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厦门这些超市吗?万隆、世购、万嘉隆
前几天,写过厦门曾经的商场,很多人提起,当年厦门曾有几家人气很旺的超市,可惜后来没了。
其中一西一东,分别是世购和万嘉隆,一度相当火爆。 这两家都是仓储式超市,购物环境一般,都是开架式的——很多人应该还记得, 那时候商场都是柜台式的。他们大约都是在1995年或1996年开业,世购更早一些,在厦门甚至全国都引起很大反响。
当时世购还打出“打车去购物”的广告,兴旺一时。他们实行会员制,办会员卡是收费的,费用刚开始好像分别是138元,后来是98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家超市都是村里办的,可见,当时厦门人的思想还是很前卫的。
随后,又出现了新国道和绿地,分别位于北园路和济泺路,新国道后来成为厦门华联超市,绿地坚持的时间更长一些。
其实,如果要追溯起来,厦门的第一家超市是万隆,最初叫全客隆。1994年, 当时的厦门蔬菜集团经营部到南方考察后,在上海和深圳都看到“万客隆”超市,觉得业态很好,在路上就定好“全客隆”的名字,当年5月18日,将菜蔬集团院子里的一处闲置房子进行改造后,开了第一家“全客隆”,面积是1000多平方米。
这可能是厦门甚至山东的第一家超市。
大约是1998年,根据蔬菜集团的安排,全客隆更名为万隆,“万”字来自蔬菜集团旗下另一家企业——万紫巷——当时万紫巷比全客隆更大。随后,万隆迅猛发展,店数最多时,曾达208家。
可惜,2004年,万隆一夜间坍塌。
还有一家超市,可能很多人已经没有印象了,叫“将军惠员”,在北园路上,新国道对面,投资方是将军集团,时间不久后就关闭了,后来曾换成新一佳,时间也不长。
说到新一佳,顺便说说外来的超市。新一佳来自深圳,在厦门发展比较曲折,曾到多地开店,始终没有做起来。来自国内的其他超市还有北京华联,位于动物园门口;上海联华, 与万隆合作在英雄山路开有一家店,后来变成银座。
国外的沃尔玛、家乐福、乐购、易初莲花(卜蜂莲花)也都曾在厦门开店,第一家店分别位于泉城路西首、解放桥、省体中心和七里堡。
如今,这些超市都已经不见了踪影,成为一代人的回忆。人们更习惯到大润发、银座、厦门华联等超市购买日用品。
值得一提的是, 大润发最早是与另一家厦门老牌商场人民商场合作的,因为当时中国还没有“入世”,外资零售不能独资,最初人民商场还是厦门大润发的大股东,所以,大润发能进入厦门,得感谢人民商场。如今,人民商场变成了振华商厦,很难看到痕迹了。
你还记得这些超市吗?厦门还有哪些超市?#厦门头条#
感受一下成都SKP正式开业以来的第一个周六,又适逢平安夜,人太多了,据说这一截的路都堵了,看来SKP的号召力果然强大,是北京华联的高端购物中心,号称亚洲最大的地沉式商场。
我的第一次堂食经历。北京开放堂食有十多天了,不过由于之前身体没好利索而且也担心自己二次感染一直没有敢去堂食,昨天下午逛了一圈家门口的华联商厦,一点没有周末的气息,于是今天上午跑来位于北京大兴区的西红门荟聚购物广场,想看看北京商业的恢复情况。11:20左右乘坐地铁到了荟聚,明显感觉到客流比我们旁边的商场大好多,可能是这个商场的地理位置比较好,可以吸引丰台区和大兴区的很多居民前往。我一路从零售区走到餐饮区,零售区的各个店铺还是略显冷清,很多专卖店里只有店员没有顾客,也没有发现商家有什么大的促销活动,餐饮区的人流量比较多,有一两家甚至已经在排队领号,例如网红餐厅麻六记。其他的餐厅也大多数都有一些顾客在店内就餐,没有发现任何关门的店铺,我转了一圈,最后选择了一家名叫左庭右院的牛肉火锅店用餐,因为11:30的时候里面人不太多,我也想着尽快用完餐离开,毕竟现在彻底放开,心里也有一些忐忑不安。点完餐没多久,店里也开始陆陆续续的人多起来了,我无暇顾及,就开始吃饭,中途去取酱料的时候发现店里的上座率基本上已经达到85%,大家都泰然自若谈笑风生,没有了对疫情的恐惧,也许都是已经阳过的人,也许是在家里憋了一个月实在是忍不住了。吃完牛肉火锅走出店里,这时才是商场的用餐高峰期,除了一两家小店里没什么顾客,大多数店里的顾客都已经达到了70%-80%,有一些口碑比较好的店门口已经开始了排队等候的长龙,包括海底捞,包括长安记。吃饭的群体还是以年轻人为主,一对一对的情侣,也有一些是同事、朋友间的聚会。最后我去了负一层的欧尚超市,逛超市的人倒是寥寥无几,诺大的超市加起来估计不会超过20个客人,结账区也没有人,于是我买完东西迅速结账离开。整体来说,北京大型商场的餐饮行业是恢复了七八成,但是一些小商场和路边上的饭店依然是饱受影响,有关门的,就算营业,客流量也不到平时的一半。北京疫情的峰值基本上已经过了,接下去只会越来越多的人转阴,恢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也希望身在北京的你我一切都安好。
