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个月我去北京旅游,拍了一下天安门广场的视频,广场的旅游商店员告诉我以前热闹时,广场会来几万游客,我去时没那么多游客了,他们安检挺严要检好几次还要翻旅行包检查。反正我包里就放了些旅行用品。
在中国,关于“商业街”的描述很多:有人说“中华第一街”是王府井,有人说“中华第一街”是南京路……其实都不对!
真正的“中华第一街”是长安街——这里有中国政治的中心“天安门广场”;这里有极尽奢华的“千年帝都”的皇宫“故宫”;这里有中国著名的商业街“王府井大街”、“西单大街”;这里有“世界店王”新光天地(SKP);这里有北京CBD的商业中心“国贸商城”;这里有驰名海内外的商业综合体“东方广场”;这里有“万达”,这里有“大悦城”,这里有“沃尔玛”……等等等!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我爱北京天安门一一我去过的地方
小时候,有一个梦想,去北京,看看天安门,那是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记得1986年10月第一次去北京,按捺不住那份激动和渴望。一下火车,第一站就是天安门广场。我被威严庄重、气势宏大的天安门城楼深深地震撼了!凝望着毛主席的巨幅画像,心中燃起一股力量。在这里,毛主席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全国人民心潮澎湃,豪情激荡。在这里,毛主席曾经八次接见红卫兵,让多少人潸然泪下,欣喜若狂。我不由得发自内心呼唤:“北京,我来了!”
北京4天,第一次仰望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一次参观人民大会堂,赏香山美景,游定陵地宫,登八达岭长城,转王府井大街,乃至第一次坐地铁,感觉一切都是那么新鲜。
时代腾飞,祖国巨变。30多年来,记不得去过北京多少次,有乘高铁、大巴、飞机,有住三天、五天、半月,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感受,赏不完的美景,看不遍的名胜,品不完的小吃,转不完的商城......
北京,春天风光旖旎,夏日满目苍翠,秋季色彩斑斓,冬月银装素裹。我登上过天安门城楼,观看过国庆升旗仪式,多次瞻仰毛主席遗容。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水关、居庸关、八达岭长城;实现中国人奥运梦的奥林匹克公园、鸟巢、水立方;见证中华民族屈辱史的圆明园;风景如画的皇家园林颐和园;红墙黄瓦金碧辉煌的故宫;以“水”为脉,以“石”为魂的中华世纪坛;建筑风格独特、精美华丽的雍和宫;“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恭王府;金秋十月漫山红叶美不胜收的香山;神秘莫测无以伦比美轮美奂的天坛;以及北海公园、景山公园、中山公园、地坛公园、龙潭公园,前海后海、鼓楼钟楼、东单西单,北京胡同、南锣鼓巷......,还有被网友吐槽的“另类绝配”建筑——日报大楼和央视大楼。
每当夜幕降临,北京就亮起来了。宽阔的街道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好像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高楼大厦上的霓虹灯光彩夺目,犹如五颜六色的焰火,洒落人间……万里江山舞长龙,半帘花影月笼沙。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
北京,一座美丽的城市,北京,终生难忘的地方。我喜欢美丽的首都北京,我爱北京天安门!(杨河泉)
【亘古长安】天安门城楼前东西两侧都是生机勃勃的绿植和盛开的鲜花,城楼上8面红旗在迎风飘扬
二十日下午16:00到了天安门广场,天气依然很热,阔大的广场上游人不多,也许是市民都在上班的缘故,估计到了周末游人就会大大地增多。
天安门广场上有许多闻名全国、闻名世界的建筑,如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历史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等,沿着顺时针的方向仔细地看了两遍,还是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在广场北段之东西两侧,有两个巨大的长方形花坛,各种各样的时令鲜花正在竞相开放,花坛边上站着一些游客在观赏拍照。站在广场中央远望天安门城楼,在阳光的照射下红彤彤的,十分的庄严和雄伟。天安门城楼前东西两侧都是生机勃勃的绿植和盛开的鲜花,城楼上的8面红旗在迎风飘扬。
看完了天安门广场,向西走了一小段路到了国家大剧院。国家大剧院建筑风格奇特,颇似一枚硕大无比的围棋子。剧院四周树木茂盛,在寸土寸金的首都北京,能够种植大片的林木实属不易。
沿着剧院西侧的道路向南走,接着又向东走,在剧院西侧看到了大片的北京胡同,天安门广场前门南侧也是大片的胡同。北京有多处保护良好的胡同,例如鼓楼附近有大片胡同,后海附近也有一些规格高品象好的胡同,故宫东侧也是大片的胡同。大剧院附近的胡同连同前门的胡同是连成一片的,面积极大,颇具规模,观赏性极强。
大概每一条街上的胡同都有一个名字,隔条街的胡同名字就不同了。胡同里每家大门口都贴着一张防火工作的黄色纸条,上面有胡同的名字。胡同里各家各户的房屋建筑风格粗看基本相同,细看大小样式各不相同,有完整的四合院,也有面积很小构不成四合院的小院落。胡同里的卫生状态颇好,街面上、墙角边都干干净净的,各家门口附近也没有堆放任何杂物。
大前门是孤零零的,位于天安门广场之最南端,以前是浅蓝带点绿色的,现在变成了传统古建筑红墙绿瓦的正常颜色。也不知道原先大前门附近有没有城墙,现在只有一个城楼,旁边也没有相辅相成的建筑。
前门南边叫什么大栅栏,以前是个极热闹的地方,是繁华的商业区。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每次来到北京都会到前门大街买点零食,什么六必居的咸菜,北京果脯、北京烤鸭等,都是极珍贵的稀罕食品。现在前门大街都是胡同,好大的一片,虽说街道两边的商户都在,鳞次栉比的,可还是以前的老样子,没有丝毫的改变。街面显得很窄,商家的门面都是由胡同里的砖墙瓦舍改造出来的,老有一种杂货店的感觉,跟现在大商城的高端大气没得可比性。
前门大街简陋是简陋,但食品价格颇为合理,一笼北京特色包子,数量是6个,里面纯肉的,香喷喷的,价格12元钱,西安一碗牛肉泡馍都三十几元了,北京的价格当真不贵。北京就是房价贵,一房难倒英雄汉,有了房子,那日子就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了。
走完了前门大街,已经18:30了,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该坐地铁回到位于顺义区的宾馆了,倒了四趟地铁才回到宾馆,巳经是晚上21:00了。
表现毛主席的领袖画,在新中国成立后大量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悬挂毛主席的画像就是一个最大的视觉表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期的宣传画中,以新中国建设成就为主题,毛主席形象的宣传画大都和蔼可亲,如《开国大典》、《毛主席阅兵》、《群众合作社》等。
到了十年特殊时期,由于对个人的崇拜,工厂、学校、农村、兵营、商店、街头凡是醒目的地方都有毛主席画像,甚至是穷乡僻壤,毛主席的画像也代替了中国传统家庭中堂供奉的传统。
1967年7月,毛主席生活像和《毛主席去安源》画像出版,至年底共印发了2220万张,仅山西全省新华书店发行单张毛主席语录画就达1109.5万张,毛主席标准像598.5万张。
到1968年,全省毛主席像的发行量已达2466万张。
十年间,仅辽宁省便发行各种毛主席像1.245亿张,每户平均20张。
一张张画像,不仅仅是政治的产物,亦包含着那个时代,人们纯朴的对领袖的爱戴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