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房地产这个已经崩盘行业!就是其他的制造业!今年都是裁了几波
“命硬”的许家印:恒大暴雷1年却不宣布破产,释放出什么信号?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很多房地产企业都出现了一些问题,过得不尽人意,特别是恒大,居然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债务危机,负债规模甚至达到了2万亿,这让很多人瞠目结舌。在债台高筑的背景下,恒大手中的很多楼盘项目都成为了烂尾楼,这个曾经的巨头房企已经开始走起下坡路,甚至深陷泥潭,很难自拔。
有些人感到十分奇怪,恒大已经有了这么大的债务规模,甚至目前已经千疮百孔,但仍旧坚挺在市场当中,并没有宣布破产,不仅有一些楼盘又重新复工了,还加班加点地进行建设。而许家印搞的新能源汽车恒驰,也发展的十分顺利,甚至快要进入量产阶段。许家印确实有些能耐,恒大屹立不倒,究竟透露着怎样的信号?
深陷债务危机
很多人都知道许家印,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那是何等的风光,经常出现在各大媒体的镜头当中,但在最近两年,他已经焦头烂额了,因为恒大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在危机。
让很多人感到意外的是,就在不久之前,许家印亲自出现在恒驰的活动当中,并且还向人们描绘着未来美好的发展前景。有很多人都知道恒大的现状,这样的举动不禁让人感到困惑,恒大目前已经千疮百孔,为什么还能够在市场上屹立不倒?
在今年夏天,有很多公司相继向法院提起诉讼,因为恒大在欠款之后,并没有想要还款,面对着2万亿的债务,很多人都觉得恒大已经失去了还款能力,破产清算将是恒大最终结局。但在恒大的努力之下,这次诉讼并没有对恒大产生太大的影响,尽管恒大目前的债务已经高的不能再高了,但如果恒大真的暴雷了,那将会带来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恒大也在积极解决债务问题,并且和很多债权方进行了沟通协商,所以这样来看,目前形式还十分稳定,但这种状态不能一直持续,如果在两年之内,恒大仍然找不到解决办法,那么很有可能会无力回天,这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将会分崩离析。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恒大的存亡已经不只代表自己了,还代表着整个房地产行业以后的兴衰。
怎样坚挺下去?
在很多人的眼中,2万亿的债务规模简直是天文数字,恒大想要把这个窟窿填上,几乎是天方夜谭,而很多恒大的供应商,也在恒大的一拖再拖之下,开始垮台。
恒大在国内有着很多资产,这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的土地储备以及不动产,如果能够找到一个好的时机,将这些资产出手,还是能帮助很大套现一定的资金,这样的话,或许能够解燃眉之急。但现目前的情况却是,房地产行业不断下行,恒大很难将手中的固定资产变现。
而恒大之所以坚挺在市场当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与之牵扯的事物太多了。
恒大在全国各地有很多在建楼盘,在出现烂尾楼之后,不仅会影响到购房者,也会影响到供应商,除此之外,那些建筑工人也无法领到应有的工资,身上背负这么大的责任,不能够以破产来简单解决。而在房地产行业当中,恒大是龙头企业,如果它倒下了,整个行业将逐渐崩盘,这并不利于我国的社会稳定。
所以恒大为了自救,只有先让各地的楼盘进行复工,与此同时,再推动恒驰汽车的发展。但这些举措并不能帮助恒大从泥潭当中抽身,好在相关部门已经出手,相信不久之后就可以看到成效,恒大终于迎来了转机。
怎样破局?
恒大想要从困境当中走出来,并没有太多的选择,要填补债务窟窿,只能想方设法获得更多的资金,可以将手中的土地储备资产以及不动产资产进行抛售。
据悉,许家印为了获得资金,不断将个人资产出售,前前后后套现了70亿,这让恒大获得了喘息的机会。现在还有很多公司想要在这样的情况下,获得一些好处,开始疯狂抄底,如果恒大不积极进行应对,很有可能会成为被抄的那个。
结语
恒大之所以仍旧保持坚挺,其实并不是说许家印有多大能耐,只是恒大把这块饼铺的太大了,想要收手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就算出现了高额的债务危机,也没有办法以简单的方式了结。如今,恒大已经没有太多时间来脱身了,而许家印想要全身而退,也根本不可能,必须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未来 70 %的城市房子将过剩,90% 的房企将消失?
