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川发现深山大佛】,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四川发现深山大佛:四川发现乐山大佛“孪生兄弟”?当地回应:近代雕塑作品,并非文物
- 2、四川发现深山大佛,四川荣县隐藏深山的神秘大佛
1、四川发现深山大佛:四川发现乐山大佛“孪生兄弟”?当地回应:近代雕塑作品,并非文物
封面新闻记者 杜卓滨
近日,多条“乐山大佛孪生兄弟”的短视频在网上传播,引发网友讨论。视频发布者称,在四川乐山市的一处深山里,有一尊佛头雕塑,“修建年代比乐山大佛还要早,是修建乐山大佛的蓝本”。
11月10日,封面新闻记者在乐山市沙湾区太平镇五高山村实地探访得知,网友拍摄的这处佛头雕塑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具体的修建年份没有文本记载。据沙湾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考证,这处佛头是近代雕塑艺术作品,不是文物,更非乐山大佛修建蓝本。
热议
网友发现“乐山大佛孪生兄弟”
“乐山大佛孪生兄弟”系列视频,早在2021年便开始在网络上传播。今年11月9日晚,再次引发网友热议。
“乐山大佛孪生兄弟”的短视频在网上传播。
有网友发布的视频标题为“乐山大佛孪生兄弟”,配文称:“据了解,当年修建乐山大佛之前,在此先做的一个蓝本”。视频中,大佛只有佛面,面形丰满,眉似弯月,双目微睁,平视前方。
在评论区,有网友认为,这处佛头雕塑是乐山大佛的“草稿”,是修建乐山大佛前的临摹像,“修造者先在这里造出一个佛头的蓝本,然后再去修建了乐山大佛。”
也有网友表示否定,称缺乏文献佐证。还有网友称,该雕塑是当地村民自己修的,是仿造乐山大佛而建。
走访
与乐山大佛相距30余公里 为近代作品
11月10日,封面新闻记者来到佛头雕塑的所在地——乐山市沙湾区太平镇五高山村三佛寺。佛头坐落在寺庙侧面的天宫山崖壁上,距离乐山大佛约35公里。
五高山村佛头雕塑,坐落在天宫山崖壁上。
五高山村3组组长余加洪介绍说,佛头雕塑是20世纪80年代,被一个采药的村民无意间发现的,在当时还引发了轰动。
余加洪回忆,刚开始发现佛头雕塑时,在雕塑下方还有香炉的痕迹,但雕塑四周没有确切的碑文,所以他们也没法确认头像具体的雕塑时间,“只是在九几年的时候修缮过一次,给佛头涂了色。”
三佛寺僧人宗成师父介绍说,该佛头与乐山大佛同为弥勒佛,每到节假日,都会有很多游客慕名前来朝拜,他们为了向游客更好地介绍佛头雕塑,也曾查阅不少资料,但并无文献记载,证明佛头与乐山大佛有关联。
五高山村佛头面形丰满,眉似弯月,双目微睁,平视前方。
记者在佛头所在的崖壁上看到,雕塑四周只有两处文字记录,但因风化破坏严重,难以阅读。其中一处,可以清晰地辨认出“杨”“张”等简体字字样,疑似人名。另一处则刻有“巍巍仙山天问开,春光满面下凡来,造福一方留千古,流芳四海扬五洲”等句子,落款日期疑似为1992年,且全为简体字。
五高山村佛头雕塑四周的文字记录。
《乐山市沙湾区太平镇五高山村志(1943—2020)》记载,该佛头雕塑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但无建造时间记载。
11月11日,沙湾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副所长罗诗琪说,他们最早知晓这个佛头,是在20世纪90年代。“太平镇邀请当时文保所所长去看的,那个时候的佛头还没有正式修建好,没有鼻子的部分。”罗诗琪分析,该佛头很可能是太平镇上一名叫李文海的村民,组织了一批喜欢搞雕塑的手艺人雕刻的,属于近代雕塑艺术作品。
罗诗琪说,三佛寺新建时,为佛像新增了鼻子部分。大家都认为该佛像非文物,未对外宣传,在全国第二次、第三次文物普查中,也未被纳入不可移动文物档案。
背后
乐山大佛“蓝本”之争早就便有
从仁寿县的牛角寨大佛、四川自贡的荣县大佛,到四川彭山齐山双佛。近年来,多地都出现过“乐山大佛的蓝本”。
有网友称,陆游在嘉州(乐山)任上曾写过一首诗:“江阁欲开千尺像,云龛先定此规模。斜阳徙倚空三叹,尝试成功自古无。”证明乐山大佛在修建之前,在其他地方有过实验。同时,有专家确认,从目前发现的四川十几尊大佛来看,牛角寨大佛在脸型、排水系统等方面与乐山大佛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且比乐山大佛提前6年建成。据此,当地认为,牛角寨大佛就是乐山大佛的蓝本。
