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蒋尚义”走了! 这几天,有消息说76岁的芯片大咖,中芯国际原CEO再度出山,不过不是回到SMIC,而是担任鸿海集团,即郭台铭旗下的半导体策略长。 蒋尚义,祖籍浙江,1946年出生于重庆,两岁时随父举家迁居台湾。曾就读于台湾大学机电工程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取得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在ITT、德州仪器、惠普等公司从事半导体技术研究。1997年进入台积电任研发总裁,在他和他的研发团队带领下,tsmc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瞩目的先进半导体工艺制程技术引领企业。 2006年退休,三年后再次回到tsmc,负责晶体管和先进封装技术开发,2015年再次退休。第二年应大陆半导体头部企业中芯国际的邀请,出任副董事长和CEO,主要负责12纳米以上芯片技术的开发,去年11月因各种原因辞职。蒋尚义是芯片界的灵魂人物,神一样的存在。据业内人士说,他创造的芯片架构技术,可以摆脱加工设备的制约,升级到更高的制程。是打破封锁,弯道超车的有力武器。可惜的是,他走了。除了蒋尚义之外,前些年在国内效力的其他大咖,如张汝京、梁孟松等也走了。 这几年,美国佬一心要做科技霸凌,总是在半导体技术上卡我们的脖子。打破封锁,奋起直追,人才是关键的因素。前些年媒体上老说:“别让李嘉诚走了”,走就走吧,不就是个开发商嘛,有钱而已!奇怪的是,科技界急需的人才走了,竟然没有人发声,难道房地产就这么重要?比起那些成天为开发商、制药商代言的大咖,“蒋尚义”们才是国家的需要,中华民族振兴的灵魂。我要再次大声呼喊“别让蒋尚义”走了!
民众党新竹市长候选人高虹安的助理费争议风暴持续延烧。引人注意的是,吹哨者除了指控高涉嫌以男友李忠庭当人头诈领立法院助理费,还质疑李担任公费助理期间同时在永龄基金会工作,年领600万元新台币,疑似充作高虹安的政治献金,并替鸿海推动相关立法。永龄基金会日前表示,李忠庭曾在鸿海董事长办公室任职2年半,主要负责AI大数据与医疗整合之智慧医疗专案,但10月底辞职。高虹安回应媒体,助理费用一切合法、合规,不清楚李忠庭是否有在永龄工作,并强调自己没有为鸿海私利推动立法。
另一方面,国民党新竹市长候选人林耕仁原本要在11月8日赴调查局北机站递交“高虹安案”相关资料,却临时喊卡,背后究竟是何力量让林改变意念?
据了解,为了是否去调查局北机站,各方势力与林耕仁阵营沟通到8日深夜,除了国民党中央之外,外界也不乏有指向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的箭头。对于改变策略,是否和郭台铭为力保子弟兵高虹安,或担忧火烧鸿海而出手有关?林耕仁公开表示,“从来没有谈过此问题。”直接地否认了郭的角色。
新竹市长选战之所以受瞩目,除了赤裸裸血战、高潮迭起,台面下牵扯的奥妙政商脉络,毋宁是各方保持高度警觉的原因。
据了解,出身基层清洁工的林耕仁,与有“都更教父”之称的巧洋建设老板张敏雄,关系深厚。今年71岁的张敏雄从事土地开发已经50年,只有小学学历的他,是台北市第一宗都更案、1993年申请的内湖清白新村“大湖优境”推手。
该案动工兴建时,时任台北市长马英九,曾以“前有张敏雄、后有林敏雄”,公开赞扬张对台北市都更的贡献。与元利林敏雄、远雄赵藤雄号称岛内房地产“三雄”的张敏雄,极为低调,媒体曾报导,马英九私下对张敏雄讲过,“我从一上任就知道有你这号人物了。”而这位“都更教父”,当年就是从竹北北上打拼起。
高虹安、沈慧虹、林耕仁,幕后连结着郭台铭、宣明智、曹兴诚、张敏雄等重商巨贾,背后长期的往来纵横,对2024年蓝、绿、白竞夺构成蝴蝶效应,就台湾政商版图产生牵一发动全身之可能,是如今仅有45万人口,各势力却拼得你死我活的关键。
知情人士:苹果告知部分代工厂商,希望提高在印度、越南等地产能[吃瓜群众]
目前已有鸿海、和硕、纬创与仁宝等苹果代工伙伴进军印度或越南。这几年,苹果不断的转移生产力和代工厂,大家现在买到的很多产品都是周边国家代工的,你们感觉使用感受如何呢?[灵光一闪]
今日富士康旗舰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扬伟在位于台北郊区的公司总部对媒体表示,两款采用富士康平台设计的轻型车将于第四季度亮相。
--------------------------------------------------------------------------------------------------
造车这个事情现在似乎搞得有点像做豆腐一样,好像很容易的样子,随便哪个公司都想进来踩一脚,不踩好像觉得自己赶不上形式,这很像多年前全民房地产一样,但是有多少人还记得上次房地产浪潮的结尾是有些投资人在自己盖的房子上垂直落体了结的 ?
