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巢湖:昔日小区陪坟墓,如今就像垃圾场
2022年11月8日,安徽省巢湖市凤凰山街道东风社区凤凰山路凤凰名城二期小区入口处,一堆垃圾正被堆放在旁边的停车场上,边上是被推倒的矮墙。
该小区是2010年时所建,约360户居民。最初时小区绿草如茵,环境优良。而年代并不久远的十年后,已破败不堪面目全非,化身成了一个破脏乱差杂荒旧的“世界外桃源”,令人不忍目睹。
如今,墙内的小区里随处可见的是:车库改成的房屋,有的里面住了人,有的成了存放废旧物资的仓库,有的成了晚上还生产的服装加工厂车间,还有的成了辅导班的教室。
墙外的树林,野生杂乱树木肆意向小区内生长,压塌积压着围墙,送来了许多枯叶,每年还常常时不时掉进死鸟儿,窜进来一两只死猫儿,枯死的绿化树中,爬满了忙碌的一只只白蚁。
2021年之前,该小区一墙之隔的东边荒芜树林里,存在着一片有近几十年历史的大坟场,约有三百座坟墓。常年清明节冬至日有燃烧的冥币纸灰,飘入小区。是“墙外睡死人,墙内住活人”的景象。2020年,这些坟墓内的遗骸被请安进了公墓,而活人的居住环境却始终还在恶化。
如今的小区,已更满目疮痍,路面破损严重,随处画出的车位,形成了“白天清爽,晚上奇堵”的景象。小区一侧与当地政府人才公寓一墙之隔的山坡草坪上,还突兀的出现了一个新装修的自建待出租房子,从小区内接通了电线。
该小区多年来,已基本上已无任何相关单位,给予系统的实施环境整治和整改措施。
尽管在如此情况下,2022年,小区竟然还被安徽财经网等新闻单位,表扬为“温暖、安全、健康”的小区。
#秋日生活打卡季##合肥头条# #头号周刊# @人民日报 @新华社 @央视新闻 @光明日报@大皖新闻 @澎湃新闻 @新京报 @新京报评论 @合肥晚报 @紫牛新闻 @荔枝新闻 @闪电新闻 @封面新闻 @红星新闻 @极目新闻
#合肥头条# 近日,经有关部门检查和综合评比后,巢湖经济开发区各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得分排名出炉,见下图。希望所有的物业管理企业能为业主做出更好的服务,为创建更加美好的巢湖经开区作贡献!让业主或居民满意,应该是我们物业服务企业的最高追求!
#我们这里还没有解封#这里是安医大附属巢湖医院一个小区都是老弱病残人居民当然也有陪读区住,这个道路走了几十年的出路口又是生命之道安全之道。公厕2021年10月2日拆未重建,居住生活困难重重,为了抗疫听指挥跟党走!但现在还不解封?
春暖花开小区和保利熙悦府也相继成立了价格指导委员会,开始抱团涨价!![吃瓜群众]
#合肥头条# #巢湖#
【这场宣讲,来到咱社区!】10月24日,@巢湖公安 民警走进辖区居民小区、厂矿等场所,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向市民群众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在宣传过程中认真收集、解答辖区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
那些说不需要物业,成为自管小区的业主来看看,一环内的三无小区的现状,该何去何从?
网友爆料:荣昌园小区位于南一环与巢湖路交口姑娘巷内,现有如下问题:
1,小区属于三无小区,安全问题经几次上访由包公街道牵头为荣昌园安装大门,保证居民安全,可大门2个门柱倒模还没干就被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老奶奶喊来自己的家人拿起铁锤就砸掉了,声称是她家的地方(大门外姑娘巷两边均是违建,年代久远形成了菜市场和所谓的门面,她家门面靠近大门,门柱离得还有好长一段距离怎么就是她家的地方了?是不是姑娘巷整条巷都是她家的?)。倚老卖老,东西说砸就砸难道就没有一点俱法之心。
2,先前反映的小区违建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处理与解决(社区有产权登记吧,居民自己也有,我没有理解错吧,只要是没有产权的都属违建。),反而现在安装大门受到违建者的破坏,难道可以不遵法?
3,小区没有物业接手希望社区能多做工作,现有成立的自管小组形同虚设,毫无作为。建议在物业未接手前找些空余时间多,有责任心,不怕事果决的人来作为自管组成员。
图片来自于互联网,与本文无关!#合肥头条#
新十条出来了[抠鼻][抠鼻][抠鼻]//@友爱阳光Gj:合肥大方向正确,但具体上有待改进空间。如天天人人检,大不可必。好的措施是“出外检落地查”。如在巢湖市,大面积无疫小区天天人人检,有必要吗?应该凡出外地,应做一次检,以证明本人无疫;凡非本地人落地就应查码,或查码加检测。这样,既可减少巨大的麻烦,亦可节约大笔资金投入,利国利民。还有,必要的检测应由公立医疗和公立检测机构实施,最大可能地防止和降低不良资本控制的检测机构造假谋利的风险。当然,前提是为国为民。若只为资本暴富,那就另当别论了。
一边是核酸证明不查验,码不扫,比如山东还取消了落地检;一边是对待疫情“寸步不让”,该管还要管,比如合肥的“七不准”。完全自由流动与有条件流动目前在并行,孰对孰错,恐怕无法给出结论。有一点非常明确,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既不能步子迈的太大,放了就管不住了。从目前来看,有时候不管还真的不行。也不能一管就忘乎所以,不管不问,封了就完事。这种现象在乡镇表现的尤为明显。在如今,大部分群众对待疫情还是有一定的恐惧心理的,在完全自由流动之下,在不查验核酸证明的前提下,恐怕这种自由流动要打折扣。本人赞同有条件的管,把工作做细,别大开大合,而是要循序渐进,慢慢来。让公众有一个逐步接受或者适应疫情下的生活节奏的过程。专家说,新冠不可怕,可真好自己得了,又担心的比谁都害怕。也许当前的疫情就是这样一种矛盾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