:
近些年非常热门,择校热度很高,几乎是区域四必填的学校,学校自身实力也不错,2020届之前一直有校额到校和成达班的双重加持,并且2023年校额到校数量还是很多的,去年初二首批签约人数在20+,初三后去本部学习。
不过,2020届没有成达班,2021届能否恢复正常还得看本部帮扶与否,现在本部主要把帮扶力度放在了北校区和一分校,因为二附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名声在区域四也已经打响了,所以以后二附的生源质量不会太差,而且中考成绩也不会很难看。学校每年招400人,10个班(除去2020届,每年都会有两个成达班),三个实验班,五个普通班
4.理工附中东校区:
正宗的理工附中初中部,很多家长分不清哪个是东校区,位于西三环北路20号那个就是,在海淀初中校排名中等靠上,每年招12个班,每个班38人,共计456人左右,每年4个实验班(8班、9班、10班、11班),剩下的为平行分班,学校整体师资、校风都很不错,不搞虚的,只抓学习
5.海淀实验中学:
海淀实验中学初中部在海淀区整体属于中等学校,不过高中部还是很不错的,能排在20名左右,初二的时候可以选择1+3直升本部高中,直接进入钱学森实验班(最强班型),钱学森实验班高考均分在620+的水平,对于学习中等的孩子,其实也是一个出路。而且海淀实验中学的校长也是民大附中的校长,每年有5个直升民大附中高中的机会
6.北京实验学校:
原来的立新学校,12年一贯制,非常保守的一所学校,不喜欢创新,校长是原来的十一学校副校长,学校不允许家长带孩子在外面报班,初中部排名在海淀区整体60名左右,也是区域四的老牌坑校了。
12、对口中学的优缺点或大体排名情况;如何填报志愿?
对口中学排名:十一学校、教进实验学校(南校区)、育英中学、首师大附中一分校、十一晋元中学、育英学校(航天校区),想冲刺好的学校填十一和教进南,求稳育英或者首师附一分,晋元是新学校目前定位是比育英航天好点。
13、对口直升政策,iesol C1通过是否能进首师附?
对口直升满足条件在一派填志愿即可,iesol C1通过是否能进首师附建议和首师附学校确认一下,通常只有这一个荣誉很难,还是要校内和学科荣誉加持。
14、首师二附对口小学有哪些?二派会放出多少名额?登记入学和二派分别有多大概率?
首师二附对口15所小学,二派名额是不公布的,中签概率没有数据
15、孩子户口是世纪城的,学籍是八里庄学区,如果想去教进北校区,填第一志愿,风险大吗
教进北填志愿概率还是比较大的,但是没有中签数据,所以不好定位具体有多大。
16、被一派录取的学校不满意可以不去吗?
公立校不能不去,摇中即上岸,民办校可以考虑不去。
17、对区域三有点招权限的学校都有哪些?名额大概有多少?
目前是没有的
18、请问老师,看到去年建华实验学校对区域一名额只有56个,如果我放在第2志愿填报,还有录取希望吗? 另外,建华实验的素质班可以选择走读吗?
建华二志愿基本上概率非常微小,因为这个学校的水平还是很强的,很吸引家长填报,建华可以选择走读。
19、所属区域四,首选是首师大附中,后续排名就是理工附东校区以及首师大二附,海淀实验,想问下,在填志愿的时候也是按这个顺序填报么,虽然首师大附能被选中的几率很小,但也要按照第一志愿是自己最想去的那个学校填报是吗?还是说要把有希望选中的学校往前排。
一志愿填最想去的中学,想要求稳就把一志愿放比较容易中的学校,理工东、二附、海淀实验这三所中学,海淀实验一志愿比较容易中。
20、教进南北校区差别大吗?理工的两个校区有何差别?
