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旧改已经持续多年,根据杨浦虹口旧区改造的经验,老上海人普遍可以欢天喜地搬到郊区。
在上海旧改过程中,当市民搬到郊区之后,一方面改善了自身的民生情况,一方面为市中心腾出了空间,这其实也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但是在上海市旧改中,却有其他人给阻力。
旧改中上海市中心居民其实也都是比较盼望的,由于上海市郊区各处基础设施已经比较完备,因此很多居民盼望搬到郊区,还有一部分居民对于搬到郊区也不算负面。
上海旧改真正的阻力并不是居民,而是一些”利益相关方“的煽风点火,其目的也非常明显,旧改越困难,自身炒作市中心二手房的机会就越大,因此,很多人在上海市中心老居民中制造一些不实传言:比如郊区没有意愿,郊区交通不方便。
在上海市的杨浦区、虹口区等区域的旧改过程中,市民即便搬迁到郊区,也是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搬迁完成后,原本区域经过改建,面貌也有很大的提升。
因此,对于旧改中的上海市民搬迁的郊区,还是应当抱有积极的态度,不要受少数人的煽风点火,改善民生、降低市中心的人口,这正是应当做的事情。
魔都二手房的六大爆点
自去年7月以来,在三价就低和核验价新政之下,上海二手房市场成交量就急剧萎缩,仿佛沉入水中苦苦往上挣扎,那么2022年里是否还有爆发的可能呢?
起码有六个点值得注意:
第一:成交量逐渐攀升,每个月升一点,这里能感受到上海二手房的韧性。就如开发商危机对购房者反而是低价买房一样,政策之下对购房者未必是坏事,有人在走逆向之路进行购房,这是对上海未来楼市的看好。
第二:在2021年全年人才落户数量已经相较之前倍增的背景下,在12月底又进一步空中加速,进一步放开毕业生落户,为五大新城人口导入的落实提供配套政策,魔都抢人进入快节奏。
第三:旧区改造提供了或者说创造了巨大的新需求,总共有近9万户动迁,2020年2.8万户,2021年3.4万户,今年还要再拆2.2万户。虽然拿房的多,以至于郊区大片安置大居房源不足,但是货币化部分释放的购房需求依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四:最厉害的三价就低,核税价据说在悄然走高,要知道这个对需求的压抑力量挺大的。高兴花园的核税价从3万/平上调到4.1万/平;梅园新村从5万/平上调到7万/平;仁恒河滨花园从7.6万/平上调到8.15万/平。
第五:挂牌量的低迷,让二手房有种被买光的错觉。虽然月成交量不多,但是在供需平衡来看,上海二手房却接近见底,让12万中介一度面临生存危机。其实新房已经处于超买状态了。
第六:所有事情都有两面性,就如弹簧一般,压得越厉害,压得越深,反弹力度也就会越大。一方面旧改动迁、人才引入,另一方面压抑需求,这弹簧今年会产生反弹吗?
#上海头条# #上海身边事#
厦门的锦屏家园小区会不会迎来二次拆迁?
2022年厦门的重点项目,锦屏家园片区旧区改造项目赫然在列!
这又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尤其是涉及的小区居民。
2008年左右,因厦门举办全运会,龙洞片区部分村庄拆迁,相关村庄被整体搬迁至锦屏家园小区。听说拆迁补偿下来后,两口子可以分几十万,外加一套100平米左右的房子。
这在当时的零几年,那可是一大笔钱!但是后来很多居民发现楼房有各种质量问题,所以大家都希望能再拆迁住上好一点的房子。
但是想要拆迁这86栋六层楼4千多户,可不是一般的开发商能办得了。
早在2020年的时候,广州的星河湾就来龙洞片区考察过,很多人知道这个星河湾主打高端住宅的开发。锦屏家园片区位置相当好,有山有湖,有地铁有高架路,周边开发的基本都是高端住宅,一个这么大规模的回迁小区显得格格不入。很多人觉得好日子又来啦,再拆迁一次,按目前的行情,岂不是又要发达了?但是后来却一直没有消息了。#厦门头条# #厦门#
