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二手折叠自行车(二手折叠自行车交易平台)

老婆将家里不用的折叠自行车放到网上卖。一位客户询问是否好骑,老婆如实回答不好骑。没想到客户当即决定成交,直接把老婆搞糊涂了。

赶紧说明可以先不收钱,觉着好再付款,可对方坚持先付款。晚上对方过来取货,还带来自家做的点心。难道现在的二手交易市场变成了社交平台了吗?[抓狂]

二手自行车

乐天派叶子P1

如果把我卖了能换俩什么车?

00:06

二手山地车

豁达云朵Qi

购买二手自行车体验

今天把骑了半年的折叠车卖了,因为折叠车实在不适合骑长途,很难想象之前怎么会花300欧(2400rmb)去买这样一款德国产折叠车,虽然说质量还有变速器都很棒,但是这个价钱在国内都可以买到电动的了,或者大行的车。不过好在德国二手货的保值率还算不错,卖了190欧,等于半年花了100欧租车费。说实话就造自行车来说,除非那种比较顶级的品牌,我们国产自行车质量一点都不差,甚至一些中低端的性价比高的惊人,以前买过捷安特,虽说台湾产的,但是质量真的没话说,价格也合适。而且在德国买行车一定记得上保险,不然也非常容易被偷,有了保险被偷了就没那么痛心,等于可以换新车了。

#德国# #自行车# #德国自行车# #海外生活# #骑行# #二手#

1000块钱买的二手自行车跨越10个省份,万万没想到在这样一条狭窄的乡道入境湖南了

买病

我不敢相信,如果不是亲眼见,绝对不信身边那么多人成了大家。她们是当下霸气的买家,却似乎出手混乱,几乎失去自我判断。

我表妹是一位资深买家。她对折叠产品超迷恋,积极认真地买到折叠水盆、折叠锅、折叠自行车、折叠浴缸、折叠房子(帐篷)、折叠沙发、折叠大勺、折叠大碗、折叠自己(私人瑜伽课)等等。但她不用,从来不用,买到手就结束了,折叠世界”弄回家堆积如山。买是认真的,用是模糊的(忘记自己为啥买)

我邻居也是大买家,每次取快递都如愚公移山,举步维艰,汗流浃背。我劝她拆掉那些过度包装的盒子,也许会轻松点。她说:这不可能,为什么要拆包装?她丈夫点头道:一点没错,那些快递都堆在家中一间空屋里,大部分包装完好如初。

买家的典型症状是:为买而买,出手极快,不在乎使用。丁女士喜欢“奇思产品”,痴迷浪漫。她买了闻味机,据说吃饭时能放出各种菜品香味,即使面前摆着希汤寡水,也能吃出宴席滋味。她还买泡脚鞋,泡脚再也不用静态守着一只笨重的泡脚盆子,可以边走边泡。然而,据丁女士家人讲,闻味机和泡脚鞋,她一次也没用,皆束之高阁。又热情高涨打算买泡澡衣,难道她要边走边泡澡?

我发现买本身也是乐趣,而不只有商品能带来方便和满足感。太太的闺蜜王丽,网购很多漏勺、笊篱、电水壶、花瓶、靠垫抱枕等等,家里堆积得如同货站。问其买这么多家什,也用不了,花那么多钱干啥?王丽说:打折太划算了,等这个折扣好久,不买就亏大发了。为啥要买三个漏勺,七把笊篱。她说:有木质的、竹编的、柳编的、金属丝的,材质和颜色不同啊。

我表舅是拐杖控,每次旅游都带回几根拐杖,家里拐杖堆积如山。后来干脆网购拐杖,品种翻新,铝制拐杖、竹质拐杖、冰拐杖、打狗棍、古董拐杖(赝品),花钱不眨眼。他并非需要助力,步履矫健,行走如飞。表舅妈看家里就快成了拐杖库房,且花不少钱,与表舅吵架,还闹离婚,但效果甚微,表舅依然批量网购拐杖,乐在其中,执迷不悟。

