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乐不思蜀指的是谁,乐不思蜀出自什么时期(一句“乐不思蜀”)

关于【乐不思蜀指的是谁】,乐不思蜀出自什么时期,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乐不思蜀指的是谁: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一句“乐不思蜀”,原来有两层深意
  • 2、乐不思蜀指的是谁,乐不思蜀出自什么时期

1、乐不思蜀指的是谁: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一句“乐不思蜀”,原来有两层深意

论起三国时期,相信大家对刘禅这个人都不陌生,有人说刘禅就是个“傻瓜”,甚至更有人说他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把大好蜀国给葬送了。然而事实真的就是这样么?刘禅真的是烂泥扶不上墙么?

刘禅,公元207年在荆州出生,他的出生可谓是非常惊险。在刘禅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刘备在在长坂坡被曹操大败,随后刘备抛弃了自己的妻子,率领数十骑拼死冲杀才得以杀出重围,而在襁褓中的刘禅就非常幸运地幸存了下来。

乐不思蜀指的是谁,乐不思蜀出自什么时期(一句“乐不思蜀”)

在后来,刘备因为有了诸葛亮在后面帮忙出谋划策,很快的就建立了蜀汉,刘禅被立为王太子。而身为王太子的刘禅,从小就被自己的父亲刘备严格管教,不仅让他读圣贤之书,还让他习武。那既然刘备从小就那么严格的对刘禅,刘禅后来为什么会被一些人说是扶不起的阿斗呢?这就要从刘备退位让贤,刘禅继位说起。

在公元223年4月,刘备去世,同年5月,刘禅在成都继承帝位,而刘禅当时只有17岁。因为在刘禅继承王位之前,刘备特意交代过要诸葛亮要好好的辅佐刘禅,而且还有一群大臣辅助刘禅,所以当时的蜀汉在刘禅的治理下还是风调雨顺,百姓安康。

但是在这一年内,因为王权交替,所以导致国内叛乱四起,而作为辅政的诸葛亮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内狼烟四起,所以为了先稳定形势,便派出使节,打算与孙权交好。

乐不思蜀指的是谁,乐不思蜀出自什么时期(一句“乐不思蜀”)

而到了公元225年3月,诸葛亮亲自率兵征讨那些叛乱之臣,一直到同年12月诸葛亮才班师回到成都,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诸葛亮又多次和曹魏交战,双方之间可以说是互有胜败。

作为当时蜀国的皇帝,刘禅也是在一群大臣的辅佐下,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但在前线的诸葛亮因为年岁已高,还要带兵打仗,再怎么样也撑不下去了,最终于公元235年在渭滨病逝。很快,前线就因为没有了诸葛亮的制约,武将们开始抢夺权力,最后互相之间内斗,导致大战失败,只好撤兵回到成都。

在诸葛亮逝世之后,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并且听从诸葛亮生前的吩咐,对蒋琬委以重任,并且停止了北伐,而刘禅自己更是每天勤政,并且把朝政大权把握得在手。

在之后刘禅过了一段清闲的生活,而宦官黄皓却开始干预政事,但是刘禅却对此毫不在意,觉得黄皓只是一个小人,翻不起什么大的风浪,于是便不再管他。

乐不思蜀指的是谁,乐不思蜀出自什么时期(一句“乐不思蜀”)

但是在公元263年,刘禅的部下姜维听说魏国在自己的国家内练兵,于是便上报给了刘禅。此时,那个宦官黄皓又跳出来告诉刘禅说魏国只是在练兵而已,不会来攻打蜀国的,所以刘禅也就没当回事,转头就给忘了,这也导致了满朝文武大臣都不知道这个事情。

就在同年夏天,魏国突然派兵攻打蜀国,刘禅只好匆匆调兵遣将,但是魏国早已做好了准备,而刘禅调兵遣将也需要时间,所以导致前线快速溃败,刘禅这下可慌了,不敢和魏国决一死战,于是赶紧投降,蜀汉就此彻底灭亡。

后来刘禅被俘虏,被送到了洛阳。当时的魏国皇帝司马昭担心刘禅手里还藏着兵,哪天说不定卷土重来,于是打算试试刘禅。

为此,司马昭设宴款待了刘禅和原本蜀国的大臣。在宴席上,司马昭还让人表演了蜀国的歌舞。就在在场的蜀国大臣非常难过,都十分的想念在蜀汉的时候,司马昭问刘禅想不想念在故乡。原本,那些蜀国的大臣和司马昭以为刘禅会说十分想念之类的话时候,刘禅的答复出乎在场的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当时刘禅说:此间乐,不思蜀也。

乐不思蜀指的是谁,乐不思蜀出自什么时期(一句“乐不思蜀”)

刘禅的这句话让在场的蜀国大臣都十分痛心,都觉得刘禅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蜀国都已经彻底灭亡了,刘禅这个曾经的皇帝居然说不想念自己的故乡。而这句话也是让司马昭哈哈大笑,对刘禅彻底地放下了戒心。

但是刘禅真的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吗?如果在正常的情况下,刘禅真的回答了自己十分想念自己的故乡的话,那么刘禅和很可能会被司马昭除掉,而刘禅只有说自己不想念蜀汉,并且表现出乐不思蜀的样子来,才可能让司马昭对自己放下戒心,并且救下自己和在场蜀国大臣的命。

