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彩云飞,传说之旅传说随。滇池毓秀春四季,大理人文墨客追。
秋水浩淼遇见:彩云之南彩云飞
传说在中国西南地域的大山里,隐藏着一条神秘的地下隧道。这条隧道连通了印度、越南和广州;古人不用翻山越岭,就可以横跨三大洲,与全世界做生意。
相关历史记载,第一个相信这个传说的人是汉武帝,起因是因为张骞出使西域后告诉汉武帝,他在阿富汗看过四川的绸缎,这说明四川人自古就与阿富汗有通商。
可是古代交通闭塞,四川人又是如何翻山越岭来到另一个大洲的呢?难道他们真的拥有一条可通行通商的地下隧道。其实真相并非如此,这条秘密通道的入口并不在四川,而是在云南,是云南滇国人死守千年的秘密。
云南滇国,史料中并没有过多记载;据说滇国是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攻破的。但是,当汉军来到滇国后却发现滇国贵族都消失不见了,而所谓的地下通道汉军也没有找到,似乎随着滇国贵族一起消失殆尽。
直到1992年,考古学家们在云南抚仙湖湖底发现了一个庞大的古建筑群!根据专家初步推断,这座古城存在的时间大约是2000多年前,极有可能是历史上记载的滇国国都。
可为何滇国国都会沉没在抚仙湖湖底?难道真的如传闻中说的那样,是逃跑的滇国贵族引湖水淹没的,为的就是掩盖滇国守护的地下通道。
其实抚仙湖湖底的古滇国遗迹,并非是考古学家发现的第一处;早在1955年,考古学家们就在滇池岸边的石寨山上发现了一个古墓群;通过分析墓中出土的随葬品,专家断定这就是那个隐藏了2000多年的古滇国遗迹。
墓中出土的诡异青铜器,上面刻画的是活人献祭的场面,且青铜器里面存放着300多枚贝壳,还是印度洋海贝。
这种青铜器是古滇王的存钱罐,在这个古墓群里一共发现了两个,另一个被叫做鎏金骑士贮贝器;同样雕刻精美,其上有马,有骑士,有钱币,甚至还有贸易通道。
那么,问题来了,秘密通道的传说难道是真的吗?不然怎么其出土的文物,既有印度洋海贝,又有马匹骑士和贸易通道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考古学家进一步踏上了解密古滇族人及其地下通道消失的真相之路。
可能考古学家都没有想过,之后与古滇文化相关的考古发现,居然会是1000多公里外,越南出土的石寨山铜鼓,这种铜鼓,与1955年中国考古学家们挖出的古滇国铜鼓是同款。难道古滇国真的有南北两个都城?其地域真的衍生到了越南地区?
如果不考虑古滇国地下通道存在的可能性,只从其拥有的地域分析,我们似乎能从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中窥得蛛丝马迹。
根据《史记·西南夷列传》中的记载,古滇国周边有三个国家,东部为夜郎国,北部是邛都国,西部则是以洱海地域为中心存在的昆明国。
据史料记载,东部的夜郎国与越南地区很接近,所以从地域的分布上看,似乎也能解释,为何越南的墓葬中会出现代表古滇国文明的铜鼓了。
分析到这里,对于古滇国文明我们似乎只抓住了一个小角,对于古滇国是否拥有地下通道,我们似乎也没有得到确切答案。
但是,这段探索揭秘之旅,我们却能真实感受到中华五千多年来的历史文化魅力。而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正是司马迁以自己的方式,客观真实的记载了3000多年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具有丰富的史学、文学、哲学价值。
看《史记》,读懂《史记》,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是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对于他们的成长道路上,是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的。通过阅读《史记》不断培养孩子看事情的全面性,辩证性以及独立性,读史、懂史、知史,我们才能真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前进步,生生不息。
不过,《史记》原文晦涩难懂,并不适合孩子阅读,大部分孩子对于史记也没有很大的兴趣。所以这个时候选择一本适合孩子,能吸引孩子阅读的《史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像这套《写给孩子的史记》就是专门为孩子量身打造的。编辑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从《史记》原文中筛选出真正有利于孩子成长,充满趣味性的篇目,用生动有趣且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帮助孩子更好地去理解历史脉络,对于孩子在待人接物、情商提高方面也有着较强的帮助作用。
并且,书中穿插了充满趣味性的彩色插画,以图画的形式讲故事,即便是正在学习文字的孩子也能很容易看懂,彩色插画从艺术涵养角度看,也培养了孩子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爱好。
当然不仅是插画,每一篇文章背后还附加了特定栏目“知识加油站”、“读史启示录”,真的是从多方位增长孩子们的见识。
《写给孩子的史记》现价特别划算,只需要花费35.8元,一份肯德基汉堡套餐的价格都不到,就可以收获到一套好书,无论是你陪伴孩子,讲给孩子听;还是引导孩子自己阅读都特别合适。
所以,如果感兴趣的朋友们,就点击下方链接,购买阅读吧!
