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没有自己的特效药,好不容易有了还是进口一般人吃不起的,养肥了核酸企业成功上市,放开了连最基本的感冒药都买不到,10几块钱一片的抗原高价还买不到,30多的美林我们五线小城炒到500一瓶。看那一家家关门的实体店,真她妈的心酸,我就想说创造财富的都没有了,你一个分配财富的又能蹦哒几天?
#强生回应美林供不应求#,据北京商报报道,#有美林被卖到2500元以上#,平日20元左右的美林,被卖到了2500元甚至3000元以上的高价。针对强生旗下美林、泰诺等退烧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强生回应称,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的工厂已将产能提升至最高水平,并在亚太供应链网络中优先供给中国市场。不管怎样都是个好消息。
感觉国人惯会囤盐,囤米,囤药,什么事情一窝蜂上,然后导致市面缺货价格暴涨。消息闭塞买不到药小孩又被感染的人真是会急死。
愿我们这个小城,疫情来得慢一点。#家长百问百答# @家长百问百答
哈尔滨的闺蜜昨天阳了。她说亲测美林对她好使,让我如果信她就赶紧去药店找找还有没。如果有,多买点给她寄几个,她屯少了。我昨天找了五六个药店,啥退烧药都没了,就连最基础的扑热息痛也都抢售一空。有一个老板娘说,月底可能会有一批布洛芬,她让我拿另一种,说也好使。太难了,我尽量多撑几天吧。
网上刷到说美林已经被有心之人炒到4000一瓶,希望是个谣言,有些钱能挣,有些不可以。平常十几二十的药,应该不会有人昧着良心翻几百倍卖吧。跟闺蜜说起,如果我能找到这玩意,算是祖坟冒青烟了,她说,有点悲哀啊,只是买一个退烧药,还得祖坟冒青烟。是啊,大街上百米都有一个药店,但是我需要的那几种,但是啥药都没有了,而且连花清瘟布洛芬美林都是最最难买的,我们大人是无所畏惧,我也没屯药,扛扛就好了,还是把这些药留给真正需要的人吧。
朋友说,感觉得了“幻阳症”,整天疑神疑鬼的,觉得浑身是毛病,每天焦虑的很。阳的人身体不舒服,阴的人精神不正常。金华前二天还是2%,今天已经11%了,已经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出门一定做好防护,能不出门尽量不出门吧!
刚去楼下药店取菜,顺带又去柜台看有没有啥退烧药。老板说,昨天来了几十箱,我没赶上。问,有美林吗?那没有。有布洛芬吗?也没有。柜子里只有藿香正气了。问,近期可能会有美林吗?答:不太可能。我觉得我还能撑半个月。听小阳人闺蜜讲,生不如死哦,嗓子咳出血,每天狂吐狂吐,听了都紧张,祈祷晚阳最好不阳……
#天津头条#
坐标:天津
咳嗽的症状还是没减轻,我老公在江苏给我买了咳嗽药,用顺丰寄来,我以前还看不上他们那边的小镇,现在看来生活在小镇也不错,至少没那么多城市病,天津虽然好,但是跟很多大城市一样,城市病太严重了。
这一有突发状况就看出来很多应急预案跟不上,哪哪都抓瞎,我爸昨天去银行去退休金都取不出来了,银行都关门了,自动取款机也取不出来。
我爸一看取不出来钱,就去市场了买了很多水果给孩子,我儿子也有点发烧了,还好家里有美林,泰诺林,抗病毒冲剂,听说儿童医院门口美林炒到4000多块钱一瓶,真是什么时候都有发国难财的,这个时候这些人赚这样的钱会心安?@李代代
这个周末去浦东周浦逛了逛,看到美林小城这个小区离地铁站特别近,环境也不错,就和路边的绿皮中介聊了聊,中介说现在的均价将近六万,挂出的房源也不多。
不过,中介又说,现在的市场指导价还不到4万,这个指导价明显是不可能成交的,所以在首付这块的要求就比较高。
看来,这个市场指导价对降房价的用处不大,那为什么还要搞所谓的指导价呢?刚才碰巧看到一位上海的友友发的帖子,原来这个指导价真正的价值在于拆迁呀!
