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昆明动物所发现人类长寿的遗传关键

中新网昆明4月12日电(和晓莹)12日,记者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院专家近日通过研究发现,长寿老人拥有特殊的DNA甲基化模式,可能通过抑制衰老相关疾病易感基因的表达,通过延缓年龄相关疾病的发生,促进长寿性状的产生。 长寿老人,特别是百岁老人,

  中新网昆明4月12日电(和晓莹)12日,记者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院专家近日通过研究发现长寿老人拥有特殊的DNA甲基化模式,可能通过抑制衰老相关疾病易感基因的表达,通过延缓年龄相关疾病的发生,促进长寿性状的产生。

  长寿老人,特别是百岁老人,往往能逃避或延缓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2型糖尿病及肿瘤等年龄相关疾病的侵扰,且百岁老人的后代也能获得类似的生存优势,提示百岁老人可能具有独特的遗传模式逃避或延缓老年疾病的发生。

  已有研究发现,长寿老人和普通对照的疾病易感基因位点频率并无显著差别,提示其它遗传因素可能在长寿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表观遗传因子,特别是DNA甲基化,被发现与个体衰老以及年龄相关疾病紧密联系,但DNA甲基化在人类长寿中的作用还不十分清楚。

  为此,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孔庆鹏研究员研究团队肖富辉、何永捍等利用甲基化DNA免疫共沉淀测序(MethylatedDNAImmunoprecipitationSequencing,MeDIP-seq)技术研究了中国四个地区的长寿老人和匹配对照的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模式,结果发现626个具有显著甲基化差异的区域。

  进一步分析发现,与这些差异甲基化区域相关的基因明显富集于衰老相关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中风以及阿尔兹海默症等。

  课题组还比较分析了高加索百岁老人的全基因组甲基化数据,进一步验证了该发现。该项研究表明,长寿老人的确拥有特殊的DNA甲基化模式,可能通过抑制衰老相关疾病易感基因的表达,通过延缓这些疾病的发生,促进长寿性状的产生。

  该研究得到科技部973项目、云南省科技厅、中国科学院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由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深圳华大基因公司合作完成。研究结果发表于国际期刊《PLoSONE》。(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0974/
1
上一篇压力对男女性爱影响不同 男性压力面前性欲提升
下一篇 国家卫计委称:不允许开展互联网医疗诊治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