现在,不管是房产商崩盘,或者有一些暴雷也好,都是因为房地产形势出现了拐点,突然地无法适应是正常的。但要是说90%的房企将会消失确实太夸张了。因为,房地产是支柱产业,占GDP5%-10%的份量,房地产稳,经济才能稳。同时,房地产也是民生产业,中国老百姓的财富60%都是房产。房地产还是半金融企业,里面大量的按揭贷款,它崩盘的话对金融机构也是问题。以及,房地产和大量的供应链上的工业企业相关,它是龙头产业,可以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
房子本身并不稀缺,甚至连土地都不稀缺,真正稀缺的是高价值的公共服务,是好学区、好医院、好社区,又或者说,稀缺的是高阶层的身份认同。而对于人们来说,最大的痛点就是怕有越来越多的烂尾楼,怕自己的房贷还不起,所以这个信心并没有找回来。不可否认的是,每个行业都有发展的阵痛期,房地产也不例外。
除了少部分人口净流入的一、二线城市以外,其他城市肯定房屋的供给过剩,尤其是某些在城市郊区天量供地的城市,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会面临存量去化的问题。同时这也伴随着土地端需求的疲软,最后又只能依靠城投平台兜底。二线及以下城市不知道,但一线城市,新房价格一直在上涨,没听说有下跌的楼盘。专家的话,我只听了这一句:房地产是软着陆还是硬着陆2023年见分晓!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探讨[送心]
兴也房产,衰也房产。国家还是想要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没房的人又尴尬了
江湖郎钟1972现在,县城的房地产市场,难混。有朋友今年5月份开始出手囤的房子,10来套,到现在为止,一套都没成交。朋友放盘价也不高,比正常的二手房交易价格稍低,看房的人都没几个,有意者的还价,能把你气死。朋友的房子,大部分是征收补偿房,自己干大排档,收入还可以,物业费不在乎,房子空着。这三年下来,顶不住,人也年纪大了,想不干,这么多房子,物业费不少,就想出手。结果,套现太难了。在朋友圈吐槽,大家爱莫能助,谁都不缺房子,买来也难租出去,小工厂倒的倒,搬的搬,租房子的人不见了。要是真的开征房产税,我家县城的房地产市场,绝对崩溃,严重的供大于求,把所有的农民赶出来接盘,都接不完。
每日解盘:(2022-12-22)
重磅政策:允许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
1)市场阶段:过度下跌(股市4阶段:(上涨-过度上涨-下跌-过度下跌)。
2)昨日北向买入18亿(今年买入843亿),南向买入3亿(今年买入3767亿),两市成交金额0.57万亿(上一日0.64万亿)。MSCIA50期涨0.37%,恒生科技期指涨1.91%。
3)证监会发布一系列资本市场政策,最重磅的就是允许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最近我在思索一个问题:所有的人都斩钉截铁的说房地产要崩盘,房子下跌趋势已形成。根据我有限的人生阅历,多数人的一致看法基本都没有对过[大哭]不论是股市还是实体,真理总是在少数人手里,多数人更善于跟风;想到这里,我不禁觉得更要重视地产建材的机会。都说房子过剩,什么叫过剩?房子白菜价,everbody随手就能买心仪的房子就是过剩,反正成都还达不到这个要求。房子不能让资本来炒,但保证老百姓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必须的,房地产恢复正常化即有一波修复行情。
4)市场成交量萎缩至极致,只有0.57万亿,没啥好跌的了。反弹可能就在今天或明天。仍然是三个方向,节前消费、建材,节后科创信创。交易是主旋律,长期持有不动赚钱的逻辑不复存在,这一次又做了过山车,隆重推荐智能交易条件单,免费雇佣一个交易员24小时盯盘帮助我们克服人性,建议各位都要去学一学,多掌握一门技能,炒股赚钱的胜率就提升几分。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俄乌两国房价居然涨翻天了。