#上海# #上海头条# #广西# #广西头条# 又一个吐槽上海的网友!一位广西沪漂大学毕业后来沪打工了几年了,搬了几次家,这次因为怀孕了所以要准备去租两室户,因为她正在还贷款所以按照目前的状况只能租一个价格便宜的、房屋破旧点的老小区。既然这么定位了,就找房源呗,结果呢看了两个房源,全是一顿吐槽,最后说上海的老小区都是一根根晾衣杆挂在外面晾衣服,她在想外地的朋友肯定无法想象这种场面,她说她刚来上海的时候,看到这样的房子、这么多的晾衣杆,在想,这种房子怎么可以住人?看了她的视频后我也非常好奇,广西难道没有老破旧居民小区?广西市民们难道不晒衣服的?于是我找了一些信息发现还真和上海不同,广西的居民小区里的确很少看到晾衣杆的,他们的习惯是把家里的衣服裤子被子床单等洗了拿到楼下小区的公共场所进行晾晒。再搜索了一下信息发现,到2025年广西旧区改造的老破旧居民户数多达44万户。
(用“一楼住户穿过电梯轿箱再回家”思路,破解旧区“老破大加装电梯”困局的再思考,办法总比困难多)
老旧小区的电梯改造,难点之一就是对低楼层的隐私、采光影响比较大。
所以,可以从这个思路想想改进办法
模式命名为“一楼穿过电梯轿箱再回家”
现在的模式是,一楼要保证正常的人的步行的进出,所以加装的电梯要探出很远,这样就会影响采光、影响隐私。
现在换个思路,把加装的电梯门当作单元门的入户门使用,双向开启,这样电梯探出的距离就相当有限了,基本不影响采光和隐私。
缺点是,一楼回家要等电梯轿箱回来,会耽误一些时间。
办法是,一楼从可以从入户花园回家。
还有一个缺点也可能电梯距离楼房太近,运行噪音会大
更大的缺点是,这太不符合消防要求了。
所以只能算脑洞
-------------
一个楼门一个方案,一栋一个方案。尽量兼顾各层居民的合理诉求,尽可能通过精心的个性化设计,达到利益最大化、影响最小化。关键在于居民通过协商来完成
#青岛头条##青岛##青岛身边事##电梯#
全国已经有多个城市在限购、限贷、限售等方面对房产松绑,贷款方面的优惠措施也是一而再的推出,有点回到2015年到2016年那一轮的前夕。建议广州的刚需买家对目标区域购得着就买吧,想等再跌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各城市不一样,有些三四五线城市可能还得跌或盘整一两年)。
不过,虽然各地都是高举“房住不炒”的大旗,其实这些放松一出来,流传出来都是变相鼓励炒房的段子。并非是好事。
我对这些放松的行为是不赞成的,不能总是反复这类似的操作,变相鼓励了炒房的人,这样对实体经济的伤害更大。一大帮炒楼的拿到低息贷款后只会更变本加厉地炒楼,继续给社会积累风险。(为什么前边鼓励刚需尽快购买?因为你不知道风险什么时候爆发,或许是在你等不起的未来。)
另外,这两年很多企业经营并不理想,普通百姓收入并不高,在这种环境下鼓励百姓买楼,并非好事,这等于把未长熟的韭菜提前割了,以后是不是根都得挖出来?
如果想拯救开发商,不需要这样松绑,只需要别把红线拉得太紧,让他们喘口气。另外大可以利用城市内旧区和新旧轮动发展的模式帮助开发商卖出新房,不要让人一直在炒二手房。
在当前的环境下,相对于降息让人买房,不如对存量首套房的贷款给予降息,减轻下这些人的负担。
截至昨日(4月11日)连续47天有病例的瞿溪路1200弄究竟是个什么存在?
瞿溪路1200弄,截至到5月11日,该小区已经连续47天每日都病例报告,这在全市数万个小区中,那绝对是蝎子的尾巴——独(毒)一份,是全市所有小区中,唯一一个连续超过40天都有病例的小区。改该小区可谓是黄浦区实现清零最大“钉子户”。
是什么原因造成该小区如此“顽固”产羊呢?我到处查资料,试图去解开秘密。
瞿溪路1200弄,我做房产行业十几年,只去那个小区带看过一次,起码是8年前了,之后从未去过。
该小区是黄浦区打浦桥街道普通的让人似乎都想不起来的一个老小区。西面不远处就是徐汇区了,算是黄浦区最西南一个街区中心的一个名不见经传被四周包围起来的老旧小区,目前网上都查不到该小区的信息,也没有出售房源,因为里面房子大多数是使用权。我详细查询了下,在贝壳找房上最近一次成交是2018年12月,一套18.5平方的使用权房子,158万成交的,那以后,再也差不多相关信息。如果不是这次疫情,瞿溪路1200弄仍然会以老旧小区默默存在,然而,这次疫情让其“名声大震”!
47天的“壮举”实在令人不可思议!