好了疮疤忘了痛是人之常情。
造车的前景只能是新能源,而新能源的技术在欧美日本主要的汽车市场侧重点是不同的,在中国更是完全不同;但只有中国在新能源方面给予了非常大的激励,前提是新能源必须是符合中国市场需求和发展方向的能源,这是国家希望新能源能够带来结构性供应转变的需求。
从能源供应转向上来说,首先新能源要能跟上政策的理念并且能够跟上形势,其次还要从技术上去解决很多核心的问题,比如电动机的问题、电动车辆驱动控制的问题、自动驾驶的问题、电池的可靠性和容量的问题等等;如果这些能解决,那么在政策激励下得到一个大市场是有可能的,因为国内市场一年2000多万台车的销量,按照国家政策必然会逐步有很大的腾退替换空间,而这个空间就是新能源车的前提。
但造车毕竟不是做豆腐,它的技术前提还是非常高的,全世界能够在这个领域里崭露头角拿得出手的其实一直都没多少家,从传统车企BBA雷家凯迪拉克大众通用保时捷到像特斯拉这种高新企业,包括像苹果也是一直在蠢蠢欲动,但拿出像样的产品来并且上市而且又卖的好的有几个 ?
寥寥无几。
而富士康这种配套和代工性质企业本身没有任何新能源汽车类的核心技术,也一直远离这个市场核心,现在跳出来做车市场和技术在哪 ?做出来往哪卖 ?台湾本身是没有市场的,去美国吗 ?恐怕没人买账。
回大陆市场继续变花样 ?想得挺美的。
#富士康##富士康造车#
给台北点赞!人口260万,经济体量却高达6300亿,全城仅5栋200+,却拥有509.2米的第一高楼,没有4F机场让人意外。
人们经常说四大一线,也就是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但实际上我国的一线城市应该是6座,还要加上台北和香港;
而作为作为我国六大一线城市之一,台北在经济上的表现确实亮眼:
台北全市面积271.8平方公里,大概相当于大陆的一个小县或者大镇;截止2020年12月,人口为260万,相当于大陆一个人口大县的体量;而台北的经济体量却高达91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6300亿,相当于大陆中西部地区的省会,或者东部的经济强市了;
并且台北还有5家世界500强企业,分别是鸿海集团、和硕、纬创、仁宝和富邦金融,数量仅次于大陆的北上广深以及香港。
然而,台北的摩天大楼建设却落后于我国其他五座一线城市:
首先,虽然台北的101大厦高度达到509.2米,是我国少数几座拥有500+摩天大楼的城市之一,但台北却缺乏300+超高层,高度超过200米的高楼也仅有5栋,除了101大厦外,还有高272米的南山广场、高244米的新光人寿大楼、高212米的国泰置地广场以及高208.3米的远雄信义大楼等;
另外,还有一栋高280米的天空城在建,建成后将成为仅次于101大厦的台北第二高楼。
实际上,整个台湾的200+高楼也只有9栋,除了上述5栋外,高雄还有3栋,包括1997年建成的高雄85大楼,高378米,远雄THE>
【中国最有钱的人都在这里!胡润百富榜发布,李嘉诚又回来了!】
又一年胡润百富榜出炉!1305位个人财富5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家登上2022年胡润百富榜,其中粤港澳大湾区有374位企业家上榜。而在前100位富豪榜中,有34位企业家来自粤港澳大湾区。涉及到湾区城市排名,上榜前100名企业家中,深圳有13位,香港12位,广州4位,佛山3位。
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最新胡润百富榜,农夫山泉董事长锺睒睒连续第2年成为中国首富,去年财富增加650亿人民币(下同)至4550亿元,创20多年来中国首富财富的最高纪录。
字节跳动创办人张一鸣的财富减少28%至2450亿元,继续排名第二;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的身家亦减少28%至2300亿元,继续排第三位;长和资深顾问李嘉诚家族则以2200亿元财富排第四,是5年来排名首度超越“双马”的腾讯主席马化腾及阿里创办人马云。
重返前十的企业家有:网易51岁的丁磊,财富比去年增长14%,至1950亿元,排名上升8位至第六;牧原的秦英林、钱瑛夫妇财富比去年增长9%至1850亿元,排名上升7位至第八。
