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头条# 有朋友给我算了一笔账,租房每年两万五,买房需要100万,如果一百万我可以租40年,如果我们贷款买房,房贷压力直接捆绑我们的发展,每天都为了还贷而生活,不敢消费,不敢辞职,不敢跳槽。如果我们选择租房,一年一付,一百万在手对于房租来说就可以忽略不计了。一百万我们拿去投资按年收益按10%来算,一年就是10万,如果四十年那就是400万甚至更多,因为钱生钱啊,快的很。我想想确实也是,那我们还有必要买房吗。实例告诉你,首先你要手里有一百万,其次我一朋友13年的时候在大坪购房当时花了45万,经过快十年的时候现在房子值90万,我的天,几乎翻了一倍了。而对于我之前租房的朋友来说,现在还是租房,而且也没见有400万啊。难道理论分析有误差吗。如果是你,怎么看。
重庆中心城区像九龙坡区、渝中区这些地方疫情比较严重,在12月3日开始很多商场都要开业了。像渝中区最大的商场大坪时代天街也要在12月3日开业了10点到22点。像九龙坡一些商场同样在12月3日同时也要开业了,像民安华福这次疫情最开始管控,民安华福公租房对面的华宇锦绣广场也要开业了。
重庆时隔一天多的时间照抄广州作业,一下解封了,所以大家去逛商场的还是需要做好个人防护,最好戴上KN95口罩。
在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某一天早上找妈妈借钱在外租房。她下午给我回电话,让我去看一套小房子,说月租也是钱,不如还月供。当时很多阿姨都给她说,女儿没必要的,以后嫁人会有房子,还不如买车,陪嫁一辆车就好了。我妈不认为,还是觉得我应该有自己可以栖息的地方。然后我就开始看房,我的首选是江北嘴,但是我很多亲戚都住在九龙坡、大坪。亲戚就让我妈选择近一点,我一个人在重庆好照应。因为不是我出钱,所以我没有坚持自己买江北嘴的想法,不想给父母因为我造成过多的压力。从看房到签约,都由刚毕业的我一个人完成。我父母根本没有来看一眼。我看到很多父母会觉得买房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反复斟酌,反复考量。我们家一直都好洒脱。我记得我当时看的第一个楼盘,我觉得还不错。小姨说买了吧。我说这是第一个,万一后面还有更好的呢?小姨说:“不看就没有了”。我当时瑞思拜。最后还是听家里买的九龙坡,因为当时江北嘴钱确实也差点,我父母也不知道重庆具体哪些地方,也很担心我一个人在重庆。不过我妈她很后悔当时没选江北嘴,说重来的有机会的话,死命都得抗三套。
我觉得我们家很好的一点是,充分尊重彼此。不因为我是小孩所以我说话没有份量,也不因为我妈是长辈所以说话全对。在我买第二套房的时候,我给她打电话,找她借钱。我妈还是比较反对买房的,她觉得重庆市场很饱和了,买房投资没必要,虽然嘴上不同意,结局就是我和她都欠了一点钱。然后她恶狠狠地说:“***(我的名字),我再也不得陪你玩了。”我不知道其他家庭会不会也这样,我们家就好像也没觉得现在买的房就是终身居住的场所,从毕业买的房,到现在后面买的,我们家一直都是,差不多行了~没有认真到事无巨细什么都看完。不过运气很好,一直都是在低谷买的,买的都很便宜。
我还是很心疼我父母,觉得买房给他们造成了压力。有一瞬间我妈好像开始觉得自己老了,她说她得留一点钱养老。但一会又回复了生机勃勃。她又说:“这点钱我觉得问题不大你太难了。都是小问题。”从小到大她都这样,笑嘻嘻的,永远生机勃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