之后,由于司马昭对刘禅放下了戒心,于是封了他为安乐公,让刘禅得以在洛阳安享晚安,一直到公元271年才去世。

乐不思蜀指的是谁,乐不思蜀出自什么时期(一句“乐不思蜀”)

从刘禅在宴席上的表现上来看,的确是给人一种他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的形象,但是他只有这样做,才能保住自己和自己部下的性命。更何况在失去诸葛亮的辅佐之后,他还是把蜀国治理得很好。如果刘禅真的是个扶不起的阿斗的话,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说刘禅并不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但是可能又有人说了,当时有人上奏说魏国在蜀汉内练兵,为啥不早点做准备呢,这样蜀国就不会灭亡了,所以刘禅导致了蜀国灭亡,难道不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吗?的确,如果当时的刘禅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早早做好了准备的话,蜀国说不定还不会灭亡。

但是他当时十分宠信黄皓,并且听信了黄皓的谗言,觉得现在也没有什么,魏国只是在练兵,又不是派兵来攻打蜀汉,所以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乐不思蜀指的是谁,乐不思蜀出自什么时期(一句“乐不思蜀”)

这就是刘禅的性格,觉得安于现状,维持着就好了,就像之前宦官黄皓干预政事,但是刘禅觉得他只是个小人,对他毫不理会。刘禅无欲无求,只想安安分分的生活着,也没有想着要派兵去攻打哪个国家,占领哪个地盘,他只是想好好地活在当下。

所以总的来说,刘禅并不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更不是"傻瓜",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刘备也不会放心把皇位传给他,更何况他还在诸葛亮去世后把蜀国打理得井井有条。只是在这之前有诸葛亮的存在,有什么难题诸葛亮都会很好的解决,所以刘禅在后方才可以高枕无忧,这也导致了刘禅养成了安于现状的性格,对于自身的皇位没有一个很好的认识。

所以说,刘禅虽然没有什么作为,但是他也有小才智,懂得如何运营一个国家,也懂得如何适可而止,所以也不能完全说他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

2、乐不思蜀指的是谁,乐不思蜀出自什么时期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刘禅,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汉怀帝刘禅在投降后,丝毫不思念蜀国,后用来比喻在新的环境中,快乐到忘记了原来的生活,也有忘本的意味,下面就跟着一起来看看吧!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谁?

汉怀帝刘禅就是著名的付不起的阿斗,荆州江陵人,是蜀国开国皇帝刘备的儿子,但是他却没有继承父亲的才能,在位时间长达41年,这期间也算是无功无过,但最终并没有守住蜀汉的基业,被魏国攻破,后来刘禅便投了降。本来镇守剑阁的姜维是希望先假意投降,在用自己的力量振兴蜀国的,但是因为遭到了泄露被杀,蜀国也彻底灭亡了。

乐不思蜀指的是谁,乐不思蜀出自什么时期(一句“乐不思蜀”)

据说阿斗这个名字是因为母亲甘夫人怀孕时,梦到了仰吞北斗星的景象,但是后来尽管有诸葛亮这样忠心又聪明的人辅佐,依然还是丢失了蜀国,所以扶不起的阿斗也就成为了无能的代名词。其实刘禅之所以表现的这般无能,和他小时候也有一定的关系。

乐不思蜀指的是谁,乐不思蜀出自什么时期(一句“乐不思蜀”)

刘禅几岁的时候曾因为曹操的突然袭击,和刘备失散过一段时间,就被人卖到了汉中,后来被刘括收养长大,还娶妻生子,只记得父亲字玄德,后来还是邻居简某当了将军,才让皇帝刘备知道了刘禅的消息,刘禅这才被接进了宫,立为太子。

乐不思蜀是什么意思?

而乐不思蜀则是蜀国灭亡之后的一段故事,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当时刘禅听信光禄大夫谯周的建议,主动向魏国投降,并移居魏国的首都洛阳,当时的魏国大臣司马昭设宴款待蜀国大臣和刘禅,故意用蜀国的乐曲助兴,蜀臣一听,个个都泪流满面,纷纷想起了亡国之痛,只有刘禅没有任何的悲伤,于是司马昭就问他是否思念蜀国,刘禅便回答“此间乐,不思蜀也”。

乐不思蜀指的是谁,乐不思蜀出自什么时期(一句“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就是这么来的,后来蜀臣郤正告诉刘禅,下次司马昭再问同样的问题时,你要抬头望向宫顶,闭一回眼睛,在张开眼睛,对他说我们有一天不思念蜀国,这样司马昭才会放我们会蜀国,于是刘禅也照做了,后来司马昭却说这话像是郤正的口气,刘禅还傻乎乎的说“你怎么知道!”,司马昭看到他如此老实,便没有了怀疑。

刘禅最后也在魏国给下的封地安乐县上,安心的度过了此生,要说他是不是真的这么无能,还真不好说,和纸上谈兵的主人公赵括不同,因为刘禅在位时间这么长,不可能完全没有智慧和能力。

本文关键词:乐不思蜀指的是谁 这是谁,乐不思蜀指的是谁和谁,乐不思蜀指的是谁人物,乐不思蜀用来比喻什么,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是谁。这就是关于《乐不思蜀指的是谁,乐不思蜀出自什么时期(一句“乐不思蜀”)》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096405/
1
上一篇 下颌怎么读,下颌读音
下一篇 门窗系列代号,建筑门窗术语大全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