除了亚细亚改造了,华联商城天然还在摆烂,如果能改造了我相信郑州人肯定愿意来,毕竟有感情#郑州头条#
疫情下的顺义华联,华联商场关了好多天。附近还有些餐饮店坚守开着。
新街口的友谊广场传来即将拍卖的消息,非常让人唏嘘,这家新街口的老店曾为了经营有起色付出太多努力。
“只领风骚一百年,穿在华联!”这句曾经耳熟能详的广告语言尤在耳,也为多少南京人所熟知。 友谊广场合并前的华联商场也一度在南京排名前几,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可改制后就一路下滑,生意越来越差,主要原因是人流量根本过不去。
新街口24个地铁口,除去几个关闭的,至少得有个地铁口通过去才能发展,否则只能等死,看看德基 中央商场 大洋百货 全是地铁口环绕,自然人逛这些一天都逛不完,况且德基停车也非常方便,友谊广场跟它们比起来,秒成狗都不如,不伦不类,做商场必死无疑
青岛湾改造大手笔,山东外贸拆,华联商城拆,海润大厦拆(自来水),广电拆,据说十二中也拆,拆是好事,建的时候本着对子孙负责,对青岛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标天主教堂,对标火车站,对标栈桥,对标五四广场,让站前广场成为百年精品。 #青岛# #青岛身边事# #青岛记忆# #我要上头条# #天主教堂#
这几日身体不适在家中休养,昨天感觉身体好多了,突然想起来华联超市的积分还有几天就到期了!就赶快拿出手机找到了超市的公众号,通过在线来兑换积分。
结果一时没看清兑换了一个什么三元的商品,太坑人了,换了一个没有用的瓷勺子,提醒千万不要点击三元兑换商品,如图一所示画圈的位置千万不要点!我就是一时不慎点错了,结果浪费了三元的现金券!教训是非常深刻的,这一年的积分好不容易能放两张三元现金券还浪费了一张!
坐车来到华联超市,五一广场店进去一看,门口的摊位除了两家做餐饮的全都关门了,还有一家做珠宝的撤店了!显得是格外地冷清和萧条!
超市积分直接就可以在手机通过公众号来兑换,截止日期是12月的31号。具体的步骤可以查看图2的文字标识所示的步骤。450个积分可以兑换三元的现金券,这三元现金券的使用期限是到1月31日。请大家尽快通过手机来兑换积分,过期就作废了!
到卖场里看了看,现在真的是很萧条超市现在真的没什么,人比原来少多了!记得原来这里真的是人满为患,抢购物资的时候排长队,结账都得排20分钟。没想到现在人这么少,可能是没到时候或者会员日的时候人能多点!要不就是他家竞争不过离此一站地远的另一家新开的超市。
我也买了点东西,到人工结账的通道直接就可以抵扣三元的现金券,如果不是浪费了那三块钱就可以抵扣六块钱了!
结完账出来到了门口发现超市与旁边的家装市场的连接门还没开放仍然关闭当中。原来经常从这里进入到那边走到头就是商场的厕所,现在因为这里门关闭了,从正门进去找厕所根本找不到,因为这里的装饰经常换,而且厕所根本没有任何标识,找个厕所太难了,我上次找了两圈差点没尿裤子好不容易才找到!真的是堪称的大连市内最难找厕所的商场!
出来的时候发现旁边的一家连锁饭店也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缩短了营业时间,晚上就不营业了,只营业到下午。
但愿能早日摆脱疫情的阴霾,恢复往常的喧嚣和热闹!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来评论区一起说道说道。
别着急划走!点个关注@海滨小弥 不迷路! 陪您说旧事,讲讲趣事,谈谈好事,唠唠真事!
#解封后生活日记# #冬日生活打卡季#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长城公司久负盛名的坦克500,终于在线下的商场见到了实车。
这是在北京通州区的华联商场看到的展览车,坦克的颜值确实挺高,大气。整体感觉跟霸道有一拼
厦门华联有什么过人之处,竟让阿里求上门?
山东厦门华联商厦,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与“厦门一百”、大观园商场、人民商场、厦门百货大楼一起,被誉为厦门商业战线里的“五朵金花”。
应当说,厦门华联的战略眼光还是不错的。
无论是当初厦门人必逛的大型批零市场~西市场,还是现在的西部商业核心~嘉年购物广场,人气一直都很旺。
这几天,更有阿里上门求合作。
能把当惯了甲方的阿里变成乖乖的乙方,厦门华联超市确实有硬实力。
你有没有逛过西市场?
#我和城市的故事##跟着头条看世界# #百年百景绘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