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的生活,心向往之
湘西贾胖在农村空心化非常严重。不知道大家发现一个现象没有,农村人但凡有体力的都出来打工赚钱了,只有身体差常年住在农村,特别是在偏僻的山区,很多人走出了大山,来到了城市生活,记得小时候,每家每户都有三四个孩子,村子里很热闹,每家每户都养有牛羊,老百姓靠种地为生,虽然物质生活贫乏,但是生活还是过得去,因为老百姓非常勤劳,基本上只要不下雨都会早出晚归,一分地都没有抛荒,每个村都有小学,孩子们读书非常方便,学校的老师都是村子里的,老师也非常认真负责。父辈那一代是非常热爱土地的,因为他们在小时候吃过苦,有的连饭都吃不饱,然后土地承包到户,每个家庭积极性非常高,田里种稻谷,地里种玉米、花生、黄豆,特别是玉米种的多,因为每家每户都养有猪,玉米是猪的主要食物,有时候玉米供应不上,很多人背着背篓去山上割猪菜,主要是葛叶,山上非常多,背回来用菜刀砍细,然后在火坑里架起锅子煮,直到煮熟为止。
很久以前的生活,心向往之
湘西贾胖在农村空心化非常严重。不知道大家发现一个现象没有,农村人但凡有体力的都出来打工赚钱了,只有身体差常年住在农村,特别是在偏僻的山区,很多人走出了大山,来到了城市生活,记得小时候,每家每户都有三四个孩子,村子里很热闹,每家每户都养有牛羊,老百姓靠种地为生,虽然物质生活贫乏,但是生活还是过得去,因为老百姓非常勤劳,基本上只要不下雨都会早出晚归,一分地都没有抛荒,每个村都有小学,孩子们读书非常方便,学校的老师都是村子里的,老师也非常认真负责。
丢掉了农村,总有一天会后悔的!
湘西贾胖在农村空心化非常严重。不知道大家发现一个现象没有,农村人但凡有体力的都出来打工赚钱了,只有身体差常年住在农村,特别是在偏僻的山区,很多人走出了大山,来到了城市生活,记得小时候,每家每户都有三四个孩子,村子里很热闹,每家每户都养有牛羊,老百姓靠种地为生,虽然物质生活贫乏,但是生活还是过得去,因为老百姓非常勤劳,基本上只要不下雨都会早出晚归,一分地都没有抛荒,每个村都有小学,孩子们读书非常方便,学校的老师都是村子里的,老师也非常认真负责。
1991年,投资1.7亿拍摄《三国演义》,扮演“司马懿”的魏宗万片酬才也220元一集,他便质问导演王扶林:“我都54岁了,还得天天骑马,凭什么40岁的唐国强坐轮椅,那么舒服。”
导演说了一句话,哄得魏宗万哈哈大笑,一下子释怀了,以后再也没有提及此事。
投资方找来,曾经执导过《红楼梦》的王扶林担任总导演,他首先物色到魏宗万和唐国强两位心仪的演员。
唐国强去试镜周瑜,总导演王扶林只看了唐国强一眼,便定下他演“诸葛亮”。
上完妆后的唐国强,俨然就是原著中那个“面如冠玉,羽扇纶巾”的诸葛亮。
但是,因为唐国强与妻子孙涛闹离婚,孙涛在娘家自杀身亡,舆论把唐国强推上风口浪尖。
唐国强那几年被单位开除,几乎无戏可拍,王扶林顶着巨大的压力用了唐国强。
然而到了剧组,54岁的魏宗万却看40岁的唐国强不顺眼。
1938年,魏万宗出生于上海,17岁那年进入上海汽轮机厂当了工人,由于文艺天赋突出,并加入了厂里话剧队。
后来,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成为了一名专业的演员。
期间出演了《海滩》《蜜月的阴谋》《湘西剿匪记》《三毛从军记》,小品《单间浴室》等作品,知名度大增。
在选角色时,导演王扶林和制片人张纪中,也是煞费苦心。
他找到魏宗万:“老魏,我这正在拍《三国演义》,你来演司马懿吧!”