教进南北两所学校无差别,理工东是区重点,理工南是普校,学校主体不同。
21、对口中学一派和二派的比例,理工附东,19中
这个没有具体的数据,不好评估
22、听说十一晋元近两年特别难进,想去的话有什么要求或者递简历的途径吗
5月中下旬官网会公布信息采集入口
23、海淀实验北洼路校区对口中学
海淀实验北洼路小学对口中学有:北京实验学校、首师大二附中、海淀实验中学、北外附中、十九中学、理工附中(东校区)
24、外地回京怎么样才能进一个较好的初中。孩子成绩非常优秀,数学竞赛,英语竞赛,英语演讲,语文竞赛都有证书
十一学校5月中学官网信息采集到时候可以填报一下,建议家长提前确认一下回京户籍所在小区对口中学情况,提前规划一派和二派志愿情况。
25、想问一下,对口直升校的百分比例是什么概念,如果存在有对口直升校,一派的时候是必须报还是可以不报,如果不报,二派的时候是不是要排第一?
对口直升可以放弃,不要求一定要报名,一派和二派是没有联系的,不会因为一派放弃途径或者没有摇中二派加持中签概率,这个是没有的,两次摇号没有联系,对口直升的比例是结合小学的学生数量,比如某小学升A初中有对口直升30%的比例,某小学本届六年级学生100人,那么通过一派按照填写对口直升的志愿先后顺序随机摇出30人去往A初中。
26、玉泉小学有40%直升首师附一分校,请问程序是先选择直升还是先第一次派位?流程上哪个先哪个后?
对口直升是一派里面的一种升学途径,一派里面包含对口直升的志愿填报内容。
27、教进出口
年级前100有很大概率上小强高中
28、(1)对口中学2022年招生人数(首师大附中、首师大二附)(2)小升初管乐特长有用吗?(3)升入初中后分班考试,是在2022年7月举办吗?考试内容是六年级知识还是初一的知识?"
①首师附中和二附通常一届学生分别有400人-450人左右,②小升初已经不看特长了,官方已经没有这个途径了,③通常是7月中旬,六年级和初一的都有,六年级的内容多一些
29、十一晋元(金玉府校区)学校和育英中学,和教师进修学校的情况和招收哪个小学的人数多的情况
对外摇号因为是看运气抽签的形式,官方未公布那个小学的人多一些;晋元是新学校没有成绩情况,教进要比育英中学成绩稍微好一些。
30、2021年区域三各个区重点一派中签率能公布一下嚒?
官方未公布
31、上初中可以不必报补习班?
需要看学生的学习情况,成绩弱如果需要考高中的话还是很有必要上课外的,不上课外学生成绩年级能排名校内前十,我觉得家长不要求年级排名第一的话,可以不用上课外,看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规划
32、请问,区域一中有人翠吗
有的
北京海淀区小升初学区划片
北京市海淀区5大区域、17个片区的学区分布情况见下表!
#北京头条# 建华实验学校(海淀)今年靓丽的中高考成绩发布了!不过今年正式收归公办,还能不能继续他的风采?
据说十一学校已派一位校长暂时接管建华,建华幼升小招生从今年开始改为万寿路、永定路、羊坊店三个学区摇号!
小升初改为小学部直升+区域一登记入学+万寿路/永定路学区摇号,生源肯定大幅度下降!
今年中高考的孩子仍为当初民办点招入学,成绩还是非常牛的!
海淀区各学区小学调剂情况及小升初对口初中名单(22年6月23日更新)点击可放大
#就近入学政策会推高学区房价么# #教育部:落实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头条热榜全面落实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指导各地完善学校划片政策。
就近入学是人性化的,对孩子好,多睡会儿觉,对家长好,少接送之苦。
学区房就是距离学校近的房,这个理解是科学的,北京学区房也不例外。
到2025年北京义务教育就近入学超99%,小孩子就近入学是值得推广的政策设计。
现在鼓励三胎了,更要就近入学,否则送三个孩子上学,就要让家长焦头烂额。
不必把就近入学和教育公平对立起来,要给望子成龙的家长一个合理的出口,一个奋斗的目标。
换言之,不管怎么划片,小学生就近入学都是排在首位的,那么不管电脑派位,还是多校划片,孩子住在哪里的房子里,都是第一重要的。该买的房子看来还是要买的。
冬奥会开幕式的孩子们大多来自金帆艺术团,北京几乎所有大型文艺活动都有金帆团的身影,有没有金帆,就是名校的一个标准,不受双减影响,不受学区房被打压影响。