写给孩子的史记 +山海经
昆明海口镇是滇池唯一的出水河道所在之处,中滩街边有一个小渔村,全村无耕地,是昆明市唯一一个以捕鱼为主的村民小组。走进小渔村,白墙、红灯笼、路面整洁干净,墙面有许多描绘渔家生活的图画,有“滇池传说”、小渔村渔民生活场景等。道路尽头是连着滇池的河塘,修建了沿湖的观景带,方便游客散步和欣赏滇池风光。海口大桥高高耸立在远处 , 加上河塘里的小船 , 拍下来就是一幅美美的图画。小渔村小广场旁的“渔凤轩”餐馆,主打地道的渔家菜,很有特色,值得一尝。
【#昆明百年前就有大象上街#】近一个月,“象往昆明”的消息刷爆朋友圈,成为昆明人茶余饭后的热点话题,本土文化研究者“风之末端”——“老昆明”赵立介绍,对于昆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而言, “大象来昆”“大象上街”是数百年前就发生过的事情了。
那么,在“象往昆明”的背后,究竟有着一段怎样的历史故事?
“让开让开,大象过街,踩着不管 ”顺口溜背后藏着一段精彩历史
以前的昆明娃娃,抬着重物行走,或者需要人让路的时候,都会欢快地大叫:“让开让开,大象过街,踩着不管…… ”
“其实这个顺口溜里面藏着一段老昆明的历史,数百年前,昆明人就经常能看见大象从市区的街道走过。”赵立介绍,“从元朝开始,缅甸、老挝向中国进贡大象,云南都是必经之地,特别是到了清朝,这些国家几乎每三五年就要送一次贡象途经昆明,以至于到了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在北京的大象已经太多,乾隆下令暂停贡象。清代进贡的贡象,主要是在北京作为仪仗象,大象们披上漂亮的装饰参加各种大典表现皇家威严。这些远道而来的大象都是经过驯化的,很懂得自己该干什么。”
云南大学教授熊思远介绍,当年贡象到达中国,进入的第一个城市就是昆明,道光十一年(1831年),接受贡象的云贵总督、学者阮元就写过一首《贡象诗》:“驯象高头跨锦蛮,碧鸡坊下万人看。”记录了金马碧鸡坊下“大象过街”的盛况。
到昆明后,这些贡象需要进行休整,于是官府给它们修建了象房,在出发前往京城之前,还会安排专人把大象牵到盘龙江洗澡。这一天,昆明也像过节似的,锦旗飘扬、锣鼓喧天、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熊思远介绍,据传明朝时候昆明还有首竹枝词,写的就是大象在盘龙江洗澡的事:“盘江轻荫夹绿槐,香车笋轿锦成堆;千钱更赁楼窗坐,只为河边洗象来。”
宝象河、象眼街……昆明许多地名、传说与大象有关
在如今的昆明闹市,有一条不起眼的小街叫象眼街,它南接威远街,北通人民中路。此前,这条小街一度改称鹦哥花街,因为这条街两旁的云南守备府和藩台衙门内,都有刺桐花(昆明人叫鹦哥花)开出墙外,可民间还是习惯地称之为象眼街,并将这一称谓保留至今。熊思远介绍:“之所以叫象眼街,一说是因为过去这条街铺的青石板上有一个天然形成的图案似大象头,其中象眼尤其明显,于是就把它取名象眼街;还有一说是因为这里曾经是明清时的云南府署象房所在地。”
在昆明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关于官渡区“母亲河”——宝象河来由的动人传说:村寨缺水,生计艰难,撒梅姑娘艾美为了饮水入寨,嫁给守护水源的大象,大象牵引着河水流往滇池,于是就有了昆明第二大水系宝象河。
当岁月的长河缓缓流动,昆明与大象的故事还在续写。
昆明本地文化研究者庄国祥介绍,1950年,北京邀请云南少数民族土司进京参加国庆观礼。盈江莲山头人思鸿升到缅甸购买了一头4岁大象,准备献礼。当时,土司还准备了竹米、软米等礼品。后来大象赶到昆明,飞机上不去,汽车上不去,火车又不通,急坏了组织送象的杨松如。无奈之下,他在圆通山找到抗战时期日本飞机轰炸昆明留下的炸弹坑,对弹坑整理之后用来圈养大象,这头象也成为圆通山动物园的第一头大象。
作为一个“老昆明”,赵立还记得小时候去圆通山看大象时的兴奋与激动: “昆明人与大象,或者说与动物有着一种天然的紧密联系,这种联系是把动物作为朋友一样的感情。昆明人去圆通山看大象,都会叫大象‘敬礼’,就像是跟老朋友打招呼一样,大象卷了卷鼻子表示‘敬礼’之后,昆明娃娃们往往会回一个礼,是一种平等鹭港的人与动物的相处之道。”