最后,我在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官方网站上查到了该小区的前世今生。根据官网资料,上海区县志-区志-卢湾区志-第八编建筑-第二章住宅建设-第二节旧区改造内容,该小区,“1954年动工,1955年竣工,建成砖木结构两层与混合结构3层简易住宅楼44幢,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初建时厨房多户合用,无卫生设备。1965~1989年间,又增建混合结构1~3层住宅7幢、四层5幢,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
也就是说,瞿溪路1200弄,有40多个门牌号,规模不算小,是上世纪50年代竣工的砖木结构建议住宅为主的小区,大多是厨房何用,部分无卫生设备,后也改建了几幢,大多数是厨房卫生都成问题的简易住宅,且都已经近70年来,可以想象卫生情况。
看完上述,我们似乎理解了这个小区连续47天的原因了吧!
经过此次疫情,我坚信,上海会加快旧城改造步伐!
什么是采光权?老家一个亲戚咨询,邻居盖楼太高严重影响了自家采光,双方发生争吵,有没有法律依据采取举报或起诉要求拆除。当然是可以的,因为邻居的行为,已经侵害了他的采光权。采光权在《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均有规定。
《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八条 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民法典》第二百九十三条 建造建筑物,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不得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
《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五章规定:“大城市住宅日照标准为大寒日大于等于2小时,冬至日大于等于1小时,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原有日照标准降低;旧区改造的项目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时间的标准。”
2015年南京市鼓楼区法院有一起采光权案例判决,堪称经典。案件起因据说是南京绿地紫峰大厦建成后,对周边一些居民房屋的采光造成了一些影响。居民起诉后,法院依据当时的物权法和城市居民区规划进行评估审议,认为大厦建成后产生的遮挡影响,使原告居民的日照时间明显减少,因此法院认为公众的日照权应当受法律保护,原告诉讼请求具有合理性。
因此,如果你家的房屋采光在邻居新建楼房后受影响了,首先要采取友好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再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民法典,从方方面面对民众合法权益保护进行了规定,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也被称为 “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建议大家都可以对《民法典》内容多做一些了解,特别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例如物权、采光权、路权、民间借贷、婚姻等方面的规定。#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
82岁老母亲与洪水封门狭路相逢
今天上午10点20分,终于接到侄女的电话,告知巳经到了奶奶家,奶奶平安,家里还有矿泉水两瓶、鸡蛋、牛奶饼干也有节余。这几天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侄女放下两个充电宝、两桶矿泉水、食物若干,赶着回去上班。
侄女说今天道路才开始解封,昨天马路上的水还在大腿上。现在许多小区停水停电,市政工程并没有问题,主要是小区变电设备被水浸泡、供水系统受损。
但侄女所在公司有电,她会隔天给奶奶换充电宝。
目前妈妈所在的小区、仍然是停水停电!但有燃气供应。
老母亲惊恐万分地告诉我,这几天水、电都没了,电视看不了,手机打不了,一直下暴雨,小区成了河,完全不能出门。一楼关老师家进水了,搬到我妈家借宿(我妈住二楼)。
看样子母亲还不清楚这几天外面发生了什么!也好,嘱咐她不要出门,巳经没事了。给众多关心她的亲友报平安就行了。
母亲今年82岁了,身体健康,独立性强,自理能力不错。大部分时间都是跟我在广东居住。每年夏季会回郑州(妈妈退休地)住三个月,一来躲避广东的酷暑,二来与邻居好友叙旧。
每次回郑州,她都是独自居住,大学家属院旧区一幢四层楼房的二楼。
邻居们都是七、八十岁的退休教师。大家你来我往,还算鹭港。
小区生活很方便,买菜、买肉、教工食堂都有。一直觉得没有什么问题。
这次遭遇洪水灾害,真是不幸之中的大幸。平时老母亲喜欢囤积粮食、食物。家里各种鸡蛋、牛奶、小食,放到过期也没吃完。我总是就此类事与妈妈争吵。
灾难来临,停水停电,无法外出。老母亲的囤积派上了用场,还能帮助楼上楼下有需要的邻居。我败了。
从20号早晨就开始打妈妈的电话,刚开始信号不好,很快就显示关机。
从新闻得知停水停电,从网络关注各种消息,焦虑进行时,怕妈妈病了,怕妈妈没有干净的水喝,食物倒是不会缺乏。直到今天,侄女赶到,解除警报!
郑州这次的洪水灾难有多大?以官方为准。我只说身边事,侄女住在新城区,整个小区负三层地下停车场全部被淹,至于多少小车成废铁,自行脑补。
官媒报道,17日20时到20日20时,郑州3天的降雨617.1mm。
其中,小时降雨、单日降雨,均已突破1951年以郑州建气象观测站以来,60年的最高记录。
郑州常年平均年降雨量为640.8mm。
7月17日到20日,这三天的降雨量,相当于过去的一年。
郑州,现在已经不是暴雨了,是一级预警的自然灾害!