东西海和朝阳的金帆团最多,北京最有名的小学和中学,通常有不止一个。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舞蹈团、合唱团、管乐团),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合唱团、管乐团、舞蹈团),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合唱团、管乐团、舞蹈团),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舞蹈团、合唱团)……
开幕式上那个迷路的小女孩就是海淀实验小学的学生。
确实是。我们小区是德胜学区,而且是五路通小学和实验二小德胜学区的双学区房,多年前很纠结上哪个学校,前者近,后者名气大。同事一句话就点醒了我,说生源不一样,你想想民团(实验二小德胜学区以前的校名)主要是传统的老北京,而五路通的生源主要来自周围的教育学院、华电、航空规划院、自动化所、地质所这些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根本不一样。等真的上了五路通才知道,这学校名气不大,但生源、家长和教师素质确实好。正好有同事孩子上实验二小德胜学区,西城区期末统考,我们比两个孩子所在班的平均成绩,五路通大概能高两三分--当然,更大范围的比较是不知道的,同时小学的成绩也意义不大。另外就是我常说的,你以为海淀的高考成绩好是拼娃吗?其实是拼爹--全国没有哪个城市甚至省份能汇集了海淀一个区这么多的顶级人才,这些本来就是全国各省历年最优秀的顶级学霸,总体成才率上他们的孩子凭什么会输给其它人?别忘了智商是要遗传的,而学习习惯、生活态度这些虽然不在基因上遗传,却更会“遗传”。
牛校和渣校之间的根本差距不是师资,而是生源
大v聊学校——海淀区域一
海淀学区划分五大区域:
区域一:羊坊店、万寿路、永定路(海淀南片)
区域二:北太平庄、花园路、学院路
区域三:中关村、海淀
区域四:八里庄、紫竹院、四季青
区域五:西三旗、清河、上地、青龙桥、上庄西北旺、温泉苏家坨
这篇文章转载的,以备家长参考。
[比心]
交大附中:
区属重点中学,2004年获得了北京市示范高中校的称号,登记入学覆盖区域一、区域二、区域三、区域四,公办寄宿覆盖全区,每年16个班,本部12个,东校区还有4个班,每年招600多人,初一基本都在本部上,初二的时候有一部分回东校区,学校号称没有实验班,分班的时候进行“蛇形分班”,蛇形分班就是穿插着来,所以不用担心孩子进去以后去不了实验班,综合来看,初中部在海淀排名20左右,高中部在前十。
育英中学:
虽然没赶上育英学校,但也是逐渐有起色了,覆盖区域一区域四,每年招生大概480人左右,12个班,每班40人,1班是数学实验班,2班是英语实验班,3班是语文实验班,其余都是普通班,学校有专门带竞赛的数学老师,加工能力尚可,因为生源赶不上其他学校,所以中考成绩不是很出彩,但老师还是很负责任的。
五十七/人翠:
五十七、人翠、上实、清上被称为“海淀四小龙”,和“五金花”一样,不亚于一些区重点校,五十七每年大概有13个班,3个数学实验班,3个英语实验班,1个管乐实验班,其余为普通班,每班40多人,一共580人左右,学校不止抓孩子学习,综合素质也很看重 ,初二学生可以直升本部高中,本部高中水平比一些区重点校还要强 / 人翠近些年势头很猛,一路高歌猛进,今年也是收了好几回简历,预计今年生源会很好,它每年收8个班,每个班大概35人左右,共计280,据说人翠将将班型分了3个层次,第一层有3个班,其中最好的实验班由人本的老师带。
理工附中南校区:
这些年进步还是很大的,相比之前的“坑校”,已经好多了,学校每届有280左右,总共9个班,4个实验班,每班30多人,学校号称没有实验班,但据家长反馈,分实验班和普通班,按往年来看,七月会进行分班考,根据考试成绩分班,1班和2班是实验班。
十一晋元:
海淀区一所公办中学,由北京十一学校筹建,十一本部对其也很照顾,2019年9月正式开学,初一有13个导师班,导师班是12~18个人:教学班各科都是一个班20人左右:一共220人。初一期中考试后,数学会分出数一、数二、数三,分层教学。比较适合自主性不错的孩子。
首师大一分校:
基本上本部干啥都会带上它,去年就是和本部一块儿进行的新初一分班考,并且也有点招,且设有成达班,也有一定名额升入首师大附中高中部,总而言之,一分校还是非常有潜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