今年上榜的港澳台企业家共140人,比去年减少14人。其中香港61人,比去年少7人,只有9人进入榜单前100名。94岁的李嘉诚及其家族以2,200亿元的财富升至第四,较去年上升4位。
报告指,李嘉诚所掌权的长和(00001)、长实(01113)两家主要上市公司已将投资版图扩展至囊括地产、零售、电讯、基建、港口及能源等领域。最近一年李嘉诚开始抛售英国资产,重新关注中国的地产投资。今年1月时,长江和记与印尼电信运营商Ooredoo集团完成合并印尼业务。
除了李嘉诚外,香港上榜富豪还有,恒基兆业李兆基家族升1位至第14位,但财富按年减少约15%或250亿元至1450亿元。周大福集团郑家纯家族财富同样缩水,而排名维持于第18位。其馀上榜的香港富豪还包括李锦记集团李蔡美灵家族(第19位)、会德丰吴光正家族(第24位)、华人置业刘銮雄家族(第40位)等。
在过去一年,400多位企业家财富获得了增长,主要来自工业产品、食品饮料和能源这几个传统行业。其中工业产品、房地产、大健康、消费品和食品饮料是上榜企业家的前五大财富来源。上榜企业家最集中的前三大城市是北京、深圳和上海,其次是香港和杭州。
此次晋升财富榜单有133位新人,是近十年来最少的一次。今年新人中排名最靠前的是台湾大型航运公司长荣集团的接班人67岁的张国华及其兄弟们,财富355亿元,主要受益于疫情后船运业走高;其次是无锡风电企业远景能源46岁的张雷,财富350亿元;再次是总部上海的游戏公司米哈游35岁的蔡浩宇,财富210亿元,米哈游凭借游戏《原神》打开知名度。还包括总部深圳的求婚钻戒品牌DR的85后夫妻张国涛、卢依雯夫妇,财富185亿元。
报告指今年有1305位企业家个人财富超过50亿元人民币,相较于去年上榜人数减少了160人。上榜企业家总财富为24.5万亿元,比去年下降18%。个人财富超过千亿元的企业家有34人,比去年减少11人。1,187位企业家财富比去年缩水或保持不变,其中293位今年落榜。
而下降较多的是房地产和生物医药行业,碧桂园的杨惠妍财富比去年下降1,100亿,而恒大许家印则下降了400多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理想汽车的李想、小鹏汽车的何小鹏,以及蔚来的李斌财富均有所下降。而今年正在大力拓展海外市场的比亚迪王传福,财富相对比较稳健。另外,中概股这几年持续受压,哔哩哔哩、满帮背后的企业家今年财富降幅较大。
虽然半导体最近一年受全球很大关注,但随著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减弱,半导体市场景气度下行,中国半导体领域的企业家财富也有所缩水。
台积电的张忠谋和联发科技的蔡明介财富均下降25%左右,至150亿元左右。至于苹果全球最大的生产合作伙伴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的郭台铭财富下降3%,至570亿元。
【李嘉诚又杀回来了!胡润百富榜发布】
又一年胡润百富榜出炉!1305位个人财富5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家登上2022年胡润百富榜,其中粤港澳大湾区有374位企业家上榜。而在前100位富豪榜中,有34位企业家来自粤港澳大湾区。涉及到湾区城市排名,上榜前100名企业家中,深圳有13位,香港12位,广州4位,佛山3位。
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最新胡润百富榜,农夫山泉董事长锺睒睒连续第2年成为中国首富,去年财富增加650亿人民币(下同)至4550亿元,创20多年来中国首富财富的最高纪录。
字节跳动创办人张一鸣的财富减少28%至2450亿元,继续排名第二;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的身家亦减少28%至2300亿元,继续排第三位;长和资深顾问李嘉诚家族则以2200亿元财富排第四,是5年来排名首度超越“双马”的腾讯主席马化腾及阿里创办人马云。
