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人住敬老院15年,突然要回家,子女不敢相信,她去世28年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些年信息网络的不断发展,帮助很多被拐人口找到了家,也让我们知道了他们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河南濮阳无处可居的孤寡老人住敬老院15年,却每天都喊着“我要回家”
2019年,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巩营乡巩营村的驻村干部赵振刚,接到了当地乡里敬老院的工作人员的反映,称院内有一位老人胡言乱语,每天都在喊着要回家。
院内很多工作人员不清楚状况,只能联系老人原先居住村子里的人,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赵振刚接到消息后不敢耽搁,当即就来到了敬老院了解情况,这位老人之前确实是巩营村的人。
据了解,老人姓钟,是巩营村里面一位姓巩的老人的妻子,
15年前,村子里发了一场大水,当时的房子的质量不是很好,钟某夫妇二人所住的房子被大水冲塌了,无处可去。
再加上两位老人年纪大了,没有特别多的经济来源来修缮房屋。于是,村子里面相关人员便给他们办了特困户,让他们到乡里面的敬老院生活。
这一住便是15年,本以为两个人能够携手百年,可惜的是,去年巩老汉不幸离世,钟某成了一个孤寡老人。
慢慢的,大家发现她的言语有些奇怪,每天都嚷嚷着要回家。让人不禁疑惑,她不是没有家了吗?
赵振刚也同样有些迷茫,不过,他觉得老人这样说,肯定是有什么事情是大家不知道的。于是他进一步询问老人,终于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钟某不是河南人,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四川人,早年就已结婚生子。
据钟某所说,她来到河南完全是受人拐骗,48岁那年,她和自己的丈夫蔡某出去游玩,因为自己有拜佛的习惯,不小心受人蛊惑,最终被带到了河南。
人贩子直接把钟某卖到了巩营村一个姓胡的男人手上,男人每天都把她看得很紧。
因为信息的闭塞,再加上钟某从来都没有出过远门,甚至连交通工具乘坐的次数都寥寥无几,所以她不敢逃跑。
没想到过了几年,胡某因病去世了。“您当时已经自由了,为什么不选择回家,反而还要反而转嫁给同村的巩老汉了呢?”
面对赵振刚的询问,老人有些犹豫,过了一会儿,便说道“你先帮我找到家人吧!”
赵振刚听后也不再坚持,直接回去联系四川那边的相关人员说明情况。四通发达的信息网络很快帮助钟某找寻到了家人。
钟某因为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只能由志愿者先去其家里探寻情况。
志愿者一去便遇到了钟某的二儿子,但是二儿子却说“我母亲去世28年了。”
志愿者问到“那她是怎么去世的?”
二儿子说“那天她和父亲一起去玩,后来她要去拜佛,两人走散了,只有父亲一人回来,母亲就再也没有回来。
也派了人去找,只是都没有找到,我们觉得她遭到了不幸!”
这话和钟某说的有部分吻合,志愿者又拿出钟某照片让二儿子看,二儿子一看直接认定这就是自己的母亲,并直接跑回了家,还叫来了其他兄弟姐妹辨认。
其他人一看,也觉得是母亲,因为和大姐长得太像了!之后他们马上做了亲子鉴定,果然是有血缘关系的一家人。
知道母亲还活着,几个孩子特别高兴,急忙把钟某接回了家。
这么多年过去,丈夫蔡某已经去世了,钟某得知后大哭了一场,也向别人坦言自己当初没选择回来的原因。
原来,蔡某这个人有暴力倾向,钟某很怕他。
但是巩老汉对她却很好,所以她决定就在巩某的身边,不过巩某去世之后,她一个人无依无靠,便想着回到家里。
不过,如今的场面真的是让人羡慕不已,几个孩子时隔这么多年都没有嫌弃她,并且还都争着赡养她,钟某很欣慰,希望她的晚年生活越来越好!
【95后网红养老院院长自述:抢不到抗原药品、行业用工紧缺】河南许昌95后小伙樊金林是5家养老院的院长,因组建养老院电竞队而受到关注。随着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如何保障老年人等群体受到关注。樊金林经营的养老院现阶段也面临无法购买抗原试剂、药物等问题,“这些东西现在根本买不到”,只能依靠过去两年囤的基础药物以备不时之需。疫情暴发以来,养老院实施封闭式管理,虽然入住人数不断减少,导致收支难以平衡,但樊院长依然坚持开办梦想养老院。95后网红养老院院长自述:抢不到抗原药品、行业用工紧缺
似曾相识!网传河南某养老院也撂挑子了!要在院老人清零。
前一阶段,有些高校防疫关头深夜放假,闹的沸沸扬扬,很多家长伤心不已。
奥密克戎大敌当前,国家特别指出保护脆弱群体,唯独给养老院等4类场所保留了核酸查验政策,为的就是守护老年人健康,保护一方平安。
紧急关头,这里的养老院让老人回家,把老人推向社会,关键是社会面感染者很多,此时此刻,这样做合适吗?