因为战争而导致经济崩溃的俄罗斯和乌克兰,现在房价非但没有跌,反而是在一路飙涨。
根据俄罗斯官方最新数据,今年1到3月份俄罗斯房价刨去通胀后,环比暴涨18点多,3到6月也是大涨快12%。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房价今年八月短短一月同比涨了快13%。这隔壁乌克兰一看就不爽了啊:嘿打仗我打不过你,比房价我还比不过你?乌克兰不少大城市房价在近期也是一路暴涨近18%。
乌克兰很多城市房价开战前也就两万块一平米,现在,直接涨到两万六。
战争和疫情导致经济危机,恰恰就是推高两国房价得最大幕后黑手。能在未来2-3年影响一个国家房价高低的因素一共有两个,一个叫货币,一个供需。
自今年二月冲突爆发以来,两国经济都受到了巨大冲击。当时俄罗斯和乌克兰为了解决危机只能疯狂降息,疯狂大放水印钞票来应对。
一个国家降息大放水必定导致这个国家通胀飙升,物价上涨,那会两国可不止什么米面蔬菜在涨价,房价同样因此飞涨。
去年美联储降息大放水时,美国房价同样也在短短一年内极速飙升,可美联储今年一加息,房价立马又给跌回去!
当时很多财经博主都解读过美国房价上涨这事儿,但这些博主却被吃瓜群众讽刺为是在给房地产公司打广告,鼓吹大伙买房。
说完了货币这个因素,再好好说说供需。
首先两国经济危机爆发以来,那是股市暴跌,物价暴涨。
这么一搞两国老百姓也吃不消。现在把钱放银行放股市都赔的一塌糊涂,到底放哪儿才能不赔钱呢?想来想去还是一个词:买房啊!房子不赔钱!
自今年以来俄罗斯房地产市场一片火爆,尤其是经济危机导致很多三四线城市经济不行,这些城市的老百姓都在纷纷甩卖自己手里的房子,跑到一二线城市,更是加速了俄罗斯大城市房价上涨。
而那头乌克兰也是不遑多让,战争导致很多乌克兰东部城市一片狼藉,那这些城市老百姓一股脑跑到西边去住,可不就导致西边城市房价上涨了。
要真想能读懂经济大趋势,抓住大趋势当中的机会,最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真正去自己调查分析每一件事情背后的核心逻辑。#房价##房地产##俄乌#
房地产泡沫严重二年后白菜价房等着你
温铁军有多敢说:年前精准预言猪肉降价,直言房地产早已准备崩溃
15:46从这张图看,楼市是在崩溃的前夜了?
以前有人说,以后房子不值钱,现在是不是越来越多人信这个了?
房价多少泡沫,看一看就知道你
無所畏放映室对比日本1991年地产崩盘时,中国地产泡沫处于什么水平,会崩盘吗
09:31时隔二十年,高层再次将房地产定位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此举让不少民众错愕难以理解。众所周知,房地产野蛮畸形、疯狂掠夺、竭泽而渔的模式难以为继。看看城投公司、房企天文数字般的负债,高达25%以上的住房空置率,亿万为房贷节衣缩食的房奴,法院呈几何式增长的房屋拍卖量,这些实况无法让人乐观。
高层人士自然比普通民众站得高看得远,此时此举定是另有深意。我分析或许有以下影响因素:经济转型升级未达预期;房地产行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过大;地方财政遇到重大困难;楼市崩盘乃国家不可承受之重;土地财政仍是地方政府维持运转的主源。如此看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任重而道远。
阵阵暖风未能驱散寒意,政策利好频出,民众视而不见,惨淡的成交量足以说明问题。建议那些专家学者们,与其把眼睛盯在民众荷包里的几个铜板,不如在央地财税政策优化调整和提高居民收入上做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