在上海,买房的价格是不可能降的,这就是一线城市的竞争力体现,也是想留在这个城市最大的压力所在,买房这件事,你怎么看?#我要上 头条# #我要上微头条# #上海身边事# #上海头条#
这组照片里的小镇感觉咋样?有点味道吧?如果我不说它在英国的威尔士,您会觉得它在意大利或南法的某个地方吗?这个小镇叫波特美林 (Portmeirion),威尔士人叫它“童话小镇”。这是在国内出发前,从网上无意中发现的,因为它就处在我们前往卡那封小城的沿途,如果不去瞧瞧,就一定会留下遗憾了,对吧?从卡马森郊外的家庭小旅馆出发,经过160多英里的“长途跋涉”,我们开进了一片原始森林。
其实,波特美林小镇就是一个海边小村庄,但建筑风格与英国的乡村民宅完全不同,如果在环地中海的西班牙东部、法国南部、意大利等国家,这样的小镇随处可见,但在英国,尤其在威尔士,就感觉极其另类和神奇。那么,为什么在威尔士北部的密林中,会出现这样一个独特小镇呢?波特美林是由威尔士建筑师Clough Williams-Ellis在1925年到1976年规划建造的,在这之前,这位建筑师娶了一位意大利妻子,因为看到妻子思乡的痛苦,就决定花巨资建造一座意大利式的花园村落。Clough这位建筑师一生致力于他的建筑与英国乡村自然环境的融合,波特美林小镇就是他几乎用尽毕生心血,呈现给人们的示范之作。
1925年,他花掉5000英镑,购买了波特美林这块土地,于是,这片有着蓝天碧水的“荒芜之地”,就成了这位建筑师施展才华的舞台。波特美林小镇的建造分两个阶段,1925年到1939年为创始期,建筑师以规划布局为主,也建造了如门堡(图2)、钟楼(图3、4)等标志性建筑。1954年到1976年为主建期,从这时起,建筑师在园内开始添加细节,并充分利用这片土地上被遗忘和荒废的建筑。他自嘲地告诉人们,这个意大利风格小村落就是一个“破房子的家园”。
在意大利西北部海边,有一座很著名的海港小镇,叫波托菲诺(Portofino),这位威尔士建筑师虽然否认波特美林小镇的设计源自意大利的波托菲诺,但他从不否认喜欢波托菲诺的地中海味道。今天,漫步在波特美林小镇的小街巷之中,仿佛真的是在感受意大利风情,但细细品味那些建筑,却是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大拼凑。新古典主义、新哥特式、巴洛克式、维多利亚式等多种建筑风格并立其中。园内“各种味道”混为一体,中央花园的石门楣上矗立了纸牌天使,而在一处好似碉堡建筑内,却又放置了一尊大佛。这一切仿佛在提醒人们,波特美林不过是一场“人间游戏”。
我们俩坐上在园内为游客准备的小火车,慢悠悠地爬上小镇后山的山顶,静谧幽深的植被,缤纷绚烂的色彩,把我们俩整的都不想下山了。这个位于北威尔士的童话小镇,绝对是一座神奇的、色彩斑斓的好去处。走在有着五十多座意大利风格的建筑中,宛如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光怪陆离,色彩缤纷,古朴闲适,风格迥异。小镇依山傍海,乌托邦式的唯美、恬静和优雅,真的会让人念念不忘啊!