而荣县大佛是乐山大佛蓝本的说法,则是因为荣县大佛双耳垂肩,右手抚膝,足踏莲台,与乐山大佛如出一辙。且荣县大佛高36.67米,头长8.76米,大脚趾直径近1米,规模仅次于乐山大佛。
彭山齐山双佛,则是从构造的角度,与乐山大佛相似。同时,因为齐山双佛的石材和周边环境与乐山大佛非常接近,雕刻年代也很接近(双佛比乐山大佛早建 60 多年),所以有专家认为,乐山大佛的建筑蓝本就是彭山齐山双佛。
彭山齐山双佛。(图据网友)
值得一提的是,据乐山大佛公开资料显示,乐山大佛由海通禅师遍行大江南北、两湖淮海等地,筹集人力财力,于公元713年动工开凿。海通圆寂后,大佛工程第一次停工。公元740年,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出俸银20万两主持大佛续修,同时唐玄宗颁布“诏赐麻盐之税,实资修营”,支持大佛修造。后章仇兼琼迁任户部尚书,工程因耗资巨大而再次停工。公元789年,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俸银50万两,完成了大佛膝盖以下的雕刻。最终,公元803年(唐贞元十九年),乐山大佛全部完工。
2、四川发现深山大佛,四川荣县隐藏深山的神秘大佛
一提到荣县的大佛,大家肯定会想到是县城东郊,离县城仅一河之隔佛身通高36.67米,头长8.76米,肩宽12.67米,膝高12米,脚宽3.5米,世界第一大释迦牟尼佛(现世佛),第二大石刻大佛。而我今天要说的是隐藏荣县山区鲜为人知的后龙山大佛。
2009年,我们一行三人,背上帐篷经过两天步行11个小时,成功穿越荣县顺河——同兴,历经千辛万苦寻找到荣县第一寺庙——天堂寺遗址和隐逸在群山中不为人知的后龙山大佛。回来后写了一篇文章《寻找后龙山大佛》在《自贡日报》刊发。2010年我又去了一趟,草深树密难见其真容,我们一行只好竖立在大佛前,默默祈祷祝福。2014年我再次邀约朋友一同前往,拜谒神秘大佛。正赶上荣县文物部门组织人员修葺后龙山大佛。可惜只除了杂草,立了一块碑。今夕何夕,如今的后龙山大佛不知何方景象?
到尖山子脚下已近下午五时,山区的雾也随之大了起来,看来今天登山尖山子已不大可能,我们商议先住下来,在一村民的晒坝搭起帐篷住宿一晚。
第二天起来,山区的雾比昨天还大,看来今天登山尖山子已没多大意义,我们决定继续去寻找那神秘的大佛。
从尖山子折回来,走了近一小时就分路往同兴方向走,再走了十多分钟后分走小路,转过几道弯,穿过一段竹林小道,就来到了大佛山脚下。佛像近乎园雕,半身,造在大石包上。为周围的树林所掩盖。佛龛敞口敞顶、佛像坐北面南、半身高4.2米。肩宽2.6米。佛像保存基本完好,只是右脸上有边长20厘米左右的不等边四边形伤痕、鼻右下端残,佛头长1 .88米,脸宽1.05米,头上螺发13层,其中第一层有33个,每个直径7厘米;双耳略方,长0.7米,下坠方形耳环。转角处为弧形,环长0.3米,宽0.18米。大佛身着U形佛衣,内著僧抵祗支,外罩披肩;袖口在肘腕之间,双手腕处佩锡。合于胸前结披甲护身印(佛教密宗造像的一种手印)。从造型上看,应为弥勒佛。
在大佛山脚下,有三间平房,据说是当时荣县观山镇一李姓老者留下的,这位李姓老者花了几年功夫,耗费了几万元把半截大佛接成了全身佛像,没想到历经千辛万苦把大佛的脚接起了,自己却在修建房屋时摔断了自己的腿。当他八十多的时候,也许是老了,走不动了,便想在此住下来,于是倾其所有,建下了这三间平房,还欠了不少的账,只可惜,没多久,老人便去世了。也许当地村民比较尊重这位老者,三间平房至今也保留了下来,老者遗留下来的东西从没人动过。从那些遗留下来的物件中,可以看出老者当年生活的清苦,风烛残年、孤苦伶仃、让人有一种淆然泪下的感觉。
如今三间房周围已是杂草丛生。这正是:仙者已驾黄鹤去,空留陋室诉生平。
我想,也许,老者已找到了他心中的佛……
雾,越来越大,大佛的头顶已被雾气笼罩, 时间在山林间一点一点的流逝,不觉该回还了,心中竟生出一些不舍来,不舍这幽山美景,不舍这凡间仙址如此萧条,我的灵魂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千百年前繁华盛景中,在空气中俯瞰那些在山道上来往朝拜的人们……
(2014年正在整修的后龙山大佛)
后龙山大佛至于何时建?为何为半身佛像?据说大佛的造型和仁寿县牛角寨中唐时期的弥勒半身佛以其脸形、手印极为相似。但都无记载考证,更增加了后龙山大佛的神秘。
本文关键词:四川发现佛像,四川又发现大佛,四川发现深山大佛的地方,四川发现深山大佛了吗,四川发现深山大佛是真的吗。这就是关于《四川发现深山大佛,当地回应:近代雕塑作品》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