重返前十的企业家有:网易51岁的丁磊,财富比去年增长14%,至1950亿元,排名上升8位至第六;牧原的秦英林、钱瑛夫妇财富比去年增长9%至1850亿元,排名上升7位至第八。今年上榜的港澳台企业家共140人,比去年减少14人。其中香港61人,比去年少7人,只有9人进入榜单前100名。94岁的李嘉诚及其家族以2,200亿元的财富升至第四,较去年上升4位。
报告指,李嘉诚所掌权的长和(00001)、长实(01113)两家主要上市公司已将投资版图扩展至囊括地产、零售、电讯、基建、港口及能源等领域。最近一年李嘉诚开始抛售英国资产,重新关注中国的地产投资。今年1月时,长江和记与印尼电信运营商Ooredoo集团完成合并印尼业务。
除了李嘉诚外,香港上榜富豪还有,恒基兆业李兆基家族升1位至第14位,但财富按年减少约15%或250亿元至1450亿元。周大福集团郑家纯家族财富同样缩水,而排名维持于第18位。其馀上榜的香港富豪还包括李锦记集团李蔡美灵家族(第19位)、会德丰吴光正家族(第24位)、华人置业刘銮雄家族(第40位)等。
在过去一年,400多位企业家财富获得了增长,主要来自工业产品、食品饮料和能源这几个传统行业。其中工业产品、房地产、大健康、消费品和食品饮料是上榜企业家的前五大财富来源。上榜企业家最集中的前三大城市是北京、深圳和上海,其次是香港和杭州。
此次晋升财富榜单有133位新人,是近十年来最少的一次。今年新人中排名最靠前的是台湾大型航运公司长荣集团的接班人67岁的张国华及其兄弟们,财富355亿元,主要受益于疫情后船运业走高;其次是无锡风电企业远景能源46岁的张雷,财富350亿元;再次是总部上海的游戏公司米哈游35岁的蔡浩宇,财富210亿元,米哈游凭借游戏《原神》打开知名度。还包括总部深圳的求婚钻戒品牌DR的85后夫妻张国涛、卢依雯夫妇,财富185亿元。
报告指今年有1305位企业家个人财富超过50亿元人民币,相较于去年上榜人数减少了160人。上榜企业家总财富为24.5万亿元,比去年下降18%。个人财富超过千亿元的企业家有34人,比去年减少11人。1,187位企业家财富比去年缩水或保持不变,其中293位今年落榜。
而下降较多的是房地产和生物医药行业,碧桂园的杨惠妍财富比去年下降1,100亿,而恒大许家印则下降了400多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理想汽车的李想、小鹏汽车的何小鹏,以及蔚来的李斌财富均有所下降。而今年正在大力拓展海外市场的比亚迪王传福,财富相对比较稳健。另外,中概股这几年持续受压,哔哩哔哩、满帮背后的企业家今年财富降幅较大。
虽然半导体最近一年受全球很大关注,但随著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减弱,半导体市场景气度下行,中国半导体领域的企业家财富也有所缩水。
台积电的张忠谋和联发科技的蔡明介财富均下降25%左右,至150亿元左右。至于苹果全球最大的生产合作伙伴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的郭台铭财富下降3%,至570亿元。
而小米董事长雷军财富下降600多亿元至750亿元,主要因为手机业务遭遇瓶颈,而造车业务难见成效。此外,雷军将名下价值近150亿元的股票捐赠给了小米的公益基金会。因大额捐赠而影响财富的还有两位刚刚退居幕后的互联网企业家,京东的刘强东和美团的王兴。
至于在创投领域的代表人物方面,红杉资本沈南鹏及高瓴资本张磊的财富均下降20%。
【跑了的2个的首富都回来了!】
1月13日,吉利控股集团微信公众号公布,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为全球汽车及出行企业提供代工生产及定制顾问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汽车整车或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统、汽车生态系统和电动车全产业链全流程等。
之前,郭台铭的富士康集团撤离大陆的消息不绝于耳,鸿海公司也到印度和美国大幅投资。
但随后不利的消息已接踵而至。
郭台铭在印度亏了200亿人民币!