我认识一位老哥爱买书,但从来不看书,难道藏书家不看书?这似乎也能说得过去。他买的都是地摊二手书,家里弥漫着一股腐味。地摊货也有宝,不全是做旧,我翻了翻他的所谓藏书,完全是为买而买,没有系统,乱七八糟。后来老哥又迷文玩,几乎到了顿顿喝粥吃咸菜的地步,但买的兴致依然不减。

我采访一位帽子控,家里两个大衣柜,全是她买的帽子。各类式样,各种颜色,许多帽子买来都没仔细看两眼,陌生得很,根本记不住何时购买的,花多少钱。买的快感就那么浓烈吗?她无奈地点点头,让我看一个群。令我震惊,有人买的鞋摆出来能覆盖两间房的地板,大部分鞋底没有丝毫灰尘,一次没穿过。还有风衣迷恋者,买的风衣能装备一个加强连,柜子装不下,就塞床底,堆阳台上。茶具迷,买的茶台茶壶茶杯茶碗茶盏,摆满俩书柜,还堆在外面不少。据说,此君几乎不喝茶,有白开水就得。

 

有这样一位买家,很崇拜自己的属相,其属狗,于是买狗成了她的超级嗜好。不仅买一只泰迪跑前跑后,家里到处是狗狗毛绒玩具,沙发垫子是印染狗图案,地毯、窗帘、T恤等等皆印着狗狗图。她还购买狗年金条,狗年纪念币,狗纪念品,买了又买,没有节制,两口子为这事喋喋不休,经常吵架。

牛先生兴趣广泛,先是打羽毛球,买了全套“装备”。过一段时间,觉得网球更适合自己,改打网球,又买网球“装备”。打半年网球,又喜欢骑行,于是花近万元买自行车,还有全套“装备”。没多久查出滑膜炎,又迷上垂钓,张罗买钓鱼“装备”。牛先生的太太苦不堪言,所谓爱好兴趣走半圈,花出去五万多块,过日子就怕没底的装钱匣。但是,牛先生买“装备”的兴致高涨,除了垂钓,还要尝试登山越野,装备自然不能少。牛太太说:家里小屋,成了装备部,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蒋女士迷恋手串,胸针,指环,线上线下大量购买。许多买回来就不喜欢了,囤积或送人。家人劝她,一年花几万块买这些东西,家境也不富裕,如此下去日子堪忧。蒋女士听劝,常后悔不已,可是过一段时间还是买,且潜意识报复性消费,将前些日子少买的补上,大把下单。她担心被家人发现,手串指环买回来,藏在别人家,过一段时间就忘记了,接着再买。蒋女士犯了“买病”,下单时眼睛放光,谁也拦不住。

没完没了地买,使用率极低,这不是巨大地浪费资源吗!况且不是一个两个,买家多如牛毛,买病彼此瞧一眼就“传染”,病毒的名字叫:“别人买我也买,别人有我也得有”。

我咨询一位研究世俗经济的朋友,我急迫地将我的发现说给他听,我说:家家像库房,库存太大,浪费资源,如何去库存?他望着我,一个劲摇头,叹气道:你呀,一点都不懂经济,你就是个白粥书生。买是积极的,不买才是消极的,你怎么被积极向上的事物给吓到了?

我说:买要有个度啊,且买以致用才是。世俗经济学研究人士瞪我一眼说:买是主要矛盾,用是次要矛盾,你担心个锤子,你说西瓜重要,还是芝麻重要?我说:十斤芝麻比十斤西瓜贵重得多。他皱皱眉,与我断交!

看到装了一大拖挂车的日本进口二手自行车,很多人争相选择购买。看品相真的不错,大部分是七八成新,有的甚至跟新的一样。有些车子来的时候是坏的,经过商家拼凑嫁接修理,又成了一辆非常不错的车子。凡是购买的都说好骑,轻便,耐用。

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进口那么多二手自行车,难道国家允许吗?有谁知道的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096342/
1
上一篇久和(久和汽配城)
下一篇 悠闲精灵G9:冰墩墩变身兔墩墩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