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期间,当别人为了弄点菜急得团团转,为啥这个小区“菜园”的菜就没断过档呀?难道这个小区的人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吗?这个菜园子里面到底藏了什么样的“秘密”?今天就带大伙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个能“变废为宝”的、神奇又温暖的“瓶子菜园”!
是人,都会老,但人老最怕什么?有人说怕没钱,有人说怕生病,有人说怕没有亲人……其实,人老了,最怕的还是孤独和被人遗忘,最怕的是生活在一个没有“温度”,看似“熟悉”却又“陌生”的社区!
上海的这个“菜园”有“温度”!它让孤寡老人有了绿色有机蔬菜的享用,它在疫情期间派上了大用场!它种菜不占用农田,它的形成来自于垃圾分类的灵感!
今天小编要跟大伙分享的,就是这样一个很有“温度”的上海“菜园”,它也叫“瓶子菜园”,一个让老年人(老有所乐),让孤寡和其他有困难老人(老有所依)的“爱心菜园”!
在上海宝山的海尚明城小区,有这么一个暖心的“神奇菜园”,当地居民亲切地称它为“瓶子菜园”。之所以说这菜园“神奇”,首先它不是一块普通的菜地,它是在三年前小区推行垃圾分类时,居民自己讨论后开辟、自主管理的一块由无数废旧塑料瓶组成的有机蔬菜菜园。
这块菜地的日常管理维护,由当地社区居委会牵头,邀请富有蔬菜种植经验的年龄半百的志愿者周先生担任“顾问”,然后组织富有爱心且愿意参与公益事业的小区居民担任“志愿者”,大伙一起努力来共同养护好这片菜园。
“瓶子菜园”的蔬菜种植,是严格按照有机蔬菜的种植标准来进行的。种菜的容器,主要是小区居民废弃的大塑料瓶经过简单剪裁得来的,“瓶子菜园”主要也因此而得名。此外,还用了部分废弃轮胎作装土的容器。为了美观,志愿者们还给这些废旧轮胎涂上了鲜艳的颜色。
种菜用的泥土,都是营养土。营养土有一部分是居委会买的,还有一部分是把从小区居民那里收集来的湿垃圾放进机器里,通过搅拌发酵后晾干,然后再和泥土混合而成的。
由于场地有限,蔬菜产量有限,“瓶子菜园”种植的有机蔬菜主要优先送给了独居、困难老人,缓解老人的买菜难题。如果还有多,再无偿赠送给小区其他有困难的居民。
“你们辛苦种出来的菜,特地送给我们吃,我们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别客气,老人家,菜种出来,本来就是给居民吃的呀!”
类似这样的对话,经常会在海尚明城小区发生。
“瓶子菜园”诞生于2019年。当时,上海在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海尚明城小区也不例外。在小区所属居委会组织的居民议事会上,小区居民们提出,不如把废弃塑料瓶回收再利用,作为种菜容器,再将湿垃圾降解做成肥料,在居委会门前的空地上搞个“爱心菜园”。考虑到瓶子容量有限,后来,居委会干部又找来废旧轮胎,召集志愿者彩绘,为菜园增色不少。
今年上海疫情以来,小小菜园更是成了小区许多独居孤寡老人和其他有困难老人的宝贵蔬菜供给来源。
有位独居老人以为只封四天,没准备多少菜,结果绿叶菜不够了。他的孩子不在身边,他就来找居委会求助,正好菜园子里有,居委会就给他摘了一点。
8号楼一对老夫妇家里没蔬菜,居委会主任了解后,就去采摘了一些生菜、油麦菜,给他们送过去。
这样感动的事迹,疫情期间,在该小区发生的特别多。
@先锋启示录
看了上海宝山的海尚明城小区“瓶子菜园”的故事以后,小编的第一感受就是:真为居住在这里的孤寡老人、有困难的老人,由衷地感到高兴!
同时也为替这个“瓶子菜园”主动奉献爱心的居委会干部、菜园“顾问”周先生、以及其他热心的志愿者们,点个大大的“赞”!真心感谢你们为全国社区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中国古圣贤孟子曾经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说:我们既要懂得敬爱自己的长辈,但同时也不要忘记孝敬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我们既要爱抚自己的孩子,但同时也不要忘记爱抚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谁能保证自己的老年生活一直都是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呢?如果全国各社区的小区居民们,都能像上海这家社区那样组织起来,大家一起献爱心,一起互帮互助养老,是不是要比住进养老院养老,更自由又更有“温度”呢?
各位亲爱的网友朋友们,大家对此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阅读更多好文章,请点击关注@先锋启示录
#上海头条# #上海身边事# #我要上微头条#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1年3月上海200个热门小区二手房房价及环比涨跌数据:200个热门小区3月房价环比189涨9跌2平;陈坊新苑、环比上涨23.02%涨幅较大,天宝华庭、滨江小区、上海大花园和海尚乐苑环比上涨超过10%,44个小区房价环比上涨超过5%,其中半数以上集中在浦东片区。上海楼市热度较高,房价持续走高。#我要上头条# #上海头条# #上海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