魏宗万一听这个角色,直接拒绝了:“我都54岁了,这戏得天天打仗,还要骑马,我哪经得起这样折腾!再说角色也不讨喜。”
王扶林和张纪中再次做他的思想工作,表示骑马可以找替身。
魏宗万也不好再拒绝,只好到新华书店买了本《三国演义》,来研究司马懿这个角色到底怎么演。
可是敬业的他并没有用替身,自己开始学习骑马,衣服就全都湿透,屁股也磨破了,付出了很多。
而唐国强饰演的“诸葛亮”坐在轮椅上悠哉悠哉,头顶举着大伞遮阳,手中还拿着羽毛扇,片酬比他还高,魏宗万心中那个“火”噌的一下就上来了!
他向导演诉苦:“这也太不公平了,凭什么唐国强40岁能坐轮椅,我54岁了,还得骑马!”
导演哭笑不得,只能哄着他:“放心,戏马上就要拍到五丈原了,诸葛亮寿中病逝五丈原,你赢了,后面的戏你就不用骑马了!”
魏宗万听着很高兴,很有成就感,已经完全入戏。
他塑造的电视剧的形象都是大人物,有不少经典角色。
20多年后,唐国强在杨澜的访谈中,对剧中的台词依然出口成章,再现诸葛亮的风采。
这些角色一直被翻拍,但是从未被超越。
值得一提的是,从艺几十年的老戏骨魏宗万在七八十岁的时候才买得起房,与妻子恩爱几十年,如今房子给女儿住了,自己还是租房住。
大家对此有何看法?
#八卦手册#
#微头条娱乐#
#微头条流量扶持#
返乡潮可能真的不会来。我从深圳回到老家已经有三个月了,村子里空荡荡的,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村子里老人和孩子居多,我们村的人从70后开始就流行出去打工了,后来越来越多的人跟着出去,没文化的跟着有文化的,熟人带着熟人,我就是跟着熟人来到了深圳,在深圳一干就是十多年,进过大厂,也进过小厂,在深圳的日子生活节凑太快了,每天早上七点就醒了,然后出去跑步一小时,回到宿舍匆匆洗完澡。
在深圳是我最长的打工生涯,从拿纸卡打上班卡到指纹打卡,再从指纹打上下班卡到微信打卡,时代进步了,工厂也紧跟时代步伐,从几百块钱的底薪涨到2360,房租也从180块钱涨到700块钱一个单间,在深圳打工的这么多年里,它的变化真大,每年都在不停的修路,高铁、地铁、公路太多了,发现的相当迅速。
在深圳进过两个大厂,一个是富士康,一个是比亚迪,富士康管理很严,两班倒,下楼梯吃饭都要排队,下楼梯到一楼要安检,虽然园区饭堂多,但是人更多,一到上下班时间人山人海,园区里到处都是人,几个厂门口不管是早上还是晚上,很多小贩在门口摆摊,有做小吃的,有卖水果的,有打印照片的,晚上一到下班的时候,几个门口的街道上很热闹。
当时我租房在水斗富豪新村,房租只要180块钱,不包含水电费,从村子到上班的地方要走四十来分钟,虽然厂里有公交车,说实话我从来没有坐一回,每次都是走路去上班,后来房租从180块钱一直涨到700块钱一个月,底薪每涨一次房租就涨一次,在富士康感觉最好的就是工资每个月准时发放,从不拖欠,而且发放的时间很早,这个月八号就发工资了,这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工作强度大,不管是白班还是夜班都是从头干到晚,从上班干到下班,里面的基层管理开早会基本上都是在吼,每天就是产量和质量。
在比亚迪上班,和富士康相比各有优点,比亚迪也是两班倒,相对来说自由一些,去饮水间喝口水,去上厕所还是可以的,不会像富士康上厕所规定只有十分钟的时间,而且出无尘车间要登记时间,比亚迪的车间也是要穿无尘服的,员工比富士康少一些,在饭堂吃饭上班人不是很多,饭堂的伙食和富士康的相比也差不多,比亚迪发工资要比富士康晚,每个月二十几号才发工资。
我在深圳打工多年,在外面总觉得累了就回家,在家里找一份工作,回到老家后,发现返乡的人基本没有,因为我们村交通不方便,没有公交车,这段时间一直干旱,饮水都非常困难,农村的实际生活远比想象的复杂,可能对有些人看来,在农村种一些地,种一些蔬菜,养一些鸡鸭,日子也过得不错,现实是非常严峻的,这是我这段时间在农村的亲身体会,在农村生活太难了。