在位时间最长的英国女王去世了。
[祈祷][祈祷][祈祷]
1986年10月1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丈夫菲利普亲王曾到访云南,游览了昆明的西山、滇池、大观公园、参观了云南民族学院。
据传说,女王离开云南时她的团队采购了许多我们老家红河泸西县特产优质干辣椒带回英国。
古代有个昆明国,皇帝派遣使节建交。没想到,特使只爬了一座山就被杀了。天子又派了一个人。结果他只划了一次龙舟就被杀了。后来,昆明王只用了一招,不仅自动建交,还给自己起了一个奇怪的名字。
汉朝时,云南有个昆明国,国王喜欢游山玩水。一天,他心血来潮,带领文武百官去爬西山。当他爬到山顶时,国王看到所有的山都在他的脚下,于是他自豪地说:“你看,你看,昆明西山真的是世界上最高的山!”
大臣们点头称赞:对,对,西山是天下第一高峰!昆明王听了非常高兴,赏给大家无数财宝。
不久之后,汉朝皇帝想和昆明国王交朋友,于是派了一个特使去昆明。昆明见了使臣很高兴,想在客人面前夸夸自己的国家,就带着使臣爬上了西山。
爬到山顶后,昆明王指着群山对使臣们说:你们看,昆明西山真的是世界上最高的山!使节直截了当地回答说:“陛下,西山虽高,也称不上天下第一高峰,我大汉泰山比它高多了!”
王逸听了,生气地说:你怎么敢说西山不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分明是看不起我昆明。来人啊,帮我砍下他的头!可怜的特使只说了实话,就被斩首了。
据说汉朝的皇帝都等不及自己使节的消息。过了一段时间,他不得不再派一个使节去和昆明王交好。
昆明杀了特使之后,王倒是不以为意。他带领文武百官到塘朗江划龙舟。昆明看到河水向西奔流,兴奋地说:“你看,你看,书上居然说大江东去,明明是指它向西流。可见,信书不如无书。”
大臣们也连连称“是”,昆明王很高兴,又赏赐了大家许多稀世珍宝。
这一天,汉武帝派来的使者到达昆明,昆明王热情款待。他还派人准备了一艘大龙舟,亲自陪同使臣游览了唐郎河。
昆明想向客人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就指着唐郎河对使臣们说:“你们看,这条河明明是向西流的,书上说大江东去,写书的人太无知了。”
汉朝使者被逗乐了,对昆明王说:“陛下,书上没有错。大江确实向东流,塘朗江只是长江的一条小支流。”
昆明王一听,又生气了:你明明看不起我,昆明王!来,把他扔到河里,让他看看河水是向西流还是向东流!
可怜的大臣只说了实话,就被扔到河里喂鱼了。彼得说,汉朝皇帝满腹狐疑。为什么连两个特使都没派?
过了一段时间,他又派了两个大臣去和昆明国王交朋友。临走前,天子对使臣们说:“无论如何,你们这次一定要回来向我报告。”他们两人被命令离开。王在昆明这边也没闲着。他带领文武百官,骑着大象到处跑。他们从清晨走到日落,还没走完昆明。
昆明一脸自豪地对文武百官说:“你看看我们国家有多大。都一天了,还没完。”我认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一定是昆明。
大臣们一听,连忙附和说:对,对,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是昆明!昆明听了这话,非常高兴,又一次赏赐了大家许多财宝。
这一天,汉武帝派来的两位使节来到昆明。当他们听说昆明王杀了两个前使臣后,他们下定决心,无论昆明王说什么,都不能得罪他。
昆明为他们提供了最好的酒和肉,然后邀请他们去昆明。他们一到大门口,昆明国王就对两位特使说:“告诉我,昆明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吗?”
两位大臣中的一位非常轻蔑地说: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是汉朝,汉朝的土地。你就算骑上最快的马十天十夜也跑不到终点!
