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他项权证什么意思(他项权证又叫什么)

房子差点就没了,还好当初留了一手。10年前,为了孙子上学老李把房子过到儿子名下。儿子在房本上加上了儿媳的名字。现在两人闹离婚,儿媳想分走一半房产。老李拿出了两份证据,法院把房子判给了他。

(案例来源:广州市天河区法院)

22年前,老李夫妻购买了一套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的一套房改房。儿子小李结婚后也住在这里。不久,儿媳添了个大胖小子,老两口整天高兴得合不拢嘴。

很快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小区附近有一所重点小学。为了让孩子进入重点小学,小李向父母提出把房子过户到自己名下。

因为每年的招生政策都有微调,房子虽然在小李名下,小李仍然没有十分的把握能让孩子上重点小学。

妻子小吴正好是这所小学的老师。小李打算把小吴的名字加在房本上。房子在辖区,又是教师子弟,孩子上学就双保险了。后来,孩子顺利地上了重点小学。

可好景不长,小吴和小李的婚姻走到了尽头。小吴认为房子是她和丈夫的共同财产,要求分一半的房产。

这下老李不干了。当初是为了孩子上学才过到儿子名下的,儿子只是借用房主的身份。老两口才是房子的实际所有权人。

老李要求把房子重新过到自己名下。儿子没意见,儿媳不同意。老两口一气之下把小两口告到了法庭,要求确认房子归他们所有。

小吴说丈夫是家中的独子,当初是老两口把房子赠给了儿子。公婆说是为了孩子上学才把房子过给儿子的不是事实。根据当时的政策即使房子不过户,孩子也能上重点小学。

那时自己和丈夫感情好,丈夫主动提出在房本上加上她的名字,就是想和她共同拥有这套房子的产权。当年在房本上加名字时,老两口是知情的,他们当时并没有表示反对,他们是黙许的。

现在就是因为两人要离婚了,公婆才说房子是他们的。他们这是恶意串通,目的就是不想分给她财产,想让她净身出户。

为了证明当初房子不是赠与儿子的,老李拿出了两份证据:一份《买卖房屋合同》和一份《协议书》。

原来,当年小李向父母提出把房子过到自己名下时。老李为了预防自己和老伴老无所居,留了一手。

参照当时的房价他和儿子签订了一份《买卖房屋合同》。虽说签有买卖合同,实际上儿子没给一分房款。

过户前,老李又与儿子签了一份《协议书》。协议约定:因孙子上学需要,老李暂时将房屋过给儿子,儿子没有支付房款。儿子无权更改房屋的属性、无权对房屋进行处分,房产仍归老李所有。

以上两份证据可以证明,老李当时并没有把房子赠与儿子的意思。

法官从网上捜到了当时小学的招生简章。如果父母名下没有辖区内的房子是不符合入学条件的。又查明,小李是在孩子入学前,把小吴的名字加在房本上的。

综合以上证据,法官认定老李将房子过户给小李,以及小李将房子加上小吴的名字,是为了解决小孩的入学读书问题,是出于借用房子的目的,而非赠与。

于是,法院判决确认房子归老李所有,小李和小吴配合老李办理房产所有权人变更登记手续。

小吴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认为一审判决并无不当,驳回了小吴的上诉。

房本具有公示效力,一般来讲房子登记在谁名下,房子就是谁的。房本上登记的是儿子和儿媳的名字,房子就是他们夫妻的共同财产。离婚时,不出意外的话,儿媳可以分得一半的房产。

好在当初老李过户时留了-手,与儿子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和《协议书》,证明房子不是赠给儿子的。打官司靠的是证据,如果没有这两份证据,恐怕房子真得让儿媳分走一半。

这个案件给中老年朋友提了个醒,对儿女不可全抛一片心,因为谁也不知道N年之后会怎么样。儿女现在孝顺不代表以后孝顺,家庭现在和睦不代表一直和睦。

养老的房子要登记在自己名下。如果不得不过到儿女名下,也得给自己留条后路。

我们可以像老李那样,过户前和儿女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和《协议书》。写明房子过户的原因,房款支付情况,房子实际归谁所有。

不过,这样做还不够完美,如果儿女在房本加上别人的名字,或者偷偷地把房子卖掉,你还是控制不了。怎么办呢?再给你支一招。

过户后,你可以以房款为债权,要求将房子抵押给自己,办理一份房屋他项权证。这样的话房子虽然登记在儿孙名下,你对房子享有抵押权,仍然实际控制着房子。不经你允许,谁也动不了这个房子。

这年头,父母子女因为房子问题对簿公堂的情况并不少见,我们爱子女,也要给自己留好后路,才不至于将来被动。对此你怎么看?

关注我,听个故事学点法律。掌握主动,提前避坑。

@听个故事学点法律

#我要上微头条# #广州# #房产#

#郑州头条#大家都在说,我也说一下我跟“小莉帮忙”唯一一次交集,也回忆一下我的青春。

2011年,我大学刚毕业,上的是野鸡大学,毕业了一无是处只剩下迷茫,住在好像200一个月的城中村顶楼。那时候的郑州可是创业者的天堂,城中村遍地都是,住满了我这样的人,十几层不装电梯的房子比比皆是。我当时住在北三环传说中的小香港陈寨,几条小街住了十几万人,晚上灯红酒绿,生活配套一应俱全,还有我这辈子只吃过一次的鱼香肉丝包子!