返乡潮可能真的不会来!#农村# #农村身边事# #我要上微头条#
最近在老家发现一个现象,以前一到晚上很多人都喜欢串门聊天,如今都不喜欢串门了。以前的农村老百姓干完农活吃完饭都去串门了,谁家的火坑都烧着大火,拿一把椅子坐在火坑边一聊就到十点,然后瞌睡来了才回家睡觉,孩子们在院坝里捉迷藏,一起打打闹闹,喊声哭声四起,大人们也不在意。
如今在村里,很多人都去城里了,不是买房就是租房,回农村的人越来越少了,一年四季女偶尔回农村看看房子,遇到村里人聊聊天,有这在路上见面了就是简单的打一声招呼就走了。
现在的人越来越不喜欢串门了,一到晚上就各自在家里待着,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晚上的农村非常安静,已经没有了以前的热闹,现在的孩子也越来越少了,不像我们80后兄弟姐妹三、四个,现在都是一、二个,很多老人晚上都不准孩子出去玩,因为不放心,万一有个三长两断的怎么向孩子爸妈交代。
村子里已经出现了两级分化,有的在城里买了房子,有的没有买在租房,有一些老人生活在农村,遇到红白喜事需要帮忙,在城里上班的人也不回来帮忙了,理由是请不到假,人情世故也不往来了,村民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冷淡,以前在村子里无话不说,现在即使在城里见面了也只是简单的打一声招呼,有的干脆扭头就当没看见。
以前在农村,谁家做好吃的都会叫人来尝尝,别人也愿意去尝,自己家做油粑粑还给邻居送一碗,如今你好心好意叫别人来吃饭别人还要看心情。
在农村大家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淡,以前农村淳朴的民风在减退,良好的人情世故也在慢慢地消失,以前谁结婚只要说一声大家都会去,现在你结婚通知了别人,别人愿不愿意来还是个问题。
以前我一个村的小学同学结婚,其实我跟他关系一般,都是结婚的时候他把所有村里的同学都通知了一遍,我也去了,可是后来我结婚的时候,通知了他,他在电话里说不在家,在外地打工,然后告诉我叫他的爸妈过来吃酒,我说好的。
我结婚后,清理账本发现他爸妈根本没有来,因为账上没有他或者他爸的名字,只能说现在的人心真的变了,在人情世故中,能不去就不去,能省就省,因为谁办酒席在前谁就占优势。
农村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农村,村民之间不再喜欢沟通了,大家觉得我说的对吗?#我要上微头条#
打工的经历让我明白:人一旦离开工厂关系再好都不会联系了。我曾经在深圳一家工厂上班,跟我同一天进厂的一个老乡后来成为了我的同事,两个人一起干活,一起去饭堂吃饭,关系非常好,因为老乡的关系平时走的很近,他在外面租房住,我住在宿舍,放假的时候他会打电话给我去他家喝酒,因为他没有找女朋友,我虽然结婚了但是老婆在家照顾孩子,两个人可以肆无忌惮的喝着酒,经常两个人把一箱啤酒喝完了才罢休。
我们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放假了不喜欢出去爬山,也不喜欢去看海,因为在深圳多年,不喜欢去人多的地方,喜欢安静,记得刚来深圳,觉得深圳什么都是新鲜的,放假了总想出去看看,看一下深圳最高的楼,爬一下深圳的山,看一下深圳的海,可是后来真不想去了,因为一放假深圳的公交、地铁上全是人,坐公交车很挤,坐地铁也挤。
有时候放假我也会去超市买一些菜去老乡家里,聊着天喝着酒是一种享受,后来我辞工了,离开了那家工厂,离开那天我和他一起在外面吃了个饭,喝着酒说以后经常联系。
可是后来,事实是再也没有联系过,很多时候因为缘分到一起,玩得甚欢,因为大家都是在一个环境之下上班,一旦离开同一个环境就不会有任何瓜葛,就像读书一样,读书期间两个人关系非常好,但是到了毕业后就会很少联系,甚至不联系。
后来才渐渐明白,同事之间,能做成朋友是惊喜,做不成朋友是正常,出门在外,我们都是去挣钱的不是去交朋友的!