郑州的朋友圈也从调侃嘻戏,变成了沉默,慌乱,恐惧,祈祷…
愿郑州无恙,愿这座城市的人们,平安归家。
愿灾难快点过去,愿老母亲听劝早曰回广东,有亲人在一起,遇到灾难一起扛。
#南阳头条# #南阳# #南阳上头条# 1月13日,南阳市房产服务中心就原亿安天下城2014年购房的业主维权诉求书进行了回复。
尊敬的领导您们好!
我们是2014年10月在亿安天下城认购的A区A座楼,相隔6年之久,现亿安没征求广大业主不知情的情况下己把A区A座楼改为现在的3号楼,现改的3号楼比原来A区A座楼能多出房源100多户,亿安是最大的受益者,我们有300多户业主为了社会的稳定,顾全大局也没争,最可恨的是现在亿安五证不全让我们选房己是违约行为(也不按老协议的全件,让选房,造成不稳定因素)广大业主请求领导为我们做主,让亿安书面承诺按照2014年原协议全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重新选房。
南阳市房产服务中心回复:
网友您好:接到投诉后,我中心高度重视,立刻约谈开发企业,企业称:西关文化村区域旧区改造(亿安天下城)项目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302个房地产市场整治项目之一。2019年经市政府规委会及市规划部门审核先后通过并批准了《西关文化村区域旧区改造(亿安天下城)项目方案》和相关的规划要件,同时,要求对项目3#楼原设计依据日照、采光等规范标准进行设计变更。变更后的设计方案已经市规委会及规划部门批准,变更后一至三层为商业,住宅由原1幢624套变为两幢塔楼共728套。变更后的设计图,公司通过代表沟通会、微信群进行了公布。目前,项目3#楼除房屋预售证需按工程进度及投入要求未办理外,其余均已办齐,目前工程施工已进入地下负一层的施工(按市政府及规划部门要求规划设计由原地下两层变为地下三层)。
对原房屋认购户问题的处理情况
2014年3月,根据当时对旧区改造项目可边建边完善手续的政策,原规划的西关文化村区域旧区改造(亿安天下城)项目原A区A座楼开始进入基坑挖掘工程,2014年9月将征迁户安置后剩余的427套房源向社会认购。为此,因项目未取得房屋预售证向社会认购,被行政执法部门给予相关处罚。接受处罚后,公司未再发生认购或销售行为。
为了消除原房屋认购户的顾虑,公司在公布变更的设计图的同时,多次通过代表沟通会、微信群以及在售房部发布公告反复说明和承诺“在取得预售证后,公司拿出具体、合理的方案先解决原认购户的问题,再对剩余房源进行对外发售”。对此,大部分认购户都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唯一的要求就是加快施工进度,早日交房。然而,自2020年12月2日以来,在个别认购户以“一房多卖”、“定购户的房屋被卖掉”、“开发商老板跑路”等等造谣蛊惑下,部分房屋认购户到市委巡察组上访,要求确认房源。为此,按照市委巡察组、梅溪办事处的要求,2020年12月15日,公司在广泛征集房屋认购户的意见后,按照大多数房屋认购户的意见,决定拿出了最好的7至27层房源供认购户选择,经市委巡察组批准向认购户发布了《公告》(选房方案)(见附件),并在2020年12月23日开始进行选房确认工作。由于3#楼预售证尚未办理,若按认购户的要求明确价格,就会触犯违法销售的红线,为此绝大部分认购户对此表示理解,有序进行选房。当前,公司因规划设计的变更,原房源和户型也发生了变化,对原认购户进行现房屋的确认,证明了不存在“一房多卖”。房价问题,我公司严格按照政策法规执行,在未取得房屋预售证之前,我公司从未进行商议。为消除部分认购业主的疑虑,公司承诺:
1、坚持“公正、公平、透明”的原则,最大限度的达到合理性,最大限度的保证广大房屋认购户的利益。
2、房屋确认工作严格按照公布的方案进行,并邀请两名认购户代表现场监督。
3、保证先解决原认购户的问题,再对剩余房源进行对外销售。
我中心督促企业,信守承诺,尽快合理合规处理群众的诉求。
评价:
不满意
解决程度:1 分办理态度:3 分办理速度:1 分
尊敬的领导,首先谢谢您在百忙中给予了解答。首先声明一点不是投诉,是求助,求助尊敬的领导等亿安房地产预售证出来了,也不违规了,让广大业主做到心中有数了,敦促亿安房地产书面承诺按照2014年原协议价格不变再往下进行选房换签协议,这才能使广大业主不再恐慌。烂尾七年了,在这七年当中也没给业主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