那时候北三环没有高架桥,应该是全郑州都没有高架桥,依然清楚的记得早上上班坐绕城公交,等了五张没上去,第六张的时候挤不上去准备放弃,结果后面的人给我挤上去了。后来,看到陈寨被拆除的消息我还伤感了很久。说真的那是我唯一一段感觉到生活艰辛的时光,放眼望去黑压压的全是人,年轻人!匆匆忙忙的赶路,做什么事都要去挤、都要去抢!站在人群中你什么都不是,很迷茫,那种感觉很压抑,我这辈子都不想再有那种感觉。

那段时间,我的生活天天都围绕陈寨、张家村、老鸭城等等城中村,因为我的社交都在这个圈子。我这辈子再也不想这样,很厌恶!很想逃离。

言归正传!带着这种迷茫我开始应聘工作。第一个去的好像是一个当时的互联网公司,说是互联网公司也就是一两间屋里面坐满了人对着电脑到处加QQ好友,问他们开不开网店,然后推销网店设计。我去看了一下,一个办公桌挤了三个人,满满当当,好赖哥也是大学生,果断放弃了。

第二个去的是个大公司,某个保险公司,电话销售。去了一看挺正规的,经理跟我谈了一会,感觉我口才挺好,逻辑清晰,当场决定录取我。我说回去准备一下,然后晚上床上想了一下,感觉没啥意思。天天就是打电话,然后就放弃了。

第三个公司是一个皮包公司,炒股的,应聘操盘手,就几个人几个电脑。一个30多岁的人跟我呱唧半天,我也没听懂啥意思。

终于,无意间逛东风渠的时候看到一个办公楼挺气派的公司在招人,担保公司招客户经理。于是我毛遂自荐上去了。问了几下后进入了一个办公室,里面坐了三个人。都是年龄不大的,于是跟我聊了起来。担保公司跟金融有关系,我对金融知识懂一点,而且哥们都被保险公司当场录取,沟通肯定没有问题,于是聊了一会就被光荣录取,底薪好像两千多。其实,我当时真不知道担保公司是干啥的,只感觉这公司办公环境挺好,大家在一起聊的也很开心,中午还管饭,于是我就欣然接受。我去上班后不久又陆续招了三四个我这样刚毕业的年轻人。刚开始就是培训,经过培训我慢慢知道用现在的话说担保公司就是有牌照的放贷公司。当年郑州民间借贷有多火,高档办公楼里大批担保公司,一分吸入,一分五、两分、三分放出。人家为什么会把钱放在我们公司?因为我们有正规牌照,有工信部、银行背书,当然这只是培训术语。也就是那段时间我知道了什么是担保法、物权法,什么是他项权证,什么是抵押、质押。

我去的时候担保公司正是暴雷的前奏,跑路的,大街上要债的,举条幅的比比皆是。我们一个经理是6家担保公司客户的代表,天天到处要债。记得当时短期利息能达到日息5‰。很多客户经理看情况不对就换个手机号,换个公司或者换个行业!记得当时一个前辈跟一个同事说,半年你就可以买车,我用人格担保。刚开始的情形确实如此。然而,哥们培训结束后就崩盘了。当时老板非常欣赏我,那种欣赏我现在想起来还认为是真实的。哥们早半年入行也许就挖到了第一桶金,空有好口才却一单没有做成。上了三个月班要过年了,老板带我们去KTV唱了个歌,一人发了两三千块钱工资,然后说剩下的过了年发。当时欠了可能三个月工资,大家都是年轻人平时在一起挺开心,刚毕业也没有生活的压力,也就欣然接受。

过了年可能情况没有好转,去了就开始裁人,裁了就剩下五六个人。这五六个人换了个地方继续上班,然而情况并没有好转,过了一个多月老板就宣布解散了。公司是解散了,但是裁员的人,包括我们的工资都没有发。老板说没钱,记下来以后有钱了发,我们很多人不愿意,但是以后就看不到老板了,有个女经理跟我们谈,其实我们的要求很简单,我们也知道生意没做成,我们也没给公司带来创收,但是多少给一点生活费也好让我们不至于饿肚子。这是真的,我们当时没人口袋就几十块钱,随时面临饿肚子的风险,当时很焦虑的,那种焦虑我这辈子也不想再有。

女经理跟我们谈了几次,毫无结果。有一次差点起了冲突,十几年前这种事比比皆是,我们刚出校门啥也不懂。不知道谁出的主意,打“小莉帮忙”,当时这个节目推出没有多久,本地台火得很。于是一个同事打了,也有人接,简单的说了一下我们的事,好像让我们等电话。于是我们满怀希望的回到了各自的出租屋,几天过去互相问都没有消息,于是后来也就不再联系。我在出租屋的床上睡了几天后,找家里要了几百块钱,在陈寨门口的农村信用社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伍取了出来,买了张火车票离开了这个伤心的城市。后来啊,这件事没有后来了。#郑州日记# #郑州# #打卡郑州美好生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100572/
1
上一篇贾副主任:浙江一地官宣
下一篇 写字楼租金(香港写字楼租金)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