大家觉得我说得对吗?#头条创作挑战赛#
劝大家还是别回农村吧。我从深圳回到老家已经两个月了,不得不说村子里环境优美,天蓝水清,路边很干净,村子周围树木茂盛,酉水河就是村口,码头也修得很漂亮,感觉很不错,刚回来的时候心情真的舒服,老家跟深圳不一样,特别是温度,白天和深圳差不多热,但是晚上就很凉爽,也许是山区树木多的原因吧。
村子里的年轻人和像我这样的80后都在外面打工赚钱养家,有几个在县城打工,很多都在广东、浙江、江苏,因为这几个地区好就业,老乡也多,在农村出去打工都是你带我,我带他的,因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很多都是在工厂上班,每天三点一线,工资四、五千块钱左右,有的在工厂记件的,天刚亮就起床干活,中午叫别人从外面带盒饭,中午不休息。
有些人在外面省吃俭用存一点钱,然后在县城买了房子,有些向亲戚借了首付,每个月还着房贷,为什么要买房,因为村里的孩子都在城里读书,买不起房子的就租房,每个月四百块钱的房租。
村里一些单身汉在外面没有存钱的习惯,平时花钱喜欢大手大脚,基本上月月光,等不到下个月发工资就把上个月的工资花完了,在外面也很难找到女朋友,因为农村出生在外面打工,没有养成存钱的习惯真的很难找到女朋友,现在的女孩子很现实,一是看男方家庭条件,二是看男方的人品,一个男人两个方面都不具备,那基本上跟恋爱无缘了。
村子里常年住的人不多,除了年轻人在外面打工,一部分老人在城里照顾孩子上学,村子里留下来的人不多了,在城里照顾孩子的老人只有寒暑假的时候才回农村,平时很少回农村,因为村里的公交车停运好几个月了,村里离城里十公里,虽然不是很远,但是山路崎岖,弯道多,用山路十八弯形容一点不为过,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路不好走,不像在平原,可以慢慢的走回家。
最近干旱,老百姓的饮水非常困难,以前在深圳打工,一直以为村里安装了自来水,老百姓饮水应该不成问题,可是回到老家,情况跟想得完全不一样。去地里走一圈,田地都抛荒了,以前经常走的小路现在都长满了杂草,田里长满了芦苇。
村里曾经引以自豪的椪柑现在很多老百姓都放弃了,刚开始那几年价格还是可以,批发一块多钱一斤,现在连五毛钱一斤都卖不出去了,没有老板过来收购,很多椪柑地里都长满了狗尾草。
村子现在是禁养区,不准规模化的搞养殖,养一、二头猪可以,一、二只也可以,就是不准大规模养,说是污染环境,农村环保现在抓得严。
县城就业机会太少了,在小区当保安、清洁工一个月工资在1700-2000左右,有些还不包吃包住,在超市上班一个月工资两千,不包吃住,养自己一个人都难,更何况要养一家人呢。
在深圳的时候,曾想着回家种地,因为家里有十亩左右,只要吃得了苦就能在农村生活下去,回到老家,才明白老人说的当农民永远发不了财,因为父辈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们60年代的人一辈子做农民,一辈子跟田地打交道,到最后也只是解决温饱。
在农村,每家每户的地很分散,东一块西一块,没有集中,交通不便,没有上山的车路,完全靠人力很不现实,在农村不是只要吃苦就能生存下去。
劝大家还是别回农村,不要想着农村有多么美好,可能回农村住一段时间还是可以,让自己放松一下,然后再去大城市打工,在大城市虽然每天上班辛苦,但是总比在农村做农民强,在农村不是只要勤劳就能致富,如果勤劳能致富,父辈早就实现了,在农村很多时候勤劳很收入是不成正比的,而在大城市,只要每天上班,都有工资,每个月都有一份不错的收入,即使三千块一个月也比待在农村强,在农村一天挣一百块钱很难,因为没有产业,没有产业就意味着很多人没有就业机会。#农村# #农村身边事# #我要上微头条#
现在的大学生真的越来越不值钱了。以前的中专生都是社会人才,很多都是公务员,在社会中混得相当好。现在很多本科生毕业找不到工作,但是又很爱面子,时间久了很多人不得不低头面对现实。
我的同学高中毕业就考上了大学,成为了本科生,当时在村里也很有面子,都觉得他是人才,将来必定有一番作为。后来我去了深圳打工,在深圳同学聚会上见到了他,两个人聊了很多。
在深圳这个国际大城市,就业压力非常大,虽然企业多,高薪的岗位多,但是竞争压力非常大,每天涌进深圳的本科生、研究生非常多,和同学聊起深圳的工作他感慨万千,刚来深圳的时候他住在五十块钱的小旅馆,每天晚上在网上投简历,早上起来去公司面试,每天六点就起床,吃早餐花掉五块,最经常吃的早餐就是肠粉,简单实惠,每天做公交车几块钱,坐地铁二三十块钱。