#好消息!有免费养老院了!这个养老院不仅免费入住,还带电竞房# 河南许昌,97年出生的小伙樊金林,大学毕业后,在家人支持下开办了自己的D一家养老院,目前,他已经管理4家养老院,而且斥资120万的D五家免费养老院正在筹备中,硬件设施已经齐备,待疫情封控结束,就会启动软装建设。
萌生创办免费养老院的想法,是因为有一位老人,有六个子女轮流照顾,她有一张工资卡,谁照顾她,谁就拿着。她的一个儿子,每年把她送到樊金林的养老院两个月,其他子女家里条件不好,就把她接到自己家照顾。老人总是哭着给他打电话,说“要不然你让我回去吧,给你做点啥也行啊,或者你给我便宜点儿,我就想回去住。“
小伙子听了很难受,就决定创办一家免费的养老院,让那边的老人可以免费入住。
要入住免费养老院,需要老人们配合他去拍摄一些公益类的宣传Shi频,比如老人的日常生活,还有和老人们拍的一些段子,然后发到网上产生流量获得利润,再用这些利润去偿付养老院的建设和维护所需要的费用。
目前,他的网络账号已有200多万粉丝,是国内养老行业唯 一一个百W级的账号,他笑称自己的养老院为“网红养老院”。
告诉大家:河南许昌福瑞园养老院,院长樊金林;抖音号:林烧
“除养老院、福利院、托育托幼机构、中小学等场所”把等字去掉更好,有些场所就会在“等”字做文章
“不明白为什么把老人往养老院送,我是无法接受把父母送养老院。”这里说的是上海市徐汇区第二社会福利院,97岁阿婆“我在反思,我是不是做错什么事了?”#养老院97岁老人因子女不来反思自己#
其实我很羡慕97岁阿婆的,能在养老院安享晚年。老辈人养老的方式很多,现在想来,其实居家养老并不是最佳的选择,尤其是年纪比较大的老人。那些说让跟孩子一起居住的网友,不知道怎么想的?
说什么那个年代生养一大堆儿女的,怎么还没人养老了?难道一直把老人带在身边就算是孝顺吗?在专业的养老院有护工24小时看护不更好吗?难道像农村的老人,后代子女是多,把老人安排得这家住一个月,那家住一个月,每到月底了背着铺盖卷搬家折腾得够呛,这就是真的孝顺父母?
我觉得真的孝顺父母的话,就是给他们足够的生活费用,给他们真的自由选择养老方式。去养老院也好,独自生活也好,而不是被所谓的养儿防老捆绑住了。
我看过一个介绍一个省城退休老人的故事,说的是从省城来南阳西峡一个乡镇,自己租赁了农民家的房屋,并打理得井井有条,像个小花园,这样的养老方式不是很好吗?但前提是,他有养老金。
人到了一定的层次,思维和想法是不一样的,如果还用固有思维模式看养老问题,眼光就有问题了。
省城一位老人退休后过上了深山隐居生活,这里的生态环境令人羡慕 #老家河南 氧吧西峡#
2011年在河南省灵宝市的一个普通养老院里一名90岁的老人缓缓的闭上了双眼,可老人的真实身份却在老人死后才公之于众,子女在整理老人的遗物时意外的发现了一张残破的奖状,上面赫然写着四个大字“特等功臣”。
新中国成立之初,除了百废待兴的经济外,剿匪工作首当其冲,面对着全国200多万的匪徒,从1950年至1953年,人民解放军先后抽调39个军140多个师共150万的兵力用于剿匪,最终结束了中国“匪患久远,为害甚烈”的历史,而在此过程中也产生了无数的剿匪英雄。
卢文焕便是其中之一。
1921年,卢文焕出生于河南省灵宝市阳平镇九营村的一个贫困家庭,自小父母双亡,为了能够活命,他开始给地主家当长工,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战火很快便燃到了河南,此时亲历了日本人烧杀抢掳、山河破碎的卢文焕,毅然决然的加入了八路军。
自此走上了一条抗日救国的革命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卢文焕跟随部队回到了家乡河南,参与河南的剿匪工作。
当时豫西的匪首叫李子奎,他18岁时就开始“拉杆子”(结伙)祸害百姓,是危害一方的大匪徒,1949年全国解放之前,气数已尽的国民党开始在全国拉拢匪徒,企图利用这些为恶不做的匪徒为反攻大陆的幻想做准备,李子奎的队伍便被国民党整编为暂三纵队第一团,他被任命为团长。
1949年6月10日,暂三纵队司令刘希程率部在灵宝起义,李子奎假装同意起义,暗地里却纠集反动武装5000多人偷袭灵宝县城,破坏了整个起义计划。6月12日,解放军解放灵宝县城,李子奎见势不妙逃回出生地—灵宝县北坡头乡马家寨村。