本来是一段平静的爱情故事,却激荡出一座如此非凡的乡村小镇,威尔士人浪漫起来,还真是荡气回肠。如果您感兴趣,有机会到威尔士自驾旅行时,应该在此停留一下,感受一次非比寻常的威尔士乡村风貌。
#莆田头条# 美林真是杀疯了,看到大家手上还有没开的美林,都慕了。我家小孩现在2岁,发烧医生都没开过美林,不知道是不是医院没有,之前开的是泰诺林。今年10月,有点感冒,去医院看病时顺便让医生开了点退烧药,开的是复方锌颗粒,看成分是锌和布洛芬。感觉美林就是最出圈,但还有很多同等效果的药。
美林小城三室两厅,北欧风半包8万
在威尔士自驾的第五天,也是此次自驾旅行路途最长的一天。我们从卡马森(Carmarthen)郊外的家庭小旅馆出发,沿威尔士西海岸唯美的双向两车道乡间公路,一路向北。玩过带着意大利风情的童话小镇波特美林 (Portmeirion),又在波斯马洛哥(Porthmadog)和兰贝里斯(Llanberis)小镇做了短暂停留,最后到达有着著名城堡的卡那封(Caernarfon)小城,全程二百多一点英里。
您可千万别觉得在威尔士乡间公路开长途有什么不好,沿途的自然风光真的会让人不停的踩下刹车,很多时候,还会让人不自觉地坐在路边,发一会儿呆。威尔士被称作大不列颠岛最柔美的乡村,在这个被绿色覆盖的“淳朴大农村”里,不仅可以感受来自北部斯诺登尼亚山脉的清新空气,还可以在南部的苍翠幽谷中尽享安宁。从平静的海滩到葱郁的山峦,从古老的城堡到舒适的牧场,处处洋溢着迷人的乡村气息。
在威尔士广袤的乡村,坐拥着英国唯一一处海岸国家公园,驱车一路向北的沿途,几乎被绿色和蓝色萦绕着,几十英里的路段,已经忘记踩了多少次刹车。青涩的悬崖峭壁,交错的半岛沙滩,清新的柔润海风,翠绿的田园牧场,我们俩完全被那里的一切感动了。在一个没有丝毫污染的自然环境里,相机镜头捕捉到的所有瞬间,展现出的完全是蓝绿交织的纯净与清透。相对于英格兰的繁茂与现代,威尔士的自然美景和风土民情,则显得尤为纯朴和踏实。
做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地方,英国,真把“老”字诠释的淋漓尽致,尽善尽美。从最早的凯尔特人,到古罗马人,斯堪的纳维亚人,盎格鲁撒克逊人,直到后来的诺曼人,他们一代代秉持着前人的传统,细心呵护着古人留下的宝贵遗产。走进十八世纪,当我们还在为天朝地大物博而三呼吾皇万岁时,英国已开始向全世界大量输出资本、拓展疆土了,那时的世界中心已不在是封闭、愚昧、落后的“大清帝国”,而是西方世界的大不列颠联合王国。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让这个“日不落帝国”几乎能量耗尽,但英国就是英国,几十年后的今天,走在任何角落,依然会感受到它曾经的辉煌。如果从软实力上看英国,无论是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医疗、国防,还是体育、娱乐等方面,这个昔日的“日不落”已然走在世界的前列。无论走在大不列颠岛的城市还是乡村,都会被那里柔美的田园风光、绝佳的自然环境、完好的原始生态和温暖的人文情怀所吸引。
几天来,我们在科茨沃尔德地区和威尔士的乡间公路跑了一千多英里,无不为那里的自然环境而赞叹,但让我们俩内心感到温暖的,却是有些“木讷”的英国人。在我们自驾威尔士的5天时间里,百分之九十的公路是双向两车道的乡村公路,来往的车辆几乎见不到车速低于50英里,也就是80公里的。为什么英国人都在开快车?当然是人们对交通法规的遵守。行进在主道上的车辆,根本不需要注意岔道上的来车,因为所有岔道车辆开到路口,一定停车观望,只要主道有车,一定停车等待。在这样的公路上开车,除遇红绿灯或环岛,其他任何时候都无需踩刹车。还有一个让我惊讶的是,后面跟随的车辆如果没有遇见超车的路标,无论前车开的多慢,后车也绝不会超车,更不会听到鸣笛催促的现象。如果在没有标志的路上停车给对面来车让行,所有来车司机都会举手谢意。我就寻思,这样的行车文明什么时候能来到我们这儿呢?
在一个只有24万平方公里的英国,我们已经自驾过六次,跑了12000多公里,但依然还想再去自驾,也一定会再去自驾,因为那是一件特别能激起我们快乐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