郭台铭在美国赔了亏了上百亿美元……
这不仅让人想起另外一个首富李嘉诚。
曾几何时 李嘉诚撤离大陆,“别让李嘉诚跑了”的舆论沸沸扬扬!
2020年,在英国等国外投资亏1000多亿美元的李嘉诚又回来了。
先后24亿投资了上海地产项目,又25亿投资了综合能源智能项目。
台湾首富和华人首富都回归中国,这说明什么?
李嘉诚回应撤离大陆传闻时,曾经说过:我是一个商人。
是的,商人都是以利益为中心的!
两人的回归,说明了中国仍是世界经济投资的热土。
中国人口红利巨大,内需很强,产业需要升级,发展潜力明显,中国的发展必然能够为投资者带来无限的商机!
越南有望成为RCEP中收入和贸易额增长率最高的成员国,越南投资计划
RCEP中的越南
近期,世界银行发布预测报告,称越南有望成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中收入和贸易额增长率最高的国家。
为了评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对越南的经济和分配影响,世界银行制定了一个基线和四种情景。其中,在基线中,从2020年到2035年,越南贸易加权平均关税税率从0.8%下降至0.2%,而越南需缴纳的关税从0.6%下降到0.1%。
世行的报告指出,在提高生产率情景中,越南增长率在所有《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中位居第一。世行《白皮书》显示,实际收入较基线相比增长了4.9%,高于整个区域2.5%的增幅。在该情景中,贸易额增长率最大,其中出口增长11.4%,进口增长9.2%。
在包括长期趋势以及该地区当前所有关税自由化承诺的基线中,越南2020年至2035年间实际收入预计增长112.7%,出口和进口增长率分别为155.5%和134.8%。
在关税削减情景中,其对越南经济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实际收入增长率接近于零。
注册越南公司所需要的材料
以个人名义注册公司
1. 提供1-3个公司名称,进行核名;
2. 股东护照扫描件(至少要有1名股东);
3. 股东在国外的存款证明,存款金额必须大于投资资金额;
4. 提供租赁合同:
(1) 如出租方产权是个人,必须经越南公证处公证;
(2) 如出租方有出租权的证明,则不需要经越南公证处公证;
5. 法人护照(至少要有1名董事) ;
6. 提供股权分配,以及经营范围;
7.注册资金(注册资金应不少于10万美元)
越南适合投资的行业
中国企业目前在越南的投资主要集中于:加工制造业;房地产;建设行业;服务业等。
其他热门投资行业:矿石开采;农林畜牧业。
而技术含量较高的高新科技投资相对较少,如:信息开发;金融保险;艺术交流;管理技术。
因此在这方面投资者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注册越南公司的流程
1. 向注册地省计划投资厅提交核名(2-3个工作日左右);
2. 准备材料起草章程,递交注册地省投资厅;
3. 向注册地省计划投资厅下面的投资登记处申请“投资登记证”(15个工作日左右);
4. 向注册地省计划投资厅下面的企业登记处申请“企业登记证”(3个工作日左右);
5. 在拿到企业登记证后,应于30天内在越南国家企业登记门户网站上公开企业信息 ;
6. 在拿到企业登记证后,应于90天内向投资厅递交验资证明(注册资金可以采取一次到位或者分期缴纳,首次最低缴纳注册资金的25%)。
越南凭借自身的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外资投资者,诸如三星,鸿海,英特尔大型企业都在越南投资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