为了彻底清除匪患,抓住李子奎,解放军战士人手一张李子奎的照片开启了地毯式搜查,1949年12月初,剿匪部队得到情报,李子奎躲在今函谷关镇马家寨村地主建治安的家中。
接到报告后,陕州军分区立即命令部队包围附近3个村,并从中抽调包括卢文焕在内的12名精干战士组成突击队。
12月7日凌晨,突击队直奔建治安家中,在他的配合下,一行人来到了李子奎藏身的地洞,该地洞有两个口一个在屋内,一个在野外,中间还有一个暗洞,李子奎就藏在暗洞中。于是突击队分成两组,一组在屋内洞口守候,另一组控制野外洞口。
待一切布置妥当后,卢文焕主动请缨进地洞擒贼。于是建治安提油灯在前,卢文焕手握冲锋枪在后,从野外洞口向内摸进。
地洞内一片漆黑,建治安战战兢兢地喊道:“子奎啊,你可千万不能开枪啊!你要一开枪,我一家人就活不成了”,卢文焕紧随其后,警惕地扫视着洞里的幽暗处。就在李子奎身影闪动的刹那间,卢文焕拨开建治安闪电般地冲上去,用枪抵住李子奎腹部。几乎同时,李子奎也用手枪指向卢文焕。
在这紧张时刻,卢文焕冷静的说道:“你若开枪,我也开枪;我革命到头,你也完蛋!”
李子奎此时心里直冒冷汗,他知道自己恐怕难逃此劫,但他又心有不甘,于是心生一计,随即将枪扔在地上,诱骗卢文焕去捡。可卢文焕并不理会他,而是趁机抓住李子奎衣领,厉声问道:“你是李占彪(曾用名)?”李子奎只能老实的回答道:“是我。”
至此为恶一方的大匪徒就被卢文焕活捉了。
1950年2月,李子奎被公审处决。同年3月3日,在解放军华中河南军区举行的“第一届功模大会”上,开国上将、司令员陈再道等首长亲自签署并向卢文焕颁发了特等功臣奖状。
1951年卢文焕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回到农村支援地方建设,自此隐姓埋名、深藏功与名60多载,直到2011年去世,他的子女才从他的遗物中找到了那张代表着老英雄一辈子功与名的奖章。
在这60年普通的岁月里,卢文焕从未向国家伸过一次手、张过一次嘴,即便是日子最艰苦的时候,他和妻子还有6个孩子整日里为吃不饱饭犯愁的时候,他也没有申请过救济粮。
1984年,国家对符合条件的复员军人实行定期补助,每名老军人每月补助6至9元,卢文焕是最高等级的9元。但即便如此他也从未以英雄自居,从未向组织提过一个格外的要求。
2011年老英雄因病医治无效离开了人世,他的子女才发现了那张被珍藏的特等英雄奖状。
卢文焕老人一生清贫,没有给子女留下任何遗产,但他留下的精神却会永存。
让那些喜欢“丁克”的人看看吧!五保户们最后的归宿就是你们“丁克”族的未来,
.
这是河南某敬老院的真实照片,看了让人泪奔!
.
敬老院里住的都是无儿无女的五保户,平时吃的饭菜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
.
有的老人连碗都没有,用塑料水瓢当饭碗,有的老人连走路都困难了,还得自己亲自去打饭菜。
.
免费的敬老院成了五保户最终的归宿,看他们孤苦伶仃的样子,
.
也让那些丁克族看到了自己的未来,无儿无女的晚年太惨了。
95后花120万开免费养老院,包含电竞室、健身房、麻将室等多种设施。这样的免费养老院,97年的河南许昌小伙樊金林已开了4家,他已成为了国内粉丝最多的养老院院长。
◎
樊金林的启动资金120万,之所以能免费让老人入驻,是因为他通过拍短视频等方式来获取流量收益,转而把流量收益投入到养老院经营上,为了让老年人更多的了解年轻人喜欢的东西,樊金林还特地准备了一间电竞房。而老人们因为免费入住,能和老伙计们、老闺蜜们开开心心地度过暮气沉沉的老年时光,也都非常愿意配合樊金林拍短视频。
他给这一行业注入了朝气、新理念、新思维,虽然在投入和设施还在不断优化中,专业度和待遇上也在不断提高中,但与常规的养老服务机构相比,确实是开辟了新的模式,相信樊金林将来在这一行业也大有可为。也难怪有网友开玩笑说:我20岁能入住吗?心里年龄80岁能入住吗?
✔️当70、80、90年代逐渐老去后,那时的养老院的设施会有多少改变呢?电竞室是不是也成了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