昆明一听火了,勃然大怒,说:胡说八道!昆明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如果你说不,那你明显是看不起昆明!来人啊,帮我砍下他的头!
另一位使节只好装傻说,昆明是最大的国家,昆明王最有学问。昆明一听,哈哈大笑,给了他许多金银财宝,送回汉朝。
汉朝皇帝听说他所有的使臣都被无知的昆明王杀死了,大怒。他立即下令军队进攻昆明。昆明的士兵从来没有打过仗,他们很快就被打败了。昆明王在长安被汉军俘虏。
汉武帝见昆明王,一言不发。才把他带到泰山上,昆明王大吃一惊,说:哎呀,原来泰山真的比西山高!
韩又把他领到了长江边。昆明王睁大眼睛,惋惜地说:“哎呀,这就是大江。河水真的向东流了!”
韩领着他骑上最快的马,跑了十天十夜。昆明王喘着气说,哎呀,汉朝真的比昆明大太多了!我错了,全错了!
这时汉武帝开始说:你是个浅薄的人,就像井底之蛙。你错了,不愿意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我看你是白当国王了。顶多当个诸侯王!
于是汉武帝就给了他“顶王”的称号。昆明和昆明湖因此被称为“滇国”和“滇池”。
回到昆明后,王觉得“点”字实在不好听,就偷偷把“点”字改成了“点”。就这样,他成了“云南王”,昆明和昆明湖成了“云南”和“滇池”。“滇”之名流传至今,是云南“滇”字的由来。这个民间传说告诉我们,一个人不能做井底之蛙,不能没有远见,不能狂妄自大,不能目空一切。小的被嘲笑,大的带来灾难。千万不要沾沾自喜,自以为是。要知道山外有天,山外有山,只有不断进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昆明市区值得去的地方
初来昆明,只想在昆明市区走走,推荐一个昆明3天的漫游行程,属于悠闲放松的那种。
第一天,上午去西山,上龙门,去感受一下西山龙门的凄美故事,传说如果情侣一起上龙门,他们就一定会是分手的结局,所以如果你想和你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分手了,就带她一起去西山龙门吧[偷笑][偷笑]连分手的理由都可以省了[笑哭][笑哭]。(个人建议你从千步岩步行上山,在上山途中可以由低到高一览500里滇池)游完龙门以后可以到后面的猫猫箐去找个农家乐吃中午饭,野菜和各种花做出来的简单菜肴很不错。吃完饭在村子里简单逛逛就可以下山了,下山建议走大路到正门,一是道路相对平缓比较好走,二是下山的途中还有太华寺也是值得去逛逛的,一路下山到大门口有一条风情街茶马花街,各种小吃饮品,热闹非凡。下山以后去民族村旁边的滇池路找好住宿(附近很多民宿和酒店都很不错)晚上就在附近的海埂公园或者旁边的步行街逛逛,找一家特色餐厅吃个晚饭,然后也可以找个小酒馆喝一杯。
第二天,吃个昆明的特色米线,然后去海埂大坝喂海鸥,坐上游船环游滇池,远观西山睡美人,听导游讲讲睡美人的传说。下午去民族村逛逛,晚上去官渡古镇,住在古镇里的民宿,晚上就在古镇逛逛,有美食街,风情酒吧街,民宿广场晚上有人表演,还能看到手工银饰的制作过程,官渡粑粑有盘子那么大。
第三天,早上去云南博物馆,在这里可以了解云南的历史,地理,文化发展。然后去南屏街,昆明的市中心,附近有金马碧鸡坊,东西寺塔,去逛逛昆明的老街,翠湖,讲武堂,晚上去南强街偶遇网红小姐姐,淘各种小物件,吃美食。
对于我这样一个久居昆明的外地人来说,昆明其实有很多地方值得去了解的,比如改造成创意文化园区的老厂区,中国最大的人工瀑布公园,透着浓浓茶香的茶文化城,蓝楹花海~教场路,风一吹就是一片樱花雨的穿金路,飘着书香的金色银杏叶随风飞舞在云南大学的校园里………
来,打卡昆明周边三大湖
图一滇池,大名鼎鼎,这个时候仍然有大量海鸥,推荐捞鱼河湿地公园
图二抚仙湖,这几年新晋成网红,有未解之谜有传说故事,推荐月亮湾湿地公园
图三阳宗海,名气不大,人少景美,有待进一步开发,推荐滨水湿地公园
海埂公园旅游攻略门票交通行李寄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