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构筑产业发展新高地】19日,南昌高新区“央企、国企入昌”集中签约,落地央企、国企重大重点项目22个,总投资425亿元,涵盖总部经济、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医药健康、数字经济等多个领域。#南昌头条#
项目的落地能更好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通过企业设立驻昌区域性总部、功能性总部,能带动更多的资源汇聚南昌,资源的聚集能使城市产生虹吸般效能,也能为南昌集聚一批高知人才!其影响是深远的,近的可以参考红谷滩的金融总部基地,远的可以参考合肥,想想科大讯飞吧!
高新区是高精尖技术的汇聚区,现在已经汇聚了一批世界五百强企业,此次央企国企重大重点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点燃产业发展新引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使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稳健!
#南昌头条# 【高新区:精心培育营商环境沃土,吸引百亿大单入昌投资】把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是江西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所在。
营商环境是每个企业投资兴业时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也是促进经济发展不能回避的要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经济发展“兴”也营商环境,“亡”也营商环境。高新区通过打造“最实高新、最美高新、最潮高新”,吸引央企国企22个重大重点项目、425亿元的#投资# 金额落户高新区,真的是很厉害!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不仅仅是高新区,南昌其它县区也在提高招商引资的软实力,推出吸引企业的好政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好的营商环境和企业发展相辅相成,此次央企国企入昌也是从企业长远发展来考虑。相信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的大背景下,南昌的经济也能继续不断上行,吸引更多企业入昌发展。
【媒体看高新】《江西日报》聚焦南昌高新区打好项目收官战
【媒体看高新】《江西日报》聚焦南昌高新区打好项目收官战
充分保障项目建设审批、要素、环境等环节。
南昌高新区【媒体看高新】《江西日报》聚焦南昌高新区打好项目收官战
高新区又添加新助力,经济发展迅速
南昌高新区南昌高新区“央企、国企入昌”集中签约仪式#南昌 #南昌高新区 #央企国企
00:31【南昌高新区的新文化地标】#寻美江西# 在闹市之中,有那么几处地方,窗明几净,向任何人敞开大门。躁了,可以读几首小诗;闷了,可以翻几本故事。在南昌高新区,已开业的4家孺子书房便是这样一个个闹中取静的地方。#南昌头条#
【拆迁之后多年不分房怎么办?】
2019年,为配合南昌高新区打造南塘湖公园拆除自建房,村里承诺给每户拆迁户可分房,但3年时间过去了,高新区昌东镇尤口村5户拆迁户仍处于“无家可归”的状态,这又是为何呢?
经过了媒体的深挖,原来是当地管委会以他们户口不在村里,不符合分房政策为由把材料退了回来。甚至有明确的材料上“批复了”:一、外地人、无资格,二、未批准、违章搭建。根据当地城建局的表示,此五户拆迁户并不属于当地村民,且房屋又属于自行搭建属于违建,因此决定不给予补偿。
实际情况中,五户村民拆迁前就已经在当地生活十多年,且由于时代原因当地很多建房都没有相应手续,仅有他们被排除在外,这种说法是非常站不住脚的,而且既然给予了承诺,又让当地村民自行拆除,那么这种基于信赖利益原则的平衡更不能由拆迁方打破才是。
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2018)最高法行申5425号《行政裁定书》中明确表示了,因历史原因形成的没有建设审批手续或者是没有产权证照的房屋,征收主体应当在征收之前依法予以甄别并作出处理,不能简单地将所有的无证房屋都认定为违法建筑,不予以进行补偿。所以违建相关问题是需要重新斟酌的。
同时根据最高院多年的实践判决经验,一般将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标准归纳为以下四点:
1. 是否具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在地常住户口;
2. 是否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在地长期生产、生活;
3. 是否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为基本生活保障;
4. 是否履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义务。
以上四点并非需要全部满足,因此,简单以没有当地常住户口就不认定其补偿资格显然站不住脚,需要统筹考虑实际情况。
当地相关政府部门应当结合当地民风民俗,考虑老百姓实际困难,综合各方需求,来妥善解决老百姓面临的难题才是,当地核查情况也注明了其原籍,尤口村委会的意见更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按常住人口、按独房上报,所以如此草率退回,属实不妥。
最后希望这五户村民能够获得合理的拆迁补偿,在明律师也将持续关注此类事件。
#房子##拆迁##农村#
这个手掌心,太渗人
这是提前准备过年的物资,浓浓的过年气氛
牛蛙虽然是人类的朋友,但是不能放床上
南昌高新区男孩想放牛蛙在床上睡觉,被妈妈严厉拒绝#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
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