在深圳找工作真难,有时候经常无功而返,不是经验不够就是口才不好,碰了很多壁,最后口袋里的钱用的差不多了,就去中介做临时工,有时候工厂的订单减少了,临时工晚上就没有上班了,一天八小时,加班留给正式工。
后来,同学在工厂做了普工,因为想找一份好的工作实在耗不起,每天的房租费用,生活费用,交通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同学在工厂半年,不敢告诉自己是本科生,因为在工厂里大部分人都是初中高中生,文化程度不高,如果知道我同学是本科生肯定会笑话他。后来同学干了半年就辞工了,在网上投简历希望找一份好一点的工作。后来面试上了一家公司的销售,在里面做了三个月就出来了,因为没有业绩,拿着底薪生活不下去,公司不包吃包住。
后来同学在一家工厂做了仓管,月薪六千,一个人在外面省吃俭用,在工厂包吃包住,为了省钱,他没有去外面租房,因为在外面租房太贵了,一个单间都要七八百起步,加上水电费,网费一个月差不多要一千左右。
同学在仓库一干就是十年,手里存了一些钱在县城买了房子,付了首付,每个月还着房贷,他说不想跳槽了,今年已经三十六岁了,目前唯一的愿望就是找个女朋友,因为每次过年回家父母都催婚,过节的时候都叫他请假回去相亲,和他同龄的人有的都二胎了,孩子不是读幼儿园就是初中了。
现在的大学生真的越来越不值钱了,但是在农村很多家庭拼尽全力让孩子考上大学,将来有个好出息。#农村身边事# #我要上微头条#
见过狠的,但没见过这么狠的!去年4月13日,30岁女子龙某请田某等人来到自己的租房内吃饭。正当她持利斧剁猪脚时,斧头意外脱落。这时她突然想到啥,随后直接捡起斧头朝自己的左脚指砍去,其左足的第四、五根指头直接被斩断。后来她大声呼叫田某,把自己送到了医院。(来源:极目新闻)
而龙某之所以这么做,理由也很简单。她把自己剁伤后不久,就开始联系自己之前投过意外险的各保险公司,索赔共计43万余元。后经司法鉴定,龙某伤势非意外原因。结果,她因保险诈骗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罚金5万元。
龙某真的是搬起斧头剁自己的脚,而且还把自己送进了监狱。话说她本人有手有脚,找个正经工作挣钱不好吗,拿这种手段想骗保险金,完全不把专业的鉴定机构当回事。早晚暴露直到最后蹲号子,那就是必然结局。
有朋友问,在法律上龙某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保险金,不是应当构成我们平日里熟知的诈骗罪吗?
其实不是的。龙某的确骗了保险公司的钱,但并不构成诈骗罪,而是构成保险诈骗罪。
在《刑法》上,这两罪的关系即一般和特殊的关系。一般构成保险诈骗罪的,同时也会构成诈骗罪。由于只有一个犯罪行为,故对罪犯只能判处一个罪名。根据“特殊优于一般”的原则,对罪犯应判保险诈骗罪。
所谓保险诈骗罪,根据《刑法》的规定,即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为了使自己或第三者获取保险金为,采取虚构保险标的、事故或制造事故等方法,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此处的“数额较大”,对于个人和单位有不同的要求。其中,个人诈骗保险金1万元以上,单位诈骗保险金5万元以上的,就应当以本罪立案追诉。
本案中,龙某先是购入多家保险公司的意外险,然后再自己剁脚,同时向这些保险公司索赔,光从这43万的金额来说,已达到数额巨大的标准。根据《刑法》的规定,对龙某应处处五年到十年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到二十万元的罚金。
不过,最后龙某因犯本罪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同时缓刑四年。从结果来看,龙某虽然构成“数额巨大”,但应该是实际未取得全部的保险金,构成犯罪未遂。而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
那么各位读者朋友,对此案你怎么看呢?
#湘西头条# #全国达人榜#
#90后女子挥斧剁脚趾骗保43万获刑#
————————————
关注@毓秀法谈,法眼评析热点,见证人生百态头条热榜